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图千夫长最终还是被那虚无缥缈的“黄金国”诱惑,裹挟着整个部落三百多名最精锐的勇士,浩浩荡荡地南下了。
出发的那天清晨,整个部落都沉浸在一种混杂着狂热与不安的氛围中。
男人们骑着劣马,挥舞着简陋的兵器,大声地唱着古老的出征歌谣,仿佛他们即将踏上的不是一条凶险未卜的劫掠之路,而是一场必胜的狩猎。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财富和奴隶的贪婪光芒,早已将之前数次南下失利的阴影抛在了脑后。
女人们和孩子们则聚集在部落的边缘,沉默地看着他们的亲人远去。她们没有哭泣,草原上的女人早已习惯了离别与死亡。只是她们紧紧抱着怀中的孩子,眼神中充满了挥之不去的忧虑。
陈寻混在那些被迫前来送行的奴隶之中,低着头看着巴图那意气风发的背影,消失在扬起的漫天尘土之中。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心中却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名为“算计”的石子,漾开了一圈圈冰冷的涟漪。
他知道,他刚刚亲手将这三百多条鲜活的生命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但他别无选择。
这是代价。
……
接下来的日子,部落里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平静。
男人们离开后,部落的防卫力量变得极其空虚。剩下的老弱妇孺们,一边焦急地等待着南方的消息,一边在小头领的指挥下,加倍地劳作,以完成单于庭那沉重的贡赋任务。
陈寻依旧像往常一样,放羊、打铁、做着各种杂务。
他沉默寡言,毫不起眼,仿佛真的只是一个早已认命的汉人奴隶。
但暗地里,他却在悄悄地做着准备。
他利用打铁的机会,偷偷打造了几枚小巧的铁蒺藜和一把可以藏在靴筒里的、锋利的短匕。
他利用放羊的机会,仔细地勘察了部落周围的地形,记下了每一条可能逃跑的小路,每一个可以藏身的山坳。
他还偷偷地将一些不易腐坏的肉干和炒米,藏在了羊圈附近一个隐秘的地洞里。
他不知道巴图何时会回来,也不知道他回来时,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但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那个曾与他交换过火镰的老牧民,这几日总是心神不宁。
他的儿子,也跟着巴股南下了。
“‘智者’,”老牧民找到陈寻,声音嘶哑地问道,“你说他们,真的能平安回来吗?”
陈寻看着他那布满了皱纹的、写满了担忧的脸,沉默了片刻。
“老爹,”他缓缓说道,“长生天,会保佑勇敢的人。”
他给不了任何承诺。他只能用一句空洞的祝福,来给予这位可怜的老人,一丝虚假的安慰。
……
十天。
整整十天过去了。
南边,依旧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部落里的气氛,开始变得越来越压抑。
女人们脸上的忧虑,变成了显而易见的恐慌。
就连那些之前最乐观的留守男人,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眼神闪烁。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乌云笼罩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第十一天的黄昏。
就在夕阳即将沉入地平线,将整个草原都染成一片血色的时候。
远处,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黑点。
一个摇摇晃晃的、仿佛随时都会从马背上栽下来的黑点。
“有人回来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发出了惊呼!
整个部落瞬间沸腾了!所有的人,都扔下了手中的活计,如同潮水般向着部落的入口涌去!
他们伸长了脖子,用一种近乎于祈祷的目光,望着那个越来越近的身影。
然而,当他们看清来人的模样时,所有的期待和欢呼,都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那不是他们想象中,满载而归的英雄。
那是巴图。
或者说,是巴图的残骸。
他身上那件华丽的皮甲,早已被鲜血染成了黑红色,上面布满了刀口和箭孔。
他的左臂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扭曲着,显然已经断了。他胯下的战马更是浑身浴血,口吐白沫,每跑一步,都仿佛要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他的身后,空无一人。
那三百多名,十天前还意气风发地南下的勇士,一个也没有回来。
“完了……”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妪,看着眼前这如同鬼魅般的身影,发出了一声绝望的哀鸣,双腿一软,瘫倒在了地上。
她的哭声,如同一个信号,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恐惧!
“我的儿子啊!”
“我的丈夫!”
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瞬间响彻了整个部落!
女人们捶打着自己的胸膛,孩子们惊恐地大哭,整个部落都陷入了一片末日般的绝望之中!
