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 第119章 糜竺资助刘备屯田,甘夫人怀孕了(求追定)

小说:兴汉 作者:神纹本神 更新时间:2025-10-31 13:29:56 源网站:2k小说网
  然而,用屯田法来指点刘备,陶谦却是颇为兴奋。

  成了,陶谦的功劳。

  不成,是刘备不行。

  “屯田——”刘备陷入了沉思,想起了昔日在卢植门下时的往事。

  赵充国的上屯田状,卢植曾在给门人弟子讲演武事的时候提及过,更言其是“上兵伐谋”的兵家经典。

  对于军士而言,既可留在边地屯田以为武备,又可利用土地来种植谷物,让威德并行;同时也能阻扰羌人回到肥沃富饶的地方,让羌人变得贫困,造成羌人内部叛乱的形势。

  更是提出了军民一起劳作,既不影响农业生产,也可以让边境的百姓对军人滋生信赖,而边境的军人也会因为跟百姓一起劳作而不会轻易的去劫掠百姓。能在当时的环境下提出军民一家亲的概念,足见赵充国的本事!

  种种十二条屯田之利,寓兵于农,多为后世效仿。

  而马援更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宾客在三辅地开荒屯田的想法,上书求屯田于上林苑中。

  陶谦虽说在群雄势力对天下的争夺中败了,但能当上州牧的人也不是愚笨的人。

  如今琅琊、东海、彭城,有大量的无主荒地,若刘备能将其利用,招募流民屯田,待到明年,必然会有大丰收。

  至于如何解决招募流民屯田需要的钱粮,这就不是陶谦要考虑的问题了。

  陶谦只是仗着自己活了六十多年见多识广,然后告诉了刘备解决的方案,至于这方案刘备能否推行成功,这得看刘备如何去推行。

  典型的只提大略,不提细策,颇有投机取巧之意。

  然而,刘备若真的推行屯田且成功了,陶谦的功不可没的,没有人会去记得陶谦是否有细策,只会记得刘备屯田是陶谦提出来的大略。

  得不到太多的钱权利,名就是陶谦唯一追求的了。

  良久,刘备起身再拜:“陶公之言,令备茅塞顿开!此策若能成功,徐州万民皆会感激陶公恩情。”

  陶谦乐呵呵的捋了捋须髯:“老夫如今过了追求名利的年龄了,听闻玄德跟下邳陈氏交情不错,可向下邳陈氏多借些钱粮用于屯田。”

  “徐州百姓受曹贼兵祸,今年的收成都不太好,多有贫者南逃扬州。这些贫者一旦去了扬州,想要回来就难了!”

  “趁着贫者尚未南逃,玄德可尽快准备屯田事宜,只要留住了南逃的贫者,这些贫者必然会会感念玄德的恩情。”

  陶谦的心思并不单纯。

  这屯田,若是刘备跟下邳陈氏一起,下邳陈氏必然会乐意拿出钱粮;可偏偏陶谦提出的方案是让刘备去借粮!

  借下邳陈氏的钱粮,以屯田的方式来收获徐州贫者的心,这些人最后就会变成刘备的嫡系。

  换而言之,刘备会趁机成为徐州最大的私田拥有者,依附刘备的贫者就会变成刘备的兵源和粮源。

  下邳陈氏的优势是什么?

  士人?

  不,刘备从不缺士人。

  只要刘备有钱粮,肯提供官职和俸禄,会有大量的士子来刘备麾下出仕。

  即便是士人,那也得谋求一个吃饭的地方的。

  不是每个士人都如下邳陈氏一般家资巨富。

  刘备真正缺的,就是钱粮!

  有了钱粮,刘备才能养兵马,养士人,才能内抚士民,外御强寇。

  下邳陈氏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大量的钱粮!

  有了钱粮,就会有大量的士人依附陈氏。

  钱粮加士人,再有陈珪祖上的名望,就形成了一个难以撼动的利益共同体,谁当徐州牧都不敢轻易的去忽视招惹这样一股力量。

  而当刘备有了足够的钱粮后,下邳陈氏刘备而言,优势就会逐渐减少。

  即便刘备在得势后决定要打压陈氏,陈氏也只能忍。

  效仿兖州士族豪强反叛?

  若不是曹操缺粮,张邈陈宫早就被曹操灭掉了。

  郑牧为何会在襄贲城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囤积粮草,其核心就在于这。

  只要郑牧不依靠下邳国的世族豪强来提供钱粮,那么下邳国的世族豪强就拿捏不了郑牧,即便陈珪有名望又如何?

