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十点半,所有常委汇报完毕。
省委的工作人员给每位常委续上了热茶。
沙瑞明放下手里的钢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落在众人身上:“同志们,现在进入今天的核心议题。讨论省公安厅厅长人选。之前五人小组会议上,文春林同志推荐了省厅常务副厅长赵玉明,沈向东同志推荐了京州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方东来。今天把这件事拿到常委会上,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选一个真正能扛起汉东公安工作的人。文春林同志,你先说说你的理由。”
听到他的话,众多常委们的表情各异,这个事情大家自然是知道的。
文春林放下手里的钢笔,身体坐直了些,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各位同志,我推荐赵玉明同志,主要有三个理由:第一,资历够深。赵玉明同志在省公安系统干了二十八年,从基层民警一步步做到常务副厅长,熟悉省厅的业务流程、人员情况,接手工作能快速上手,不用从零开始。第二,经验丰富。他参与过多次重大案件的侦破,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第三,群众基础好。他在省厅分管信访工作时,接待过几百名群众,解决了不少积案,很多老信访户都夸他办实事。”
说到这里,文春林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像是在寻求支持:“当然,方东来同志在京州的工作也不错,但他一直在地方任职,对省厅的宏观协调工作可能不太熟悉。公安厅长不仅要懂业务,更要能统筹全省的治安、刑侦、交管等工作,赵玉明同志显然更合适。”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沈向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里的波澜。
文春林的话看似有理,却避重就轻。
他只字不提赵玉明在夏文杰案、齐云伟案中的失职,也不说赵玉明对省厅“裙带关系”的纵容。
“我有不同意见。”
沈向东放下茶杯,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看着众人说道:“文部长说赵玉明同志资历深、经验丰富,但我想问问,资历深等不等于能力强?经验丰富等不等于敢担当?夏文杰违规为涉黑人员**取保候审,赵玉明同志作为分管领导,签了字。齐云伟包庇涉黑企业,有群众举报到省厅,赵玉明同志压了三个月没处理。甚至在怀阳贩婴案中,省厅接到报案后,赵玉明同志迟迟没安排人去督办,导致错失了抓捕其他团伙成员的机会。这些事,难道能算经验丰富?”
卧槽!
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惊讶的看着沈向东。
怎么都没想到,这位沈副书记竟然如此的强硬,这是一点不打算跟文春林留余地啊!
要知道,官场一直以来,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大家都会保持着相对的体面,正所谓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很多时候,往往都是脸上笑嘻嘻,心里破口大骂。
像沈向东这样,直接怼过去的行为,其实真的很少见。
只见这位沈副书记翻开面前的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毫不客气的说道:“这是省纪委提供的材料,赵玉明同志在去年中秋,收受了夏文杰赠送的熊猫纪念币一套,价值八千元,未主动申报。虽然金额没到立案标准,但作为省厅常务副厅长,纪律意识如此薄弱,怎么能担起公安厅长的重任?”
文春林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手指紧紧攥着钢笔,表情十分难看,看着沈向东说道:“沈书记,你这是抓着一点小事不放。赵玉明同志已经主动向纪委说明了情况,也退了纪念币,这只是小节,不能因此否定他的全部工作。”
毕竟是自己力推的人选,他当然要力挺赵玉明。
“小节?”
沈向东反问了一句,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文部长,政法系统的小节,就是老百姓的大事!赵玉明同志对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似不得罪人,实则是对公平正义的亵渎!”
说着话,他冷着脸说道:“方东来同志在京州任公安局长期间,敢碰硬、敢担当。去年京州打掉的李氏兄弟涉黑团伙,就是他顶住压力,亲自带队蹲点半个月,收集证据,最终将十一名团伙成员全部抓获。锦绣花园上访事件,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疏导群众,配合林达康同志解决了问题,没有让矛盾激化。这些难道不是能力?”