巴图如同行尸走肉般,任由那匹濒死的战马,将他驮到了部落的中心。
他从马背上滚落下来,摔在地上,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
部落的小头领,连滚带爬地冲了上去。
“大……大人……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他人呢?”
巴图缓缓地抬起头,他那只完好的右眼里,充满了血丝和一种被彻底摧毁了所有意志的、空洞的恐惧。
“陷阱……”他的声音嘶哑,如同两块破瓦在摩擦,“是陷阱……汉人的陷阱……”
“马邑根本就没有什么贵人……那里……那里全是汉人的骑兵……黑压压的一片……”
“我们被包围了……就像被关进笼子里的羊……”
“他们……他们杀光了所有人……杀光了……”
他语无伦次地重复着。显然那场惨败已经彻底摧毁了他的精神。
小头领听着他的话,脸色变得惨白。
他知道,完了。
这个部落,彻底完了。
失去了三百多名最精锐的勇士,他们甚至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了。
单于庭的惩罚,和周围那些虎视眈眈的部落的觊觎,足以将他们彻底碾碎。
……
就在整个部落,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混乱之中时。
陈寻却如同一个与这一切都毫无关系的幽灵。
他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来到了羊圈附近那个隐秘的地洞。
他取出了自己早已藏好的肉干、炒米和水囊。
他又来到了那个晕倒的小太监的毡房外,“顺手”拿走了一套相对干净的匈奴牧民的衣服。
然后,他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翻越了部落那简陋的木栅栏。
他没有回头。
他知道,这个部落的命运,已经注定。
而他只是一个加速了它灭亡的过客。
他甚至没有一丝的愧疚。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这样做。那么此刻哀嚎遍野的,就将是马邑城外,那些无辜的汉家村落。
他只是做出了那个当下,对他而言,最有利也最符合他心中那杆“秤”的选择。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没有向南,返回那早已回不去的中原。
而是转身向北。
向着那片,更加寒冷,也更加未知的草原深处走去。
张骞……
狼居胥山……
盐湖……
他要去找到那个,还在异国他乡,固执地守着一根节杖的汉使。
或许,能帮他一把。
或许,只是去看看。
看看那个,与他一样,被困在这片陌生土地上的、另一个孤独的灵魂。
巴图千夫长最终还是被那虚无缥缈的“黄金国”诱惑,裹挟着整个部落三百多名最精锐的勇士,浩浩荡荡地南下了。
出发的那天清晨,整个部落都沉浸在一种混杂着狂热与不安的氛围中。
男人们骑着劣马,挥舞着简陋的兵器,大声地唱着古老的出征歌谣,仿佛他们即将踏上的不是一条凶险未卜的劫掠之路,而是一场必胜的狩猎。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财富和奴隶的贪婪光芒,早已将之前数次南下失利的阴影抛在了脑后。
女人们和孩子们则聚集在部落的边缘,沉默地看着他们的亲人远去。她们没有哭泣,草原上的女人早已习惯了离别与死亡。只是她们紧紧抱着怀中的孩子,眼神中充满了挥之不去的忧虑。
陈寻混在那些被迫前来送行的奴隶之中,低着头看着巴图那意气风发的背影,消失在扬起的漫天尘土之中。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心中却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名为“算计”的石子,漾开了一圈圈冰冷的涟漪。
他知道,他刚刚亲手将这三百多条鲜活的生命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但他别无选择。
这是代价。
……
接下来的日子,部落里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平静。
男人们离开后,部落的防卫力量变得极其空虚。剩下的老弱妇孺们,一边焦急地等待着南方的消息,一边在小头领的指挥下,加倍地劳作,以完成单于庭那沉重的贡赋任务。
陈寻依旧像往常一样,放羊、打铁、做着各种杂务。
他沉默寡言,毫不起眼,仿佛真的只是一个早已认命的汉人奴隶。
但暗地里,他却在悄悄地做着准备。
他利用打铁的机会,偷偷打造了几枚小巧的铁蒺藜和一把可以藏在靴筒里的、锋利的短匕。
他利用放羊的机会,仔细地勘察了部落周围的地形,记下了每一条可能逃跑的小路,每一个可以藏身的山坳。
他还偷偷地将一些不易腐坏的肉干和炒米,藏在了羊圈附近一个隐秘的地洞里。
他不知道巴图何时会回来,也不知道他回来时,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但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那个曾与他交换过火镰的老牧民,这几日总是心神不宁。
他的儿子,也跟着巴股南下了。
“‘智者’,”老牧民找到陈寻,声音嘶哑地问道,“你说他们,真的能平安回来吗?”
