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之绝对大权 第2739章 一手遮天的组织部长

小说:官场之绝对大权 作者:晨星天使 更新时间:2025-11-02 17:14:09 源网站:2k小说网
  ();

  马上要到元旦,汉东的天气自然也很冷。

  清晨的省委大院,被一层淡淡的薄雾笼罩。

  沈向东的办公室位于省委主楼九层西侧,落地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下,几棵法国梧桐的叶子已经泛黄,随风簌簌飘落,像是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也暗合着汉东政坛暗流涌动的氛围。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已是下午三点。

  沈向东脱下深灰色的西装外套,随手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熨帖的浅蓝色衬衫。

  连续几天的密集调研,让他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那双锐利的眼睛,依旧像鹰隼般,透着洞察一切的光芒。

  “沈书记,您要的近几年厅局级干部提拔名单,我已经整理好了,电子版和纸质版都有。”

  秘书江阳轻轻推开门,手里捧着一摞厚厚的文件夹,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将文件放在沈向东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

  “放在这吧,你先出去,没有我的吩咐,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沈向东的声音低沉而平静,目光已经落在了最上面的一份名单上。

  “好的,书记。”

  江阳点点头,轻轻带上房门,将办公室的寂静留给了沈向东。

  对于这位新上任的副书记,他这几天通过观察也算是有了一些了解,他发现沈向东这个人,属于那种非常务实的干部。

  这对江洋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毕竟他还年轻,渴望着进步。

  沈向东不属于那种混日子的领导,他身为秘书,以后的进步空间还是很大的。

  办公室里只剩下时钟“滴答滴答”的走动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纸张的气息。

  沈向东坐在真皮座椅上,身体微微前倾,拿起那份《汉东省厅局级干部提拔名单》,手指在纸页上缓缓滑动。

  名单上密密麻麻地列着近两百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附着简要的履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现任职务、提拔时间、此前任职单位……

  沈向东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逐一掠过这些名字和履历,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这份名单上面的名字,是最近五年汉东省省委组织部提拔的厅局级干部。

  “李明远,省发改委副主任……此前任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处长……”

  “赵卫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此前任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

  “孙淑娟,省民政厅副厅长……此前任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

  一个个名字看下去,沈向东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

  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近五年提拔的厅局级干部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有在省委组织部任职的经历,而且任职时间,大多集中在文春林担任组织部长期间。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些人的提拔速度,普遍快于同期其他干部,很多人都是“火箭式”晋升,从处级到厅局级,只用了短短两三年时间。

  “文春林……”

  沈向东低声念出这个名字,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他拿起另一份文件,是文春林的个人履历,上面清晰地写着:文春林,历任汉东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部长,至今已有十三年的时间。

  十三年的省委组织部任职经历,足以让一个人在全省干部体系中,编织起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这一点,沈向东毫不怀疑。

  官场就是如此简单,为什么上面不允许一个干部在某个部门或者地方长期工作,就是因为担心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但很可惜,上面的想法很好,但在执行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岔子,这也是无奈之举。

  沈向东随手拿起一支钢笔,在名单上那些有组织部任职背景的名字旁,轻轻划上了圈。

  很快,纸上便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圆圈,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整个汉东的厅局级干部体系笼罩其中。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昨天五人小组会议上的场景:文春林面对唐国富的质疑,寸步不让,语气强硬。

  而沙瑞明书记只是沉默,刘汉生**则含糊其辞。

  当时他就觉得,文春林在省委的话语权不一般,现在看来,何止是不一般,简直是根基深厚。

  “难怪唐国富会质疑干部考察的准确性。”

  沈向东心里暗暗想道:“这么多自己人被提拔,整个干部队伍的生态,恐怕早就变味了。”

  他想起在西川查处林东峰和赵立斌的时候,也曾发现类似的“裙带提拔”现象,最终牵出了一整张贪腐网络。

  汉东的情况,会不会比西川更复杂?

  一时之间,沈向东陷入了沉思当中。

  ………………

  许久之后,沈向东睁开眼,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秘书了江阳的分机:“江阳,你进来一下。”

  很快,江阳推门进来,站在办公桌前,身姿挺拔,眼神恭敬:“沈书记,您有什么吩咐?”

