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谁啊?你有病吧!”
宋子言仰起脖子,直觉眼前这男人十有八九脑子有坑。
他年纪小,别骗他。
他怎么没听说过,有谁见强盗抢不到钱可怜他,还要给他一点钱的。
就连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们,都被突然的这句话惊到了,纷纷露出和宋子言如出一辙的表情。
疑惑且震惊。
是他们这群普通百姓孤陋寡闻了,现在有钱人都是这么为人办事的了吗?
周围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赵静怡急忙出声替白既寻了个台阶。
“长风先生您可能刚来,有所不知,这人见财忘义,光天化日之下想要抢人家孩子的钱,还贼喊捉贼试图蒙骗大家,差点让大家都成了他的帮凶。”
周围有人附和,“就是,亏我还帮忙抓着小孩儿,差点被他害了。”
白既摇了摇头,走到赵静怡身边,与她并肩而立。
他面向众人,侃侃而谈:“我没有误会,也听清楚了,我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也没有要为了他开脱之意,只是见他如此消瘦,一脸病态,难免心生不忍。在下见了他,就好似见到了天底下无数穷苦的百姓。”
说着,他的目光在人群中缓缓扫过,眼中悲悯丛生。
他皱着眉,声音沉重地指向绿豆眼男人,“他,一个手脚健全的大男人,要不是有什么苦衷,何至于去觊觎一个孩子的钱,我想,他的内心也一定非常煎熬和痛苦,在下不禁在想,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大男人被逼至此?”
围观百姓们张着嘴望着他,没一个听明白的。
说什么玩意呢,每个字都听得懂,怎么放一起就不像人话呢。
宋子言紧紧蹙眉,“反正不是我逼他。”
白既忽地一甩衣袖,高声道:“是这世道!是这吃人的世道啊!苍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寻常百姓,想有骨气的好好活着,怎么就这么难呢!”
这句话,众人听懂了。
更是说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附和的声音渐渐起来,他当即把话题又拉了回来,直指宋子言。
“你有这么多钱,他却什么都没有。就算分给他一半,你也还有一半,有何不可呢?”
宋子言捂紧了自己的钱袋子。
他就说这人有病,说了那么多,还是有病!
“凭什么?那是我的钱,凭什么要给他?”
白既朝着宋子言摇头:“做人不能只想着自己,我们应该心怀天下,尤其是有能力的人,更应该用自己的能力救济天下苍生。”
说什么屁话呢,宋子言一个字都没往耳朵里听,他直视回去,反问道:“你穿的衣裳这么好,你肯定也很有钱,你怎么不把你的钱给他?”
“我?”
白既像是早有准备,就等着他这句话一样,“说得好!我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他伸手接下腰间的钱袋子,在手里点了点,轻叹一口气:“这是我原本准备进京用的盘缠,可今日见了这位仁兄,却发现他比我更需要这些钱。”
他往前走了一步,顿了一下,又往前走了一步,又顿了一下。
如此,原本还在人群后面的人挤上来时,也没有错过他拿钱送人的动作。
“这位仁兄,今日我倾尽全部钱财,只希望能助你渡过难关,往后,定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他把钱袋子放进绿豆眼男人的掌心,转身面向众人。
“你们不必担心我,就算没有盘缠,我还有两条腿,我可以一步步走过去,无非是苦了些累了些,那又何妨,我依旧不会为今日所做侠义之事后悔。”
他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围观百姓无不为之感动。
众人一开始甚至还在想,他无非是在慷他人之慨,竟然劝一个差点被抢了钱的孩子把钱拿出来。
可现在,他们突然就服了。
他真真正正切实地把自己的银子拿出来了,他们不得不佩服这。
“不愧是长风先生,太善良了!”
“长风先生大义!”
“长风先生果然如传言一样,胸怀天下。”
称赞声中,白既的嘴角缓缓勾起。
他轻咳一声,抬手掩饰掉嘴角笑意,眼角余光悄悄往赵静怡的脸上看。
赵静怡的脸上满是赞赏和心疼。
她微微歪头,对身边的小丫鬟耳语道:“晚上回去到我的妆匣里取些银子,装在点心盒里悄悄给长风先生送去,别被人知道。”
小丫鬟点了点头。
长风先生这样的好人,她怎么可能让他没有盘缠去京城呢,无非就是一些银子,她给了。
主仆二人的悄悄话,都被白既看在了眼里。
他暗暗握拳。
稳了,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即将到手!
