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噗通噗通——的心终于平静下来。
不就是多招一些人来盖房子吗?那都不叫事,轻松拿捏。
至于工期问题?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他李景隆又不差钱,无非就是多出点钱的事情。
“好的舅姥爷,我一定会在一月之内完工。”李景隆拍着胸脯保证道。
如果不是环境不对,他都想立军令状,以表达自己的自信和能力。
“嗯、不错,咱看好你,大明就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如果你这样的人才多几个,大明何愁不昌盛。”朱元璋夸奖道。
李景隆的嘴都快笑歪了,听听、这可是洪武爷的夸赞,同辈之中,大明除了我,谁还有这样的殊荣?
他觉得、改天应该去找其他公子哥们显摆显摆。
“大孙、你说怎么才能让普通百姓把孩子送到学堂上学?”
朱元璋得了这么好的东西,当然是想推广出去,让天下百姓都识字读书,不再是文盲。
朱雄英皱眉道:“首先就是学堂不够,如今的学堂都在城里,村里的百姓去上学太远,根本不切实际。”
朱元璋眉头紧锁,如果连村子都建学堂,朝廷那有那么多钱啊。
哎!还是穷闹得。
朱雄英继续说道:“再者、孩子也是劳动力,他们帮着不干活,就有可能饿死,根本没时间去上学。”
“因此、首先要让百姓不为吃穿发愁,
朱元璋的脸色更难看了,他何尝不想百姓不愁吃穿,他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奋斗,可惜太难了。
“书本很贵,笔墨纸砚很贵,普通百姓家那供得起这样的开支。”
“解决的办法就是书本免费,把笔墨纸砚的价格打下来……”
还不等朱雄英说完,朱元璋就打断道:“大孙、书本朝廷可以免费提供,但笔墨纸砚的价格如何打的下来,成本就在那儿摆着。”
朱元璋知道那些笔墨纸砚的商人利润很高,即便朝廷出面压价,可制作笔墨纸砚的成本就不便宜。
朱雄英歪着脑袋想了想:“笔墨纸砚我有办法解决,造纸又不难,提升生产工艺,产量能大幅度提升,纸价也就下来了。”
“至于毛笔……”朱雄英说着指了指书本:“我是用鹅毛沾墨水写的,鸭毛鸡毛同样能用,还能用别的东西替代,也就是说,不要花钱买笔。”
“墨水就更不用说了,烟灰就能制作,能写字就行,要求没必要那么高。”
“加上免费提供吃食,束脩免费书本免费,也就是学堂全免费,应该就能让百姓家里的孩子读的起书了。”
朱雄英说的这个是真免费,不想后世,说是说免费教育,好家伙、换着花样的收费,比免费还贵。
还踏**鼓励生三胎,就问你养的起孩子吗?
朱元璋暗暗咂舌,让百姓吃饱穿暖就已经很难了,加上后续这些问题,他只想说,咱现在最不到。
马皇后忽然问道:“乖孙、你真能提升造纸的生产工艺,能提升产量?”
她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目前不能让所有人都读书,但只要纸张便宜,读书识字的至少能提升两成。
别小看这两成,对于大明来说,已经极为难得了。
朱雄英掐着手指比划起来:“轻松拿捏,等会我就去画图纸,让人去准备东西。”
马皇后虽然很想看到成果,可也不想乖孙劳累:“不急、慢慢来,你还小要多休息多玩。”
朱元璋连连点头附和道:“妹子说的对,大孙要休息好,可不能累着了。”
“少主、村民都到齐了。”就在这时,蒋瓛从门外走了进来。
“哦!人到齐就分鱼,不用等我。”朱雄英随意说道。
蒋瓛可不会那么傻,这是长孙殿下获得民心的好时候。
虽然说、他早就获得了柳树村村民的民心,但谁会闲少呢。
朱元璋当然知道其中的意思,他笑着说道:“鱼是你钓的,你去给村民分鱼去吧,顺便让大家都认个脸熟,估计还有不少村民不认识你。”
朱雄英想了想,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他要长期呆在柳树村,跟大家熟络也方便点。
朱雄英带着秦小鱼和邵珠儿跟上了蒋瓛,朱雄英一边走一边问道:“蒋叔、邵家村那边有送鱼过去吗?”
