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这时眉头紧锁,开口说道:“陛下、盐铁都是朝廷专营,若是毒盐矿提纯细盐,以后朝廷很难控制啊。”
此言一出,大臣们都用吃人的目光看向李善长,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啊,他们恨不得吃李善长的肉喝他的血。
朱元璋故作恍然大悟道:“李善长所言甚是,看来此事不可大意。”
“诸位爱卿,你们可有解决之策?”
大臣们一个个低垂着头,就算他们有解决之策也不会说出来。
耿炳文这时开口说道:“陛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天下都是陛下,所以、臣认为,陛下应该把毒盐矿山都收归朝廷,有朝廷负责开采。”
他话音刚落,就有大臣站了出来反驳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如果是没有地契的山头还好说,可那些有地契的山头是有主之物。”
“若是强制收归朝廷,这跟强抢有何区别?恐怕到时候会闹得天怒人怨,各地出现动乱。”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大臣们纷纷反驳,这可是关乎着他们的利益,谁也不愿意放手。
特别是最后那叫会闹得天怒人怨,各地会出现动乱,这是在威胁。
朱元璋故作无奈的点点头:“诸位爱卿所言有理,耿炳文,你有什么看法?”
耿炳文和李善长,都是朱元璋私下里找去商量好的,捧哏和逗哏的模式。
此时耿炳文苦笑道:“臣一开始也没想这么多,还望陛下恕罪,不过、臣觉得吧,强行把这些山头收归朝廷,确实想不通,必须给这些山头的主人已与补偿。”
还不等耿炳文说完,一个大臣站出来回应道:“补偿?国库财政吃紧,拿什么补偿?”
耿炳文耸耸肩:“我当然知道国库财政吃紧,我也没说直接给钱啊。”
“毒盐矿开采生产细盐,自然是要售卖给百姓的,我的意思是,用盐引的方式作为补偿。”
龙椅上的朱元璋不给大臣们反对的机会,立马说道:“此法甚妙,咱觉得可行。”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腹诽,朱元璋你都决定了,我们还能怎么说。
至少能得到盐引,还是能赚钱的。
真把你惹毛了,到时候就是鸡飞蛋打,啥也得不到。
更何况、这个办法,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臣赞同……”
“臣赞同……”
“臣赞同……”
……
这个提议很快就全票通过。
朱元璋心情大好,他笑着说道:“那位大才不仅给咱献上了提纯细盐的方法,还给了咱一个解决冬天取暖的利器。”
“二狗……上蜂窝煤……”
王二狗弟弟,扯着嗓子喊道:“上蜂窝煤……”
紧接着、一群小太监抬着一个个炉子走了进来,炉子里的蜂窝煤烧得特别旺。
炉子自然也是朱雄英设计的,黏土为身,生铁棍制作炉齿,其实炉齿也可以不用铁,毕竟如今民间缺铁。
“这不就是石炭吗?也没什么稀奇的啊,就是看着有点奇形怪状。”
“不、你们没看出来火力很大,烧得很旺吗?”
“确实、这小孔里面一直冒火苗出来用来烧水做法应该很快。”
大臣们围着火炉仔细打量,当然、大家都没有什么震惊的表情,毕竟石炭这玩意,已经习以为常了。
朱元璋这时开口说道:“大家应该都知道,石炭有毒,因此、除了冶铁或者窑里面用,平时大家都很少用来生火做饭或者取暖。”
“今天咱要跟你们说的是,蜂窝煤毒性很小,只要不是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使用,即便没有毒。”
“也就是说,蜂窝煤可以推广到千家万户,以后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寒冷的冬天了。”
嘶!!!
所有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个震惊的目瞪口呆。
“陛下、蜂窝煤真没毒?”
“咱有必要骗你们吗?咱亲自试过了,如果真有毒,你们现在还能看到咱吗?”
