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边诸多将领也不敢开口求情,只能齐齐唱喝一声,然后各自打马离开。
跪在地上的知府和统带二人,冷汗叠出,以头杵地,根本不敢抬起来。
一万多大军就在城外开始扎营。
而依克唐阿领着五百骑亲兵,直接进了洮南府城。
直到两个时辰之后,各部统带陆陆续续进了府衙,朝着依克唐阿复命。
城外的大军已经简单扎营下来了,所以他们不敢有片刻耽搁,各自带了十余名亲卫就进了府城。
依克唐阿倒是也有耐心,就这么在议事堂中,等到所有统带全部到齐之后,这才开口。
“他们二人,还在城外跪着吗?”
富图哈连忙从一侧站出来恭敬回复道。
“回大将军,知府佟贵,统带白寿光,跪在原地两个时辰,没有挪动分毫!”
依克唐阿点了点头,继续吩咐道。
“那就把他俩抬进来吧,议一议,各部该如何分配进取!”
富图哈拱手作揖,喊了一声“嗻”!
然后快步跑了出去。
厅里再度沉寂下来,倒是能够听到门外院子里,远远传来细微一声叫喝。
“快!骑马传令出去,让佟知府还有白统带速速起身,回来见大将军!!”
然后便是一阵人呼马嘶的急促声响。
过了一柱香后,几名将军亲兵,抬着两个担架,快步跑了进来。
担架上,正是已经跪了两个时辰的佟贵和白寿光了。
二人一进厅堂,赶紧从担架上滚落了下来,直接趴在地上,朝着依克唐阿行礼。
“末将罪该万死!!还请大将军给末将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末将万死不辞!”
白寿光嘴唇发白,下半身都快没了知觉,但还是强撑着给自己争取道。
知府佟贵比白寿光还不如,也是他年纪更大一些,平日里也是个文弱身子,跪了这么久,真是已经去了半条命了。
说起来当然很冤枉,佟贵本来就是迁官回来的,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回来养老退休的。
可没想到,平日里不管事儿,这事儿却是自己往他脑袋上砸。
人要是倒霉起来啊,真是喝凉水都塞牙!
白寿光还能言语,佟贵却已经是头脑发昏了,想迷糊都一次又一次的被他硬生生咬舌尖给疼清醒回来。
但也真是说不出来话了。
依克唐阿喝了一口茶后,这才淡淡开口道。
“白寿光!你父亲从先帝时期就跟着老夫出生入死了,他拼了命,才有你的一个位置,你跟着我,也有差不多十年了吧?这些年战事不多,你却也升到了这个位置!”
说着,停顿片刻,依克唐阿放下手里的茶杯,眼神如鹰般锐利,直勾勾盯着白寿光。
“你自己扪心自问,老夫待你如何?”
白寿光嘴唇颤抖着,以头凿地,砰砰作响。
“将军待我恩重如山!!是末将懈怠,以至于出了如此纰漏!末将愿做效死营先锋!以身赎罪!”
依克唐阿这才微微露出笑意,点了点头。
“好!!总算没丢了你父亲的骨气!”
“众将听令!以白寿光为效死营先锋,领马队一千,先头出发!各部马队于明日集结,统一交于富图哈统领,步兵压后,大军直发罗家庄!”
堂内诸多将领闻令即刻起身,随后齐齐跪拜,放声高呼。
“嗻!!”
………………
第二日一早,洮南府城之外,驻军大营早早就开始生火做饭了。
到了午时,众军用饭完毕,马队和步队分列集结。
依克唐阿在众多将领的扈从下,指挥大军缓缓开拔。
白寿光休息了一晚,也多少算是能硬撑着上马了。
一千先锋效死营在他的统率之下,朝着罗家庄扑来。
紧随其后的,便是七千浩浩荡荡的骑兵,以及一万步兵。
旗帜林立,战马嘶鸣,脚步齐整,军鼓擂动!
军势尚在!
