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当村长 第204章 小黄,赵放这人你了解吗

小说:重生八十年代当村长 作者:目不识腚 更新时间:2025-10-28 04:34:23 源网站:2k小说网
  赵放本来还想着让法务部门跟对方协商赔偿的事情,没想到对方是来了,但是这个态度真让人恼火。

  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赵放要不是害怕讹上自己,恨不得亲自踢他几脚。

  “赵总,赵总,您别生气,我来是带着诚意的,真的想要跟榕发协商解决咱们双方的误会!赵总,您听我说,刚才真不知道您就是赵总。”

  社长一听赵放的话,立马就急了,这次要是处理不好,不仅是报社要在全国同行丢人,而且自己社长这个位置估计也不稳了。

  “误会?咱们有误会吗?那不叫误会,那叫赤裸裸的诬陷,造谣,诽谤。当初让公关部给你们打电话的时候,所有的证据都给你们说的清清楚楚,让你们撤稿,你们不听,反而继续捏造事实进行报道。你们现在说误会?当时干嘛呢?

  赵放可不惯着他,直接怼脸输出,口水都能给他洗个脸了。

  “赵总,当时我不在社里,这个新闻是一个实习记者写的,年轻人,总想弄一个大新闻,为了想引起轰动效应,他就把贵公司的事情添油加醋写了。当我知道的时候,已经将这个实习生给辞退了!”

  社长连忙解释道。

  “.....”

  80年代也流行临时工吗?

  赵放都无语了,这个理由真特么能站住脚。

  “成功了功劳是自己的,出事了就是临时工,我说我的社长大人,你知不知道你很让你的下属心寒。我不想看到你,你赶紧滚蛋。”

  赵放像轰臭虫一样,但对方的脸皮是真厚,就这样,还是不肯走。

  “你不走是吧,找几个宣传的过来,拿上相机,把咱们社长大人这个无赖的样子给拍下来,给旁边的媒体都寄一份,让大家都看一看。”

  旁边的人听到后,立马朝着宣传办公室跑去。

  这个社长一听,立马朝着门外走去:“赵总,这就不必了,我真是来道歉的,你好好想一想,这件事情闹大了对我们都没有好处,我们是媒体,你们要宣传,咱们实际上可以好好合作的。你得罪了我们报社不要紧,我们是有很多朋友的。”

  “滚,与你们这种人打交道,我嫌恶心。”赵放大喝一声,社长吓得脖子一缩,灰溜溜的溜走了。

  赵放生气地走出会客室,指着法务部经理的鼻子骂道:“这点屁事都处理不好,要你干什么?立马起诉。以后他再来,强势一点。在自己的公司里还唯唯诺诺,老子丢不起这个人。”

  赵放说完,生气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只留下了法务部经理冷汗直流,旁边的其他人幸灾乐祸的看了他一眼,调侃几句,都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坐下没多久,许攸宁就带着凉茶走了进来,端到了赵放旁边:“别发那么大脾气,气大伤身,你不知道吗?”

  如白葱根般的手指轻轻地帮赵放**太阳穴,冰凉的触感将心中的怒火消弭于无形。

  赵放拉住她的双手,放置胸前,轻轻地**。许攸宁将脑袋放在赵放的肩膀上,两人的脸颊轻轻触碰,蹭蹭。

  “我没生气,刚才都是故意的,我不发脾气,下面的这群人什么脏锅烂锅都往我身上推,什么玩意儿!”

  许攸宁脸色微红,却也咒骂道:“是呀,什么玩意儿!”

