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见朱雄英虚心请教,心里甚是欣慰。
“大明海域的海盗势力多如牛毛,有的几个人,有的十几个人……像这样的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随时都可能被大的海盗势力吞并,或者被朝廷消灭。”
“南海区的海盗以陈祖义为首,除了陈祖义的海盗势力,其余一流海盗势力都在琉球岛上。”
(琉球是洪武时期的叫法,后世叫弯弯省。”
“盘踞在琉球岛上的三大海盗势力,有一股是当初张士诚的残部逃去的。”
“有一股是方国珍残部组成的,还有一股是陈友谅残部组成的。”
“除了南海上的陈祖义,这三股海盗势力都是最大的,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李善长娓娓道来,可见他对各地情况的掌握程度一点都不差。
朱雄英点点头:“李先生说的很详细,我的想法是诏安琉球岛上的三股海盗势力。”
“诏安?”李善长忍不住笑了起来,嘴里的茶水喷在姚广孝的秃头上。
姚广孝顿时黑着脸,翻着白眼看着李善长。
“那啥、我不是故意的,我一般不会笑,刚才实在是忍不住。”李善长一边道歉一边哈哈大笑。
“有这么好笑吗?”朱元璋呵斥道。
好家伙!
李善长你丫的是不想要脑袋了吗?居然敢笑话咱大孙。
信不信咱让人把你扒光挂在城墙上,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
见朱元璋发怒了,李善长赶忙闭上嘴巴,但他的嘴角还在不停的抽搐。
朱元璋这时开口说道:“大孙、这三股海盗势力跟咱大明有很大的仇怨,他们是不可能被诏安的,他们怕回来以后咱摘了他们的脑袋。”
朱元璋说的是大实话,当初朱元璋的大军跟他们打生打死,如今朱元璋建立大明,他们可不敢回来。
“爷爷、琉球诸岛农耕落后,工业落后,到处都是丛林密布的原始森林。”
“这些海盗获取物资的途径很单一,只能劫掠过往的商船。”
“也就是说,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不仅要面对台风的侵袭,还要面对野兽的袭击。”
“在我看来,只要让他们看到大明的诚意,他们会答应朝廷的诏安。”
“毕竟、这里才是他们的故土,他们也不想自己的子嗣像野草一样漂泊。”
闻言、众人都沉思起来,似乎、好像……也不是不能诏安这些海盗。
朱雄英继续说道:“等他们被诏安,等于大明又多了一支精锐水师。”
“俗话说得好,以毒攻毒,把这些海盗集中起来,其实力绝对不输给南海的陈祖义。”
“到时候、让他们去围剿陈祖义的海盗势力,为大明扫清海上的一切阻遏。”
“等大明开海,就能派遣商船去西洋交易大明所需之物,开创大明盛世。”
在坐的人,当然知道开海贸易的好处,大唐先不说,就拿宋朝来说,海上贸易的繁荣,使得宋朝富得流油。
元朝也继承了宋朝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兴盛过一段时期。
“以毒攻毒?这个好!非常妙,海盗最了解海盗,海盗打海盗,比朝廷出兵有效多了。”李善长连连称赞。
旋即、他又皱眉沉吟道:“现在最难的,就是取得琉球岛上海盗的信任,如果无法诏安这些海盗,后续事情也不用提。”
姚广孝点点头:“确实如此,这些曾经枭雄的残部,对大明敌视,很难获得他们的信任。”
他思索片刻之后又继续说道:“即便让贫僧去诏安这些海盗,贫僧也只有一成的把握。”
方孝孺插嘴道:“我只有半成的把握。”
李善长捋着雪白的胡须,诚恳道:“我也只有一成的把握。”
得、一时间,众人眉头紧蹙,大脑飞速运转。
过了好一会,他们还是想不出如何诏安琉球岛上的海盗。
从古至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最难建立起来的。
更何况、朝廷诏安琉球岛上的海盗,不仅关乎着海盗们的生死,还关乎着他们全家老小的生死。
当初各路枭雄溃败以后,这些残部是带着家眷一起出海逃亡的。
首先、他们不想跟亲人分开
其次、他们担心朱元璋会对他们的亲人动手。
这也就造成,琉球岛上的三大海盗势力所属的山寨,跟村子没有什么两样。
“爷爷、琉球岛上的海盗,交给孙儿负责,孙儿有九成把握能招安他们。”朱雄英这时开口说道。
“不行……”朱元璋和马皇后果断拒绝,自己的大孙金贵着呢,即便琉球岛上的所有海盗多性命,都抵不上朱雄英的一根汗毛。
李善长和姚广孝他们也不知道连连摇头,为了诏安海盗,让大明未来继承者去涉险,完全不值得。
“小少主、俗话说得好,瓷器不与瓦罐碰,那些海盗是什么档次?如何值得你去涉险。”
“就是就是、再说了、你还小,这些事情应该让大人烦恼。”
……
李善长他们纷纷劝说,特别是姚广孝和方孝孺,他们都还年轻,还指望追随朱雄英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呢。
怎么可能答应朱雄英去涉险。
如果朱雄英出现意外,他们绝对会被拉去陪葬。
朱雄英淡定的说道:“你们不要担心,我又不去琉球岛上,我的安危不用担心。”
不去琉球岛?还如何诏安?
