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卒:开局吞噬华雄 第162章:纸弹诛心

小说:尸卒:开局吞噬华雄 作者:烽火林山 更新时间:2025-11-01 07:13:54 源网站:2k小说网
  ();

  广陵,淮安侯府。

  刘骏案头堆满了来自各方的情报汇总。

  他一份份看完,丢在桌上,对下首的徐庶、贾诩笑道:“群狼环伺,袁术将亡。”

  刘骏笑问:“讨逆大势已成。我军该如何自处?”

  贾诩淡淡道:“名要正,势要足,利要夺。”

  “何解?”

  “曹操手握朝廷大义,必定首倡伐袁。然,我广陵掌握舆论。可抢先号召天下。夺其势。”

  “妙。”

  “二者,主公当立刻发出檄文,公告天下,誓师讨逆。同时,遣使各方,约定共伐之事,此乃正其名。”

  刘骏点头:“可。檄文之事,元直亲自执笔,要犀利,要快。使者人选,元直你看谁合适?”

  徐庶略一思忖:“前往许都者,熟知礼法者即可,可派蔡公文吏一人前往。

  前往小沛,需诚笃之人,可使陈庸前往。至于下邳吕布处,”他看向贾诩。

  贾诩微微一笑:“诩愿往。”

  “甚好。江东便由子仲前往,足可应对孙策。”

  刘骏拍板,“元直,《淮安旬报》速速加印,该出特刊了。”

  徐庶点头:“主公的意思是,不仅发檄文……”

  “自然。如此良机,不把袁术僭越称帝的奢靡荒唐丑态,不把淮南百姓的困苦,全都写出来,岂不可惜。”

  贾诩、徐庶称是。

  刘骏又道:“速将子促与蔡公请来。我要这讨逆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

  舆论战?来自现代的刘骏太知道这东西的威力了。

  当晚,侯府书房,灯火通明。

  刘骏、徐庶、糜竺、贾诩,还有刚刚被请来的蔡邕,围坐一堂。

  桌上摆着从寿春传回的密报。上面详细描述了袁术称帝后的荒唐行径:大肆修建宫室,选美充塞后宫,苛捐杂税变本加厉,百姓易子而食……

  “无耻之尤,国贼!国贼!”

  蔡邕看完情报,气得胡子发抖,连连拍桌。

  他虽迂腐,但对汉室忠心不改,袁术此举彻底激怒了这汉末大儒。

  “蔡公息怒。”刘骏安抚道,“天下正需借您老之笔,诛此国贼之心,保重身体为要。”

  他看向徐庶:“元直,讨逆檄文如何了?”

  徐庶递过一篇文稿,文辞铿锵,引经据典,将袁术骂得狗血淋头。

  刘骏看完,点头:“好。此檄文立即传送各州郡官府、世家大族。”

  他话锋一转,“但光有此文还不够。百姓大多不识字,听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话。”

  他看向蔡邕:“蔡公,骏欲要办一期《淮安旬报》讨逆特刊,须用最直白的话,让天下人都知道袁术的罪行。”

  “这期特刊,务必写清楚几件事:

  第一,着重描写袁术如何篡位。比如伪造祥瑞,编造谶语,还有策划皇袍加身等经过。蔡公须将他那点自欺欺人的把戏全抖落出来!”

  蔡邕重重点头。

  刘骏又道:“第二,须写出他的奢糜无度,再对比淮南百姓的衣食无着。可用数字、例子细写,越具体越好!”

  “嗯,不错,理应如此。”

  “最后,我们还要攻心。告诉袁术治下的百姓和士兵,跟着这个篡位的逆贼没有好下场。

  要用最浅白直接的话,告诉所有人:天下诸侯都要打袁术。他们唯有弃暗投明,拔乱反正才是正路,否则就是谋反,要诛九族!”

  “谋反?诛九族?”蔡邕听得莫名其妙,哪来的这种罪名?这不是骗人嘛。

  老人有些迟疑:“仲远,这是不是……太过直白?有失体统……”

  “哎呀,蔡公,对付袁术这种蠢贼,讲什么体统?”刘骏打断他,“就要撕破他的脸皮,让三岁孩童都知道他是个笑话。这叫舆论战。报纸就是我们的千军万马。”

  “主公此言大善。”徐庶笑道:“蔡公,少一人从贼,就少死一人。此大善啊。”

  蔡邕想想也是,点头应下。

  糜竺又补充道:“还可配以图画。令工坊精通雕版的匠人,刻印出袁术糜费无度、百姓饿殍遍野的对比图景,如此,想必更易触动人心。”

  “好主意。”刘骏赞道,“蔡公,您老德高望重,便来主笔,增加公信力。”

  “好。”

  “元直,文和,你们负责校对润色,务必通俗易懂。”

  “遵命。”

  “子仲负责印制发行。要快!”

  “喏。”

  整个广陵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蔡邕与手下文吏熬了一夜,写出初稿。语言辛辣直白,如刀如枪。

  徐庶、贾诩将其修改得更加流畅易懂。

  雕版工匠连夜赶制插图。

  造纸工坊、印刷工坊彻夜不休,雪白的纸张印上墨字,一沓沓堆积如山。

  糜竺调动商会力量,组建起一支庞大的发行队伍:驿卒、商队护卫、甚至精心挑选的民兵。

  数日后,一份份还散发着墨香的《淮安旬报》讨逆特刊,就像那出巢的蜂群,通过水路、陆路,向着四面八方疾驰而去。

  它们不仅送往各州郡,更散入市井乡野。速度比朝廷的驿马更快,覆盖的范围也更广。

  许都,丞相府。

  曹操拿着这份厚厚的“报纸”,脸色变幻不定。

  他先是为其中内容之详实、揭露之狠辣而心惊,随即又拍案叫绝:“好,骂得好!刘仲远此事办得漂亮。此报一出,袁术民心尽失矣。”

  但很快,他的脸色沉下来。

  《淮安旬报》的传播力、影响力,远超他的想象。它能如此对付袁术,将来……

  “此物利器也。可惜,不为我所控。”曹操手指敲着报纸,眼中忌惮之色越来越浓。

  他召来谋士相商。很快,郭嘉等人就给他出了个主意。既然实物上无法战胜淮安旬报,何不在各地多派人手,充当“说书先生”。

  要知道除了淮安,现在整个大汉能看懂字的人,有多少?

  报纸印出来,还不得有人读?

  左右不过是多养一批人,曹操觉得甚妙,立即令人安排模仿淮安文宣司成立文宣局。

  除曹操之外,其他各地诸侯,如刘表、袁绍,等人接到报纸,反应各异,但无一不被这种可怕的舆论武器所震撼。

  虽然之前他们就觉得这东西不一般。但当它真的开始针对某个人时,其显现出来的恐怖程度,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一个人的名声被彻底毁掉,仅需一纸文章。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