他转头看向林达康,眼神带着询问。
林达康立刻开口:“我支持沈书记的意见。方东来同志在京州工作这些年,不仅破案率高,而且执法规范,群众口碑很好。上次我们搞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他牵头整治交通乱象,京州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了百分之三十,老百姓都很认可。赵玉明同志,我跟他打过几次交道,感觉他做事比较保守,遇到难啃的骨头,总是想拖一拖、等一等,不太适合现在汉东公安的工作需要。”
方东来是他的人,这个时候林达康自然会支持沈向东的意见。
省纪委书记唐国富这时也放下茶杯,语气沉稳:“从纪委的角度看,我更倾向于方东来同志。赵玉明同志在夏文杰案、齐云伟案中,虽然没有直接违纪,但存在失职渎职的嫌疑,不符合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方东来同志在京州期间,没有收到过任何违纪举报,而且在配合省纪委调查齐云伟案时,主动提供了不少线索,表现出了很强的纪律性。”
**刘汉生一直没说话,这时轻轻敲了敲桌面:“我补充一句。公安厅长不仅要懂业务,还要能推动政法系统的改革。齐云伟潜逃后,省厅的士气受到了影响,需要一个有魄力、能凝聚人心的领导。方东来同志年轻,有冲劲,在基层有威望,适合带领省厅走出困境。赵玉明同志虽然资历深,但思想可能比较固化,不利于改革推进。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还要看大家的意见。”
听到这几个人的话,文春林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他的目光看向几个原本打好招呼的常委,只见几个人眉头紧紧皱起来,脸色都有点不好看。
如果仅仅是林达康的发言,大家可能还会跟着文春林的脚步走。
毕竟谁都知道,随着沙瑞明上调中央,刘汉生退休,汉东的下一步调整,很可能是沈向东和文春林搭班子。
这种时候,自然可以卖他一个人情。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唐国富和刘汉生都旗帜鲜明的表态支持了沈向东,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于是,接下来其他常委的发言,让文春林的脸色,愈发阴沉。
省委宣传部长刘玉梅表示:“从宣传角度看,方东来同志有正面典型的特质,他的事迹容易让群众产生信任,有利于提升公安系统的形象。赵玉明同志虽然没什么负面新闻,但也没什么亮点,不太好宣传。”
省委统战部长叶文明则比较谨慎:“两位同志各有优势,关键是看谁能更好地配合省委的工作。我建议再听听基层民警的意见,比如搞个民主测评,更客观一些。”
省军分区司令员周良军从“队伍建设”角度发言:“公安队伍也是纪律部队,需要有铁腕的领导。方东来同志在京州整顿过派出所的纪律,效果不错;赵玉明同志对下属比较宽容,可能不利于队伍管理。我倾向于方东来同志。”
文春林看着越来越多的常委倾向于方东来,脸色愈发难看,却依旧没有放弃:“各位同志,我们不能只看一时的政绩,还要看长期的稳定。赵玉明同志熟悉省厅的人脉,能稳住局面。方东来同志虽然能力强,但刚到省厅,可能会水土不服,反而影响工作。”
沈向东立刻反驳:“文部长,稳定不是一团和气,而是要风清气正。齐云伟在省厅搞小圈子,就是因为以前的稳定思想,才让他越来越大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改革型的领导,而不是维持型的领导。方东来同志虽然没在省厅工作过,但他在京州的经验,正好可以用来整顿省厅的风气,这才是真正的稳定。”
………………
上午十二点,讨论已经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常委们的意见逐渐清晰,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方东来的。
只不过文春林毕竟是省委组织部长,他的意见还是很重要的。
沙瑞明看着面前的笔记本,上面记着每位常委的发言要点,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语气威严却平和:“同志们,大家的意见我都听了,也都记下来了。选公安厅长,核心是选对人、干对事,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忠诚,对党的事业忠诚,对老百姓忠诚;二是干净,自身廉洁,没有违纪问题;三是担当,敢碰硬、能干事,能带领公安队伍走出困境。”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文春林身上:“春林同志,你推荐赵玉明同志,出发点是熟悉业务,这个可以理解。但我们也要看到,赵玉明同志在纪律意识、担当精神上,确实存在不足。汉东公安系统刚经历过廉政风暴,需要的是能刮骨疗毒的领导,而不是讳疾忌医的干部。”
然后,他转向沈向东:“青云同志,你推荐的方东来同志,在基层有政绩、有口碑,纪律性也强,符合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但也要提醒他,到了省厅,不能只靠冲劲,还要学会统筹协调,团结省厅的老同志,把工作做好。”
沙瑞明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综合大家的意见,我认为方东来同志更适合担任省公安厅厅长。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按照程序,我们还是要进行投票,少数服从多数。”
