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第91章 李善长的分析

小说: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作者:小白不怕 更新时间:2025-10-31 02:44:25 源网站:2k小说网
  “胡惟庸案,真有那么多官员参与吗?他胡惟庸还没那么大的本事拉拢上万官员。”

  李祺眉头微微一皱,不确定的说道:“难道、陛下是借胡惟庸案清理朝堂?”

  李善长笑了笑,看来自己儿子还不算那么笨:“没错、我们大明的官员,基本都是沿袭蒙元时期的官员。”

  “这些人在蒙元时期就欺压盘剥百姓,如果不是大明初立,为了维稳,上位怎么可能还会继续用他们?”

  “而这些人都没有眼力,到了大明还依旧我行我素,继续欺压盘剥百姓。”

  “如今大明建立已经十几年,大明已经培养了一批人才,上位怎么还可能容忍他们,他们纯粹是自己找死,嫌自己命长。”

  嘶!!!

  李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事李善长之前没跟他说过,原来里面还隐藏这些秘密。

  李善长继续说道:“上位借胡惟庸案清理了一些蒙元时期沿袭的官员,为了各地的稳定,也只是清理了一部分,你看着吧,以后还会有因胡惟庸案获罪的官员。”

  李祺暗暗咂舌,胡惟庸居然只是开始,而非结束。

  “爹、你的意思是,胡惟庸案同样能按在我们家头上?”

  李善长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谁让胡惟庸当初是跟我的呢,胡惟庸案永远都是悬在我们家头上的一把刀,刀子什么时候落下,只在上位的一念间。”

  李祺顿时大汗淋漓,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老爹这两年一直在向朱元璋请辞,原来是这个原因。

  “爹、你说的破解之法是什么?”李祺神色严肃的看着李善长。

  李善长沉吟道:“从胡惟庸案开始,我们家已经绑在了上位身上,因为他随时可以灭我们满门,这也是我不得不答应上位在朝堂上站出来的原因。”

  “因此、我们家想要延续下去,就要牢牢的绑在上位和未来继承者身上,只要他们护着我们家,百官也拿我们没办法。”

  李祺似乎是懂了,他不确定的说道:“也就是说,以后我们家都做得罪人的事?成为皇室的一把刀?”

  李善长点点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但也不全面。”

  “上位这些年一直在培养太子,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要不了几年,上位就会选择退位,把皇位传给太子。”

  “我们家必须牢牢的站在太子殿下一方,绝对不能跟其它王爷有牵扯。”

  朱元璋给太子安排了很多幕僚辅助朱标,其中就包括李善长,因此、李善长才能看出朱元璋的意图。

  而李善长更加懂得皇室夺嫡的水有多深,现在虽然看不出来什么,但人心会变,以后那些藩王有没有异心,谁也说不好。

  “爹、陛下身体还那么健壮,不可能这么早退位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俩就是前车之鉴,虽然太子殿下不会跟李承乾一样造反,但上位会多方面考虑的。”

  “比如、以上位的体魄,在当个二十多年完全没问题。”

  ”二十多年后,那时候上位差不多七十多岁,同样,太子殿下也四五十岁,太子殿下到了这个年纪,精力下降严重,这个时候才继位,会出现很多状况的。”

  “因此、上位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十年之内,上位会在十年之内为太子殿下扫清一切阻碍,让太子殿下登基以后顺畅。”

  闻言、李祺如醍醐灌顶,学到了,学到了。

  “爹、你放心吧,我跟太子殿下的关系一向很好,我们从小就是玩伴。”李祺信誓旦旦的说道。

  他跟太子朱标,还有燕王朱棣他们的关系确实好,不仅年龄相仿,当初朱元璋起兵的的时候,他们几个经常随军同吃同住,是妥妥的发小。

  李善长思索片刻之后,又补充道:“上位和皇后娘娘最宠爱的是长孙殿下朱雄英,乾坤未定,谁也说不好结局。”

  “有可能、上位会隔代传位,毕竟十年的时间,长孙殿下朱雄英也十八岁了。”

  “不、不可能吧?太子殿下在世,陛下怎么可能传位给长孙殿下。”

  “这完全不符合礼法,而且那些王爷们肯定也会有意见。”

  “呵呵……”李善长冷笑道:“礼法?上位需要礼法吗?礼法只是束缚我们的,束缚百姓的,上位乃天子,他就上天,礼法能束缚天吗?”

  李祺下意识的摇摇头,开玩笑,礼法在天面前,算跟吉尔。

  “至于诸位王爷的意见,上位需要看他们的意见吗?”

  “至于太子殿下哪里就更不用担心,他最宠爱的同样是长孙殿下,如果上位把皇位传给长孙殿下,太子殿下不仅不会有异议,反而还会很高兴。”

  李祺若有所思:“爹、你的意思是,我们不仅要跟太子殿下打好关系,还要跟长孙殿下打好关系?”

  “可是、长孙殿下只是个八岁大的孩子,我一个大人,跟八岁大的孩子也玩不到一块去啊。”

  李祺哭丧着脸,难道带着朱雄英去青楼喝花酒?

  好家伙!

  如果他敢,朱元璋就敢摘了他的脑袋。

  李善长思绪万千,他对朱元璋今天在朝堂上的那些政策,有一些猜测。

  李善长自信,整个朝堂上包括朱元璋,如果他李善长都想不出来的政策,其余人也不可能想得出来。

  这就是实力的表现。

  可今天发生的事情,是他万万没想到的,下朝回到家的李善长想了很久,脑海的猜测中跟朱雄英联系在了一起。

  朱雄英吊歪脖子树上的事情,根本瞒不住他。

  接下来就是朱雄英在大本堂的表现,李善长也听说了一些。

  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他得到的结果就是,朱元璋在朝堂上那些改革,很有可能是朱雄英想出来的。

  当时李善长联想到朱雄英,自己都被自己吓了一跳,八岁大的孩子能想到这些策略,简直就是神人,甘罗来了都只配给朱雄英提鞋。

  李善长没有把自己的猜测告诉李祺,李祺毕竟还年轻,他担心李祺出去外面说漏了嘴。

  “长孙殿下哪里,你可以慢慢来,反正他还小,我们有的是时间。”

  “你记住投其所好就行,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你要提前准备好,一有机会就要让长孙殿下对你有好感,让他把你当成自己人。”

  投其所好?

  李祺心想,这个稳了,小孩子喜欢玩具,喜欢好吃的,比如点心这些,还不是轻松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