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头越来越西,风越来越大。
老太太越想越不甘,求生的本能让她撑起自己的身子,因为前不久扛苞米的时候摔了一跤,伤了腰和膝盖,她连站都站不起来,只能靠着两只手往外爬。
她不想死,她想活着。
她不明白,自己有儿有女,怎么会落到这样的结局。
“严清溪,你就只知道自己过好日子,都忘了你老娘了,你这个白眼狼,当初我就该生下来就把你扔出去喂狗!”
“浩子这个耳根子软的东西,什么都听媳妇的,这媳妇就不孝顺,成二喜这个扫把星,我怎么就把你给娶回来了呢?”
老太太一边儿往外爬,一边儿骂。
舍不得骂自己儿子,倒是可劲儿骂自己的女儿和儿媳妇。
总之千错万错都不可能是她宝贝儿子的错。
“严清溪、成二喜你们给我等着,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这群不肖子孙!你们这群白眼狼,不得好死!”
满是怒气的咒骂声音刚落下,眼前突然出现了几双鞋子。
严老太太缓缓抬起头,看见了冲在最前面的成二喜。
成二喜原本还满心担忧,一路几乎飞奔而来,可才刚到城隍庙大门口,就在呼啸的风声中听见了严老太太骂她的声音。
她的表情有一瞬的尴尬,随即装作什么都没有听见的样子走上前把严老太太从扶起来。
严清溪停在几步之外,冷冷地瞧着原主的这个母亲。
那些不太清晰的,久远的记忆,在看见这张脸的时候全都清晰了起来。
原主积攒了几十年的委屈和痛苦,一瞬间袭上她的心头,好似一块大石头沉沉地压在了心口,令人难受。
“娘,你没事儿吧?”严浩上前,搭了把手。
严老太太抓着成二喜和严浩的手颤颤巍巍站起来,看着严清溪,她表情有些不自在。
目光不自觉地把严清溪从头到尾打量了一遍。
穿得料子可真好啊,头发梳得也好,脑袋上插着的银簪,起码得有一两吧?
过得可真好啊!
过得都这么好了,也不知道帮衬帮衬自己亲弟弟,也不知道管管她这个亲娘,过得好有什么用?
严老太太清了清嗓子,说道:“算你还有良心,知道过来接我,天底下的人都说养女儿不如养儿子,你瞧瞧你,我都快死了,你才知道过来,要是没有你弟弟,你早见不到我了。”
“要是没有我弟弟,你也不会被当成累赘丢在这一个人等死。”
严清溪一丁点面子也没给严老太太和严浩留,一张口就差点把人噎死。
“你胡说什么呢,那能怪你弟弟吗?你弟弟多孝顺你又不是不知道。”严老太太说着,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成二喜。
成二喜有苦难言,她暗暗叹了口气。
有些话,说再多都没有用,别人就是不信。
“那他可是真孝顺,都给您孝顺到满地爬了。”
严清溪主打一个阴阳怪气。
原本心里那点对老太太的母女之情,在听见她诅咒她不得好死的时候,也就散了。
“你!”严老太太这辈子最见不得任何人说自己儿子不好,哪怕那是事实也不行。
她赶紧给自己儿子找补道:“是我自己不想拖累他们,我自己想留在这儿的,跟你弟弟没关系。”
严清溪冷笑一声,在场的人谁能信?
她要是真想死,刚刚她就不会往外爬了。
“别说这么多了,大姐,娘之所以想不开就是因为家里粮食太少了,她总想着自己少吃一口,孩子们就能多吃一口,您现在日子过得好,我们以后跟着您,肯定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的事儿了。”严浩开口。
成二喜赶紧拍了拍两个孩子,小声催着:“快点去求求你们大姑,只要她答应,你们就能跟她一起去过好日子,快点去。”
严刚和严强立刻上前,正要开口,就被严清溪抬手阻止了。
“我不会带你们回去的,你们免开尊口。”
“为什么?大姑,你不是最疼我们了吗?”严刚问,他已经长得快有严清溪高了,直视着严清溪的时候,那张脸几乎和小时候的严浩一模一样。
严清溪轻轻抬手,摸了摸他的脑袋:“今年春天,我回去借钱的时候,是你关的大门吧?”
