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穿越,被千古一帝抢走半块饼 第241章 天听

小说:刚穿越,被千古一帝抢走半块饼 作者:逆天瑞瑞 更新时间:2025-11-04 19:35:29 源网站:2k小说网
  ();

  长安,未央宫,宣室殿。

  汉文帝刘恒,正对着一卷刚刚从边关传回的奏折,紧锁着眉头。

  自他登基以来,虽天下太平,但北境的匈奴,却始终如一根毒刺,扎在大汉的咽喉。他每**阅奏章至深夜,所思所想,皆是如何能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富强,更安宁。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低声通报。

  “陛下,太尉大人求见。”

  “周勃?”刘恒有些意外。这位开国元勋,如今已年过古稀,除了军国大事,早已很少会主动求见自己。

  “宣。”

  片刻之后,身形依旧挺拔如松的周勃,身披着甲胄,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臣,周勃,叩见陛下。”

  “太尉免礼。”刘恒放下奏折,温和地说道,“太尉深夜求见,可是北境又有异动?”

  “非为军务。”周勃站起身,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一种极其复杂的表情,“臣今日,是为了一件‘小事’而来。”

  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了一卷沾着些许泥土和泪痕的竹简,双手呈上。

  “陛下,此物乃是臣今日在宫门前无意间所得。臣读之,心神俱震,不敢独专,特来请陛下一观。”

  刘恒疑惑地接过了那卷竹简。

  他缓缓展开,只见上面是用一种充满了力量的笔迹,写就的一封血书。

  他逐字逐句地看了下去。

  当他看到,“小女缇萦,愿入宫为奴,以身代父之过”时,他那握着竹简的手,微微一颤。

  当他看到,那名名叫“淳于意”的医官,只因得罪权贵,便要在没有确凿铁证的情况下,被判处“断足”之刑时,他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当他读完最后一个字时他沉默了。

  整个大殿,陷入了长久的寂静。只有烛火在“噼啪”作响。

  许久,他才缓缓地抬起头,看着周勃。

  “一个……十五岁的女孩……”他的声音嘶哑而又充满了不敢置信,“为了救她的父亲,愿意,卖掉自己的一生……”

  “太尉,”他问道,“这,就是我大汉的律法吗?”

  周勃低下头,声音沉重地回答:“回陛下,是。此乃沿袭自前秦的‘肉刑’。凡犯重罪者,或黥面,或劓鼻,或断足。国朝建立以来,一直……如此。”

  “今日,若非臣在宫门前,恰巧遇到……恐怕,这个女孩的哭声,将永远也无法传入陛下的耳中。”

  刘恒再次低下了头。

  他看着手中那卷,沉甸甸的血书。

  他仿佛能看到,那个名叫“缇萦”的少女,正跪在冰冷的宫门之外,绝望地哭喊着。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一种作为君王的刺痛感,攫住了他的心脏。

  他想改革。

  但他知道,这很难。

  朝堂之上,以廷尉为首的法家官员,对此必然会激烈地反对。他们会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大帽子,狠狠地扣在他的头上。

  他陷入了两难。

  ……

  接下来的几日,缇萦的这封血书,便如同一个烙印,深深地烙在了汉文帝的心里。

  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他一面,被少女的孝心所感动,迫切地想要废除那不人道的酷刑。

  另一面,他又被朝堂之上,那些盘根错节的保守势力所牵绊,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他为此事,而烦忧不已之时。

  一名负责整理皇家典籍的年轻史官,突然兴高采烈地前来求见。

  “陛下!大喜!大喜啊!”那名史官,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手中捧着一个古朴的木盒。

  “臣等,在整理先帝师扶苏殿下,位于彭城的故居时,意外地在书房的夹层之中,发现了……发现了帝师的遗墨!”

  “什么?!”刘恒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扶苏!

  那个,他名义上的老师,那个他发自内心敬佩的,拥有圣贤之德的“大秦仁王”!

  他立刻命人,将那木盒呈了上来。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盖。

  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卷早已泛黄的竹简。

  他缓缓展开。

  熟悉的、温润如玉的笔迹,映入眼帘。

  那仿佛,不是一封信。

  而是,位早已逝去的老师,穿越了时空,正在与他进行一场关于“仁”与“法”的对话。

  “……法,乃国之公器,其形恶,其心善……”

  “……刑罚酷烈,非仁君所为。然,废刑过速,亦非明君之举……”

  刘恒看得,如痴如醉。

  直到,他看到那最后的一句话。

  “……君王之仁,不在于赦免多少罪人,而在于,能否听到,那最微末的、属于凡人的哭声。”

  “陛下若问法,便请他去听听凡人的哭声吧。”

  “轰!”

  刘恒的脑海,如同被一道惊雷,狠狠地劈中!

  凡人的哭声!

  他下意识地,拿起了龙案之上,那卷他看了数遍的缇萦的血书!

  少女那充满了绝望的哭喊,与老师那充满了智慧的箴言,在这一刻,完美地重叠在了一起!

  他心中的所有犹豫,所有彷徨,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明白了。

  他彻底地,明白了!

  ……

  次日,大朝会。

  汉文帝刘恒,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正式提出了“废除肉刑”的议题。

  “陛下!万万不可啊!”廷尉第一个,出列反对,“肉刑,乃高祖皇帝定下的国法!是震慑宵小,稳固天下的基石!一旦废除,必将导致罪犯横行,天下大乱啊!”

  “臣附议!”数名法家官员,立刻出列。

  刘恒看着他们,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没有与他们,进行任何关于“法理”的辩论。

  他只是将缇萦的那份血书,交给了身旁的太监,让其当着所有人的面,高声宣读。

  当那名太监,用悲怆的声音,读完那句“愿入宫为奴,以身代父之过”时。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就连那之前反对得最激烈的廷尉,也沉默了。

  刘恒缓缓地站起身。

  “朕,已听到了,这凡人的哭声。”

  “朕也收到了,先帝师的遗教。”

  他高举起那卷,扶苏的“遗墨”。

  “先帝师言:‘一个只知摧残罪人肉体,而不能教化其心灵的刑罚,是国之耻辱!’”

  “朕,深以为然!”

  “朕意已决!”他的声音,在这一刻,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属于君王的威严!

  “自今日起,废除黥、劓、刖等一切肉刑!改为笞刑与徒刑!”

  “另少女缇萦,孝心感天动地,其父淳于意,免除所有罪责,即刻释放!”

  “将此事,明发天下!载入史册!”

  “朕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我大汉的律法,不只有雷霆之威,更有春风之暖!”

  “陛下圣明!!!”

  大殿之内,所有的大臣,包括那名廷尉在内,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山呼万岁之声,经久不绝!

  长安城,一处不起眼的茶楼之上。

  陈寻将杯中最后一口茶饮尽。

  他听着远处,皇宫方向,传来的那隐约的山呼之声,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扶苏,你的问题,他答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