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当村长 第31章 鱼目混珠 求追读

小说:重生八十年代当村长 作者:目不识腚 更新时间:2025-10-28 04:34:23 源网站:2k小说网
  下午两点多,几个人晃晃悠悠地走出窑洞。

  砖厂内来拉货的人已经开始不断往外拉着走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兴奋地笑容。

  一边拉货,一边和旁边人的热烈的讨论着。

  不远处,还有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正轻手扶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车把手上面挂着大红花。

  围观的人都流出羡慕的目光,盯着自行车看看这里,看看那里,甚至想要出手摸一下,却立即被男人呵止。

  “别摸,再给俺摸坏了!”

  “呦,你以为这是你媳妇儿啊,还摸不得了!”旁边立即有人开起了玩笑。

  “咦,这可比俺家那黄脸婆金贵多了。”

  “二强,你亲自送一送孙叔,一定要送到镇上再回来。”赵放朝着旁边的马二强说道。

  “好嘞,放哥!”马二强赶紧搀扶住了摇摇晃晃的孙书记,搀扶着朝外走去。

  孙书记一边走一边回头对着赵放说道:“小赵啊,小马可是了不起,我看应该担起更大的责任。”

  一听这话,马寡妇瞬间喜上心头,朝着赵放看去。

  赵放强撑着笑容把孙书记送走,扭头就收起了笑容。

  马寡妇本来想凑上来,可看到赵放急速离去的背影,跺了跺脚后,恨恨地离去。

  “放哥,你真神了,你猜我们卖了多少?”赵田捏着一摞子清单朝赵放跑了过来,激动地说道。

  “淡定,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赵放瞥了他一眼,然后问道:“卖了多少?”

  “这几天的存货全卖完了,还有二十多家没有拿到货。”

  “行,晚上住下来的一定给人家安排好,这几天要加快生产。”赵放叮嘱道。

  “放心吧。”

  可以预料,未来一段时间,砖厂的砖将继续供不应求。既然要盖房子,需要的砖肯定不是少数,今天拉的人,大部分明天还是要过来的。

  再加上口口相传,再次拉新,至少一段时间内砖厂不愁订单。

  赵放见众人都在忙,一个人跑到大锅菜那儿,让厨子给他盛了一碗烩菜,蹲在地上就着馒头啃了起来。

  大锅菜还得大锅炒的才香,味儿更正啊。

  刚才只看到马寡妇腻歪了,根本没吃几口菜。

  “马寡妇是咋回事儿?”老村长也端着碗走了过来,嘴里也叼着馍。

  赵放翻了个白眼,说道:“我怎么知道。”

  “别管这个,还是多想想修路的事情,天气转凉了,正是修路的好时候,得想个办法。”赵放说道,说完闷着头又塞了一口烩菜。

  “听孙书记的话,即使到时候政策下来了,也不一定啊!”老村长叹了一口气。

  对此,赵放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所以我们得主动出击,光等不行啊!”

  “这可是省里的大领导,你可别瞎搞。”老村长听完脸色一变,赶紧说道:“实在不行用砖厂的钱修路。”

  “唉,咱们那钱根本不够,况且修路还涉及到占用其他村的地,光咱们村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赵放叹了一口气。

  听罢赵放的话,老村长也觉得光靠自己村有点难。虽然修路对附近的各个村庄都是好事,但总有人宁愿不方便自己也要去恶心别人。

  “我好好想一想,老叔,先回去休息吧。”赵放把碗放下,摇头晃脑地朝家里走去。

  赵母看到满身酒气的赵放,赶紧扶着他躺到了床上。

  “这死孩子,喝这么多干啥!”赵母去舀了一碗水放在床头,对着外公埋怨道。

  “小放是干大事的,难免会有应酬。”外公呵呵一笑,一脸的慈祥。

  “爸,我就是觉得他小放年纪轻轻的,太累了。”赵母看了一眼赵放的外公,语气中尽是担忧。

  “自从小放当了村长,发生了很多事,又是差点被洪水冲走,又是被调查,我是为他担心啊!”赵母走到外公旁边坐下,眼睛却盯着赵放睡觉的屋子。

  外公沉默了一会儿,喃喃说道:“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

  ........