所有人都露出疑惑之色,满脑子都是问号。
朱雄英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我准备在福建布政司泉州府行商,此地距离琉球岛最近,琉球岛上的海盗肯定会上岸采买物资。”
“别看只是小小的商业行为,但却能出奇效,我可以借此弄清楚海盗的布置,能弄清楚他们内心深处真实想法。”
“还有、随着交易,会有越来越多海盗从琉球岛上过来。”
“等时机成熟,我会向他们亮明身份,先是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劝他们回来。”
朱雄英说着顿了顿,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当然、如果他们还看不清楚局势,拒绝诏安,那么过海来的人一个也别想回去。”
闻言、众人眼前一亮,海盗虽然是以劫掠为主,但能劫掠到的物资并不多,比如粮食,布匹……
这些都不是不可缺的生活物资。
因此、海盗会偷偷摸摸的上岸跟地方权贵交易,既然是偷偷摸摸的,量自然不大,而且价格要翻几倍。
        “大明海域的海盗势力多如牛毛,有的几个人,有的十几个人……像这样的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随时都可能被大的海盗势力吞并,或者被朝廷消灭。”
“南海区的海盗以陈祖义为首,除了陈祖义的海盗势力,其余一流海盗势力都在琉球岛上。”
(琉球是洪武时期的叫法,后世叫弯弯省。”
“盘踞在琉球岛上的三大海盗势力,有一股是当初张士诚的残部逃去的。”
“有一股是方国珍残部组成的,还有一股是陈友谅残部组成的。”
“除了南海上的陈祖义,这三股海盗势力都是最大的,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李善长娓娓道来,可见他对各地情况的掌握程度一点都不差。
朱雄英点点头:“李先生说的很详细,我的想法是诏安琉球岛上的三股海盗势力。”
“诏安?”李善长忍不住笑了起来,嘴里的茶水喷在姚广孝的秃头上。
姚广孝顿时黑着脸,翻着白眼看着李善长。
“那啥、我不是故意的,我一般不会笑,刚才实在是忍不住。”李善长一边道歉一边哈哈大笑。
“有这么好笑吗?”朱元璋呵斥道。
好家伙!
