();

  送亲的队伍,是这个时代所能展现的、最极致的奢华与威仪。

  数百名羽林卫,身披明光铠甲,手持长戟,如同移动的钢铁城墙,将那顶华丽的凤辇,护卫在最中心。

  紧随其后的,是数十辆装满了丝绸、金银、瓷器等丰厚嫁妆的马车。文武官员、内侍宫女,各司其职,一丝不苟。

  整个队伍,如同一条金色的长龙,缓缓地向着那片苍茫的北方蠕动而去。

  然而,在这份威严之下,却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

  没有欢声笑语,没有寻常嫁娶的喜庆。

  只有车轮碾过官道时,那“咯吱咯吱”的、单调的声响,和士兵甲胄碰撞的、冰冷的摩擦声。

  王昭君,是这场盛大仪式的核心,也是这场仪式的祭品。

  她被完美地安置在那顶如同金色笼子般的凤辇之中,与外界彻底隔绝。

  而陈寻,则是这场仪式中,最不和谐的那个音符。

  他没有穿戴朝廷赐予的、象征着“荣誉护卫”的华丽服饰。他依旧是一身简单的黑色便服,骑着他那匹神骏的黑马,不紧不慢地吊在队伍的最后方。

  他既不与前方的官员们交谈,也不与身旁的羽林卫们为伍。

  他更像是一个花钱雇了这支队伍当保镖的、悠闲的旅行者。

  他时而打个哈欠,时而从行囊里,摸出一个不知名的野果,旁若无人地啃上两口。他那双本应深邃的眼睛,此刻,也只是懒洋洋地打量着沿途那早已看腻了的风景。

  这种姿态,让那些负责押送的官员们,看得直皱眉头。

  “此人,便是陛下特意嘱咐要‘恭敬’的无名王么?”一名年轻的礼官,忍不住对着身旁的主事官员,低声抱怨,“未免……也太放浪形骸了些。”

  那名年长的主事官员,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正半躺在马背上,仿佛随时都能睡着的陈寻,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忌惮。

  “噤声!”他压低了声音,呵斥道,“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看的,别看。你当他是谁?那位,可是连武帝爷,都得称一声‘先生’的活神仙!他愿意来,已是天大的面子!别说他只是打个哈欠,他就算是在这队伍里纵马狂奔,你也得给老夫,当没看见!”

  年轻的礼官,吓得一缩脖子,再也不敢多言。

  ……

  队伍的沉闷,与陈寻的悠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份对比,自然也落入了凤辇之中,那位少女的眼中。

  王昭君并没有像其他人想象的那般,在凤辇之中以泪洗面。

  她只是安静地坐着,手中拿着一卷竹简,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她知道,她每前行一步,故乡长安,便离她远一分。

  她心中的平静,也开始泛起了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慌。

  她需要一点,来自那个熟悉世界的气息。

  她轻轻地掀开了车帘的一角,向外望去。

  她看到了那些面无表情的羽林卫,看到了那些神情严肃的官员。他们都是“规矩”的化身,在提醒着她,她此刻的身份。

  然后,她的目光越过了所有人,落在了队伍最后方,那个格格不入的身影上。

  他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

  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那个男人,竟也在此刻,恰好转过了头!

  他对着凤辇的方向,咧嘴一笑,还抬起手,随意地晃了晃。像是在和一个,许久未见的老朋友打招呼。

  “噗嗤……”