如此浩荡的队伍,如此庞大的动静。
自然足以让整个洮南府都震动了。
…………
孙得胜领着两个排的骑兵,绕过了洮南府城之后,几乎是沿着洮南府的边岭山脉跑了一圈儿。
用了差不多四五天时间,才算是将洮南府南边的几个大寨标记了出来。
每一个山寨,他都带着麾下精骑去亲自探查过了。
这么一支精悍的马队,那怕就是这般耀武扬威的,来到他们那些绺子土匪的山寨脚下。
却也没有一家土匪,敢真的出寨子追赶火拼。
只有东侧的大荣山还有西侧的歇马岭,这两座山寨敢带兵出来追赶喝问。
但是也没能追赶的上,毕竟,他们两家作为洮南府南边的两座大寨。
各自麾下引为精锐的马队,都被洮南府白统带给借走了。
所以,眼下他们手里只有几百步兵弟兄,要追这些来去如风的精锐马队,还真是力有不逮的。
孙得胜领着两排的骑兵,摆脱这两家追兵之后,就打算绕过洮南府城,往北回到罗家庄。
可阴差阳错之下,居然隔着一条山岭,碰上了刚从奉天府聚集赶来的大军。
孙得胜领着两个精锐机灵的弟兄,拿着望远镜,伏在岭坡之上,细细打量了一番这支漫无边际的朝廷大军。
后背渐渐都生出来一层冷汗!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真的是漫无边际一般!
这是个要命的消息,孙得胜几乎立刻便有了判断。
无论这支大军是不是冲着他们杜家军来的,这消息都必须要第一时间汇报给大帅,请大帅来定夺。
所以,甚至都没有看明白这支大军的大概兵额,孙得胜就匆忙下了岭坡,吆喝着麾下几十骑,朝着北边不要命的一般狂奔而去。
过了府城之后,撞上了正在负责巡视的一排的弟兄。
孙得胜大喜过望,直接让自己的几名亲随,跟着他一起换了马匹,继续疯狂朝着罗家庄赶去。
而其余的弟兄们,则是被他安排在这一线,先修整一番,随后听从一排长的命令,就在这条北进线上,散兵出去,加强警戒!
罗家庄外的大集上,生意愈发红火起来,每天的流水和净利,都被算的明明白白。
杜振东看着日益增长的银库,心里奇痒难耐。
他可太希望能从军火兑换系统中,再弄一些大杀器出来了。
可受到时空的局限,好像翻动半天,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装备了。
而被提拔上来的这些新兵们,在各部教习的突击训练下,磨合的非常快!
基本的军事战术素养已经具备了。
炮营,两个骑兵营,也是日益精锐!
杜振东雄心渐起!!
............................
...................................
(以下还是补充字数的人物志,大家可以直接跳转下一章!)
还是吴俊升生平事迹!
由于曹锟贿选总统,吴佩孚坚持武力统一,遭到全国人民反对,直系内部因内阁等问题也起分化,奉张乘机倒直已成不可免之事。
1924年9月初,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联合福建的孙传芳,向皖系的浙江督办卢永祥发起进攻,江浙战争爆发。
**、段祺瑞等通电支持卢永祥,张作霖借口援卢,迅速调集十七万人马,编成六个军,于9月15日向山海关、热河进发。
直系以吴佩孚为总司令迎敌,17日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吴俊升任奉系第五军军长,率二十九师及两个混成旅攻占开鲁,进逼赤峰待命,并将留守部队均配置江省各要冲,巩固后方。
是役奉军占明显优势,而直军冯玉祥又于10月23日发动北京**,使吴佩孚腹背受敌,全军主力丧失殆尽,万不得已,于11月2日率残部二千余人乘舰南下。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奉张与冯玉祥的矛盾逐渐扩大,各方调和的结果是把段祺瑞重新推上**舞台,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1924年12月,令吴俊升督办黑龙江省军务善后事宜。1925年元月,吴将省防军改为保卫团。
2月,“善后会议”开幕,吴俊升为善后会议会员之一。3月,东北军再次整编,吴兼任第十八师师长。
1925年10月,吴俊升奉张作霖命令,指挥万福麟、穆春、张九卿等部骑兵,向多伦、张家口进军,袭击冯玉祥西北军后路。
11月下旬,接到张作霖关于郭松龄在滦县倒戈反奉的告急电,吴俊升立即从热河班师助张。
张作霖派吴为“讨逆”军总司令兼左翼军司令。
12月,吴亲至前线督阵,他所指挥部队除一部增援张作相的右翼外,其余均在左翼,形成夹击郭军态势。
23日,巨流河决战,郭军受挫,由胜转败。
24日,吴部骑兵更乘机袭击郭设在白旗堡的指挥部,郭松龄夫妇潜逃,被穆春骑兵师王永清团追上俘获,傍晚押在新民老达房(今老大房)一烧锅(酒厂)院内。
25日,郭被害于老达房村外五里许辽河沿地。
29日,张作霖在帅府召开讨郭善后会议,吴俊升等一些老派人物认为附“逆”的这些东西都是“郭鬼子”(郭松龄外号)一手训练出来的,将来恐怕靠不住,不如将他们一网打尽,坚持主张“刑乱用重,此辈叛徒,不(宜)轻恕”。
1926年1月,奉张与冯玉祥的国民军再战,7月吴俊升部先后占领榆树沟、沙门口和多伦。
时北伐军已从广东出发,接连在两湖、赣闽战场取得胜利。
为了挽救北洋军阀即将灭亡的命运,解决北方统一及对南用兵问题,张作霖屡次召开会议,吴俊升、张作相等老将希望保境安民,而张宗昌及少壮军官则要求以援吴(佩孚)、援孙(传芳)、“讨赤”为名,夺取被援助者土地。
后孙传芳因被北伐军战败投奉。
1926年11月,在天津蔡园会议上吴俊升与孙传芳、张宗昌等十六名将领联名通电,推举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张于12月就职,随即出兵河南及苏、皖,吴俊升、张作相负责巩固后方。
1927年6月,吴俊升、孙传芳等再次拥戴张作霖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组织安国军**,其军队统称安国军,吴俊升任第七军团军团长。
9月,齐齐哈尔人民示威游行,反对日本在临江设领事,吴派大批军警进行弹压。
10月,吴被任命为东三省边防司令兼保安总司令。
翌年1月,以通化为中心的东边道大刀会暴动,反对封建军阀和日本**侵略,吴亲自率部配合宪兵司令齐恩铭督“剿”,残酷屠杀大刀会员和无辜农民三千余人,烧毁民房数千间。
...........................................................