“少主放心,已经把鱼送过去了,今晚他们就能吃鱼。”
朱雄英满意的点点头,蒋瓛办事实在是太让人放心了。
当朱雄英来到大门口,好家伙,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
张老汉在村里算德高望重,他安排着村民们排队,并没有乱哄哄的样子。
每家每户都安排一个人排队,其余人则是站在外围。
“小东家好……”
“你们辛苦了……”
“小东家辛苦,我们不辛苦……”
“多谢小东家分鱼……”
“多谢小东家,小东家是好人,我家闺女有七岁了,小东家要不要收了我家闺女,让我家闺女伺候你。”
闻言、秦小鱼和邵珠儿立马紧张起来,她俩伺候朱雄英已经很闲了,如果继续加人,她们真担心没事干吃白食,然后被赶走。
而朱雄英的嘴角不停的抽搐,好家伙、居然还主动送闺女当丫鬟的。
他也知道村民们的想法,因为他为人和善,认可他,还有他出手又大方,村民们也想自家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
丫鬟怎么了?给朱雄英当丫鬟,可比其他大户人家的丫鬟强了百倍。
这可不是吹牛逼的,那些大户人家的丫鬟,日子并不好过,每天也就吃点剩菜剩饭,或者喝点稀粥。
真当那些大户人家舍得给丫鬟家丁们吃啊?
而朱雄英这里就不一样了,张老汉他们是看到秦小鱼的伙食,虽然不能跟朱雄英他们一桌吃饭,但顿顿有肉,大米饭管饱,包子馒头随意吃。
就这样的生活水平,哪怕是丫鬟,都比城里一些富贵人家的主人还要好。
“那啥、丫鬟就不用了,她们还小,等过段时间我把学堂建好,你们把她们送学堂上学去。”
上学?
对于村民们来说,这是多么遥远的话题,又多么的渴望。
可是、他们交不起束脩,买不起书本啊。
而那些给朱雄英做工的,此时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们现在都有工钱,如果村里有学堂,勒紧裤腰带不是不能供家里的孩子上学。
        不就是多招一些人来盖房子吗?那都不叫事,轻松拿捏。
至于工期问题?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他李景隆又不差钱,无非就是多出点钱的事情。
“好的舅姥爷,我一定会在一月之内完工。”李景隆拍着胸脯保证道。
如果不是环境不对,他都想立军令状,以表达自己的自信和能力。
“嗯、不错,咱看好你,大明就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如果你这样的人才多几个,大明何愁不昌盛。”朱元璋夸奖道。
李景隆的嘴都快笑歪了,听听、这可是洪武爷的夸赞,同辈之中,大明除了我,谁还有这样的殊荣?
他觉得、改天应该去找其他公子哥们显摆显摆。
“大孙、你说怎么才能让普通百姓把孩子送到学堂上学?”
朱元璋得了这么好的东西,当然是想推广出去,让天下百姓都识字读书,不再是文盲。
朱雄英皱眉道:“首先就是学堂不够,如今的学堂都在城里,村里的百姓去上学太远,根本不切实际。”
朱元璋眉头紧锁,如果连村子都建学堂,朝廷那有那么多钱啊。
哎!还是穷闹得。
朱雄英继续说道:“再者、孩子也是劳动力,他们帮着不干活,就有可能饿死,根本没时间去上学。”
“因此、首先要让百姓不为吃穿发愁,
朱元璋的脸色更难看了,他何尝不想百姓不愁吃穿,他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奋斗,可惜太难了。
“书本很贵,笔墨纸砚很贵,普通百姓家那供得起这样的开支。”
“解决的办法就是书本免费,把笔墨纸砚的价格打下来……”
还不等朱雄英说完,朱元璋就打断道:“大孙、书本朝廷可以免费提供,但笔墨纸砚的价格如何打的下来,成本就在那儿摆着。”
朱元璋知道那些笔墨纸砚的商人利润很高,即便朝廷出面压价,可制作笔墨纸砚的成本就不便宜。
朱雄英歪着脑袋想了想:“笔墨纸砚我有办法解决,造纸又不难,提升生产工艺,产量能大幅度提升,纸价也就下来了。”
“至于毛笔……”朱雄英说着指了指书本:“我是用鹅毛沾墨水写的,鸭毛鸡毛同样能用,还能用别的东西替代,也就是说,不要花钱买笔。”
“墨水就更不用说了,烟灰就能制作,能写字就行,要求没必要那么高。”
“加上免费提供吃食,束脩免费书本免费,也就是学堂全免费,应该就能让百姓家里的孩子读的起书了。”
朱雄英说的这个是真免费,不想后世,说是说免费教育,好家伙、换着花样的收费,比免费还贵。
还踏**鼓励生三胎,就问你养的起孩子吗?