闻言、大臣们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恨不得立马去北方一趟,把有煤矿的山头全盘下来。
有是一座座金山银山啊。
而那些家里搞木炭的人,此时脸色非常难看,如果蜂窝煤全面推广,谁还买他们的木炭啊。
朱元璋这时说道:“刚才毒盐矿山的解决办法就很好,所以,这石炭山,就按照刚才的办法来,所有的石炭山都收归朝廷,朝廷会给予他们售卖蜂窝煤的资格。”
“从今往后,谁也不许私自开采毒盐矿和石炭,若是谁敢私自开采,咱他诛九族,家里的狗都要给一刀,鸡蛋黄都要摇散,鸡犬不留。”
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不是开玩笑的,他是真会诛九族。
不过、大家也都没有过激的反应,毕竟朱元璋也没有把事情做绝,至少还给了盐引会和售卖煤炭都资格。
朱元璋想了想又说道:“鉴于毒盐矿山和石炭山的事情,咱宣布,以后不允许购买山头,湖泊,河流……”
“除了已经在地契上的,其余都归朝廷管控……”
这就是朱雄英说过的把土地收归国有,朱元璋如今还做不到把所有土地收归国有,但可以一步一步来,一口气吃成胖子。
嘶!!!
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允许购买山头、河流湖泊,他们以后还怎么扩张土地啊。
山头、河流湖泊也是资源啊,山头有树木,河流湖泊有鱼,这些都是钱啊。
但没人敢反驳,毕竟朱元璋不是在抢他们的资产,拿什么反驳?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可是不是说说的。
大臣们此时一个个脸色难看,朱元璋看着这些人的反应,心里暗道,这才哪到哪,你们给咱等着,咱迟早要把土地收归国有,从根源上杜绝土地兼并。
散朝后,朱元璋心情大好,乘坐轿子直奔大本堂。
他今天没有继续进行改革,欲速则不达,过之不及,要慢慢的蚕食。
一次性做的太多话,大臣们会抵触,各地的世界大族会闹暴乱。
今天他就连讨伐倭国的事情都没提过,朱元璋又不傻,当初胡惟庸就勾结倭寇,朝中肯定还有人勾结倭寇。
若是被这些人把消息透露给倭国,到时候大明讨伐倭国的时候,倭国就会提早做准备。
当然、操练水师和造船肯定是要提前进行的。
        此言一出,大臣们都用吃人的目光看向李善长,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啊,他们恨不得吃李善长的肉喝他的血。
朱元璋故作恍然大悟道:“李善长所言甚是,看来此事不可大意。”
“诸位爱卿,你们可有解决之策?”
大臣们一个个低垂着头,就算他们有解决之策也不会说出来。
耿炳文这时开口说道:“陛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天下都是陛下,所以、臣认为,陛下应该把毒盐矿山都收归朝廷,有朝廷负责开采。”
他话音刚落,就有大臣站了出来反驳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如果是没有地契的山头还好说,可那些有地契的山头是有主之物。”
“若是强制收归朝廷,这跟强抢有何区别?恐怕到时候会闹得天怒人怨,各地出现动乱。”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大臣们纷纷反驳,这可是关乎着他们的利益,谁也不愿意放手。
特别是最后那叫会闹得天怒人怨,各地会出现动乱,这是在威胁。
朱元璋故作无奈的点点头:“诸位爱卿所言有理,耿炳文,你有什么看法?”
耿炳文和李善长,都是朱元璋私下里找去商量好的,捧哏和逗哏的模式。
此时耿炳文苦笑道:“臣一开始也没想这么多,还望陛下恕罪,不过、臣觉得吧,强行把这些山头收归朝廷,确实想不通,必须给这些山头的主人已与补偿。”
还不等耿炳文说完,一个大臣站出来回应道:“补偿?国库财政吃紧,拿什么补偿?”
