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穿越,被千古一帝抢走半块饼 第68章 逐客令

小说:刚穿越,被千古一帝抢走半块饼 作者:逆天瑞瑞 更新时间:2025-11-04 19:35:29 源网站:2k小说网
  ();

  亲政之后,嬴政的权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在李斯的铁腕之下,新的律法如同密集的犁铧,将旧有的贵族特权,一一铲平。

  在蒙恬的操练之下,新的军府制度,让秦国的战争机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高效和致命。

  在陈寻的规划之下,官营的盐铁、水利等产业,为国库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整个大秦帝国,都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充满了朝气与力量的血液。

  然而,在这份新生之下,那些被时代浪潮,所抛弃的旧日幽灵,却并未就此消散。

  他们,只是潜伏在阴影里,等待着反扑的机会。

  这个机会,来自于一场,谁也未曾料到的“间谍案”。

  郑国渠,这条由嬴政力排众议,强行推动的宏大工程,在修建了近十年之后,终于即将竣工。

  它将彻底改变关中平原的生态,为秦国提供一个足以支撑未来统一战争的、巨大的粮仓。

  然而,就在此时,一封从韩国发来的密信,被秦国的黑冰台意外截获。

  信中的内容,让整个咸阳都为之哗然。

  郑国渠的总设计师,那位在秦国工作了近十年、备受敬重的韩国水工——郑国,其真实身份,竟然是韩国派来的间谍!

  他最初的目的,便是以修建这条浩大工程为名,耗尽秦国的国力,使其无力东出。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疲秦之计”。

  消息一出,满朝震动!

  虽然,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项“疲秦之计”,最终却弄巧成拙,反而变成了“强秦之计”。

  但“间谍”这两个字,却像一颗被点燃的火星,瞬间引爆了秦国朝堂之内,早已积压了许久的、另一颗炸弹。

  大朝会之上。

  以公子嬴启为首的、在吕不韦倒台后,势力有所抬头的宗室集团,率先发起了攻击。

  “大王!”嬴启一身素服,痛心疾首地,跪伏在地,“郑国之事,已为我等,敲响了警钟啊!”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高声疾呼,声音充满了煽动性,“想那吕不韦,卫国商人也,窃居相位,险些动摇国本!再观那嫪毐,不知何处来的市井无赖,竟也秽乱后宫,悍然谋反!”

  “如今,就连一个区区的水工郑国,都敢将我大秦,玩弄于股掌之上!”

  “大王!”

  他重重地叩首在地,“我大秦之江山,乃是我嬴姓赵氏,历代先祖,带领关中儿女,用鲜血和白骨,一寸寸打下来的!岂能,将国之重器,托付于那些心怀叵测的六国‘客卿’之手?!”

  “臣,恳请大王,下‘逐客令’!”

  “将朝中所有非秦出身之客卿,尽数驱逐出境!以净朝堂,以安大秦!”

  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瞬间就点燃了朝堂之内,那股早已存在的“排外”情绪。

  “臣等,附议!”

  “恳请大王,下逐客令!”

  那些同样出身于关中本土的老牌贵族和将军们,纷纷出列跪倒在地。

  一时间,整个大殿之内,竟有近半数的官员,都选择了支持这个看似“大义凛然”的提议!

  李斯就站在这群请愿者的对面。

  他的脸色,铁青一片。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充满了敌意和快意的目光,正如同利箭般向他射来。

  他知道,这把火看似烧向郑国,实际上真正的目标,却是他这个刚刚登上廷尉之位的楚国客卿!

  而与他并肩站立的,还有那些经由“千金买骨”计划招揽而来的、同样出身六国的技术官僚们。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慌与失望。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秦国,本想一展抱负。

  却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即将被“扫地出门”的屈辱。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汇聚到了王座之上。

  嬴政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平静地扫过下方,那些跪伏在地,慷慨陈词的宗室重臣。

  他的心中怒火早已如同火山般,即将喷发。

  他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国策之争”。

  这,是那些旧时代的“遗老”们,在向他这个新时代的君王,发起的最后的反扑!

  他们想借“逐客”之名,行“夺权”之实!

  他们想砍掉李斯、蒙恬(蒙氏祖上亦是齐国客卿)、乃至陈寻这些,他最信任的左膀右臂,让他重新变回那个,可以被他们随意摆布的孤家寡人!

  然而,他不能立刻发作。

  他看到,那些跪在地上的,不仅仅是他的政敌。

  更有许多,是曾为大秦,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将军,是看着他长大的宗室长辈。

  民意,可用。

  但,亦不可轻侮。

  许久,他缓缓地从王座上站了起来。

  “众卿,平身。”

  他的声音,平静却又带着一丝无法抗拒的疲惫。

  “诸卿所言,皆为国事。其中利弊,寡人,亦有感触。”

  “然,此事,体大。关乎我大秦百年之国策。”

  他看着下方,那些抬起头来,正一脸期盼地看着他的臣子们,最终缓缓地点了点头。

  “寡人,准奏。”

  “传令,廷尉府即刻草拟‘逐客令’。凡非秦籍之客卿,无论官职高低,限一月之内,尽数,离开咸阳,归返故国。”

  这个决定,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中了李斯和他身后的所有客卿。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和巨大的被背叛的伤痛。

  他们看着那个,曾经亲赴渭水之畔,许诺与他们“共谋大业”的年轻君主,感觉自己像一个被随意丢弃的、可笑的棋子。

  而另一边,公子嬴启等宗室大臣,则喜形于色,脸上露出了胜利者才有的、得意的笑容。

  ……

  当晚,东宫书房,气氛压抑得如同坟墓。

  李斯,正沉默地将自己那些视若性命的竹简,一卷,一卷地,装入木箱。

  他的动作缓慢而又充满了悲凉。

  嬴政缓缓地走了进来。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歉意。

  “先生,这是在作何?”他平静地问道。

  李斯抬起头,那双总是充满了锐气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了一片黯淡的死灰。

  他对着嬴政,行了一个标准的臣子告别君王的大礼。

  “臣,拜别大王。愿大王,在我等离去之后,能亲贤臣,远小人,成就万世之功。斯,虽远在楚地,亦将……”

  “谁,准你走了?”

  嬴政的声音,突然打断了他。

  李斯猛地抬起头,不解地看着眼前的君王。

  “大王的‘逐客令’,已传遍天下……”

  “寡人,是下了‘逐客令’。”

  嬴政走到他的面前,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但寡人,何曾说过,要让我自己最锋利的这把剑……”

  “……离开它的剑鞘?”

  他转过头,看向门外,那个同样一脸困惑的陈寻。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阿寻,一个合格的君王,有时候,需要先退一步。”

  “才能,让他们,都跳出来。”

  “然后,再进十步,将他们,连同他们身后那些腐朽的、过时的规矩……”

  “……一脚,踩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