朱元璋暗暗咂舌,让百姓吃饱穿暖就已经很难了,加上后续这些问题,他只想说,咱现在最不到。
马皇后忽然问道:“乖孙、你真能提升造纸的生产工艺,能提升产量?”
她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目前不能让所有人都读书,但只要纸张便宜,读书识字的至少能提升两成。
别小看这两成,对于大明来说,已经极为难得了。
朱雄英掐着手指比划起来:“轻松拿捏,等会我就去画图纸,让人去准备东西。”
马皇后虽然很想看到成果,可也不想乖孙劳累:“不急、慢慢来,你还小要多休息多玩。”
朱元璋连连点头附和道:“妹子说的对,大孙要休息好,可不能累着了。”
“少主、村民都到齐了。”就在这时,蒋瓛从门外走了进来。
“哦!人到齐就分鱼,不用等我。”朱雄英随意说道。
蒋瓛可不会那么傻,这是长孙殿下获得民心的好时候。
虽然说、他早就获得了柳树村村民的民心,但谁会闲少呢。
朱元璋当然知道其中的意思,他笑着说道:“鱼是你钓的,你去给村民分鱼去吧,顺便让大家都认个脸熟,估计还有不少村民不认识你。”
朱雄英想了想,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他要长期呆在柳树村,跟大家熟络也方便点。
朱雄英带着秦小鱼和邵珠儿跟上了蒋瓛,朱雄英一边走一边问道:“蒋叔、邵家村那边有送鱼过去吗?”
“少主放心,已经把鱼送过去了,今晚他们就能吃鱼。”
朱雄英满意的点点头,蒋瓛办事实在是太让人放心了。
当朱雄英来到大门口,好家伙,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
张老汉在村里算德高望重,他安排着村民们排队,并没有乱哄哄的样子。
每家每户都安排一个人排队,其余人则是站在外围。
“小东家好……”
“你们辛苦了……”
“小东家辛苦,我们不辛苦……”
“多谢小东家分鱼……”
“多谢小东家,小东家是好人,我家闺女有七岁了,小东家要不要收了我家闺女,让我家闺女伺候你。”
闻言、秦小鱼和邵珠儿立马紧张起来,她俩伺候朱雄英已经很闲了,如果继续加人,她们真担心没事干吃白食,然后被赶走。
而朱雄英的嘴角不停的抽搐,好家伙、居然还主动送闺女当丫鬟的。
他也知道村民们的想法,因为他为人和善,认可他,还有他出手又大方,村民们也想自家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
丫鬟怎么了?给朱雄英当丫鬟,可比其他大户人家的丫鬟强了百倍。
这可不是吹牛逼的,那些大户人家的丫鬟,日子并不好过,每天也就吃点剩菜剩饭,或者喝点稀粥。
真当那些大户人家舍得给丫鬟家丁们吃啊?
而朱雄英这里就不一样了,张老汉他们是看到秦小鱼的伙食,虽然不能跟朱雄英他们一桌吃饭,但顿顿有肉,大米饭管饱,包子馒头随意吃。
就这样的生活水平,哪怕是丫鬟,都比城里一些富贵人家的主人还要好。
“那啥、丫鬟就不用了,她们还小,等过段时间我把学堂建好,你们把她们送学堂上学去。”
上学?
对于村民们来说,这是多么遥远的话题,又多么的渴望。
可是、他们交不起束脩,买不起书本啊。
而那些给朱雄英做工的,此时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们现在都有工钱,如果村里有学堂,勒紧裤腰带不是不能供家里的孩子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