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延兆摇了摇头,声音平静无波,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并没有。”
这两个字像两根冰锥,瞬间刺破了姜学名心中刚刚燃起的微弱火苗。
他眼中的光芒黯淡下去,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最后一丝气力,颓然地垮下肩膀。
“我救你,不是因为原谅你。”舒延兆的目光越过他,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他冷冷的说道:“我只想你多活几天,让揽月制药继续运行下去。毕竟那么大的企业,牵扯到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计,无人接手,立刻就会分崩离析,到时会有多少人失业,会造成多大的社会动荡,你想过吗?”
舒延兆一向悲天悯人,他行医一生,见过太多生死离别,也见过太多因贫病交加而导致的家庭悲剧。
他深知一个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揽月制药在姜学名的手上虽然起家不光彩,但发展到今天,早已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它的根系已经深深扎入这座城市的经济脉络之中。
姜学名发家之后,揽月制药也没再出过什么伤天害理的过分药物,反而规矩了许多。
这家企业现在若是轰然倒塌,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是灾难性的。
舒延兆救的不是姜学名这个人,而是维系在“揽月制药”这四个字之上的无数普通人的安稳生活。
这样的大实话让姜学名顿感万箭穿心。
他终于彻底明白,舒延兆这辈子,乃至下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了。
他所做的一切,在舒延兆看来,不过是一个医生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与私人恩怨无关,更与宽恕一毛钱关系没有。
“我明白了。”姜学名低声喃喃自语。
舒延兆不再看他,指了指旁边那张铺着白色一次性床单的治疗床,语气恢复了医生的职业口吻:“躺上去,脱掉上衣。”
他走到一旁的洗手池,用药皂仔细地清洗着双手,从指尖到手腕,每一个角落都一丝不苟。
随后取出木制针盒,打开盒盖,里面整齐地排列着长短不一、闪着银光的毫针。
姜学名顺从地躺在治疗床上,行针之前,舒延兆的声音再次响起,他决绝的说道:“还有,你以后不要再叫我老师。从你决定那两款药上市时,你就不配了。叫我舒医生就行了。从今往后,我们之间只有医患关系,再无其他。”
“是,舒医生。”姜学名闭上眼睛,心中纵有万般不甘与苦涩,也只能无奈地答应。
他知道,这是他应得的。一切都是因果循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舒延兆不再多言,捻起一根毫针,精准地落在姜学名的穴位上,稳稳刺入。
姜学名只觉一阵轻微的酸麻胀痛,随即一股若有若无的热流顺着经脉缓缓流淌开来。
舒延兆的手法沉稳而精妙,一针接着一针刺进去。
整个治疗过程,诊室内寂静无声,姜学名躺在那里,一动不敢动,他能感觉到随着银针的刺入,自己体内那股沉滞、败坏的气息仿佛被搅动了,一些堵塞的地方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原本沉重如铅的四肢也似乎轻松了些许。
扎完针,舒延兆让他静卧留针半小时,自己则坐回桌前,提笔“刷刷”地写下一个药方。
半小时后,舒延兆取下所有银针,将那张写满药材的方子递给姜学名:“这些药材行止堂大部分没有,过于名贵,也非普罗大众常用之药。你自己想办法去找齐,方子上有煎煮方法,每日两副。等下去前台找护士约个号,正月初七再来复诊。”
行止堂一向秉持普惠民众的原则,很少会用到那些动辄成千上万的名贵药材,所以舒延兆这里自然没有备货。
“好的,谢谢舒医生。”姜学名穿好衣服,接过药方,像捧着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
他能感觉到,经过刚才那一番针灸,身体内部的滞涩感明显减轻,呼吸都顺畅了不少。
他对着舒延兆,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舒延兆伸手准备按叫号机,示意下一位病人进来,却见姜学名还杵在原地,没有要走的意思。
他眉头一皱,不耐烦地说道:“你不要在这里讲那些有的没的,耽误我时间。外面还有很多病人在等着,我还要给人看病。”
姜学名的态度比任何时候都要谦卑,甚至带着一丝乞求:“舒医生,我真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您说,是关于赎罪的。”
舒延兆抬眼审视着他,那双看透世情的眼睛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松了口:“有事等我晚上下班了再说。”
“好的,好的!我不打扰您工作,我在外面等您。”姜学名如蒙大赦,连连点头,退出了诊室。
他一出来,立刻将药方拍照发给了楚建业,叮嘱他不惜一切代价,动用所有资源,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些药材一丝不差地买齐,给他煎煮好送过来。