  不好跟赵放明说,这件事情完全是她指使干的。唉,看来以后不能瞎出主意了。

  “你怎么了?我怎么感觉你有点不对劲?”赵放好奇地问道。

  “有吗?没有,你一定感觉错了。”

  “最近你们营销部工作怎么样?压力大不大?现在已经招了不少人了,应该好很多吧!”赵放笑着问道。

  最近营销部是招人力度最大的部门了,不过因为这个部门比较重要,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工资待遇很好,来的人多,但是真正符合要求的人却太少。

  “还行,没前阵子那么忙了,但是最近来的人还没有顺手,只能以老带新,不过总比没人强。”

  许攸宁现在整个人越发的干练,她以前是理论派,跟着赵放慢慢地开始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起事情现在有自己的一套。

  只不过有的时候难免还会犯一些幼稚病,从小生活的条件好,对于商业火药味的嗅觉比较迟钝,总是喜欢把对手往好的方面想。实际上商场没有刀光剑影,却处处暗藏杀机。

  “营销部很重要,别的不要做,咱们要的是树立品牌,可以暂时牺牲一下短期的利益。让他们想到买零食,就想到咱们榕发。”

  赵放对着许攸宁,耐心的教导道。

  “行,按照你说的办。你这人,转头就跑到张平那里要销量,要利润,你说我牺牲一下短期利润,张平不得跟我急眼。”许攸宁轻轻掐了一下赵放的耳垂,笑着说道。

  “哈哈哈,你这说的我既要有要的,这么说我可不好,该罚,晚上就罚你,,,”赵放轻轻在许攸宁的耳边低语几句,嘴里面炽热的气息轻轻吹动许攸宁耳朵上的绒毛,搞得她痒痒的,耳根肉眼可见的变红。

  “都老夫老妻了,还这么害羞!”赵放调侃了她一句,惹得许攸宁又用上了自己的杀手锏,猛地在赵放的腰间抓了一把。

  “嘶,你晚上给我等着!”

  “等着就等着,还能吃了我不成!”许攸宁翘着二郎腿得意地说道。

  还越来越了不起了,赵放捏了捏许攸宁的鼻子,而后装作嫌弃的模样在她的衣服上擦了擦。

  时间已经到了11月初,今年的天气时冷时热的,前一天阳光高照,第二天冷空气便笼罩着整个厂区。

  许攸宁现在已经换上了白色的高帮帆布鞋,鞋面擦的非常干净,棕色的裤子配上白色的圆领卫衣,这应该是她从阿美带回来的。

  这套衣服穿出去,她就是整个榕发乃至临津最亮的崽。

  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不再是以藏青色和军绿色为主的衣服,花样是多了,但赵放总是欣赏不上来,因为他的审美还是20世纪后的审美。

  .....

  11月末,先富村的评奖活动正式结束,省里面正式把“豫省先富第一村”的名头颁给了大榕树村。

  据说除了产值的标准外,还有利润评估,还有负债率等等。在很多发展的村里面,大榕树村的负债率是相当低的,自然而然首富村的名号就落在了大榕树村。

  评选结果出炉后,整个大榕树村都变得热闹非凡,每天都来各种各样的记者采访,拉住正在说闲话的大爷大妈就是问一句:“你幸福吗?”

  大爷大妈张着没多少牙齿的嘴巴,乐呵呵地说:“幸福,幸福!”

  赵放被豫省的官方媒体称为:“全国致富带头人”,面对这个名头,赵放一时间觉得自己的脖子根本撑不起来,硬是带到自己头上,压得脖子疼。

  黄县长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总是把自己跟大榕树村的点点滴滴拿出来讲。还讲一些,县里面对大榕树村的帮扶措施。

  省里面召开经济会议,专门把黄县长请过去做报告,讲一下心得体会。黄县长面对下面比自己职位还高的领导,刚开始激动地直打哆嗦,后来在领导的亲切问候下,开始慢慢地找到了状态。

  等到会议结束后,忽然一位秘书跑过来找到黄县长,说领导过去找他见个面,询问一下大榕树村的情况。

  “你是说,大榕树村能发展起来,全靠赵放这个人?”

