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香殿。

  冯书仪展开信件,眼中喜不自胜。

  马铃薯到手了!

  她熟知剧情,抢女主机缘不要太轻松,纵使崔锦妙计频出,心思缜密,可如何与她这个先知斗?

  况且论心计,她自认并不输于崔锦!

  她还有着崔锦无法企及的优势——前人积累千年的经验教训,甚至能改变国家走向的政策良方,她都知道。

  她从不会小看古人的智慧,可现代高科技的发达时代,同样是古人难以想象的。

  而她本身理工学霸的知识储备,也更叫她底气十足!

  想到这里,连日来心中的郁气一扫而空,她满面春风地吩咐童芳:“晚间请太子殿下来我殿中用膳。”

  她早已提前交代过冯父,马铃薯拿到手后不要犹豫,立刻进献。

  纵使此举会暴露在崔锦眼下,可盛世之功,崔锦又能耐她何?!

  她甚至能以此功劳,得个荣耀的封号,直逼太子妃之位!

  再稀罕的祥瑞,能比得过马铃薯这等利民之物?

  这个能叫永隆帝名垂千古,政绩斐然的东西一旦面世,如同鸡肋的祥瑞三胎又能算什么?

  过去式罢了。

  童芳并不知道她的打算,便有些犹豫:“太子妃刚受了委屈,太子殿下想是要多安慰着些,恐怕……不会来我们殿里。”

  “你只管请就是。”冯书仪开口,“我安分了这些日子,又有姑母出面,他会给我这个面子的。”

  萧临再爱崔锦又能如何,在马铃薯这种不世之功面前,他还会那样坚定吗?

  更何况他现在还没认清自己的心。

  只要她再努力勾引一把……

  想起什么,冯书仪脸颊不自觉浮起热意,竟有些羞红之态。

  晚间,她换上了准备好的衣裳,在备酒时,她犹豫了一瞬,还是没加**。

  冯父的人最晚明日就会到了,等马铃薯进献上去,萧临不必说也会来她殿中。

  今夜若下药,反倒多此一举,惹他不悦。

  不过一晚上而已,她等的起。

  天色将将擦黑时,萧临来了。

  “表哥。”冯书仪主动上前,盈盈一礼。

  见萧临对她的称呼有些诧异,她微微笑了笑,**些苦涩:“上回……您与妾身聊过后,妾身便明白了,若做不成夫妻,做兄妹也是极好的。”

  她俨然一副看开了的模样,萧临虽未尽信,但的确松了口气。

  冯书仪有些难办,她的身份摆在这,暂时又未曾做出对崔锦不利的事,甚至从未对崔锦有过敌意,还对祥瑞三胎十分疼爱,连衣裳都是自己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只是一时想不通,非要喜欢他。

  他躲也不是,应也不是,也不能直接处置了她。

  现在她自己想通,便是最好的结果了。

  “表哥快坐。”冯书仪忙让开前路,温声说道,“妾身不知您喜欢吃什么,便依着自己的口味叫她们准备了些,您看看可满意?”

  萧临坐去桌前,一扫而过,几乎大半都是自己爱吃的。

  “你与本宫口味倒颇为相似。”

  “是么?”冯书仪松了口气,笑道,“兄妹间血脉牵绊,口味相似也是常理。”

  萧临微微颔首,没再开口,用起晚膳。

  冯书仪小心地给他布菜。

  膳后,冯书仪并未留他,只是道:“妾身这里有些孤本,因着太过高深,竟看不太懂,素闻太子妃博闻强识,不知可否请表哥带给太子妃?”

  萧临意外问:“孤本难得,你舍得?”

  “再难得,若看不懂,落在妾身手中也是废纸一张。”冯书仪笑了笑,“若能等到懂它的人,才算不浪费。”

  说罢,她侧身请萧临去书房:“就在书架上,您稍等片刻喝杯茶,容妾身去拿。”

  萧临随意点头,坐去了书房桌边。

  冯书仪就站在他对面四处找书,举手投足间,精心缝制的衣裳将玲珑的身段勾勒得淋漓尽致,在摇曳的烛火下,更显婀娜勾人。

  萧临却压根儿没看她,而是想,这孤本拿回去,崔锦应该会高兴吧?

  冯书仪对她素来恭谨,对三个孩子也好,与后院那群女人到底是不一样的。

  “找到了。”冯书仪欣喜地转过身,拿给萧临。

  但不知是不是衣摆过长的缘故,她脚下忽地一滑,竟直直朝着萧临怀中扑来。

  萧临眉头微皱,正要侧身避开,却见冯书仪艰难地转了转身,竟是主动避开了他,扑去了桌上,手臂撞在桌面,发出一道闷响。

  “嘶……”

  冯书仪疼得皱起眉。

  她却顾不得看自己手臂,转身慌乱地解释:“方才妾身当真是不小心,绝不是有意接近您,妾身不是……”

  “本宫知道。”萧临也觉得是自己误会了,摆手没再说什么。

  冯书仪面上终于松了口气。

  崔锦当初也是如此,成功引得萧临升起些异样心思。

  今日她效仿一二,不知有没有用。

  她心中思忖着,手下却半点不慢的将孤本递了出去。

  萧临接过后与她说了句话,便抬步出门。

  冯书仪跟在他身后,只是迈过门槛时,腿脚不受使唤般,软了一下,幸好被童芳扶住了。

  她抬眸看到一院宫人,顿时红了脸,叫人浮想联翩。

  就算没成事,也要膈应膈应崔锦,而且宫人么……消息传的可快了,她这副春态,就不信他们心里不嘀咕。

  “殿下!太子殿下!好消息啊!”

  萧临还没走出兰香殿,就见庆安匆匆跑了进来,面上带着喜色。

  “何事?慌慌张张成何体统!”他轻斥一句。

  “是,奴才知错!”庆安说完,又止不住地笑道,“只是这消息实在太过惊喜,奴才便失了分寸。”

  说罢,他扬声禀报:“恭喜太子殿下,京郊有位老伯种地时挖出了几块黄疙瘩,细细研究过后竟发现能吃,且产量极快极高!据周大儒所说,这黄疙瘩有些像海外一个叫马铃薯的东西,可亩产千斤啊!!”

  萧临面露震惊,随之而来多的便是惊喜:“当真?快,马铃薯在何处,本宫去瞧瞧!”

  他急急与庆安离开。

  门前,冯书仪愣在原地,眼底满是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