1928年4月,。。。党继续北伐,蒋、冯、阎(锡山)、李(宗仁)的一、二、三、四集团军向张作霖的安国军进攻,安国军节节败退。
吉、黑增援军已赶到关内,张作霖派吴俊升率领至德州布防,旋决定放弃德州,命吴在榆关设后方总司令部。
吴于5月上旬偕张作霖家属回奉。
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决定退回关外。
日本**乘机要挟奉方解决“满蒙悬案”,未得满意回答,日本军方必欲除掉张作霖。
张于6月3日夜乘专列返奉,吴俊升得报即同莫德惠等前往山海关迎接,并同车北行。
4日晨五时二十七分,列车行至皇姑屯三洞桥铁路交叉处,突然**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等设伏炸毁。
张作霖重伤送至大帅府,当日死去。
吴俊升头部被一硬铁扎入,脑浆外溢,当即身亡,终年六十五岁,正应了“但愿同死”一语。
...........................
..................................
前边诸多将领也不敢开口求情,只能齐齐唱喝一声,然后各自打马离开。
跪在地上的知府和统带二人,冷汗叠出,以头杵地,根本不敢抬起来。
一万多大军就在城外开始扎营。
而依克唐阿领着五百骑亲兵,直接进了洮南府城。
直到两个时辰之后,各部统带陆陆续续进了府衙,朝着依克唐阿复命。
城外的大军已经简单扎营下来了,所以他们不敢有片刻耽搁,各自带了十余名亲卫就进了府城。
依克唐阿倒是也有耐心,就这么在议事堂中,等到所有统带全部到齐之后,这才开口。
“他们二人,还在城外跪着吗?”
富图哈连忙从一侧站出来恭敬回复道。
“回大将军,知府佟贵,统带白寿光,跪在原地两个时辰,没有挪动分毫!”
依克唐阿点了点头,继续吩咐道。
“那就把他俩抬进来吧,议一议,各部该如何分配进取!”
富图哈拱手作揖,喊了一声“嗻”!
然后快步跑了出去。
厅里再度沉寂下来,倒是能够听到门外院子里,远远传来细微一声叫喝。
“快!骑马传令出去,让佟知府还有白统带速速起身,回来见大将军!!”
然后便是一阵人呼马嘶的急促声响。
过了一柱香后,几名将军亲兵,抬着两个担架,快步跑了进来。
担架上,正是已经跪了两个时辰的佟贵和白寿光了。
二人一进厅堂,赶紧从担架上滚落了下来,直接趴在地上,朝着依克唐阿行礼。
“末将罪该万死!!还请大将军给末将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末将万死不辞!”
白寿光嘴唇发白,下半身都快没了知觉,但还是强撑着给自己争取道。
知府佟贵比白寿光还不如,也是他年纪更大一些,平日里也是个文弱身子,跪了这么久,真是已经去了半条命了。
说起来当然很冤枉,佟贵本来就是迁官回来的,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回来养老退休的。
可没想到,平日里不管事儿,这事儿却是自己往他脑袋上砸。
人要是倒霉起来啊,真是喝凉水都塞牙!