李善长你丫的是不想要脑袋了吗?居然敢笑话咱大孙。
信不信咱让人把你扒光挂在城墙上,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
见朱元璋发怒了,李善长赶忙闭上嘴巴,但他的嘴角还在不停的抽搐。
朱元璋这时开口说道:“大孙、这三股海盗势力跟咱大明有很大的仇怨,他们是不可能被诏安的,他们怕回来以后咱摘了他们的脑袋。”
朱元璋说的是大实话,当初朱元璋的大军跟他们打生打死,如今朱元璋建立大明,他们可不敢回来。
“爷爷、琉球诸岛农耕落后,工业落后,到处都是丛林密布的原始森林。”
“这些海盗获取物资的途径很单一,只能劫掠过往的商船。”
“也就是说,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不仅要面对台风的侵袭,还要面对野兽的袭击。”
“在我看来,只要让他们看到大明的诚意,他们会答应朝廷的诏安。”
“毕竟、这里才是他们的故土,他们也不想自己的子嗣像野草一样漂泊。”
闻言、众人都沉思起来,似乎、好像……也不是不能诏安这些海盗。
朱雄英继续说道:“等他们被诏安,等于大明又多了一支精锐水师。”
“俗话说得好,以毒攻毒,把这些海盗集中起来,其实力绝对不输给南海的陈祖义。”
“到时候、让他们去围剿陈祖义的海盗势力,为大明扫清海上的一切阻遏。”
“等大明开海,就能派遣商船去西洋交易大明所需之物,开创大明盛世。”
在坐的人,当然知道开海贸易的好处,大唐先不说,就拿宋朝来说,海上贸易的繁荣,使得宋朝富得流油。
元朝也继承了宋朝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兴盛过一段时期。
“以毒攻毒?这个好!非常妙,海盗最了解海盗,海盗打海盗,比朝廷出兵有效多了。”李善长连连称赞。
旋即、他又皱眉沉吟道:“现在最难的,就是取得琉球岛上海盗的信任,如果无法诏安这些海盗,后续事情也不用提。”
姚广孝点点头:“确实如此,这些曾经枭雄的残部,对大明敌视,很难获得他们的信任。”
他思索片刻之后又继续说道:“即便让贫僧去诏安这些海盗,贫僧也只有一成的把握。”
方孝孺插嘴道:“我只有半成的把握。”
李善长捋着雪白的胡须,诚恳道:“我也只有一成的把握。”
得、一时间,众人眉头紧蹙,大脑飞速运转。
过了好一会,他们还是想不出如何诏安琉球岛上的海盗。
从古至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最难建立起来的。
更何况、朝廷诏安琉球岛上的海盗,不仅关乎着海盗们的生死,还关乎着他们全家老小的生死。
当初各路枭雄溃败以后,这些残部是带着家眷一起出海逃亡的。
首先、他们不想跟亲人分开
其次、他们担心朱元璋会对他们的亲人动手。
这也就造成,琉球岛上的三大海盗势力所属的山寨,跟村子没有什么两样。
“爷爷、琉球岛上的海盗,交给孙儿负责,孙儿有九成把握能招安他们。”朱雄英这时开口说道。
“不行……”朱元璋和马皇后果断拒绝,自己的大孙金贵着呢,即便琉球岛上的所有海盗多性命,都抵不上朱雄英的一根汗毛。
李善长和姚广孝他们也不知道连连摇头,为了诏安海盗,让大明未来继承者去涉险,完全不值得。
“小少主、俗话说得好,瓷器不与瓦罐碰,那些海盗是什么档次?如何值得你去涉险。”
“就是就是、再说了、你还小,这些事情应该让大人烦恼。”
……
李善长他们纷纷劝说,特别是姚广孝和方孝孺,他们都还年轻,还指望追随朱雄英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呢。
怎么可能答应朱雄英去涉险。
如果朱雄英出现意外,他们绝对会被拉去陪葬。
朱雄英淡定的说道:“你们不要担心,我又不去琉球岛上,我的安危不用担心。”
不去琉球岛?还如何诏安?
所有人都露出疑惑之色,满脑子都是问号。
朱雄英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我准备在福建布政司泉州府行商,此地距离琉球岛最近,琉球岛上的海盗肯定会上岸采买物资。”
“别看只是小小的商业行为,但却能出奇效,我可以借此弄清楚海盗的布置,能弄清楚他们内心深处真实想法。”
“还有、随着交易,会有越来越多海盗从琉球岛上过来。”
“等时机成熟,我会向他们亮明身份,先是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劝他们回来。”
朱雄英说着顿了顿,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当然、如果他们还看不清楚局势,拒绝诏安,那么过海来的人一个也别想回去。”
闻言、众人眼前一亮,海盗虽然是以劫掠为主,但能劫掠到的物资并不多,比如粮食,布匹……
这些都不是不可缺的生活物资。
因此、海盗会偷偷摸摸的上岸跟地方权贵交易,既然是偷偷摸摸的,量自然不大,而且价格要翻几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