  晚上,酒醒的差不多的赵放正和家人一块吃饭,门口响起了咚咚的敲门声。

  “这个时候谁会来串门?”赵放十分纳闷,本能的感觉到不对。

  因为在农村,吃饭的时候,各家相互串门拉家常是很常见的事情。基本上大家都是在门口吆喝一嗓子,让对方知道自己来了。

  如果没有插门的话,便可以推门就入。如果插门了,再让对方打开。

  像这样很有礼貌的敲门且不报上自己名号的,让人有一种偷偷摸摸的感觉。

  正在院里吃饭的几人,狐疑地对视一眼。赵母走到门后,大声问道:“谁呀?”

  门外回过来的声音极小,院子里的赵放根本听不清。但是见到赵母的身形一滞,看了看正在吃饭的赵放,犹豫着没有开门。

  见门没开,外边的声音急切了起来。

  赵母的目光挣扎了几下,最终还是打开了大门。

  大门外,几道身影对着赵母不知说些什么,然后径直朝赵放走来。

  大约五步之内,赵放才看清楚了来人身影。

  “小放,我求求你放了你李叔吧,他真是一时糊涂呀!”

  “还有你刘叔,他不能坐牢呀,他要是坐牢了,我们一大家子人怎么过呀。”

  说着,几人便一起哭了起来。

  原来来的几个人正是李黑子和刘有田的老婆儿子。

  赵放听到几人的哭声,顿时头都大了。

  只得说道:“这不是我能管的,还是要根据纪委的调查结果。”

  “小放,这事情是你李叔做的不对,他已经得到教训了,下次再也不敢了。”李黑子的老婆说着就要跪下。

  被眼疾手快的赵母,一把给搀扶起来。

  “婶儿,既然都说到这里了,我也就明说了。我上次可以放他一马,但我也不是放**,总不能每次都放过他。”

  赵放的话音一落,现场的气氛顿时凝重了起来。

  “小放,这次放了你刘叔一马,以后我向你保证,绝不会让他再跟你作对。”刘有田的媳妇儿向赵放做出保证。

  “你们别闹了,纪委那边我可以去说一下,但这事情绝不是我能做主的。另外你们的分红,村里不会少你们,所以不必担心生活问题。”

  赵放说罢,顿了顿,便又开口:“你们再闹的话,我可不敢保证,要是断了你们的分红,我想村里没人不会同意。”

  赵放的话音一冷,便是威胁道。

  话已至此,两家人明白也不能再闹下去,于是找了个理由纷纷离开。

  “小放,你真的.....”赵母沉默了许久,刚准备说话便被赵放给打断。

  “妈,如果被抓的是我,你哭着去求他们,你觉得他们会放过我吗?”赵放直勾勾地盯着赵母。

  “大概、也许是不会!”赵母闷闷地说道。

  “这不就对了!”赵放摊了摊手,继续端起碗吃起了饭。

  “行啊,你小子,我还怕你想不明白。”外公冲着赵放,竖起了大拇指。

  “闺女,对敌人仁慈那就是对自己残忍,他们这两个平常就骑在村民的头上,小放这也算是为民除害,你就别担心了。”接着外公又宽慰了赵母几句。

  “还得是我外公,说话有水平!”赵放笑着夸道。

  接下来几天,村里的砖厂异常的红火,赵田整个人忙的都团团转。

  李占国却得到了赵放新的任务,去县里打探省领导下来调研的具体消息。

  并且还让李占国准备了两身白衬衫,西装、西裤和崭新的皮鞋。

  “放哥,咱买这个干什么?”

  “嘿嘿,老子给他们来一个鱼目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