  这是乱世,只要兵马粮草在手,就能掌握话语权。

  陶谦用心不纯,这是在怂恿刘备挖下邳陈氏的根呢!

  而陈珪又不是愚笨的人,听得刘备要借钱粮屯田,还要一个人享受全部的利益又岂会情愿?

  ......

  衙署。

  在离开陶谦府邸后,刘备并未立即返回内院休憩,而是在衙署中静坐独思。

  陶谦的提议中,最难的就是屯田前期需要的钱粮!

  虽说陶谦提议能向下邳陈氏借钱粮,但刘备自上回去赴宴见陈珪后,就知道陈珪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要想让陈珪借钱粮,必然是要再谈条件的,而这条件,必然是在屯田一事上分利益。

  刘备又不想让陈珪在屯田事宜上插手,刘备有自知之明,若是真的让陈珪插手,或许会出现刘备无法掌控的事。

  刘备不认为自己的城府能比陈珪厉害,也不认为自己在屯田上的眼见见识能比陈珪更强。

  沉思间。

  人报糜竺到来。

  刘备吃了一惊,连忙起身迎接:“子仲这么晚了,来寻备何事?”

  糜竺直言了当:“特来解使君烦忧!”

  陶谦在刘备离开后,担心刘备想不明白屯田的真正用意,于是又暗中给糜竺送了消息。

  作为一开始就投资陶谦的东海巨富,糜竺跟陶谦亦是有利益牵涉的。

  得知刘备有屯田的想法,糜竺的心思瞬间就活了。

  虽说糜竺如今依旧是徐州别驾,但自从下邳陈氏开始支持刘备后,糜竺就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了。

  相对于下邳陈氏,糜竺这个东海巨富子底蕴太差了。

  糜竺甚至连让糜芳担任要职都办不到!

  不是刘备不愿意,而是糜竺深知糜芳的秉性,若让糜芳担任要职,糜芳想的绝对不是什么替刘备治理徐州,而是如何在徐州捞钱!

  这别驾的位置是糜竺花了大价钱得来的,若是因此而丢了,继续当个东海巨富,那么糜竺由商转政的计划就彻底失败了。

  今后的东海糜氏,依旧只是一个巨富,随时都可能被征募钱粮还不能反对。

  这是糜竺不能容忍的!

  如无权,又如何能保障家业能持续?

  故而,在得知刘备有屯田想法的时候,糜竺就觉察到了这是个难逢的机会。

  屯田要的钱粮,以及组织屯田的人,糜竺都有!

  糜竺也不会有陈珪一般的担忧,担心刘备真正在徐州得势立足后会影响家族在徐州的地位!

  糜氏在徐州就是一巨富,对于普通人而言的确是地位不俗,但对于真正的士族而言压根就谈不上什么地位

  可若是助刘备成功了,糜氏这个别驾的位置也就稳了,效仿陈氏吸纳些士人当门生故吏也是可行的!

  刘备见糜竺提到“解忧”,遂明白了七八分:“子仲有何想法?”

  糜竺来的时候已经考虑清楚,此刻自然没有多少犹豫:“竺在陶公处,听闻使君有招募流民屯田之意。然而这招募流民屯田是需要大量的钱粮、农具和耕牛。”

  “竺身为徐州别驾,知道府库中钱粮紧缺。若使君决意屯田,竺愿赠使君奴客钱粮,助使君开垦良田。”

  见糜竺如此坦然,刘备看向糜竺的眼神,多了几分凝重:“子忠,在商言商,你想要什么?”

  糜竺摇头,坦然而道:“虽说曹操屠戮了东海,但竺亦有些家底,竺不缺钱粮,只求能追随使君,让东海糜氏能以士的身份行走于天下。”

  糜竺的真诚和坦然,让刘备心中一松。

  倘若糜竺的条件是要分屯田之利,刘备还真不知道该是拒绝还是同意。

  若是拒绝了,必定会跟糜竺之间出现嫌隙。

  可同意分屯田之利,刘备又不愿意。

  “子仲大义!”刘备扶起糜竺,眼神多了几分坚定:“子仲慷慨,如能助备行屯田大事,备必不会忘记子仲今日恩情。”