做完这一切,他没有离开,而是在行止堂外的长椅上坐了下来,耐心地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诊室里的人进进出出,大多是面带愁苦而来,走时或多或少都舒展了些许眉头的普通百姓。
华灯初上,行止堂里的人流才渐渐稀少。直到晚上六点多,最后一个病人千恩万谢地离开,诊室的灯才熄灭。
姜学名看着舒延兆疲惫地走出大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由衷的敬佩。
这个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里,除了春节的七天假期,几乎全年无休。
以他的通天医术,想要名利双收,简直易如反掌,但他却选择窝在这小小的行止堂里,为了普惠民众,坚持低价看病,这一坚持,就是一辈子。
姜学名恍惚间想,如果当年,自己没有被利欲熏心,能够听从他的教诲,坚持走正途,安安分分地学医制药,或许能俘获舒月的心,和她过上美满富足的生活。
那样,自己就不会作下滔天罪孽,更不会在五十几岁的年纪,就要面对死亡的倒计时,孤家寡人,撒手人寰。
悔恨如潮水般将他淹没,可世上,终究没有如果。
舒延兆锁上门,看到依然等在寒风中的姜学名,倒是有些意外,他以为对方早就走了。
他走上前,问道:“究竟什么事?说吧。”
姜学名快步迎上去,语气诚恳地说道:“舒医生,我想用我的私人账户,全额资助行止堂的所有病人。从今以后,行止堂看病、抓药,全部免费。”
这是他上午出门时,绞尽脑汁想出的赎罪方法。他想用钱,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舒延兆闻言,却再次摇了摇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免费并不是好事。”
他看着姜学名不解的眼神,耐着性子解释道,“人性本贪,一旦完全免费,就会导致很多根本没病或者只是些小毛病的人,纯粹为了占便宜而跑来看病,挤占掉真正需要救治的病人的时间和资源。我的精力有限,我要做的是帮助那些真正需要看病,并且在经济上有些困难的人。现在行止堂的医药费,我已经计算过了,是在大部分普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范围内。真正付不起的,我自有减免的办法。你的方式,只会好心办坏事。”
姜学名眼中的光芒,肉眼可见地再次暗淡了下来,他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迷茫和无助:“那我要怎样做,才可以赎罪?”
舒延兆说:“这多简单。你想做善事,路子多的是。你用你的钱,去各大医院成立一个医疗救助基金会,派专人审核,把钱用在刀刃上,去帮助那些真正得了重病、看不起病、走投无路的人。或者,去大学里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让他们在读书期间,不用再为生活费和学费发愁,可以安心学习。这些,哪一件不比你那不切实际的想法更有意义?”
听到舒延兆的话,姜学名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瞬间豁然开朗。
他激动得无以复加,再次对着舒延兆深深地鞠躬,这一次,他的声音带上了难以抑制的颤抖和感激:“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指点迷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您对我的再造之恩,我没齿难忘!”
然而,面对他这番激动的表白,舒延兆的眼神却依旧清冷。
他觉得,姜学名不是真的幡然悔悟了,他只是怕死而已。
他所做的一切,都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报应的胆寒,而非发自内心的对逝者的忏悔和对生者的愧疚。
“完全不用。”舒延兆冷冷地打断他,向后退了一步,拉开距离,“我们毫无关系。”
说完,他不再理会僵在原地的姜学名,转身大步走向停在路边的车。
坐进车里,发动引擎,暖气缓缓送出。
舒延兆在方向盘前静坐了片刻,最终还是拿起了手机,拨通了舒星若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通,传来舒星若沙哑的声音:“外公。”
“若若,”舒延兆的声音有些沉,“你的嗓子怎么了?”
舒星若笑着说:“昨天晚上酒喝多了,唱歌唱太久了。”
舒延兆以后她是开心才这样,“你这孩子,现在过得是真幸福。”
舒星若问道:“外公,您有事找我?”
舒延兆开门见山,“姜学名今天来找我看病了。”
电话那头的舒星若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毫不掩饰的快意:“他快要死了?”
以姜学名的人脉资源,他不是走投无路了,不会来找外公看病。
“嗯,”舒延兆应了一声,“身体底子都坏了,五脏六腑皆有损伤,按脉象看,大概只有一年的寿命。”
“报应!”舒星若冷笑一声,正想说“死有余辜”,却听见外公接下来说的话。
“我给他续命了,用针灸和汤药调理,不出意外的话,能保他多活几年。”
这句话如同一颗炸雷,在舒星若的脑子里轰然炸开!
她瞬间就炸了,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愤怒和被背叛的刺痛:“外公,您为什么要救这种人?您忘了我妈是怎么死的吗,您竟然去救他?”
