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第99章 我朱允炆要告你诽谤

小说: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作者:小白不怕 更新时间:2025-10-31 02:44:25 源网站:2k小说网
  上课时间很快就到了,诸位王爷们都安静下来。

  刘三吾拿着书本和戒尺走了进来,他昨天就知道皇孙朱允炆今天入学,他进了教室目光扫向众人,想看看朱允炆来了没。

  呃!!!

  当他看到鼻青脸肿的朱允炆,嘴角不停的抽搐,他根本没有怀疑过是诸位王爷们下的手,毕竟他们都是一家人。

  刘三吾心里腹诽:这小皇孙绝对又是一个熊孩子,估计是爬树掏鸟窝摔的,老朱家这些子嗣真是让人头疼啊。

  又踏**来了一刺头。

  如果朱允炆知道刘三吾的内心想法,绝对会大喊冤枉,自己比窦娥还冤呐。

  同时会告刘三吾诽谤他。

  另一边、朱雄英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餐,准备进城去看看店铺装修的情况。

  他接手周家的粮铺以后,从新画了装修图纸,像后世小超市那种,以后不仅售卖粮食,其余生活用品也售卖。

  当然、他急着装修铺面,主要是为了香皂上市。

  “乖孙、要不要奶奶陪你一起去?”马皇后宠溺道。

  朱雄英摇摇头:“奶奶你身子骨不好,孙儿自己去就行。”他知道马皇后是担心他,于是又说道:“有蒋叔陪着我,蒋叔会把事情都处理好的。”

  马皇后想了想,只能无奈的点点头:“乖孙、今天早点回来,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嗯……”朱雄英点点头,跟马皇后告别后,一行人出了朱府。

  这次明面上同行的,只有蒋瓛和秦小鱼跟邵珠儿,至于李景隆,这个工具人在工地上那边监工呢。

  秦小鱼和邵珠儿,还是第一次乘坐如此奢侈豪华的马车,在马车里看个不停。

  “少主、马车坐着真舒服,比我们村里的驴车和牛车好多了。”秦小鱼一脸兴奋的说道。

  大部分地区的农村距离县城十几二十里路,这么远的路程,村民在城里买的东西多的话,一般会选择花几文钱坐车,也就是牛车和驴车。

  这就是早期的公交车。

  古代也就县城附近的官道平整,其余地方,很多都坑坑洼洼的,而且车轮还是木头的。

  在这样的路上乘坐这样的车。

  嘶!!!

  一路颠簸,**腚都能给你颠开花。

  秦小鱼长这么大,也就坐过一次牛车而已,毕竟不是谁家都舍得花这个钱,宁愿靠腿,剩下的钱还能买粮食。

  更何况、秦小鱼拢共也只去过两三次县城。

  很多村民哪怕十几岁了,或许都没去过县城。

  而朱雄英的马车,是朱元璋特意让人加急改装过的,车厢里铺了厚厚的毛皮,虽然车轱辘是木头的,但车厢里坐着还是很舒服的。

  邵珠儿没坐过牛车驴车,她歪着小脑袋想了想:“没船好,坐船舒服。”

  朱雄英撇撇嘴,坐船好?很多人晕船的好不好,特别是海上的渔船,大海上海浪又大,苦胆水都能让你吐出来。

  不过、朱雄英也理解邵珠儿的想法,毕竟她出生在沿海渔家,已经习惯了大海的浪头。

  “少主、吃葡萄……”

  “少主、我给你敲背……”

  两个小丫头特别殷勤,敲背捏肩是昨晚找红叶她们学的。

  她们暗自鼓励自己要伺候好朱雄英,因此特别主动,特别虚心学习。

  朱雄英美滋滋的躺在座椅上,暗道这才是真正的享受。

  令他感到遗憾的是,两个小丫头太小了,如果来个二十出头的小姐姐,靠在她身上应该特别柔软。

  肉垫越肥越大越舒服。

  朱雄英:要不、入城以后买一个去?

  他没想过打红叶和绿柳的主意,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当马车进入官道,官道上的人络绎不绝,有商队、有一些挑着担子的小商贩,也有附近进城的百姓等等。

  毕竟这是京城,人流量巨大。

  正在喂朱雄英吃葡萄的秦小鱼身子忽然一僵,眼里露出恐惧和悲伤之色。

  朱雄英察觉到秦小鱼的异常,朝着窗外望去,他看到路边有不少衣着破烂,蓬头垢面的百姓。

  难民!

  朱雄英知道秦小鱼异常的原因了,她们一家人逃难,经历过很多磨难,被同样太难的人欺负过,也经历过各种残酷的危机,因此她看到难民才会恐惧。

  同时、她看到这些难民,想自己的爹娘了。

  朱雄英握住秦小鱼的小手:“小鱼、有我在,以后不会有人在欺负你了,以后我就是你的家人。”

  秦小鱼不仅感到小手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她红着眼眶点点头:“奴婢谢谢少主,这辈子都给你当牛做马,下辈子、下下辈子还给你当牛做马。”

  朱雄英只是笑了笑,他需要牛马吗?不需要,但他也没说出来,这是秦小鱼的信念,有这股信念,他希望秦小鱼能从失去爹**悲痛中走出来。

  邵珠儿见状,连忙附和道:“奴婢也要给少主当牛做马,下辈子、下下辈子,下下下辈子……奴婢都要给少主当牛做马。”

  好家伙!

  别看两个小丫头年纪小,居然卷得很,两个小丫头暗地里互相竞争呢。

  距离太平门几百米的地方,是一片荒野,此时已经有很多难民在此地聚集了。

  他们没有路引,是无法入城的,只能在城外落脚。

  此时已经有官兵在搭好的棚子里生火熬粥,粮食是朱元璋开军储粮放出来的粮食。

  难民如果不安顿好,饿急了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朱雄英看着荒野上的难民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有亲眼看过这样的景象,你都无法感同身受。

  比如后世人说起三年大饥荒,有多少人能感同身受?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知道生活有多艰难。

  马车很快就入了城,朱雄英却没心思欣赏热闹的街道。

  秦小鱼见朱雄英情绪不对,轻声细语道:“少主、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朱雄英摇摇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城外那么多难民,舍不得有人已经感染了瘟疫。”

  瘟疫!

  赶马车的蒋瓛心里猛的一惊,瘟疫实在是太可怕了。

  无论是古代还是后世,后世一个疫情死人的数量太恐怖了。

  蒋瓛此时无比的担心,这里乃京城,如果京城爆发瘟疫的话。

  嘶!!!

  蒋瓛浑身打起哆嗦,死多少人先不说,北元肯定会趁机作乱。

  到时候将再一次战乱不止,百姓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