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姐,别这么小心眼,过去了就让她过去吧。”严浩只想赶紧结束这个话题。
严清溪嗤了一声:“过去?你们当然可以轻轻松松地过去,被欺负的人不是你们,你一个既得利益者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从前你年纪小,我只怨娘偏心,从未迁怒与你,如今你当了爹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你再说这种话,别怪我连你的账一起算。”
严浩瞬间哑声,不敢再多说一个字,连大声喘气都不敢了。
严老太太没想到严清溪现在这么不好说话,从前,这个女儿都是她说什么她听什么的,怎么现在这么伶牙俐齿、斤斤计较的?
医馆里的大夫和其他看病的人,这会儿看严老太太和严浩的表情都不太好看。
什么人呐?
闺女和儿子那不都是自己生下来的吗?
嘴上说着,要去给发烧的闺女买药,实际上是想要趁着闺女不在家,单独给儿子开小灶,就连买回来的退烧药都只给儿子一个人吃了。
把生病的闺女折腾出去一趟,这是为人父母能干出来的事儿?
严老太太被众人的目光看得浑身不自在,忍不住训斥道:“行了你,哪个女人不是这么长大的,你有什么好委屈的?你看谁像你这么能翻小肠?你现在说这些,让咱们全家心里都不好受,你就高兴了?”
“所以,这还是我的错了?”严清溪望向严老太太。
严老太太知道自己没理,别开眼道:“你知道就好,都说家和万事兴,我看你就不想让你弟弟过得好,翻来覆去的翻旧账,你是不是嫉妒你弟弟比你受宠?”
话一出口,她好像突然就打通了任督二脉,一瞬间掌握了严清溪真正的心态一样。
她把腿抬起来,靠在椅子上,摇头晃脑地撇嘴:“你自己早早就死了男人,儿子也没了,你自己过得不如意,你就见不得你弟弟好,非要闹得全家鸡犬不宁你才高兴是不是?你说你怎么这么坏呢?”
她坏?
她委曲求全这么多年,哪怕成婚后,也没少贴补娘家,因着白青山是个秀才,家里的土地不用交税,所以从前的日子过得都很不错,存的粮食和钱,一半花在了白既的身上,另一半都砸在了娘家。
到头来,她竟落不到半点好?
“所以,在您看来,我受了委屈不能说,说了就是我的错?”
“那不然呢,所有人都开开心心的就你一个人在那委屈,你委屈什么?”
“什么叫所有人都开心?我不开心!你们像是跗骨之蛆一样缠着我,恨不能榨干我的骨髓供养你们,如今,我不过是不愿意再被你们吸血,就成了你嘴里的坏人,那我从前的付出都是喂了狗吗?”
严清溪的声音冰冷又满含嘲讽。
“付出?你付出什么了?”严老太太满脸不屑,眼见严清溪的情绪激动起来,她也跟着拔高嗓门,“那都是你当姐姐,当女儿应该的!”
“我是女儿,我是姐姐,我就该死?”
严清溪是真的被气着了。
她知道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观念就是如此。
可知道是一回事儿,能忍得住不反驳又是一回事儿。
她忍不住。
她蹭地站起来,一双眼睛泛着红意:“您也是女人,您生下我时,就不曾想过要好好对我吗?就不曾想过要让我过与您不一样的人生吗?”
“你凭什么不一样?”
严老太太睨着她,平静地反问。
这一句话比之任何时候都更叫严清溪心寒。
更叫她确认了了一件事儿,严老太太从来没有爱过她的女儿。
这世上最难以接受的,无非是自己的母亲不爱自己。
一时间,严清溪竟再说不出话来,只剩无尽的悲凉,酸涩在心底蔓延开来。
既如此,那就认了吧。
严清溪不说话,严老太太得意极了。
以为自己赢了。
她轻轻捶了捶自己的膝盖,开口道:“不管怎么说,我是你娘,我养你一场,你都能给你自己看病,你就不能不管我。”
严老太太太自信了。
她已经开始盘算着,一会儿要让大夫开最贵的药,她舍不得花的钱,都得让闺女给她出了,谁让闺女现在有钱呢。
有钱不给她花给谁花?
殊不知,此刻唯有她一人还沉浸在说赢了严清溪的喜悦中。
其他人,都眼见着严清溪的情绪从激动到冷静,瞧着她逐渐平静到冷漠的表情。
这时老大夫也已替她包扎完了手臂,开好了药方,叫药童去抓药。
严清溪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
从她见到成二喜,再见到两个侄儿、严浩,以及最后见到她娘。
她不信他们所有人都集体失明了,看不见她被烫伤的胳膊,可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哪怕半句。
就连虚伪的客套都没有问过。
他们不关心她。
她还放不下什么所谓的孝道?
“你说话啊?”