耿炳文耸耸肩:“我当然知道国库财政吃紧,我也没说直接给钱啊。”
“毒盐矿开采生产细盐,自然是要售卖给百姓的,我的意思是,用盐引的方式作为补偿。”
龙椅上的朱元璋不给大臣们反对的机会,立马说道:“此法甚妙,咱觉得可行。”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腹诽,朱元璋你都决定了,我们还能怎么说。
至少能得到盐引,还是能赚钱的。
真把你惹毛了,到时候就是鸡飞蛋打,啥也得不到。
更何况、这个办法,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臣赞同……”
“臣赞同……”
“臣赞同……”
……
这个提议很快就全票通过。
朱元璋心情大好,他笑着说道:“那位大才不仅给咱献上了提纯细盐的方法,还给了咱一个解决冬天取暖的利器。”
“二狗……上蜂窝煤……”
王二狗弟弟,扯着嗓子喊道:“上蜂窝煤……”
紧接着、一群小太监抬着一个个炉子走了进来,炉子里的蜂窝煤烧得特别旺。
炉子自然也是朱雄英设计的,黏土为身,生铁棍制作炉齿,其实炉齿也可以不用铁,毕竟如今民间缺铁。
“这不就是石炭吗?也没什么稀奇的啊,就是看着有点奇形怪状。”
“不、你们没看出来火力很大,烧得很旺吗?”
“确实、这小孔里面一直冒火苗出来用来烧水做法应该很快。”
大臣们围着火炉仔细打量,当然、大家都没有什么震惊的表情,毕竟石炭这玩意,已经习以为常了。
朱元璋这时开口说道:“大家应该都知道,石炭有毒,因此、除了冶铁或者窑里面用,平时大家都很少用来生火做饭或者取暖。”
“今天咱要跟你们说的是,蜂窝煤毒性很小,只要不是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使用,即便没有毒。”
“也就是说,蜂窝煤可以推广到千家万户,以后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寒冷的冬天了。”
嘶!!!
所有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个震惊的目瞪口呆。
“陛下、蜂窝煤真没毒?”
“咱有必要骗你们吗?咱亲自试过了,如果真有毒,你们现在还能看到咱吗?”
闻言、大臣们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恨不得立马去北方一趟,把有煤矿的山头全盘下来。
有是一座座金山银山啊。
而那些家里搞木炭的人,此时脸色非常难看,如果蜂窝煤全面推广,谁还买他们的木炭啊。
朱元璋这时说道:“刚才毒盐矿山的解决办法就很好,所以,这石炭山,就按照刚才的办法来,所有的石炭山都收归朝廷,朝廷会给予他们售卖蜂窝煤的资格。”
“从今往后,谁也不许私自开采毒盐矿和石炭,若是谁敢私自开采,咱他诛九族,家里的狗都要给一刀,鸡蛋黄都要摇散,鸡犬不留。”
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不是开玩笑的,他是真会诛九族。
不过、大家也都没有过激的反应,毕竟朱元璋也没有把事情做绝,至少还给了盐引会和售卖煤炭都资格。
朱元璋想了想又说道:“鉴于毒盐矿山和石炭山的事情,咱宣布,以后不允许购买山头,湖泊,河流……”
“除了已经在地契上的,其余都归朝廷管控……”
这就是朱雄英说过的把土地收归国有,朱元璋如今还做不到把所有土地收归国有,但可以一步一步来,一口气吃成胖子。
嘶!!!
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允许购买山头、河流湖泊,他们以后还怎么扩张土地啊。
山头、河流湖泊也是资源啊,山头有树木,河流湖泊有鱼,这些都是钱啊。
但没人敢反驳,毕竟朱元璋不是在抢他们的资产,拿什么反驳?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可是不是说说的。
大臣们此时一个个脸色难看,朱元璋看着这些人的反应,心里暗道,这才哪到哪,你们给咱等着,咱迟早要把土地收归国有,从根源上杜绝土地兼并。
散朝后,朱元璋心情大好,乘坐轿子直奔大本堂。
他今天没有继续进行改革,欲速则不达,过之不及,要慢慢的蚕食。
一次性做的太多话,大臣们会抵触,各地的世界大族会闹暴乱。
今天他就连讨伐倭国的事情都没提过,朱元璋又不傻,当初胡惟庸就勾结倭寇,朝中肯定还有人勾结倭寇。
若是被这些人把消息透露给倭国,到时候大明讨伐倭国的时候,倭国就会提早做准备。
当然、操练水师和造船肯定是要提前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