这两个字像两根冰锥,瞬间刺破了姜学名心中刚刚燃起的微弱火苗。
他眼中的光芒黯淡下去,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最后一丝气力,颓然地垮下肩膀。
“我救你,不是因为原谅你。”舒延兆的目光越过他,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他冷冷的说道:“我只想你多活几天,让揽月制药继续运行下去。毕竟那么大的企业,牵扯到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计,无人接手,立刻就会分崩离析,到时会有多少人失业,会造成多大的社会动荡,你想过吗?”
舒延兆一向悲天悯人,他行医一生,见过太多生死离别,也见过太多因贫病交加而导致的家庭悲剧。
他深知一个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揽月制药在姜学名的手上虽然起家不光彩,但发展到今天,早已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它的根系已经深深扎入这座城市的经济脉络之中。
姜学名发家之后,揽月制药也没再出过什么伤天害理的过分药物,反而规矩了许多。
这家企业现在若是轰然倒塌,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是灾难性的。
舒延兆救的不是姜学名这个人,而是维系在“揽月制药”这四个字之上的无数普通人的安稳生活。
这样的大实话让姜学名顿感万箭穿心。
他终于彻底明白,舒延兆这辈子,乃至下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了。
他所做的一切,在舒延兆看来,不过是一个医生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与私人恩怨无关,更与宽恕一毛钱关系没有。
“我明白了。”姜学名低声喃喃自语。
舒延兆不再看他,指了指旁边那张铺着白色一次性床单的治疗床,语气恢复了医生的职业口吻:“躺上去,脱掉上衣。”
他走到一旁的洗手池,用药皂仔细地清洗着双手,从指尖到手腕,每一个角落都一丝不苟。
随后取出木制针盒,打开盒盖,里面整齐地排列着长短不一、闪着银光的毫针。
姜学名顺从地躺在治疗床上,行针之前,舒延兆的声音再次响起,他决绝的说道:“还有,你以后不要再叫我老师。从你决定那两款药上市时,你就不配了。叫我舒医生就行了。从今往后,我们之间只有医患关系,再无其他。”
“是,舒医生。”姜学名闭上眼睛,心中纵有万般不甘与苦涩,也只能无奈地答应。
他知道,这是他应得的。一切都是因果循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舒延兆不再多言,捻起一根毫针,精准地落在姜学名的穴位上,稳稳刺入。
姜学名只觉一阵轻微的酸麻胀痛,随即一股若有若无的热流顺着经脉缓缓流淌开来。
舒延兆的手法沉稳而精妙,一针接着一针刺进去。
整个治疗过程,诊室内寂静无声,姜学名躺在那里,一动不敢动,他能感觉到随着银针的刺入,自己体内那股沉滞、败坏的气息仿佛被搅动了,一些堵塞的地方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原本沉重如铅的四肢也似乎轻松了些许。
扎完针,舒延兆让他静卧留针半小时,自己则坐回桌前,提笔“刷刷”地写下一个药方。
半小时后,舒延兆取下所有银针,将那张写满药材的方子递给姜学名:“这些药材行止堂大部分没有,过于名贵,也非普罗大众常用之药。你自己想办法去找齐,方子上有煎煮方法,每日两副。等下去前台找护士约个号,正月初七再来复诊。”
行止堂一向秉持普惠民众的原则,很少会用到那些动辄成千上万的名贵药材,所以舒延兆这里自然没有备货。
“好的,谢谢舒医生。”姜学名穿好衣服,接过药方,像捧着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
他能感觉到,经过刚才那一番针灸,身体内部的滞涩感明显减轻,呼吸都顺畅了不少。
他对着舒延兆,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舒延兆伸手准备按叫号机,示意下一位病人进来,却见姜学名还杵在原地,没有要走的意思。
他眉头一皱,不耐烦地说道:“你不要在这里讲那些有的没的,耽误我时间。外面还有很多病人在等着,我还要给人看病。”
姜学名的态度比任何时候都要谦卑,甚至带着一丝乞求:“舒医生,我真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您说,是关于赎罪的。”
舒延兆抬眼审视着他,那双看透世情的眼睛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松了口:“有事等我晚上下班了再说。”
“好的,好的!我不打扰您工作,我在外面等您。”姜学名如蒙大赦,连连点头,退出了诊室。
他一出来,立刻将药方拍照发给了楚建业,叮嘱他不惜一切代价,动用所有资源,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些药材一丝不差地买齐,给他煎煮好送过来。
做完这一切,他没有离开,而是在行止堂外的长椅上坐了下来,耐心地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诊室里的人进进出出,大多是面带愁苦而来,走时或多或少都舒展了些许眉头的普通百姓。
