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看着老太监手上的密信,他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他没有立刻接过来,因为,他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一脸凝重看着老太监手中的密信,半晌后,他开口,:“你给朕打开。”

  “是。”

  老太监开始拆密信。

  在这个过程中,朝中众臣,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皆是凝重惶恐之色。

  眼下离阳正处于太平盛世,这个时候可不需要八百里加急来送文件。

  很显然,有不好的事情在离阳发生了。

  “真是岂有此理!”

  “小小燕王,也敢骑到朕的脑袋上来。”

  看过密信后,老皇帝拍案而起,怒喝一声。

  “燕王?”

  “离阳王朝有燕王吗?”

  “燕敕道还没有封王才是,何来的燕王?”

  “南明似乎有一个燕王,会是南明的燕王么?”

  “......”

  群臣议论纷纷。

  原来,大明和离阳交接的燕敕道。

  不知怎的,有一支利箭从燕敕道射出,将南明的哨兵**了。

  双方就此爆发了小规模的火拼。

  最关键的是,这场小规模的火拼,南明输了。

  南明燕王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当即便调集了五万大军压境,囤积在燕敕道和燕地边境。

  最气人的是,南明的燕王,让赵礼亲自来和自己谈判,要是赵礼不来,他就直接攻打燕敕地。

  赵礼是什么身份?

  那可是离阳的皇帝,皇帝和王爷谈判,这种身份的不对等,可谓是满满的恶意。

  但赵礼又不得不妥协,南明燕王手握十万雄兵,其中的三千营、神机营以及五军营更是比肩北凉大雪龙骑军的强劲部队。

  若是离阳和燕王打了一场,就算是南明王朝不插手,离阳要赢下来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最后,群臣在辩论了一番,决定派西河州的赵承前去交涉。

  两人都是王爷,身份也对等。

  赵承拥兵四万,而且手底下的军队,曾在草原上打出了一些名声。

  燕王应当会有所顾虑,不会直接动手。

  城楼上,老皇帝看着八百里加急的送信兵远去,他一脸忧心忡忡:“老十七,这一次就全靠你了,眼下的离阳绝对不能和南明开战!”

  ……..

  北凉听潮亭。

  徐骁和和李义山相对而坐。

  “哎….这天下要不太平喽。”

  徐骁长叹一口气。

  “王爷觉得西河州那小子,会和南明的燕王打起来?”

  李义山听着徐骁这一番话,心中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带入了赵承的视角,眼下手中新军刚建成,老兵早已成了一摊烂泥,正是珍惜时间,猥琐发育的时候。

  他赵承吃饱了撑的?要打和自己完全无关的一场仗?

  然而,面对谋士李义山的质疑。

  徐骁一脸自信,他冷哼一声,:“那小子巴不得和南明燕王打起来。”

  眼下,北凉在西河州安插了眼线无数。

  对于赵承的一举一动可谓了如指掌。

  其中就包括赵承亲自带兵入草原,颁布新税法,建立新军等。

  每一个时间点,徐骁都记在心中。

  南明和离阳起冲突这件事以及时间点很微妙,哪怕是精明的老皇帝以及谋士李义山都看不出来,这背后和赵承有什么关系。

  而徐骁之所以能猜出赵承的意图,是因为他和赵承狠狠共情了。

  眼下的北凉军除开大雪龙骑、凤字营、龙象军、脂虎军等十余万王牌部队外,北凉的其余的部队和西河州控碧军又有什么区别?

  公然招妓进军营,强抢良家妇女,赌博,欺负排斥新兵,在这些恶习上,北凉军甚至能成为控碧军的师父。

  对于这些兵痞,徐骁早就想动手处理了。

  但,他始终不知该如何着手。

  赵承处理控碧军的手段,倒是给了他一些思路。

  但,他思索一番后,便否决了照抄赵承手段的想法。

  因为,西河州的情况和北凉的情况只能说相似,并不是完全一样。

  赵承对待控碧军的方法,在北凉行不通。

  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北凉军三十万,数量太过于庞大。

  想要通过战争将那些没有任何战力的老油条消耗掉,可是要打一场国与国之间的庞大战争。

  代价实在太大,稍微出现差池就会是一场亡国战争。

  二是,老将军种洪武和燕文鸾骄纵跋扈,整个北凉军处处都是人情事故,内部阶级早已经固化。

  徐骁表面上还是北凉王,动一动北凉的中高层军官还行,但像是赵承拔掉卫敬塘一般,拔掉钟洪武和燕文鸾,他徐骁没有那个魄力。

  一个不好,还会招来钟洪武和燕文鸾的强烈抵触,最后让整个北凉军和自己离心离德。

  看着徐骁一脸自信的模样,李义山也不再追问原因,他开口:“王爷,若是西河州和南明燕王打起来,我们北凉要不要趁此时机.....”

  “好好看戏吧。”

  赵承摇了摇头,随即岔开话题,:

  “你说,脂虎若是和那赵承成了,我们北凉会如何?”

  见识过赵承在西河州,徐骁对于赵承的能力给予了肯定。

  他对于那桩赐婚还是有些松动了。

  很久之前,他便打算利用徐脂虎的美貌,去为徐凤年拉拢一些势力。

  眼下的赵承军权和政权在握,已然是一位大权贵。

  而且,从赵承为了整顿自己的军队,不惜和南明开战上来看,他的立场显然不是老皇帝一边的。

  拉拢既是权贵,和离阳又不是一个立场的赵承,显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先前的徐骁,他之所以反对这桩婚事的原因,不是看不上赵承这个人。

  而是,这桩婚事是老皇帝促成的。

  自己的女儿真要是和赵承成了,赵承承的也是老皇帝的赐婚,而不是她北凉王,那自然就起不到拉拢的作用。

  现在,他改变思路,若是让徐脂虎用美人计去吸引赵承,那么,将来北凉和离阳起冲突之时,赵承很可能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李义山笑道:“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件不错的婚事。”

  “但是。”

  李义山话锋一转,:“王爷还需过了凤年那一关。”

  “将来这北凉是凤年的,他要是不愿意,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算了算了。在观察观察吧!”

  徐骁想起年轻世子就头疼。

  “那小子捣鼓的税收政策倒是不错,义山,你觉得若是把它搬来我北凉,又会如何?”

  徐骁突然道。

  李义山点了点头,笑道:“有许多可取之处,改良一番再搬入北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