  沈向东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有些事想问问你。”

  江阳愣了一下,连忙摆手:“不用了沈书记,我站着就行。”

  在汉东省委,还没有秘书敢在省委副书记面前随意落座,尤其是面对沈向东这样刚空降过来、气场强大的领导,江阳更是不敢有丝毫逾矩。

  沈向东笑了笑,语气缓和了些:“让你坐你就坐,我问你的事,可能需要你好好想想,坐着说方便。”

  “那……谢谢沈书记。”

  江阳小心翼翼地坐下,身体只坐了椅子的三分之一,双手放在膝盖上,显得十分拘谨。

  沈向东拿起那份干部名单,递到江阳面前:“你看看这份名单,对这些提拔的干部,你了解多少?尤其是那些有省委组织部任职经历的。”

  江阳接过名单,快速扫了几眼,脸色微微变了变,随即恢复平静:“沈书记,这些干部大多是文部长任上提拔起来的,在省里各个部门都有任职,平时作风比较强势。”

  “强势?”

  沈向东挑了挑眉,不解的问道:“怎么个强势法?”

  “就是……很多事都会先向文部长汇报,甚至有些部门的工作,文部长的指示比主管副**的还管用。”

  江阳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在透露什么机密,小心翼翼的说道:“在汉东政坛,大家都知道,这些人是文部长的人。”

  沈向东点点头,没有说话,示意他继续说。

  江阳顿了顿,像是在斟酌措辞:“文部长在汉东工作多年,尤其是担任组织部长这么多年,几乎一手掌握了全省干部的提拔大权。上到厅局级,下到县处级,很多干部的晋升,都离不开文部长的点头。所以,现在省里很多部门的负责人,都对文部长十分敬重,甚至可以说是唯命是从。”

  “敬重?还是畏惧?”

  沈向东追问,眼神锐利地盯着江阳。

  江阳的身体微微一僵,避开沈向东的目光,低声道:“都有吧。文部长不仅是组织部长,还是沙书记最信任的人,号称是沙书记的头号心腹。大家都知道,沙书记明年就要到龄退居二线了,所以……”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文春林会接任省委书记?”

  沈向东接过话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江阳猛地抬头,看着沈向东,眼神里满是惊讶,像是没想到沈向东已经猜到了这一点。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是的沈书记。在您来之前,省里私下里都在传,沙书记退二线后,由文部长接任省委书记,常务副**王军接任**,省纪委书记唐国富接任省委副书记。这是大家默认的正常路径。”

  “正常路径?”

  沈向东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冷笑:“这么说,我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正常路径?”

  “是……是的。”

  江阳的声音更低了,小心翼翼的看着沈向东说道:“您的空降,不仅接任了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还兼任了教育工委书记、党校校长等职,等于一下子占据了原本可能由唐书记担任的位置,而且……而且您的排名,在文部长之前。”

  沈向东的心里了然。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第一天调研政法委时,有些人的眼神里带着疏离和戒备。为什么五人小组会议上,文春林会那样强势。

  他的到来,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干部调动,更是中央对汉东原有**格局的打破,挡了太多人的路,文春林的省委书记之路,王军的**之路,唐国富的副书记之路,都因为他的出现,变得不确定起来。

  “我明白了。”

  沈向东的语气依旧平静,手指却轻轻攥紧了拳头。

  他之前在西川,虽然也经历过复杂的**斗争,但像汉东这样,组织部长已经形成如此强大的势力,甚至能左右未来省委班子格局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沈书记,我听说……文部长在省里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党政机关。”

  江阳像是下定了决心,又补充了一句:“省里的一些大型国企、高校,甚至部分地市的市委书记、市长,都与文部长有着很深的渊源。有人说,文部长在汉东,已经形成了一个文系圈子,几乎无人能撼动。”

  “无人能撼动?”