白寿光还能言语,佟贵却已经是头脑发昏了,想迷糊都一次又一次的被他硬生生咬舌尖给疼清醒回来。
但也真是说不出来话了。
依克唐阿喝了一口茶后,这才淡淡开口道。
“白寿光!你父亲从先帝时期就跟着老夫出生入死了,他拼了命,才有你的一个位置,你跟着我,也有差不多十年了吧?这些年战事不多,你却也升到了这个位置!”
说着,停顿片刻,依克唐阿放下手里的茶杯,眼神如鹰般锐利,直勾勾盯着白寿光。
“你自己扪心自问,老夫待你如何?”
白寿光嘴唇颤抖着,以头凿地,砰砰作响。
“将军待我恩重如山!!是末将懈怠,以至于出了如此纰漏!末将愿做效死营先锋!以身赎罪!”
依克唐阿这才微微露出笑意,点了点头。
“好!!总算没丢了你父亲的骨气!”
“众将听令!以白寿光为效死营先锋,领马队一千,先头出发!各部马队于明日集结,统一交于富图哈统领,步兵压后,大军直发罗家庄!”
堂内诸多将领闻令即刻起身,随后齐齐跪拜,放声高呼。
“嗻!!”
………………
第二日一早,洮南府城之外,驻军大营早早就开始生火做饭了。
到了午时,众军用饭完毕,马队和步队分列集结。
依克唐阿在众多将领的扈从下,指挥大军缓缓开拔。
白寿光休息了一晚,也多少算是能硬撑着上马了。
一千先锋效死营在他的统率之下,朝着罗家庄扑来。
紧随其后的,便是七千浩浩荡荡的骑兵,以及一万步兵。
旗帜林立,战马嘶鸣,脚步齐整,军鼓擂动!
军势尚在!
如此浩荡的队伍,如此庞大的动静。
自然足以让整个洮南府都震动了。
…………
孙得胜领着两个排的骑兵,绕过了洮南府城之后,几乎是沿着洮南府的边岭山脉跑了一圈儿。
用了差不多四五天时间,才算是将洮南府南边的几个大寨标记了出来。
每一个山寨,他都带着麾下精骑去亲自探查过了。
这么一支精悍的马队,那怕就是这般耀武扬威的,来到他们那些绺子土匪的山寨脚下。
却也没有一家土匪,敢真的出寨子追赶火拼。
只有东侧的大荣山还有西侧的歇马岭,这两座山寨敢带兵出来追赶喝问。
但是也没能追赶的上,毕竟,他们两家作为洮南府南边的两座大寨。
各自麾下引为精锐的马队,都被洮南府白统带给借走了。
所以,眼下他们手里只有几百步兵弟兄,要追这些来去如风的精锐马队,还真是力有不逮的。
孙得胜领着两排的骑兵,摆脱这两家追兵之后,就打算绕过洮南府城,往北回到罗家庄。
可阴差阳错之下,居然隔着一条山岭,碰上了刚从奉天府聚集赶来的大军。
孙得胜领着两个精锐机灵的弟兄,拿着望远镜,伏在岭坡之上,细细打量了一番这支漫无边际的朝廷大军。
后背渐渐都生出来一层冷汗!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真的是漫无边际一般!
这是个要命的消息,孙得胜几乎立刻便有了判断。
无论这支大军是不是冲着他们杜家军来的,这消息都必须要第一时间汇报给大帅,请大帅来定夺。
所以,甚至都没有看明白这支大军的大概兵额,孙得胜就匆忙下了岭坡,吆喝着麾下几十骑,朝着北边不要命的一般狂奔而去。
过了府城之后,撞上了正在负责巡视的一排的弟兄。
孙得胜大喜过望,直接让自己的几名亲随,跟着他一起换了马匹,继续疯狂朝着罗家庄赶去。
而其余的弟兄们,则是被他安排在这一线,先修整一番,随后听从一排长的命令,就在这条北进线上,散兵出去,加强警戒!
罗家庄外的大集上,生意愈发红火起来,每天的流水和净利,都被算的明明白白。
杜振东看着日益增长的银库,心里奇痒难耐。
他可太希望能从军火兑换系统中,再弄一些大杀器出来了。
可受到时空的局限,好像翻动半天,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装备了。
而被提拔上来的这些新兵们,在各部教习的突击训练下,磨合的非常快!
基本的军事战术素养已经具备了。
炮营,两个骑兵营,也是日益精锐!
杜振东雄心渐起!!
............................
...................................
(以下还是补充字数的人物志,大家可以直接跳转下一章!)
还是吴俊升生平事迹!