陈寻看着他那布满了皱纹的、写满了担忧的脸,沉默了片刻。
“老爹,”他缓缓说道,“长生天,会保佑勇敢的人。”
他给不了任何承诺。他只能用一句空洞的祝福,来给予这位可怜的老人,一丝虚假的安慰。
……
十天。
整整十天过去了。
南边,依旧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部落里的气氛,开始变得越来越压抑。
女人们脸上的忧虑,变成了显而易见的恐慌。
就连那些之前最乐观的留守男人,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眼神闪烁。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乌云笼罩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第十一天的黄昏。
就在夕阳即将沉入地平线,将整个草原都染成一片血色的时候。
远处,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黑点。
一个摇摇晃晃的、仿佛随时都会从马背上栽下来的黑点。
“有人回来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发出了惊呼!
整个部落瞬间沸腾了!所有的人,都扔下了手中的活计,如同潮水般向着部落的入口涌去!
他们伸长了脖子,用一种近乎于祈祷的目光,望着那个越来越近的身影。
然而,当他们看清来人的模样时,所有的期待和欢呼,都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那不是他们想象中,满载而归的英雄。
那是巴图。
或者说,是巴图的残骸。
他身上那件华丽的皮甲,早已被鲜血染成了黑红色,上面布满了刀口和箭孔。
他的左臂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扭曲着,显然已经断了。他胯下的战马更是浑身浴血,口吐白沫,每跑一步,都仿佛要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他的身后,空无一人。
那三百多名,十天前还意气风发地南下的勇士,一个也没有回来。
“完了……”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妪,看着眼前这如同鬼魅般的身影,发出了一声绝望的哀鸣,双腿一软,瘫倒在了地上。
她的哭声,如同一个信号,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恐惧!
“我的儿子啊!”
“我的丈夫!”
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瞬间响彻了整个部落!
女人们捶打着自己的胸膛,孩子们惊恐地大哭,整个部落都陷入了一片末日般的绝望之中!
巴图如同行尸走肉般,任由那匹濒死的战马,将他驮到了部落的中心。
他从马背上滚落下来,摔在地上,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
部落的小头领,连滚带爬地冲了上去。
“大……大人……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他人呢?”
巴图缓缓地抬起头,他那只完好的右眼里,充满了血丝和一种被彻底摧毁了所有意志的、空洞的恐惧。
“陷阱……”他的声音嘶哑,如同两块破瓦在摩擦,“是陷阱……汉人的陷阱……”
“马邑根本就没有什么贵人……那里……那里全是汉人的骑兵……黑压压的一片……”
“我们被包围了……就像被关进笼子里的羊……”
“他们……他们杀光了所有人……杀光了……”
他语无伦次地重复着。显然那场惨败已经彻底摧毁了他的精神。
小头领听着他的话,脸色变得惨白。
他知道,完了。
这个部落,彻底完了。
失去了三百多名最精锐的勇士,他们甚至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了。
单于庭的惩罚,和周围那些虎视眈眈的部落的觊觎,足以将他们彻底碾碎。
……
就在整个部落,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混乱之中时。
陈寻却如同一个与这一切都毫无关系的幽灵。
他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来到了羊圈附近那个隐秘的地洞。
他取出了自己早已藏好的肉干、炒米和水囊。
他又来到了那个晕倒的小太监的毡房外,“顺手”拿走了一套相对干净的匈奴牧民的衣服。
然后,他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翻越了部落那简陋的木栅栏。
他没有回头。
他知道,这个部落的命运,已经注定。
而他只是一个加速了它灭亡的过客。
他甚至没有一丝的愧疚。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这样做。那么此刻哀嚎遍野的,就将是马邑城外,那些无辜的汉家村落。
他只是做出了那个当下,对他而言,最有利也最符合他心中那杆“秤”的选择。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没有向南,返回那早已回不去的中原。
而是转身向北。
向着那片,更加寒冷,也更加未知的草原深处走去。
张骞……
狼居胥山……
盐湖……
他要去找到那个,还在异国他乡,固执地守着一根节杖的汉使。
或许,能帮他一把。
或许,只是去看看。
看看那个,与他一样,被困在这片陌生土地上的、另一个孤独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