也不枉他唾沫横飞,宣扬这一场。
与他同样开心激动的,还有绿豆眼男人。
他颠了颠钱袋子,见已经没有人注意他,脚下一动,转身就跑。
连句谢谢都没说。
他只怕自己跑的不够快,身后的**反应过来,再把钱要回去。
他一路跑出去两条街,才打开钱袋子看了一眼。
“他**!敢耍老子!”
他暴喝一声,从一堆碎石子中,挑出五文钱,骂骂咧咧地把钱袋子丢在地上,又狠狠踩了两脚。
伪君子,假圣人!
所有人都看见他给了个沉甸甸的钱袋子,却没有人看见,里面就只有五文钱!
“他怎么把钱丢了?”
宋子询和林招娣一路打听着正好走到这儿,正好迎面撞见了绿豆眼男人在扶着墙发脾气。
等他气哄哄地走了,宋子询好奇地往前看了一眼,才发现钱袋子里都是碎石子。
城里人还有这癖好吗?不懂。
林招娣正弯腰客气地和路边卖苹果的一位大娘打听:“大娘,您有没有看见一个八岁左右的,眼睛不大,有点黑的孩子,是我弟弟,穿得灰色衣裳,大概这么高……”
“我还真看见了一个孩子,跟你说的都一样,就在前面街上那家烧饼店,可不巧了,我今天就馋那口烧饼,要不还真遇不上呢。”
老大娘说着,领着林招娣的手往前指:“就从这条巷子出去,往前面走,东边那家烧饼店,你过去问问。”
“谢谢您,谢谢您!”
林招娣连连鞠躬,扭头喊上宋子询:“我打听到了,我们快点过去!”
“在哪儿?”
“前面烧饼店!”
二人一边走一边说,脚下的动作几乎小跑了起来。
“你谁啊?你有病吧!”
宋子言仰起脖子,直觉眼前这男人十有八九脑子有坑。
他年纪小,别骗他。
他怎么没听说过,有谁见强盗抢不到钱可怜他,还要给他一点钱的。
就连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们,都被突然的这句话惊到了,纷纷露出和宋子言如出一辙的表情。
疑惑且震惊。
是他们这群普通百姓孤陋寡闻了,现在有钱人都是这么为人办事的了吗?
周围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赵静怡急忙出声替白既寻了个台阶。
“长风先生您可能刚来,有所不知,这人见财忘义,光天化日之下想要抢人家孩子的钱,还贼喊捉贼试图蒙骗大家,差点让大家都成了他的帮凶。”
周围有人附和,“就是,亏我还帮忙抓着小孩儿,差点被他害了。”
白既摇了摇头,走到赵静怡身边,与她并肩而立。
他面向众人,侃侃而谈:“我没有误会,也听清楚了,我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也没有要为了他开脱之意,只是见他如此消瘦,一脸病态,难免心生不忍。在下见了他,就好似见到了天底下无数穷苦的百姓。”
说着,他的目光在人群中缓缓扫过,眼中悲悯丛生。
他皱着眉,声音沉重地指向绿豆眼男人,“他,一个手脚健全的大男人,要不是有什么苦衷,何至于去觊觎一个孩子的钱,我想,他的内心也一定非常煎熬和痛苦,在下不禁在想,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大男人被逼至此?”
围观百姓们张着嘴望着他,没一个听明白的。
说什么玩意呢,每个字都听得懂,怎么放一起就不像人话呢。
宋子言紧紧蹙眉,“反正不是我逼他。”
白既忽地一甩衣袖,高声道:“是这世道!是这吃人的世道啊!苍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寻常百姓,想有骨气的好好活着,怎么就这么难呢!”
这句话,众人听懂了。
更是说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附和的声音渐渐起来,他当即把话题又拉了回来,直指宋子言。
“你有这么多钱,他却什么都没有。就算分给他一半,你也还有一半,有何不可呢?”
