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第95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小说: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作者:小白不怕 更新时间:2025-10-31 02:44:25 源网站:2k小说网
  朱元璋看穿了李善长的心思,这些年李善长远离**斗争中心,从党派之争里面挣脱出来,就是想安享晚年,保存他们李家。

  于是、朱元璋继续说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善长你虽然老了,但一身学识过人,咱希望你继续发光发热。”

  “当然、柳树村那边的防备森严,比之皇宫过之不及,没有谁会打扰咱大孙的。”

  李善长还能说啥?

  反正是拒绝不了,他故作严肃的说道:“臣必定不负上位的期望,一定会教导好长孙殿下。”

  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扭头对朱镜静说道:“明天你也一起吧,咱在太平门外等你们。”

  朱镜静大喜:“女儿这就去为娘还有大侄儿准备礼物,女儿最近还为大侄儿做了新衣服呢,也不知道大侄儿穿起来合不合身。”

  朱镜静欢天喜地的告退了,其实,太除了想念马皇后和朱雄英,也想去柳树村玩。

  她贵为公主,也很少能出府邸的,并非李善长和李祺拦着,而是因为她的身份,不宜在外面走动。

  等临安公主朱镜静离开后,朱元璋犹豫了片刻之后,看向李祺:“明天你收拾好行囊,跟常茂去一趟占城。”

  啥?

  李善长和李祺都是一愣,去占城干嘛?

  去占城属于外交事宜,怎么也轮不到李祺啊,毕竟这属于政务,朱元璋说过外戚不可干政。

  李祺这个驸马,有只有朱元璋出巡的时候,作为仪仗随行。

  平时就领俸禄,吃吃喝喝,躺平等死。

  李善长心里一动,莫非自己儿子的仕途之路又回来了?

  如果朱元璋知道李善长的心思,绝对会对他说,你想多了,怕不是还没睡醒呢。

  朱元璋怎么可能给外戚干政的机会?绝对要扼杀在摇篮里。

  他之所以让李祺随行,前往占城,首先这无关仕途,也无关**。

  其次、李祺确实有才华,不然他也不会把临安公主嫁给李祺。

  有李祺和常茂一起去占城,有什么事情,两人也能互相商议。

  毕竟去占城交易粮食事关重大,容不得一点差错。

  回过神来的李善长见李祺还在发愣,他暗骂这个傻儿子,怎么就一点都不随他呢,一点机灵劲儿都没有。

  他不动声色的踢了李祺一脚,李祺这才反应过来:“臣遵旨……”

  李善长这时开口问道:“上位、这次派小儿跟常茂出使占城,是占城那边出了什么变故吗?”

  李善长对占城那边的情况还是知道的,元朝时期对外扩张,到了元末时期,占城这些小国开始反击。

  因此、哪怕元朝被朱允推翻,占城这些小国也非常疲惫。

  朱元璋建立大明,为了稳定,吸取了元朝劳民伤财征伐占城、安南等小国,而是选择用外交手段使这些小国成为大明的附属国。

  这些政策,当然少不了李善长他们这些人的出谋划策。

  意思很简单,大明初立,外有强敌北元,内有动荡,不宜继续对外兴兵,大明需要休养生息。

  当然、大明一直关注着这些小国,占城和安南战乱不断,这就是大明希望看到的。

  李善长之所以如此问,是担心占城挡不住安南大军,如果占城覆灭,被安南占领,安南会壮大自身,这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大明希望占城和安南这些小国,一直打下去,等大明解决北元,回头就能来收拾这些小国。

  朱元璋摇摇头:“占城和安南还是老样子,经常打仗,但输输赢赢,没有哪一方有灭国之危。”

  李善长这才放松下来,若是安南与占城的格局出现变化,大明就有的头疼的了,需要分兵防御南方。

  当然、占城和安南这些小国,人口少,兵力自然少,他们打仗,在大明眼里就是过家家。

  如果不是地理环境问题,大明早把他们灭了。

  朱元璋继续说道:“北方多地连年干旱,咱看到有难民逃难到应天城外了。”

  他说话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你也知道,这些年朝廷接连赈灾,国库已经拿不出赈灾粮了。”

  “咱不能看着老百姓们饿死,咱准备动用军储粮赈灾,而军储粮的重要性你们也知道。”

  “所以、咱打算让人去占城交易粮食,要必须及时补充军储粮。”

  闻言、李善长父子恍然大悟。

  “上位、国库财政也吃紧啊。”李善长眉头紧锁,财政吃紧的事情,朝堂上官员谁不知道?

  去占城交易粮食,没钱怎么去?

  “占城那么落后的地方,他们要的不是钱,咱们大明的东西,都是占城急需的。”

  李善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占城也只有跟大明互相派遣使者保持关系,通商是不可能通商的。

  走海路?有海盗。

  走陆路,西南那些土司部落不是吃素的,商队都给你灭了。

  因此、占城需要的不是钱,钱多了他们也用不出去。

  反之,大明的瓷器,陶器、布料等等,才是占城需要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大明有属于朝廷的工坊,可以调集物资。

  朱元璋告别李善长后,乘坐马车回宫了。

  李善长父子目送朱元璋的马车离开,等马车消失在视线里,李善长严肃的叮嘱道:“这次去占城、你要好好表现,如果事情办的漂亮,说不定上位一高兴,会让你任职。”

  李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不想当咸鱼,他也想建功立业,为他们李家子孙后代搏出未来。

  “爹、孩儿知晓,必不会让爹失望。”李祺话音一转,皱眉道:“爹、你说陛下是什么想法,居然敢放朱雄英出宫,他就不怕……”

  李善长冷笑道:“怕?如今朱雄英在皇宫里才危险,前几天朱雄英吊在歪脖子树上,差点就死了。”

  “如今还没找到是谁想谋害朱雄英,朱雄英留在皇宫里才更危险。”

  嘶!!!

  李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暗暗咂舌:“我以为只是传言,是道听途说,没想到,朱雄英真吊歪脖子树上了。”

  “踏**,谁的胆子这么大,长孙殿下都敢谋害,就不怕被诛九族,被剥皮萱草吗?”

  李善长捋了捋胡须,沉吟道:“上位子嗣众多,更何况太子朱标还年轻,正常来说,没道理去谋害长孙朱雄英。”

  “毕竟、即便是朱雄英死了,依旧有继承人。”

  他说着顿了顿,继续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谁得利、谁就最有谋害长孙朱雄英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