  “是的,领导,赵放这个人很有能力,敢闯敢干。我们县里面也正是看中了他这个人的品质,所以才敢大胆的投资,大胆的支持。”

  领导说的是全靠赵放这个人,黄县长的回答就比较有意思了。意思是这个人很有能力,但我们县里面也是慧眼识珠,没有我们的投资和支持,大榕树村是发展不到如今的这种规模的。

  “大榕树村的材料我看了,很不错。关键是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便实现了自我造血,很难得。我们很多的乡镇集体企业,看起来规模很大,但是全靠**的贷款,这不行。一旦**不给钱了,他们直接就完了。

  我们应该有多一些像大榕树这样的集体企业。当然有这样的企业,你们县里面肯定是有功劳的,这些我们都知道。你们回去后,一定要以经济为重,服务企业发展,咱们省里面出现一个大榕树村不容易,你们可得爱护好。”

  领导淡淡地看向黄县长,眼光里带着些许的欣赏。

  黄县长受宠若惊地说道:“我们一定努力,促进本县的经济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行,我会时刻关注你们的。对了,小黄啊!你对赵放了解吗?”领导忽然转换了一下口风,打听起了赵放。

  “领导,我跟赵放经常接触,不说了解个百分之百,至少有个百分之七十。”黄县长虽然惊讶领导话锋的转变,但还是认真地回复道。

  “哦?是吗?那你来说一说,你对他这个人的了解。”领导好奇地问道。

  “赵放这个人很复杂,一,很狡猾,具有商人的狡猾性,擅长空手套白狼式的操作,在各个地方建厂就能看出,大部分都是当地的贷款加上免费的地皮。第二,实干,当地**给政策给土地,他是真的会干事,看起来亏了,未来的收益绝对大于给予的。第三,有气魄,敢投资,并且愿意投入资金做研发。

  第四,有社会责任感,榕发的工资要比其它的公司都高,解决了不少的就业问题。村里面有了钱,也立马去改造村子。个人品质方面就是自信,甚至有时候我都感觉到他自负。不过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成功了。”

  黄县长说了一大堆,领导听的时而皱眉,时而舒展,等黄县长说完,愣了好大一会儿,才听到领导疑惑地问道:“完了?”

  “呃....完了!”

  黄县长的双手握在一起,不断地揉搓,不知道领导到底是什么意思。

  “小黄啊,照你这么说,这个人还是一个完人,什么缺点都没了。狡猾对于商人来说,可不是一个褒义词。他虽然是村长,但也是商人,应该有狡猾的一面。”领导点评道。

  “领导,我跟他的交往只处于公务方面,对于他其他的事情还真不是太清楚,不过我去他们村里调查的时候,他的风评还是很好的。”

  黄县长更紧张了,不知道领导到底想问什么。

  “行了,小黄啊,情况我都差不多知道了,你回去吧,记住好好干,组织上会记住你的。”

  领导说完,秘书立马走了进来开始送客。

  黄县长激动地点了点头,跟领导握了一下手,转身跟着秘书离去。

  在大榕树村风头正盛的时候,赵放却躲了起来,他实在是不想出太多的风头,认识的人多了,盯着你的人也就多了。

  时时刻刻就有人看着你,这种感觉赵放不想有,只是呆在办公室里面,做着一项又一项的决定。

  临津产业集聚区的新厂区,又有一座车间投入生产,整个榕发迈入了新的高度。常市那边的一期工程也建设的差不多了,草台班子已经有十几个人,汪汉奇也不需要时刻钉在工地上。

  最近他跟赵放打电话汇报准备过来学习,赵放同意了,估计再有两三天,汪汉奇就能到。赵放把他安排到了车间里面先学习一段时间,接下来跟着李大山学习,最后去新车间里面当几天的领导。

  除了来学习,他还肩负着挑选工人的重任。常市第一批的骨干工人,必须从临津和西城区的榕发工厂里面调,这也是刚开始说好的。

  让工人去常市进行帮传带活动,把榕发的工厂里面的规章制度,还有工作习惯全部带过去。当然这一切都要过完年了,要不然一来一回浪费车费。

  反正常市的工厂开工,也要到年后了,不急于这一时。工人要学好,领导也要学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