  王昭君,被他这个极其失礼,却又充满了善意的动作,给逗笑了。她那颗一直紧绷着的心,在这一刻竟没来由地松动了一下。

  她慌忙地放下了车帘,生怕被旁人看见。她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烫。

  她想,这个男人,真是一个奇怪的“先生”。

  ……

  当夜,驿站扎营。

  所有的人,依旧恪守着宫中的规矩。即便是荒郊野外,也依旧是等级森严,壁垒分明。

  王昭君被安置在最中心、守卫最森严的一处院落里。她独自一人用着那份精致却冰冷的晚膳。

  陈寻,则理所当然地被“遗忘”了。

  他乐得清静。

  他独自一人,爬上了驿站后院的一处屋顶,背靠着屋脊,从怀里摸出了一个酒葫芦,和一只白天顺手打来的烧鸡。

  他看着天空中那轮,与长安城里一般无二的明月,惬意地喝了一口酒。

  “嗯……还是这烧鸡,比宫里的御膳,有味道。”

  就在此时,一个带着几分试探和几分好奇的、清脆的声音,从他身后不远处传了过来。

  “先生……一个人,在这里饮酒吗?”

  陈寻回头。

  只见,王昭君正披着一件厚厚的斗篷,提着一盏小小的宫灯,不知何时,也登上了这处屋顶。她身后还跟着一个早已吓得面无人色的贴身侍女。

  陈寻有些意外,但他很快便释然了。这个丫头,果然和他想的一样,不是个安分的主。

  “怎么?”他晃了晃手中的酒葫芦,笑了,“公主殿下,不在屋里,绣你的鸳鸯,跑这屋顶上来,是想陪我喝两口?”

  那名侍女,听到这“大逆不道”的话,吓得“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王昭君的脸上,也泛起了一阵红晕。但她却没有像寻常女子那般,羞怯退走。

  她反而在陈寻的身旁,隔着几步远的地方,缓缓地坐了下来。

  “先生说笑了。”她看着远处的夜空,轻声说道,“我只是觉得屋里太闷了。想出来透透气。”

  “闷?”陈寻撕下了一只鸡腿,毫不在意地啃了一口,“我倒觉得,你这一路挺威风的。前呼后拥,旌旗招展。”

  “威风?”王昭君自嘲地笑了笑,“那不过是一座更华丽的笼子罢了。先生,您不也一样,觉得闷吗?否则又怎会独自一人,跑来这屋顶,吹冷风?”

  “哦?”陈寻挑了挑眉,第一次正眼打量起了这个少女。

  “我这不叫吹冷风,”他晃了晃手中的烧鸡,“我这叫享受美食。怎么样,要不要来点?刚烤的,还热乎着呢。”

  王昭君看着他那副吃得满嘴流油的、毫无形象的样子,又看了看自己那身繁复华丽的宫装。

  她突然觉得,这个男人和这片天地,才是真正“活”着的。

  而自己,只是一个即将被送往祭台的、精致的玩偶。

  一股无法言喻的悲伤,涌上了她的心头。

  “先生,”她低声问道,“您……您去过,草原吗?”

  “去过。”

  “那……那里,真的,像书上说的那样,一片荒芜,遍地都是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吗?”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察的颤抖。

  陈寻停止了啃鸡腿的动作。

  他看着这个故作坚强,实则内心早已充满了恐惧的少女。

  他那颗早已沉寂了百年的心,没来由地软了一下。

  “荒芜,倒也未必。”他想了想,用一种更温和的语气说道。

  “我曾在那里,见过,比长安城里,还要璀璨的星空。”

  “我也曾见过,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夜之间,便开满了如同金色海洋般的野花。”

  “至于,野蛮人……”他笑了笑,“他们只是活得比我们更简单,也更……用力而已。”

  “他们会为了一个朋友,而倾尽所有。也会为了一个敌人,而不死不休。”

  “那是一个没有了‘规矩’,只有‘生死’的地方。”

  王昭君听得有些痴了。

  她从未听过,有人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那个让她恐惧的地方。

  “先生,”她抬起头,那双明亮的眼眸,在月光下,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寻看着她那双,清澈得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

  他突然不想再用那些玩世不恭的调调去敷衍她了。

  他缓缓地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我?”

  他转过头,望向了那轮明月。

  “我只是一个,活得太久,见过了太多‘规矩’,也见过了太多‘生死’的老朋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