严老太太催促道。
严清溪淡淡地勾了勾唇,声音平静。
“可我是嫁出去的姑娘,您忘了,您不止一次说过,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论生死,我都是白家人了,跟您、跟严家没关系。”
严老太太一听果然不干了,横眉立眼,“你!你这不孝女!”
“您不能要我给钱的时候说我是您女儿,在我求到您面前时又说我是别家人吧,您这既要又要,说不过去吧?”
当初见死不救,任她自生自灭的人是他们。
现在,还说什么血缘亲情,实在可笑。
“唉。”
严清溪长长地叹了口气,幽幽地道:“提起从前的事儿,一桩桩一件件越想越难过,我都后悔答应要给出去一袋米了。”
宋子谦立即附和:“那就不给了,给别人,别人还能感恩戴德,给有些人,还要嫌弃您给得少。”
此言一出,严老太太一家人瞬间都变了脸色。
她不会有反悔吧?
成二喜原本还对大姑姐抱有期望,希望她能念在亲情的份上关照他们一家。
可眼看着事情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去了,再叫婆婆说下去,只怕一百斤米也没有了。
她赶紧出声:“娘,您别着急,等咱们有了粮食,再过来看大夫。”
严浩语气有几分不耐烦:“到时候再说,也不差这几天,您急什么呢?”
夫妻俩都生怕严老太太给严清溪惹毛了,最后他们什么都捞不到。
严老太太被自己儿子训斥了一声,一张老脸又青又白:“我还不是为了你!”
“您快闭嘴吧!”严浩恨不能冲上去把她的嘴堵上。
“大姐,您别跟娘生气,她老糊涂了,我和二喜肯定都感激您。”说着,严浩推了严刚严强两兄弟一把:“快点跪下给你们大姑磕头。”
两个孩子说跪就跪,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这个头,严清溪受得起。
她稳稳坐着,等孩子们磕完头,才跟老大夫借了纸笔,唰唰唰写下一张欠条,递到严浩的面前。
“断绝关系的话,早在你盼着我死的时候我就已经说过了,咱们两家人就该说两家话,我借给你们一百斤米,等战乱过去,你还我三千文,这里按个手印。”
严浩颤抖着手,紧紧咬着后槽牙,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严清溪将欠条折起来,揣进怀里,带着宋子谦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医馆。
身后,是严家一家人目不转睛地注视。
不知道他们是在怨,还是在悔。
不论是什么,严清溪都不在乎了。
“大姐,别这么小心眼,过去了就让她过去吧。”严浩只想赶紧结束这个话题。
严清溪嗤了一声:“过去?你们当然可以轻轻松松地过去,被欺负的人不是你们,你一个既得利益者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从前你年纪小,我只怨娘偏心,从未迁怒与你,如今你当了爹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你再说这种话,别怪我连你的账一起算。”
严浩瞬间哑声,不敢再多说一个字,连大声喘气都不敢了。
严老太太没想到严清溪现在这么不好说话,从前,这个女儿都是她说什么她听什么的,怎么现在这么伶牙俐齿、斤斤计较的?
医馆里的大夫和其他看病的人,这会儿看严老太太和严浩的表情都不太好看。
什么人呐?
闺女和儿子那不都是自己生下来的吗?
嘴上说着,要去给发烧的闺女买药,实际上是想要趁着闺女不在家,单独给儿子开小灶,就连买回来的退烧药都只给儿子一个人吃了。
把生病的闺女折腾出去一趟,这是为人父母能干出来的事儿?
严老太太被众人的目光看得浑身不自在,忍不住训斥道:“行了你,哪个女人不是这么长大的,你有什么好委屈的?你看谁像你这么能翻小肠?你现在说这些,让咱们全家心里都不好受,你就高兴了?”
“所以,这还是我的错了?”严清溪望向严老太太。
严老太太知道自己没理,别开眼道:“你知道就好,都说家和万事兴,我看你就不想让你弟弟过得好,翻来覆去的翻旧账,你是不是嫉妒你弟弟比你受宠?”
话一出口,她好像突然就打通了任督二脉,一瞬间掌握了严清溪真正的心态一样。
她把腿抬起来,靠在椅子上,摇头晃脑地撇嘴:“你自己早早就死了男人,儿子也没了,你自己过得不如意,你就见不得你弟弟好,非要闹得全家鸡犬不宁你才高兴是不是?你说你怎么这么坏呢?”
她坏?
她委曲求全这么多年,哪怕成婚后,也没少贴补娘家,因着白青山是个秀才,家里的土地不用交税,所以从前的日子过得都很不错,存的粮食和钱,一半花在了白既的身上,另一半都砸在了娘家。
到头来,她竟落不到半点好?
“所以,在您看来,我受了委屈不能说,说了就是我的错?”
“那不然呢,所有人都开开心心的就你一个人在那委屈,你委屈什么?”