宋子言捂紧了自己的钱袋子。
他就说这人有病,说了那么多,还是有病!
“凭什么?那是我的钱,凭什么要给他?”
白既朝着宋子言摇头:“做人不能只想着自己,我们应该心怀天下,尤其是有能力的人,更应该用自己的能力救济天下苍生。”
说什么屁话呢,宋子言一个字都没往耳朵里听,他直视回去,反问道:“你穿的衣裳这么好,你肯定也很有钱,你怎么不把你的钱给他?”
“我?”
白既像是早有准备,就等着他这句话一样,“说得好!我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他伸手接下腰间的钱袋子,在手里点了点,轻叹一口气:“这是我原本准备进京用的盘缠,可今日见了这位仁兄,却发现他比我更需要这些钱。”
他往前走了一步,顿了一下,又往前走了一步,又顿了一下。
如此,原本还在人群后面的人挤上来时,也没有错过他拿钱送人的动作。
“这位仁兄,今日我倾尽全部钱财,只希望能助你渡过难关,往后,定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他把钱袋子放进绿豆眼男人的掌心,转身面向众人。
“你们不必担心我,就算没有盘缠,我还有两条腿,我可以一步步走过去,无非是苦了些累了些,那又何妨,我依旧不会为今日所做侠义之事后悔。”
他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围观百姓无不为之感动。
众人一开始甚至还在想,他无非是在慷他人之慨,竟然劝一个差点被抢了钱的孩子把钱拿出来。
可现在,他们突然就服了。
他真真正正切实地把自己的银子拿出来了,他们不得不佩服这。
“不愧是长风先生,太善良了!”
“长风先生大义!”
“长风先生果然如传言一样,胸怀天下。”
称赞声中,白既的嘴角缓缓勾起。
他轻咳一声,抬手掩饰掉嘴角笑意,眼角余光悄悄往赵静怡的脸上看。
赵静怡的脸上满是赞赏和心疼。
她微微歪头,对身边的小丫鬟耳语道:“晚上回去到我的妆匣里取些银子,装在点心盒里悄悄给长风先生送去,别被人知道。”
小丫鬟点了点头。
长风先生这样的好人,她怎么可能让他没有盘缠去京城呢,无非就是一些银子,她给了。
主仆二人的悄悄话,都被白既看在了眼里。
他暗暗握拳。
稳了,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即将到手!
也不枉他唾沫横飞,宣扬这一场。
与他同样开心激动的,还有绿豆眼男人。
他颠了颠钱袋子,见已经没有人注意他,脚下一动,转身就跑。
连句谢谢都没说。
他只怕自己跑的不够快,身后的**反应过来,再把钱要回去。
他一路跑出去两条街,才打开钱袋子看了一眼。
“他**!敢耍老子!”
他暴喝一声,从一堆碎石子中,挑出五文钱,骂骂咧咧地把钱袋子丢在地上,又狠狠踩了两脚。
伪君子,假圣人!
所有人都看见他给了个沉甸甸的钱袋子,却没有人看见,里面就只有五文钱!
“他怎么把钱丢了?”
宋子询和林招娣一路打听着正好走到这儿,正好迎面撞见了绿豆眼男人在扶着墙发脾气。
等他气哄哄地走了,宋子询好奇地往前看了一眼,才发现钱袋子里都是碎石子。
城里人还有这癖好吗?不懂。
林招娣正弯腰客气地和路边卖苹果的一位大娘打听:“大娘,您有没有看见一个八岁左右的,眼睛不大,有点黑的孩子,是我弟弟,穿得灰色衣裳,大概这么高……”
“我还真看见了一个孩子,跟你说的都一样,就在前面街上那家烧饼店,可不巧了,我今天就馋那口烧饼,要不还真遇不上呢。”
老大娘说着,领着林招娣的手往前指:“就从这条巷子出去,往前面走,东边那家烧饼店,你过去问问。”
“谢谢您,谢谢您!”
林招娣连连鞠躬,扭头喊上宋子询:“我打听到了,我们快点过去!”
“在哪儿?”
“前面烧饼店!”
二人一边走一边说,脚下的动作几乎小跑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