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第125章 姚广孝的才华

小说: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作者:小白不怕 更新时间:2025-10-31 02:44:25 源网站:2k小说网
  此时、姚广孝大为动容,自己的格局还是太小了。

  之前只想着辅佐一个王爷造反,并且成功,使得他名垂青史。

  可比起长孙朱雄英的格局,他啥也不是。

  就算造反成功,也只是大明的疆域。

  而长孙朱雄英就不一样了,他放眼整个天下。

  姚广孝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如果自己在有生之年,使得大明疆域扩张一倍乃至数倍,卧龙凤雏拿什么跟他比?给他提鞋都不配。

  因为卧龙凤雏都是小打小闹,都在汉土上玩。

  而他姚广孝就不一样了,汉土才多大?我要玩就去外边玩,要玩就玩整个天下。

  到时候自己也著书,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姚子。

  “臣姚广孝,愿永生效忠长孙殿下。”姚广孝忽然跪了下去。

  没错、就是下跪。

  之前他送白帽子说效忠朱雄英的时候,都只是弯腰行礼。

  朱雄英满意的点点头,他知道,已经彻底收服姚广孝了。

  “姚大师快快请起,以后叫我少主就行,外面人多眼杂……”朱雄英装模作样的去搀扶姚广孝,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

  听听、刚才都是左一句秃驴右一句秃驴,现在就是姚大师。

  这变脸的速度,谁见了不汗颜。

  等姚广孝起身坐下后,他就开始问道:“少主、你有什么打算吗?”

  姚广孝太想进步了,也想尽快表现出自己的能力。

  朱雄英不答反问道:“姚大师、你觉得如今的大明如何?”

  姚广孝沉吟道:“如今的大明,内忧外患,北有蒙元,内有叛乱。”

  “其实、无论是国内各地的叛乱,还是漠北的蒙元都不足为虑,如今大明兵强马壮,能将辈出。”

  “在我看来,五年之后内就能平乱镇压,毕竟国内的叛乱不得人心,只不过是一些余孽垂死挣扎。”

  朱雄英赞许的摇摇头,如今大明,各地时有发生叛乱,但都不成气候,朝廷很快就能镇压。

  而这些背后,要么是北元暗中支持的,要么就是元朝时期留下来的一些贵族,他们不甘心。

  毕竟朱元璋推翻暴元以后,这些人就失去了曾经的权势。

  姚广孝继续说道:“至于北元,呵呵……他们只不过是秋后的蚂蚱,元末朝廷的**,元军早已没了他们先祖的勇猛彪悍。”

  “等大明休养生息够了,我相信,大明军队能深入漠北,把蒙元彻底击溃。”

  好家伙!!!

  朱雄英暗暗咂舌,不愧是黑衣宰相姚广孝,居然能分析的如此到位。

  有姚广孝的辅佐,燕王朱棣不干翻建文帝朱允炆都不可能。

  姚广孝眉头紧蹙,话音一转:“无论是内乱还是漠北的蒙元,在我看来都不重要,重要的反而是周边的附属国。”

  “周边的小国虽然成为大明的附庸,朝贡大明,但他们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只不过是畏惧大明的强大。”

  “比如高丽和倭国,这两个国家一直都有狼子野心,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会朝着大明狠狠的咬上一口。”

  姚广孝失落的摇摇头:“可惜、华夏经历了战乱,这些年又频发天灾,朝廷财政吃紧,无法出兵讨伐。”

  朱雄英眼前一亮,挑眉看向姚广孝,人才啊!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才最重要。

  而姚广孝就是人才中的人才,他不仅对国内局势有清晰认知,还把周围国家与大明的关系看得清清楚楚。

  “姚大师分析的非常到位。”朱雄英笑着点点头:“如今周围的附属国中,对大明威胁最大的就是高丽和倭国,特别是倭国,倭寇肆无忌惮的在大明沿海地区烧杀劫掠。”

  “这些倭寇是哪来的?是什么人?看上去是倭国的浪人和下层武士组成的。”

  “其实不然,下层武士和浪人,只不过是倭国贵族的奴隶,是倭国贵族掌控着他们。”

  朱雄英重重的把茶杯放在桌子上:“我已经跟我爷爷讨论好了,明年就派遣大军讨伐倭国。”

  啥!!!

  姚广孝心里猛的一震,露出不可置信的目光。

  他虽然很想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但他并不是盲目的。

  “少主、你知不知道,忽必烈两次派遣大军东征讨伐倭国都失败了?”

  “那可是忽必烈啊,元朝的开国皇帝,虽然我是汉人,但我不得不承认,忽必烈确实雄才大略,能征善战,他在位时期,也是元朝的鼎盛时期。”

  “忽必烈都失败,可想而知,倭国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弱小,不说别的,倭国六百多万人口,就是至关重要的难题。”

  “有人口就有兵,即便都是一些小矮子,一刀一个,也会砍累的。”

  姚广孝说的很实际,古代人口至关重要,只要有足够的人口,随时都能拉起一支大军。

  在古代、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军事实力。

  毕竟、都是用血肉堆积起来的。

  不像后世,再多的人有什么用,几梭子下去就倒一片,几炮打出,炸得你血肉模糊。

  东风快递送温暖,几颗东风快递抵达,就能把倭国夷为平地。

  朱雄英笑着回应道:“忽必烈东征讨伐倭国,两次都失败,其中有各种原因。”

  “忽必烈两次讨伐倭国失败的教训,我们都可以吸取经验,拿下倭国并不难。”

  姚广孝微微点了点头:“确实、倭国虽然从我们华夏偷学了很多东西,但他们依旧落后,只要把忽必烈讨伐倭国失败的原因分析透彻,打赢倭国不是什么难事。”

  “只不过、如今大明有钱有粮草辎重,支撑这场战事吗?”

  姚广孝问出了最根本的问题,没钱没粮,打个屁啊,战士们饿着肚子,刀子都提不动。

  “哈哈……钱和粮草辎重不用担心,我们已经有办法了。”朱雄英把如何筹集资金,粮草辎重的办法说了出来。

  姚广孝越听眼睛越亮,他自诩学识渊博,足智多谋,但这此时,他对朱雄英是甘拜下风。

  不愧是自己效忠之人啊!

  “既然解决了钱和粮草辎重问题,我觉得可以打。”姚广孝重重的点点头:“我愿随军讨伐倭国,为大军出谋划策。”

  这么好的表现机会,姚广孝可不会放过,打下倭国,就是表现他才华的最好时机。

  “不、这还不够。”朱雄英果断的摇摇头:“其余附属国还好说,只要大明没有垮,他们是不敢捣乱的。”

  “但高丽就不一样了,如果大明讨伐倭国,他们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担心大明灭了倭国以后,会调转头讨伐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