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士雄重新返回王家坪后,立刻将大涧村和大木口情况写成战报,上报到了克难坡。

  至于要不要先上报到23旅的旅长马天泉那里,顾士雄表示绝无这种可能。

  到了马天泉那里,自己的名字最多能在战报里提一次,要是能出现第二次,顾士雄可以把头拧下来当球踢。

  这可是自己出了大价钱才获得的功劳,能让你马天泉平白无故的占了去?

  到时候只要来一句迫不及待的想向阎长官报喜就得了,等克难坡收到战报后,自己再给马天泉一个信儿就行了。

  难不成你马天泉还要和阎长官分个高低先后?

  ......

  克难坡,第二战区司令部内,阎西山收到了358团和321团分别报过来的战报。

  “好!好啊!”

  “358团和321团到底没有让我失望。”阎西山看着手中的两份战报欣慰道。

  之前在得知情报泄露,几个团被一个旅团的日军围困在大涧村的时候,阎西山接连两天没有睡着觉。

  这可是晋绥军1/10的力量,要是在大涧村一战而没,阎西山能当场哭死。

  现在不但大部队成功突围,还顺势消灭了2个大队的鬼子,这让阎西山喜出望外。

  “保卫山西还得是我们山西人!”一旁的副官荣良喜附和道。

  “呵呵...你说的没错,你看这个战报上就写的很清楚嘛,中央军的217团也一起参与了战斗,结果358团和321团各自消灭了一个日军大队,217团却是没有一点战果!”阎西山说道。

  虽然顾士雄在战报上写的是近1个大队,但是阎西山直接无视了这个‘近’字。

  现在虽说中央军的217团也隶属于第二战区,但是阎西山根本就指挥不动中央军。

  而且现在常凯申也有意将第二战区内的中央军给全部撤走,虽然目前第二战区的中央军人数不多,还不到1万人,但这个也让阎西山对常凯申越发不满。

  中央军撤走后,阎西山可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接手中央军的地盘,这些地盘到时候只能拱手让人,不管是让给日军还是八路军,都不是阎西山想看到的。

  看着战报开心了一会儿后,阎西山对一旁的荣良喜说道:

  “命令军需处和兵役处,尽快将358团和321团的编制、装备补齐,像这样能征善战的部队,咱们要重点关照才行。”

  “是!”荣良喜立正道。

  “还有,将这两个战果报到重庆,同时让报社也刊登此事,让老百姓也知道日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阎西山接着说道。

  这次358团和321团可不是靠偷袭获得的胜利,而是正面突出了日军一个旅团外加一个联队的重围。

  在突围过程中358团消灭了日军1个大队,突围后,321团再次消灭了一个大队,这可是大胜。

  “司令,这个两封战报需不需要再落实一下?”一旁的参谋长朱承义说道。

  以前晋绥军可没有发生过这种事,几个团的兵力就冲破了日军一个旅团的包围?

  即使358团一个团能顶3个团,这也有点匪夷所思啊。

  要是报到出去再被人揭穿,那可就丢人都大了。

  “嗯...也对,从督察处派几个人吧,去实地探查一下。”听到朱承义的话后,阎西山也反应了过来,自己刚才太兴奋了。

  兴奋的情绪一退下,阎西山立刻回复了原来的精明。

  “参谋长,现在咱们还有多少山炮库存?”阎西山问道。

  刚才他一兴奋,就说要给楚云飞和顾士雄团补齐编制,顾士雄的321团还好说,82mm迫击炮和60mm迫击炮不但自己的兵工厂有生产,常凯申也会给自己补充。

  但是山炮就不一样了,常凯申自己都生产不出来,根本不可能给自己支援。

  而自己自从失去太原之后,也无法在生产新的山炮了,现在是分配一门就少一门。

  恢复精明的阎锡山一想到,要给358团补充9门山炮就疼的直哆嗦。

  能打仗的确是好事,但是补充武器的时候就头疼了。

  “报告司令,根据最新的数据,咱们还有不到20门75mm山炮的库存。”朱承义回复道。

  “20门...”阎锡山一阵牙疼。

  就这么点火炮,根本扛不住楚云飞的败家啊,但是不给358团补充又不行。

  现在楚云飞的358团是晋绥军的王牌部队,也是与八路军、日军正面相接的支柱部队,他的战斗力下降就意味着晋绥军在山西的影响力下降。

  “先查明战果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就给他们补齐装备。”阎西山艰难道。

  如果自己不补,那晋绥军其他部队怎么看自己?到时候谁还会去打仗?

  “不过你告诉楚云飞,后勤已经没有山炮了,让他自己小心使用,如果再损坏,就没得补充了。”阎西山补充道。

  剩下的山炮可不能在分配出去了,他还要留着压箱底呢,要是手里没有点家伙什,万一遇到点情况,可就抓瞎了。

  “是!”朱承义点头到道。

  离开指挥室后,朱承义到督察处安排了2波人,分别去321团358团。

  单从安排上就能看出朱承义的精明之处。

  对于358团,整个晋绥军都知道楚云飞傲的没边,除了阎长官之外,其他所有人楚云飞都不放在眼里,要是随便派个人过去,楚云飞还真不一定正眼看他。

  因此朱承义派出的是楚云飞的老乡,为人比较柔和的孔强伟,他跟楚云飞的关系比较好,楚云飞即使知道他是来调查的,也不会摆脸子。

  而321团的顾士雄就无所谓,他本身在晋绥军就没有那么受重视,而且之前也从来没有过如此战果,朱承义之前说的落实,其实说的就是321团。

  因此朱承义安排的是孙俊华带队,此人是作战参谋出身,对于战场的情况比较了解,如果战场是假的,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孙俊华带人离开克难坡后,并没有直奔王家坪,而是先去顾士雄所说的大木口战场看了一下。

  等他到达大木口,已经是几天后了。

  此时虽然日军已经将尸体给运走了,但是战斗的痕迹还在,孙俊华依旧可以分析出战斗的情况。

  在战场以及周边高地、山坡上转了一圈以后,对于情况孙俊已经了然于心。

  这里的确是有一支七八百人的队伍被消灭,只是不知道里面多少日军多少伪军。

  321团的战报虽然有夸大的可能,但是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可是孙俊华却发现,进攻方的人数与321团严重不符,这个战场上参与进攻的人数最少也是2500人以上。

  而321团即使加上后勤人员,满编也才1500来人。

  更别说他们不但不满编,而且还刚刚经历来了一场大战,这里面必然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