“什么叫所有人都开心?我不开心!你们像是跗骨之蛆一样缠着我,恨不能榨干我的骨髓供养你们,如今,我不过是不愿意再被你们吸血,就成了你嘴里的坏人,那我从前的付出都是喂了狗吗?”
严清溪的声音冰冷又满含嘲讽。
“付出?你付出什么了?”严老太太满脸不屑,眼见严清溪的情绪激动起来,她也跟着拔高嗓门,“那都是你当姐姐,当女儿应该的!”
“我是女儿,我是姐姐,我就该死?”
严清溪是真的被气着了。
她知道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观念就是如此。
可知道是一回事儿,能忍得住不反驳又是一回事儿。
她忍不住。
她蹭地站起来,一双眼睛泛着红意:“您也是女人,您生下我时,就不曾想过要好好对我吗?就不曾想过要让我过与您不一样的人生吗?”
“你凭什么不一样?”
严老太太睨着她,平静地反问。
这一句话比之任何时候都更叫严清溪心寒。
更叫她确认了了一件事儿,严老太太从来没有爱过她的女儿。
这世上最难以接受的,无非是自己的母亲不爱自己。
一时间,严清溪竟再说不出话来,只剩无尽的悲凉,酸涩在心底蔓延开来。
既如此,那就认了吧。
严清溪不说话,严老太太得意极了。
以为自己赢了。
她轻轻捶了捶自己的膝盖,开口道:“不管怎么说,我是你娘,我养你一场,你都能给你自己看病,你就不能不管我。”
严老太太太自信了。
她已经开始盘算着,一会儿要让大夫开最贵的药,她舍不得花的钱,都得让闺女给她出了,谁让闺女现在有钱呢。
有钱不给她花给谁花?
殊不知,此刻唯有她一人还沉浸在说赢了严清溪的喜悦中。
其他人,都眼见着严清溪的情绪从激动到冷静,瞧着她逐渐平静到冷漠的表情。
这时老大夫也已替她包扎完了手臂,开好了药方,叫药童去抓药。
严清溪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
从她见到成二喜,再见到两个侄儿、严浩,以及最后见到她娘。
她不信他们所有人都集体失明了,看不见她被烫伤的胳膊,可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哪怕半句。
就连虚伪的客套都没有问过。
他们不关心她。
她还放不下什么所谓的孝道?
“你说话啊?”
严老太太催促道。
严清溪淡淡地勾了勾唇,声音平静。
“可我是嫁出去的姑娘,您忘了,您不止一次说过,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论生死,我都是白家人了,跟您、跟严家没关系。”
严老太太一听果然不干了,横眉立眼,“你!你这不孝女!”
“您不能要我给钱的时候说我是您女儿,在我求到您面前时又说我是别家人吧,您这既要又要,说不过去吧?”
当初见死不救,任她自生自灭的人是他们。
现在,还说什么血缘亲情,实在可笑。
“唉。”
严清溪长长地叹了口气,幽幽地道:“提起从前的事儿,一桩桩一件件越想越难过,我都后悔答应要给出去一袋米了。”
宋子谦立即附和:“那就不给了,给别人,别人还能感恩戴德,给有些人,还要嫌弃您给得少。”
此言一出,严老太太一家人瞬间都变了脸色。
她不会有反悔吧?
成二喜原本还对大姑姐抱有期望,希望她能念在亲情的份上关照他们一家。
可眼看着事情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去了,再叫婆婆说下去,只怕一百斤米也没有了。
她赶紧出声:“娘,您别着急,等咱们有了粮食,再过来看大夫。”
严浩语气有几分不耐烦:“到时候再说,也不差这几天,您急什么呢?”
夫妻俩都生怕严老太太给严清溪惹毛了,最后他们什么都捞不到。
严老太太被自己儿子训斥了一声,一张老脸又青又白:“我还不是为了你!”
“您快闭嘴吧!”严浩恨不能冲上去把她的嘴堵上。
“大姐,您别跟娘生气,她老糊涂了,我和二喜肯定都感激您。”说着,严浩推了严刚严强两兄弟一把:“快点跪下给你们大姑磕头。”
两个孩子说跪就跪,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这个头,严清溪受得起。
她稳稳坐着,等孩子们磕完头,才跟老大夫借了纸笔,唰唰唰写下一张欠条,递到严浩的面前。
“断绝关系的话,早在你盼着我死的时候我就已经说过了,咱们两家人就该说两家话,我借给你们一百斤米,等战乱过去,你还我三千文,这里按个手印。”
严浩颤抖着手,紧紧咬着后槽牙,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严清溪将欠条折起来,揣进怀里,带着宋子谦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医馆。
身后,是严家一家人目不转睛地注视。
不知道他们是在怨,还是在悔。
不论是什么,严清溪都不在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