听到这几句话,所有人都明白过来。
很明显。
省委书记沙瑞明,是赞成沈向东意见的。
这一刻,文春林的脸色非常不好。
毕竟在官场混迹多年,他很清楚的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事任命,更意味着上面对于自己和沈向东的某种判断。
上午十点半,所有常委汇报完毕。
省委的工作人员给每位常委续上了热茶。
沙瑞明放下手里的钢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落在众人身上:“同志们,现在进入今天的核心议题。讨论省公安厅厅长人选。之前五人小组会议上,文春林同志推荐了省厅常务副厅长赵玉明,沈向东同志推荐了京州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方东来。今天把这件事拿到常委会上,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选一个真正能扛起汉东公安工作的人。文春林同志,你先说说你的理由。”
听到他的话,众多常委们的表情各异,这个事情大家自然是知道的。
文春林放下手里的钢笔,身体坐直了些,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各位同志,我推荐赵玉明同志,主要有三个理由:第一,资历够深。赵玉明同志在省公安系统干了二十八年,从基层民警一步步做到常务副厅长,熟悉省厅的业务流程、人员情况,接手工作能快速上手,不用从零开始。第二,经验丰富。他参与过多次重大案件的侦破,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第三,群众基础好。他在省厅分管信访工作时,接待过几百名群众,解决了不少积案,很多老信访户都夸他办实事。”
说到这里,文春林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像是在寻求支持:“当然,方东来同志在京州的工作也不错,但他一直在地方任职,对省厅的宏观协调工作可能不太熟悉。公安厅长不仅要懂业务,更要能统筹全省的治安、刑侦、交管等工作,赵玉明同志显然更合适。”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沈向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里的波澜。
文春林的话看似有理,却避重就轻。
他只字不提赵玉明在夏文杰案、齐云伟案中的失职,也不说赵玉明对省厅“裙带关系”的纵容。
“我有不同意见。”
沈向东放下茶杯,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看着众人说道:“文部长说赵玉明同志资历深、经验丰富,但我想问问,资历深等不等于能力强?经验丰富等不等于敢担当?夏文杰违规为涉黑人员**取保候审,赵玉明同志作为分管领导,签了字。齐云伟包庇涉黑企业,有群众举报到省厅,赵玉明同志压了三个月没处理。甚至在怀阳贩婴案中,省厅接到报案后,赵玉明同志迟迟没安排人去督办,导致错失了抓捕其他团伙成员的机会。这些事,难道能算经验丰富?”
卧槽!
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惊讶的看着沈向东。
怎么都没想到,这位沈副书记竟然如此的强硬,这是一点不打算跟文春林留余地啊!
要知道,官场一直以来,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大家都会保持着相对的体面,正所谓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很多时候,往往都是脸上笑嘻嘻,心里破口大骂。
像沈向东这样,直接怼过去的行为,其实真的很少见。
只见这位沈副书记翻开面前的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毫不客气的说道:“这是省纪委提供的材料,赵玉明同志在去年中秋,收受了夏文杰赠送的熊猫纪念币一套,价值八千元,未主动申报。虽然金额没到立案标准,但作为省厅常务副厅长,纪律意识如此薄弱,怎么能担起公安厅长的重任?”
文春林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手指紧紧攥着钢笔,表情十分难看,看着沈向东说道:“沈书记,你这是抓着一点小事不放。赵玉明同志已经主动向纪委说明了情况,也退了纪念币,这只是小节,不能因此否定他的全部工作。”
毕竟是自己力推的人选,他当然要力挺赵玉明。
“小节?”
沈向东反问了一句,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文部长,政法系统的小节,就是老百姓的大事!赵玉明同志对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似不得罪人,实则是对公平正义的亵渎!”
说着话,他冷着脸说道:“方东来同志在京州任公安局长期间,敢碰硬、敢担当。去年京州打掉的李氏兄弟涉黑团伙,就是他顶住压力,亲自带队蹲点半个月,收集证据,最终将十一名团伙成员全部抓获。锦绣花园上访事件,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疏导群众,配合林达康同志解决了问题,没有让矛盾激化。这些难道不是能力?”