由于曹锟贿选总统,吴佩孚坚持武力统一,遭到全国人民反对,直系内部因内阁等问题也起分化,奉张乘机倒直已成不可免之事。
1924年9月初,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联合福建的孙传芳,向皖系的浙江督办卢永祥发起进攻,江浙战争爆发。
**、段祺瑞等通电支持卢永祥,张作霖借口援卢,迅速调集十七万人马,编成六个军,于9月15日向山海关、热河进发。
直系以吴佩孚为总司令迎敌,17日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吴俊升任奉系第五军军长,率二十九师及两个混成旅攻占开鲁,进逼赤峰待命,并将留守部队均配置江省各要冲,巩固后方。
是役奉军占明显优势,而直军冯玉祥又于10月23日发动北京**,使吴佩孚腹背受敌,全军主力丧失殆尽,万不得已,于11月2日率残部二千余人乘舰南下。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奉张与冯玉祥的矛盾逐渐扩大,各方调和的结果是把段祺瑞重新推上**舞台,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1924年12月,令吴俊升督办黑龙江省军务善后事宜。1925年元月,吴将省防军改为保卫团。
2月,“善后会议”开幕,吴俊升为善后会议会员之一。3月,东北军再次整编,吴兼任第十八师师长。
1925年10月,吴俊升奉张作霖命令,指挥万福麟、穆春、张九卿等部骑兵,向多伦、张家口进军,袭击冯玉祥西北军后路。
11月下旬,接到张作霖关于郭松龄在滦县倒戈反奉的告急电,吴俊升立即从热河班师助张。
张作霖派吴为“讨逆”军总司令兼左翼军司令。
12月,吴亲至前线督阵,他所指挥部队除一部增援张作相的右翼外,其余均在左翼,形成夹击郭军态势。
23日,巨流河决战,郭军受挫,由胜转败。
24日,吴部骑兵更乘机袭击郭设在白旗堡的指挥部,郭松龄夫妇潜逃,被穆春骑兵师王永清团追上俘获,傍晚押在新民老达房(今老大房)一烧锅(酒厂)院内。
25日,郭被害于老达房村外五里许辽河沿地。
29日,张作霖在帅府召开讨郭善后会议,吴俊升等一些老派人物认为附“逆”的这些东西都是“郭鬼子”(郭松龄外号)一手训练出来的,将来恐怕靠不住,不如将他们一网打尽,坚持主张“刑乱用重,此辈叛徒,不(宜)轻恕”。
1926年1月,奉张与冯玉祥的国民军再战,7月吴俊升部先后占领榆树沟、沙门口和多伦。
时北伐军已从广东出发,接连在两湖、赣闽战场取得胜利。
为了挽救北洋军阀即将灭亡的命运,解决北方统一及对南用兵问题,张作霖屡次召开会议,吴俊升、张作相等老将希望保境安民,而张宗昌及少壮军官则要求以援吴(佩孚)、援孙(传芳)、“讨赤”为名,夺取被援助者土地。
后孙传芳因被北伐军战败投奉。
1926年11月,在天津蔡园会议上吴俊升与孙传芳、张宗昌等十六名将领联名通电,推举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张于12月就职,随即出兵河南及苏、皖,吴俊升、张作相负责巩固后方。
1927年6月,吴俊升、孙传芳等再次拥戴张作霖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组织安国军**,其军队统称安国军,吴俊升任第七军团军团长。
9月,齐齐哈尔人民示威游行,反对日本在临江设领事,吴派大批军警进行弹压。
10月,吴被任命为东三省边防司令兼保安总司令。
翌年1月,以通化为中心的东边道大刀会暴动,反对封建军阀和日本**侵略,吴亲自率部配合宪兵司令齐恩铭督“剿”,残酷屠杀大刀会员和无辜农民三千余人,烧毁民房数千间。
...........................................................
1928年4月,。。。党继续北伐,蒋、冯、阎(锡山)、李(宗仁)的一、二、三、四集团军向张作霖的安国军进攻,安国军节节败退。
吉、黑增援军已赶到关内,张作霖派吴俊升率领至德州布防,旋决定放弃德州,命吴在榆关设后方总司令部。
吴于5月上旬偕张作霖家属回奉。
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决定退回关外。
日本**乘机要挟奉方解决“满蒙悬案”,未得满意回答,日本军方必欲除掉张作霖。
张于6月3日夜乘专列返奉,吴俊升得报即同莫德惠等前往山海关迎接,并同车北行。
4日晨五时二十七分,列车行至皇姑屯三洞桥铁路交叉处,突然**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等设伏炸毁。
张作霖重伤送至大帅府,当日死去。
吴俊升头部被一硬铁扎入,脑浆外溢,当即身亡,终年六十五岁,正应了“但愿同死”一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