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回享福命,炮灰长媳夫贤妻贵 第四十九章 日常

小说:夺回享福命,炮灰长媳夫贤妻贵 作者:云清浅 更新时间:2025-11-04 13:23:57 源网站:2k小说网
  ();

  京城柳枝儿胡同的这处宅邸,一夜之间被李梵娘母女的气息盈满。

  御赐的金匾高悬正厅门楣,阳光下熠熠生辉。

  正厅被张贵收拾得窗明几净。

  东侧角落安置了李梵娘带来的药箱和医书手札,作为临时的诊疗区域。

  西厢房则被规划为未来的药房,张贵已让人打了几个结实的大柜子,只等码进药材。

  李梵娘准备将这里打造成一处能满足她诊疗需求的地方。

  内院东厢房则是她们母女的房间。

  簇新的被褥散发阳光的味道。

  春儿在上面滚了好一会儿,才在母亲的注视下安静下来。

  窗台上,李梵娘不知从哪里弄来两盆绿萝,藤蔓垂落,为冬日增添几分生机。

  几天后,生活回归到柴米油盐的正轨。

  天刚微亮,李梵娘便早早起身。

  她没有叫醒女儿,悄声走到院中。

  冬日清晨的空气凛冽,她站在那两棵光秃秃的石榴树下伸懒腰。

  随后,她走进厨房。

  厨娘刘嫂是张贵寻来的本地妇人,手脚麻利,话不多,见李梵娘进来,连忙问安。

  李梵娘摆摆手:“不必拘礼,熬点米粥,蒸几个馒头就好。小姐脾胃弱,清淡些。”

  “是,夫人。”刘嫂应着。

  待米香在灶上氤氲开,李梵娘才回到厢房。

  春儿已经醒了,坐在小榻上揉眼睛,看到娘亲进来,立刻跳下榻扑过去。

  “娘!”

  李梵**心软成一片,蹲下身将她搂住。

  “春儿醒了?睡得可好?”

  春儿用力点头,指着窗外,又摸摸肚子,表示饿了,也想去看看外面。

  李梵娘看着相比之前更加开朗的女儿,很是开心。

  她穿来时,也了解了小丫头的情况,便尝试治疗。

  虽然效果不大,但春儿可以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

  母女俩在小厅用了早饭。

  米粥熬得浓稠,馒头暄软。

  春儿握着比自己的手大不少的馒头,吃得认真。

  李梵娘静静看着她,只觉得现在这样真好。

  “春儿,”饭后,李梵娘拉着女儿在院子里散步。

  院子够大,青石板铺得齐整。

  她指着花圃。

  “等天气暖了,娘给你在这里种上许多花儿,桃花、月季……再种几株草药,金银花、薄荷,好闻又能治病,好不好?”

  春儿的眼睛亮得像星星,用力点头,比划着花朵的形状。

  “这里还会是春儿的家,我们会在这里住很久很久。”

  她轻声许诺。

  春儿仰着小脸看她,点点头,挣脱她的手,在院子里小跑。

  风吹起她的额发,笑声清脆,惊飞了屋檐下几只探头探脑的麻雀。

  李梵娘含笑看着,随后走到正厅一角,取出带来的药材,开始分拣。

  党参、黄芪、当归……都是些温补常用的,她动作娴熟。

  张贵办事效率颇高,早饭后不久便带着一个穿着半旧棉袍、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求见。

  “夫人,”张贵引荐,“这位是前街的柳文山柳先生。”

  “曾在县学里有过功名,后来家道中落,便在自家设馆教授蒙童,性情最是温和不过的。”

  柳文山人如其名,透着股文雅清正之气,眉目间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气质。

  他见到李梵娘,恭谨行礼。

  “学生柳文山,见过李夫人。”

  李梵娘打量了他一番,见他眼神清明,言语妥帖,心中有了几分好感。

  “柳先生不必多礼。我这女儿,名唤春儿。”她招手让春儿站到身边。

  “四岁有余,前些日子受了些惊吓,言语不便,但心中是明白的。”李梵娘顿了顿。

  “我只想寻一位先生,为她开蒙授业,不求闻达,只愿她能识文断字,明理达意,日后能自在些。”

  柳文山看向春儿。

  小姑娘依偎在母亲腿边,眼睛清澈地看着他,没有寻常孩子的跳脱,只有不符合年龄的懂事。

  他心中怜惜顿生。

  “夫人放心。蒙学之道,启智尤在开慧。小姐天资聪慧,学生自当竭尽所能,以春风化雨之法,徐徐引导。品行之教,更是首要。”

  李梵娘见他说得诚恳。

  “如此甚好。不知束脩几何?”

  柳文山沉吟一下,说了个适中的数目。

  李梵娘痛快点头。

  “好。先生每日辰时前来授课一个时辰,如何?地点就在这西厢房的书房。”

  她指向西厢。

  “烦劳张管事今日便备齐书案椅凳、笔墨纸砚等物。”

  柳文山和张贵一同应下。

  当天下午,西厢房靠窗的位置便摆放好了书案和一把靠椅,旁边另设一桌一椅,显然是给夫子准备的。

  案头文房四宝齐备,还有一小叠描红用的竹纸。

  李梵娘将之前从乔家村带来的几本启蒙画册也放了上去。

  李梵娘拉着春儿的手走进书房。

  “春儿,明日开始,柳先生就在这里教你识字读书。”

  她指着书案,“喜欢吗?”

  春儿摸摸桌案,又翻开画册,指着上面的花鸟小动物,眼中充满期待。

  她用力点点头,靠在娘亲身上。

  看着女儿欢喜,李梵**心安定了下来。

  就在她以为可以喘口气时,张贵匆匆来报。

  “夫人,朱雀大街御赐的那间铺面……出了点状况。”

  李梵娘眼神微冷。

  她的医馆之路,看来不太平啊。

  第二天。

  柳枝儿胡同的李宅大门早早打开,梳洗整齐的春儿,被娘亲送到了西厢房改造成的学堂门口。

  柳文山先生一身半旧但洗得极为干净的长衫,已端坐在案几旁。

  案上除了必要的笔墨纸砚,还有一盏冒着热气的清茶。

  见李梵娘母女进来,他忙起身,恭敬又不失温和地行礼。

  “夫人早,小姐早。”

  “柳先生早。”

  李梵娘回礼,轻轻将春儿往前推了半步。

  小姑娘今日穿了件暖杏色的袄子,头发梳成两个小揪揪

  她看着柳先生,小脸绷着,但眼神并不躲闪。

  “春儿,这是你的夫子,柳先生。”李梵娘柔声道。

  柳文山蹲下身,尽量与春儿平视,笑容温煦得像清晨穿过薄雾的阳光。

  “李小姐,鄙姓柳,草字文山。从今日起,便是小姐的开蒙之师。”

  他从袖中拿出一个小红漆木盒,打开,里面是两块芝麻糖。

  “初次见面,一点心意,还请小姐莫要嫌弃。”

  他事先仔细了解过春儿的情况,并未要求她立刻言语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