他转头看向林达康,眼神带着询问。
林达康立刻开口:“我支持沈书记的意见。方东来同志在京州工作这些年,不仅破案率高,而且执法规范,群众口碑很好。上次我们搞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他牵头整治交通乱象,京州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了百分之三十,老百姓都很认可。赵玉明同志,我跟他打过几次交道,感觉他做事比较保守,遇到难啃的骨头,总是想拖一拖、等一等,不太适合现在汉东公安的工作需要。”
方东来是他的人,这个时候林达康自然会支持沈向东的意见。
省纪委书记唐国富这时也放下茶杯,语气沉稳:“从纪委的角度看,我更倾向于方东来同志。赵玉明同志在夏文杰案、齐云伟案中,虽然没有直接违纪,但存在失职渎职的嫌疑,不符合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方东来同志在京州期间,没有收到过任何违纪举报,而且在配合省纪委调查齐云伟案时,主动提供了不少线索,表现出了很强的纪律性。”
**刘汉生一直没说话,这时轻轻敲了敲桌面:“我补充一句。公安厅长不仅要懂业务,还要能推动政法系统的改革。齐云伟潜逃后,省厅的士气受到了影响,需要一个有魄力、能凝聚人心的领导。方东来同志年轻,有冲劲,在基层有威望,适合带领省厅走出困境。赵玉明同志虽然资历深,但思想可能比较固化,不利于改革推进。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还要看大家的意见。”
听到这几个人的话,文春林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他的目光看向几个原本打好招呼的常委,只见几个人眉头紧紧皱起来,脸色都有点不好看。
如果仅仅是林达康的发言,大家可能还会跟着文春林的脚步走。
毕竟谁都知道,随着沙瑞明上调中央,刘汉生退休,汉东的下一步调整,很可能是沈向东和文春林搭班子。
这种时候,自然可以卖他一个人情。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唐国富和刘汉生都旗帜鲜明的表态支持了沈向东,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于是,接下来其他常委的发言,让文春林的脸色,愈发阴沉。
省委宣传部长刘玉梅表示:“从宣传角度看,方东来同志有正面典型的特质,他的事迹容易让群众产生信任,有利于提升公安系统的形象。赵玉明同志虽然没什么负面新闻,但也没什么亮点,不太好宣传。”
省委统战部长叶文明则比较谨慎:“两位同志各有优势,关键是看谁能更好地配合省委的工作。我建议再听听基层民警的意见,比如搞个民主测评,更客观一些。”
省军分区司令员周良军从“队伍建设”角度发言:“公安队伍也是纪律部队,需要有铁腕的领导。方东来同志在京州整顿过派出所的纪律,效果不错;赵玉明同志对下属比较宽容,可能不利于队伍管理。我倾向于方东来同志。”
文春林看着越来越多的常委倾向于方东来,脸色愈发难看,却依旧没有放弃:“各位同志,我们不能只看一时的政绩,还要看长期的稳定。赵玉明同志熟悉省厅的人脉,能稳住局面。方东来同志虽然能力强,但刚到省厅,可能会水土不服,反而影响工作。”
沈向东立刻反驳:“文部长,稳定不是一团和气,而是要风清气正。齐云伟在省厅搞小圈子,就是因为以前的稳定思想,才让他越来越大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改革型的领导,而不是维持型的领导。方东来同志虽然没在省厅工作过,但他在京州的经验,正好可以用来整顿省厅的风气,这才是真正的稳定。”
………………
上午十二点,讨论已经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常委们的意见逐渐清晰,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方东来的。
只不过文春林毕竟是省委组织部长,他的意见还是很重要的。
沙瑞明看着面前的笔记本,上面记着每位常委的发言要点,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语气威严却平和:“同志们,大家的意见我都听了,也都记下来了。选公安厅长,核心是选对人、干对事,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忠诚,对党的事业忠诚,对老百姓忠诚;二是干净,自身廉洁,没有违纪问题;三是担当,敢碰硬、能干事,能带领公安队伍走出困境。”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文春林身上:“春林同志,你推荐赵玉明同志,出发点是熟悉业务,这个可以理解。但我们也要看到,赵玉明同志在纪律意识、担当精神上,确实存在不足。汉东公安系统刚经历过廉政风暴,需要的是能刮骨疗毒的领导,而不是讳疾忌医的干部。”
然后,他转向沈向东:“青云同志,你推荐的方东来同志,在基层有政绩、有口碑,纪律性也强,符合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但也要提醒他,到了省厅,不能只靠冲劲,还要学会统筹协调,团结省厅的老同志,把工作做好。”
沙瑞明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综合大家的意见,我认为方东来同志更适合担任省公安厅厅长。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按照程序,我们还是要进行投票,少数服从多数。”
听到这几句话,所有人都明白过来。
很明显。
省委书记沙瑞明,是赞成沈向东意见的。
这一刻,文春林的脸色非常不好。
毕竟在官场混迹多年,他很清楚的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事任命,更意味着上面对于自己和沈向东的某种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