此言一出,严刚的脸瞬间白了一片。
他急忙道:“是奶奶让的,奶奶让我关门的。”
严清溪眨了眨眼:“你也这么大了,该懂事了,你觉得,我应该带你们回去,供你们吃供你们喝吗?”
严刚垂下头,脸色一点点涨红。
他说不出来肯定的话。
在活不下去的时候,她不是没有求助过娘家,可娘家人却将她拒之门外。
很抱歉,她不是个以德报怨之人,她释怀不了。
也不可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是你娘!”
严老太太怒斥一声,扒拉开严刚,瞪着严清溪:“我生了你养了你,你不能没良心。”
“是,我养,这样好了,我给你们送一百斤米面,按照现在的价格,一斤米三十文,一百斤就是三千文,让严浩给我写个欠条。”
严清溪开口,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你们也知道,现在的米有价无市,粮油铺早都关门了,家家户户有粮食也不可能卖,谁也不知道杖得打到什么时候,我也是看在咱们亲人一场的份上,才愿意卖给你们一百斤。”
“严清溪!你钻钱眼里了?你怎么能跟我们要钱?”严老太太打喊着,要不是腿脚不便,看她的样子都想冲上来打人。
严清溪挑了挑眉:“不想买啊?那算了。”
严清溪转头对宋子谦道:“我也是想尽孝的,奈何他们不愿意,那咱们回吧。”
宋子谦一直默默地注视着严清溪的手臂,眉头皱成一团,听见这话,立刻就要带严清溪走。
身后成二喜赶紧开口:“大姐你别走,我们答应,我们答应!”
她赶紧推了推严浩,小声道:“先把粮食拿了,别的以后再说,没有粮食,娘活不下去,孩子们也活不下去。”
不就是欠条吗,算得了什么,先活下去才最重要。
“这儿也没有纸笔,咱们先走吧。”严浩也认了下来。
严老太太腿脚不好,一听说要走,她下意识地就朝严浩看了过去。
自己儿子知道她膝盖不行,肯定会背着她,不能让她自己走。
她信誓旦旦地等严浩来背她,却亲眼见着严浩扭头就走到了最前头,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
“娘,我背您吧。”
成二喜把手里的包袱递给了严刚,弯腰蹲在严老太太的面前。
日头越来越西,风越来越大。
老太太越想越不甘,求生的本能让她撑起自己的身子,因为前不久扛苞米的时候摔了一跤,伤了腰和膝盖,她连站都站不起来,只能靠着两只手往外爬。
她不想死,她想活着。
她不明白,自己有儿有女,怎么会落到这样的结局。
“严清溪,你就只知道自己过好日子,都忘了你老娘了,你这个白眼狼,当初我就该生下来就把你扔出去喂狗!”
“浩子这个耳根子软的东西,什么都听媳妇的,这媳妇就不孝顺,成二喜这个扫把星,我怎么就把你给娶回来了呢?”
老太太一边儿往外爬,一边儿骂。
舍不得骂自己儿子,倒是可劲儿骂自己的女儿和儿媳妇。
总之千错万错都不可能是她宝贝儿子的错。
“严清溪、成二喜你们给我等着,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这群不肖子孙!你们这群白眼狼,不得好死!”
满是怒气的咒骂声音刚落下,眼前突然出现了几双鞋子。
严老太太缓缓抬起头,看见了冲在最前面的成二喜。
成二喜原本还满心担忧,一路几乎飞奔而来,可才刚到城隍庙大门口,就在呼啸的风声中听见了严老太太骂她的声音。
她的表情有一瞬的尴尬,随即装作什么都没有听见的样子走上前把严老太太从扶起来。
严清溪停在几步之外,冷冷地瞧着原主的这个母亲。
那些不太清晰的,久远的记忆,在看见这张脸的时候全都清晰了起来。
原主积攒了几十年的委屈和痛苦,一瞬间袭上她的心头,好似一块大石头沉沉地压在了心口,令人难受。
“娘,你没事儿吧?”严浩上前,搭了把手。
严老太太抓着成二喜和严浩的手颤颤巍巍站起来,看着严清溪,她表情有些不自在。
目光不自觉地把严清溪从头到尾打量了一遍。
穿得料子可真好啊,头发梳得也好,脑袋上插着的银簪,起码得有一两吧?
过得可真好啊!
过得都这么好了,也不知道帮衬帮衬自己亲弟弟,也不知道管管她这个亲娘,过得好有什么用?