  糜竺见刘备同意,这心中也是一松。

  不论是刘备还是糜竺,即便一个是徐州牧一个是徐州别驾,但论其家世底蕴都是混迹于底层的,其地位仅仅也比普通的庶民百姓强一些。

  刘备需要改变阶层,糜竺同样需要改变阶层,故而刘备和糜竺在屯田一事上具备极强的合作基础。

  只谈情义不谈利益,是不能长久的;而只谈利益不谈情义,同样无法长久;唯有情义和利益都能兼顾,才能真正的行以大事。

  糜竺又道:“陈氏在下邳根深蒂固,若屯田一事不让陈氏参与,恐让汉瑜公对使君有不满。竺以为,可将屯田分而行之。”

  “由竺负责在东海招募流民屯田,所得钱粮,竺分毫不取,皆由使君分配;关相则在彭城自行组织屯田,是否与彭城的世族豪强让利、所得多少皆由关相决定;使君则在下邳屯田,并让利给陈氏,如此一来,使君既不会引起汉瑜公不满,也可在明年获得足够的钱粮用于养军。”

  相对于陶谦只提大略,糜竺则是给刘备准备了细策来兼顾各方。

  刘备心中的困扰也随之消散:“子仲大才!备心无忧了。”

  跟糜竺仔细讨论了细节后,刘备这才与糜竺作别,返回内院,甘夫人听到声响,遂起身给刘备开门。

  “委屈夫人了。”刘备本想悄悄开门,抱着被子去隔壁打个地铺以免吵到了甘夫人。

  甘夫人轻轻抚着有些隆起来的肚子,轻轻摇头:“妾既然跟了刘郎,又岂会说委屈?”

  刘备纳妾甘夫人后,虽然只是偶尔耕耘,但这命里有时终须有,甘夫人也在上月有了喜,正好是小郑治出生的那几日。

  飘零多年的刘备,一直未能有一男半女在膝前,得知甘夫人有喜后,心中欢喜的同时也颇为紧张,时常因为公务繁忙回来太晚怕吵到甘夫人而去隔壁打地铺。

  轻轻搂着甘夫人,刘备忽然心生感慨,脱口而出:“倘若夫人能生女儿,当是幸事。”

  甘夫人有些讶异:“刘郎不喜欢男儿吗?”

  男儿当继嗣,这是甘夫人自幼听到的常识。

  刘备摇头,脑中则是想到了郑牧的儿子郑治:“下邳相初得麟儿,若夫人能生个女儿,或许能结秦晋之好。”

  甘夫人依旧有疑惑:“刘郎想要女儿联姻,妾身能理解;只是妾身听闻,下邳相跟刘郎不合,又岂会答应这门亲事?”

  不和?

  连夫人都如此认为吗?

  刘备微微有些诧异,没想到这流言都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

  “夫人,不论外面的流言如何讲,若有人刻意在夫人面前提及下邳相的事,皆不可多理会。”刘备的语气多了几分严肃。

  甘夫人见刘备说得凝重,遂点头道:“刘郎放心,妾身只会管内事,不会管外事。有人乱嚼舌根,妾身就将其送给刘郎处置。”

  刘备心中更是欣慰:“有贤妻如此,夫复何求!”

  甘夫人被夸得两颊绯红,遂低头偎依不语。

  翌日。

  刘备召集州府从事,宣布了在琅琊、东海、彭城、下邳招募流民屯田的决定,又向陈氏借了大量的钱粮、农具和耕牛。

  由于刘备让利很爽快,陈珪也没多疑,遂让陈登全力负责刘备在下邳屯田。

  双赢的好事,自然是乐得如此。

  ......

  在刘备积极部署屯田事宜的期间,郑牧已经拿下了淮陵。

  淮陵的城池,其实比高山和东城更坚固。

  但郑牧有在东城击败桥蕤时缴获的兵甲旌旗,将这些兵甲旌旗往淮陵城下一扔,淮陵守将当场就虚了,被郑牧一诈唬,就直接献了淮陵城。

  桥蕤都败了,没有援军还死守淮陵作甚?

  而在献城后,当淮陵令得知桥蕤只是败阵而不是退出东城,淮陵令虽然心中憋屈但也不敢对郑牧有半点儿不敬。

  “家主,有自称鲁家庄的门客求见。”郑癸来衙署见郑牧,低声汇报。

  不多时。

  鲁肃的门客来见郑牧,恭敬的送上一封密信。

  扫了一眼密信上的内容,郑牧双眸也多了笑意:“子敬计成,这东城也是时候归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