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第81章 朱元璋动杀心

小说: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作者:小白不怕 更新时间:2025-10-31 02:44:25 源网站:2k小说网
  呃!!!

  蒋瓛的嘴角不停的抽搐,心里暗道,长孙殿下也太怕死了吧。

  难道、是因为前几天吊在歪脖子树上的原因?

  想到这些,蒋瓛眼眸里露出一抹精光,长孙殿下越小心谨慎越好,因为他已经选择了效忠长孙殿下,等过段时间,一些有心人肯定会知道的。

  若是长孙殿下出了意外,他以后的日子也绝对不会好过。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站队很重要,别说古代,即便是后世的官场或者商场上都是一样。

  而此时朱府内,朱元璋阴沉着脸,喝茶茶都不香了。

  “重八、还在为象山县的事情生气?”马皇后关心道。

  朱元璋重重的点点头:“大明已经建立十多年,胡惟庸案咱又砍了那么多人,咱想着,大家应该都怕了,做事之前会考虑后果。”

  “让咱们想到啊,依旧有人顶风作案,残害那么多平头百姓。”

  “这些人都该死,这些官绅太可恨了,是咱对不起邵家村上百条人民啊。”

  马皇后劝慰道:“重八、你不用自责,你做的已经够好的了,即便后世之人,也不能说你一句不是。”

  朱元璋的心情稍微舒缓一点:“咱一开始就应该铲除这些官绅世家,他们在元朝的时候就鱼肉百姓。”

  “残害咱汉家人的,不仅仅是蒙元鞑子,还有他们这些人啊。”

  朱元璋握紧了拳头,他这次是真的动了杀心。

  胡惟庸案,虽然杀了数万人,对于朱元璋来说,都不算动杀心。

  哪怕刚发生的空印案又要杀很多人,但在朱元璋心里,这些都是正常操作。

  这次他真的动了杀心,绝对是血流成河,从北杀到南,再从北杀到南。

  马皇后知道朱元璋这些年做了很多准备,不然也不会弄出个胡惟庸案,最近也不会弄出空印案。

  大明初立的时候,朱元璋根基不稳,需要元朝沿用的官员继续治理一方,也不会妄动那些世家,不然会造成各地动乱。

  朱元璋这些年一直在给官绅世家机会,可惜、他们不中用啊。

  经过朱元璋这么多年的准备,不怕杀的官员过多没人顶替。

  大明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已经能承受动荡了,他能镇压那些不知道收敛的世家富商制造的动荡。

  朱元璋继续说道:“大明需要来一次大清洗,若是这些毒瘤不清洗干净,咱能想象得到,等咱薨逝以后,这学毒瘤会越发猖狂,元朝时期的景象就是咱大明的前车之鉴。”

  朱元璋的政策,其实跟后世新华夏初见的时候一样,同样需要一次大清洗,不破不立。

  只有破而后立,才能焕发生机,才能强大繁荣。

  对于朱元璋这些话,马皇后是赞同的,就好比一个人的手受了伤,不下定决心忍痛割除流脓的创伤,那么、迟早会感染全身。

  如今的大明就是如此,元朝的创伤给了大明,大明需要忍痛割除。

  “重八、还是那句话,肯定会有人借机诬陷好人,打压同僚,你需慎重对待,杀一百个**污吏,都弥补不了错杀一个好官。”

  朱元璋虚心的点点头:“嗯、妹子放心,咱都知道,咱有一个好大孙,咱不能留下污名,咱不能影响到了大孙的名声,咱要后世之人提到咱大孙,都是竖起拇指,真心实意的夸咱大孙乃千古一帝。”

  马皇后欣慰的点点头,自己的重八,还是原来那个重八。

  确实、现在的朱元璋,是没有污点的,即便已经发生了胡惟庸案,但后世的评价也是正面的。

  可惜、历史中,自从朱雄英薨,马皇后薨了以后,他就性情大变,变得残暴狠辣。

  为了继承者朱允炆,他连跟随他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都不顾了。

  一个个被砍了脑袋。

  这应该就是朱元璋为数不多的污点了吧。

  如今朱雄英活蹦乱跳的,朱元璋自然不会跟历史中记载的一样行事。

  马皇后不想朱元璋为政务烦心,于是岔开话题说道:“我看啊,乖孙是一点都不想待在宫里,你看看,自从他出宫以后,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朱元璋脸上的沉闷消失不见,换成了宠溺的笑容:“这屁猴子、就是贪玩,出宫以后他是玩疯了。”

  马皇后摇摇头:“皇宫虽大,但跟囚笼一样,根本没有外面自在,乖孙也不是只顾着玩闹,你看看他制作的香皂还有细盐,以及水洗煤蜂窝煤,那样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朱元璋沉闷起来,他当然知道皇宫里不自在,宫里的太监宫女谁敢在他们面前言笑?

  这也是无奈的,朱元璋也喜欢市井的热闹。

  可是、皇宫里如果皇家失去了威严,就会成为破绽,就会出现大乱。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既然咱大孙不喜欢待在宫里,以后他想在外面待多久都行,趁着大孙还小,让他好好享受几年。”

  “等他长大了,想要出宫一次都不容易。”

  马皇后笑着点点头,她其实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玩归玩,闹归闹,该学习的还是要学习,等明个儿,我让刘三吾和方孝孺轮流来教导大孙学习。”

  “对了、李善长也行,说起学问,刘三吾和方孝孺加起来都不如李善长。”

  马皇后迟疑道:“李善长合适吗?”

  朱元璋当然知道马皇后在担心什么,他撇撇嘴说道:“如果是早几年,李善长自然是不合适的,不过、如今就不一样了,李善长知进退明得失,早早的就把手中的权力放手。”

  他说着眼眸里删过一抹寒意:“当初胡惟庸案的时候,李善长还算聪明,没有掺和进去,不然的话,他的坟头草已经有三尺高了。”

  马皇后心中的疑虑打消了,她又说道:“可是、李善长已经快七十岁了,还能操劳吗?”

  朱元璋沉吟道:“咱觉得李善长会喜欢这里,这里很适合他养老,而且、李善长喜欢研究学问,等他知道咱大孙的能耐以后,你信不信,赶都赶不走。”

  朱元璋说的是事实,毕竟柳树村确实适合养老的,而且年纪大了,已经跟朱元璋辞过官,说明已经对权力看开了。

  这是一个老人家,回家无聊也待不住,能研究学问打发时间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