华灯初上,行止堂里的人流才渐渐稀少。直到晚上六点多,最后一个病人千恩万谢地离开,诊室的灯才熄灭。
姜学名看着舒延兆疲惫地走出大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由衷的敬佩。
这个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里,除了春节的七天假期,几乎全年无休。
以他的通天医术,想要名利双收,简直易如反掌,但他却选择窝在这小小的行止堂里,为了普惠民众,坚持低价看病,这一坚持,就是一辈子。
姜学名恍惚间想,如果当年,自己没有被利欲熏心,能够听从他的教诲,坚持走正途,安安分分地学医制药,或许能俘获舒月的心,和她过上美满富足的生活。
那样,自己就不会作下滔天罪孽,更不会在五十几岁的年纪,就要面对死亡的倒计时,孤家寡人,撒手人寰。
悔恨如潮水般将他淹没,可世上,终究没有如果。
舒延兆锁上门,看到依然等在寒风中的姜学名,倒是有些意外,他以为对方早就走了。
他走上前,问道:“究竟什么事?说吧。”
姜学名快步迎上去,语气诚恳地说道:“舒医生,我想用我的私人账户,全额资助行止堂的所有病人。从今以后,行止堂看病、抓药,全部免费。”
这是他上午出门时,绞尽脑汁想出的赎罪方法。他想用钱,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舒延兆闻言,却再次摇了摇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免费并不是好事。”
他看着姜学名不解的眼神,耐着性子解释道,“人性本贪,一旦完全免费,就会导致很多根本没病或者只是些小毛病的人,纯粹为了占便宜而跑来看病,挤占掉真正需要救治的病人的时间和资源。我的精力有限,我要做的是帮助那些真正需要看病,并且在经济上有些困难的人。现在行止堂的医药费,我已经计算过了,是在大部分普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范围内。真正付不起的,我自有减免的办法。你的方式,只会好心办坏事。”
姜学名眼中的光芒,肉眼可见地再次暗淡了下来,他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迷茫和无助:“那我要怎样做,才可以赎罪?”
舒延兆说:“这多简单。你想做善事,路子多的是。你用你的钱,去各大医院成立一个医疗救助基金会,派专人审核,把钱用在刀刃上,去帮助那些真正得了重病、看不起病、走投无路的人。或者,去大学里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让他们在读书期间,不用再为生活费和学费发愁,可以安心学习。这些,哪一件不比你那不切实际的想法更有意义?”
听到舒延兆的话,姜学名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瞬间豁然开朗。
他激动得无以复加,再次对着舒延兆深深地鞠躬,这一次,他的声音带上了难以抑制的颤抖和感激:“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指点迷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您对我的再造之恩,我没齿难忘!”
然而,面对他这番激动的表白,舒延兆的眼神却依旧清冷。
他觉得,姜学名不是真的幡然悔悟了,他只是怕死而已。
他所做的一切,都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报应的胆寒,而非发自内心的对逝者的忏悔和对生者的愧疚。
“完全不用。”舒延兆冷冷地打断他,向后退了一步,拉开距离,“我们毫无关系。”
说完,他不再理会僵在原地的姜学名,转身大步走向停在路边的车。
坐进车里,发动引擎,暖气缓缓送出。
舒延兆在方向盘前静坐了片刻,最终还是拿起了手机,拨通了舒星若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通,传来舒星若沙哑的声音:“外公。”
“若若,”舒延兆的声音有些沉,“你的嗓子怎么了?”
舒星若笑着说:“昨天晚上酒喝多了,唱歌唱太久了。”
舒延兆以后她是开心才这样,“你这孩子,现在过得是真幸福。”
舒星若问道:“外公,您有事找我?”
舒延兆开门见山,“姜学名今天来找我看病了。”
电话那头的舒星若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毫不掩饰的快意:“他快要死了?”
以姜学名的人脉资源,他不是走投无路了,不会来找外公看病。
“嗯,”舒延兆应了一声,“身体底子都坏了,五脏六腑皆有损伤,按脉象看,大概只有一年的寿命。”
“报应!”舒星若冷笑一声,正想说“死有余辜”,却听见外公接下来说的话。
“我给他续命了,用针灸和汤药调理,不出意外的话,能保他多活几年。”
这句话如同一颗炸雷,在舒星若的脑子里轰然炸开!
她瞬间就炸了,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愤怒和被背叛的刺痛:“外公,您为什么要救这种人?您忘了我妈是怎么死的吗,您竟然去救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