  沈向东重复了一遍这句话,眼神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想起父亲沈振山临行前的叮嘱:“汉东情况复杂,派系林立,你此去,不仅要整顿政法系统,更要稳住**生态。记住,越是强大的势力,越有其致命的弱点。”

  想到这里,沈向东对江阳摆摆手:“你先忙去吧。”

  “好的,书记。”

  江阳连忙点头,转身离开了沈向东的办公室。

  ………………

  办公室再次陷入寂静。

  沈向东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带着凉意的秋风扑面而来,吹得他衬衫的衣角微微飘动。

  窗外的薄雾已经散去,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洒在省委大院的红墙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却没能驱散沈向东心头的凝重。

  他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拿起文春林的履历,仔细研究起来。履历显示,文春林是汉东本地人,从基层乡镇干部做起,一步步升到县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最终进入省委组织部,先是常务副部长,然后担任部长一职。

  十三年的组织部长生涯,让他几乎走遍了汉东的每个地市,认识了各行各业的干部,这正是他能编织起庞大关系网的根基。

  “本地人,根基深,人脉广,又深得***信任……”

  沈向东低声自语,手指在履历上轻轻敲击,淡淡地说道:“这样的对手,确实不好对付。”

  他想起自己在西川的经历,杨宏毅、林东峰、田文俊、赵立斌,虽然也身居高位,但其势力范围相对集中,要么在政法系统,要么在**民生领域。

  而文春林的势力,却渗透到了全省的方方面面,从党政机关到国企高校,从省府到地市,几乎无孔不入。

  要整顿汉东的**生态,尤其是政法系统的乱象,就不可避免地要触及文春林的利益,双方的交锋,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

  “既然来了,就没有退缩的道理。”

  沈向东的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起来。

  中央派他来汉东,就是因为汉东的**生态混乱,政法系统失职,贪腐案件频发。

  如果他因为文春林的势力强大就畏缩不前,不仅辜负了中央的信任,也对不起汉东的老百姓。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文春林——组织部长——本地势力——干部提拔——文系”,然后在每个关键词后面,都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提拔的这些干部,真的都是有能力的?还是只因为是自己人?”

  “这些人当中,有没有存在贪腐问题?有没有与政法系统的乱象有关联?”

  “沙瑞明书记对文春林的势力,是真的信任,还是有所制衡?”

  “唐国富与文春林的矛盾,仅仅是干部考察的分歧,还是更深层次的派系斗争?”

  一个个问题在沈向东的脑海里盘旋,他知道,要搞清楚这些问题,不能只靠一份名单和履历,必须深入调研,找到确凿的证据。

  他想起之前在省纪委与唐国富的谈话,唐国富虽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当前干部队伍的不满,尤其是对文春林提拔亲信的做法,颇有微词。

  “或许,唐国富可以成为暂时的盟友。”

  沈向东心里暗暗想道。

  唐国富作为省纪委书记,本身就肩负着监督干部的职责,与文春林的矛盾是天然存在的。

  而自己作为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要整顿政法系统,打击贪腐,也需要纪委的配合。两人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但沈向东也清楚,在复杂的**斗争中,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轻易被人利用,更不能陷入派系斗争的漩涡。

  他的核心任务,是整顿汉东的**生态和政法系统,而不是单纯地与某个人作对。

  沈向东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省纪委书记唐国富的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很快被接通。

  “国富同志,我是沈向东。”

  他直接开口说道。

  “沈书记,您好,有什么指示?”

  唐国富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意外。

  他很显然没想到,沈向东会给自己打电话。

  “没什么指示,就是想问你……”

  沈向东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深意:“宁天有时间么,我想找你聊聊干部监督的事情。”

  “有时间,沈书记。明天上午我有空,我去省委找您吧。”

  唐国富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期待。

  挂了电话,沈向东看了一眼窗外的夜色。

  夕阳已经落下,天空渐渐暗了下来,省委大院里的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线照亮了寂静的庭院。

  他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拿起那份干部名单,再次仔细翻阅起来。

  这一次,沈向东的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那些有组织部背景的干部身上,而是开始留意他们所任职的部门,尤其是与政法系统相关的单位。

  当看到“省政法委副书记张晓伟,三年前被提拔,此前任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处长”的时候,沈向东的手指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司法厅,作为政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副厅长竟然是文春林提拔起来的“自己人”。

  这是否意味着,汉东政法系统的乱象,与文春林的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沈向东拿起笔,在张伟的名字旁,重重地画了一个圈,然后在旁边写下:“重点关注履职情况。”

  夜色渐浓,办公室里的灯光依旧明亮。

  沈向东坐在桌前,时而翻阅文件,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他的身影在灯光下被拉长,显得格外坚定。

  窗外的风更大了,吹动着梧桐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交锋,奏响序曲。

  而沈向东,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