严老太太清了清嗓子,说道:“算你还有良心,知道过来接我,天底下的人都说养女儿不如养儿子,你瞧瞧你,我都快死了,你才知道过来,要是没有你弟弟,你早见不到我了。”
“要是没有我弟弟,你也不会被当成累赘丢在这一个人等死。”
严清溪一丁点面子也没给严老太太和严浩留,一张口就差点把人噎死。
“你胡说什么呢,那能怪你弟弟吗?你弟弟多孝顺你又不是不知道。”严老太太说着,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成二喜。
成二喜有苦难言,她暗暗叹了口气。
有些话,说再多都没有用,别人就是不信。
“那他可是真孝顺,都给您孝顺到满地爬了。”
严清溪主打一个阴阳怪气。
原本心里那点对老太太的母女之情,在听见她诅咒她不得好死的时候,也就散了。
“你!”严老太太这辈子最见不得任何人说自己儿子不好,哪怕那是事实也不行。
她赶紧给自己儿子找补道:“是我自己不想拖累他们,我自己想留在这儿的,跟你弟弟没关系。”
严清溪冷笑一声,在场的人谁能信?
她要是真想死,刚刚她就不会往外爬了。
“别说这么多了,大姐,娘之所以想不开就是因为家里粮食太少了,她总想着自己少吃一口,孩子们就能多吃一口,您现在日子过得好,我们以后跟着您,肯定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的事儿了。”严浩开口。
成二喜赶紧拍了拍两个孩子,小声催着:“快点去求求你们大姑,只要她答应,你们就能跟她一起去过好日子,快点去。”
严刚和严强立刻上前,正要开口,就被严清溪抬手阻止了。
“我不会带你们回去的,你们免开尊口。”
“为什么?大姑,你不是最疼我们了吗?”严刚问,他已经长得快有严清溪高了,直视着严清溪的时候,那张脸几乎和小时候的严浩一模一样。
严清溪轻轻抬手,摸了摸他的脑袋:“今年春天,我回去借钱的时候,是你关的大门吧?”
此言一出,严刚的脸瞬间白了一片。
他急忙道:“是奶奶让的,奶奶让我关门的。”
严清溪眨了眨眼:“你也这么大了,该懂事了,你觉得,我应该带你们回去,供你们吃供你们喝吗?”
严刚垂下头,脸色一点点涨红。
他说不出来肯定的话。
在活不下去的时候,她不是没有求助过娘家,可娘家人却将她拒之门外。
很抱歉,她不是个以德报怨之人,她释怀不了。
也不可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是你娘!”
严老太太怒斥一声,扒拉开严刚,瞪着严清溪:“我生了你养了你,你不能没良心。”
“是,我养,这样好了,我给你们送一百斤米面,按照现在的价格,一斤米三十文,一百斤就是三千文,让严浩给我写个欠条。”
严清溪开口,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你们也知道,现在的米有价无市,粮油铺早都关门了,家家户户有粮食也不可能卖,谁也不知道杖得打到什么时候,我也是看在咱们亲人一场的份上,才愿意卖给你们一百斤。”
“严清溪!你钻钱眼里了?你怎么能跟我们要钱?”严老太太打喊着,要不是腿脚不便,看她的样子都想冲上来打人。
严清溪挑了挑眉:“不想买啊?那算了。”
严清溪转头对宋子谦道:“我也是想尽孝的,奈何他们不愿意,那咱们回吧。”
宋子谦一直默默地注视着严清溪的手臂,眉头皱成一团,听见这话,立刻就要带严清溪走。
身后成二喜赶紧开口:“大姐你别走,我们答应,我们答应!”
她赶紧推了推严浩,小声道:“先把粮食拿了,别的以后再说,没有粮食,娘活不下去,孩子们也活不下去。”
不就是欠条吗,算得了什么,先活下去才最重要。
“这儿也没有纸笔,咱们先走吧。”严浩也认了下来。
严老太太腿脚不好,一听说要走,她下意识地就朝严浩看了过去。
自己儿子知道她膝盖不行,肯定会背着她,不能让她自己走。
她信誓旦旦地等严浩来背她,却亲眼见着严浩扭头就走到了最前头,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
“娘,我背您吧。”
成二喜把手里的包袱递给了严刚,弯腰蹲在严老太太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