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关系,天还早着,郝嬷嬷你也再去睡一会儿吧,若是有神医谷的消息了,第一时间告诉我。”

  黎东珠语气轻飘飘地,似乎并没有把她的话当一回事儿。

  反倒重新躺回床上去,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郝嬷嬷守在门口,打了个哈欠,却是没有了睡意。

  小姐是家中庶出的三小姐,自幼生母离世,是从小养在夫人身边长大的,却与夫人并不亲近。

  夫人严厉,尤其对这她们小姐,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她忤逆不听话,所以一直以来,她们小姐都是最乖的。

  可这一次,夫人命她前往满姑城参加她姥姥的祭礼,她却中途拐到了义通,且一呆就是半个多月不肯回去。

  此事定然已经激怒了夫人。

  等待她的,必然是最严厉的家法。

  若是换做从前,小姐一定怕极了,可能连觉都睡不好,想方设法要让夫人满意,可她刚刚竟说“没关系”?

  她们小姐到底是怎么了?

  “你说,这个黎东珠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严清溪和燕凝回到纺织厂,两个人也同样想不明白。

  “她一个来自京城的小姐,不回京城去,反倒在咱们这儿开绣坊,她能干得长久吗?”

  燕凝托着腮,觉得此事不靠谱。

  以她对那些官家小姐的了解,她们的身上规矩和枷锁更重,可不是想做生意就能做生意的。

  正常情况,官家小姐和夫人们经营自家的铺子,都是找信得过的掌柜去经营,几乎很少有人会抛头露面亲自管理。

  严清溪看着燕凝,试探着问道:“你有没有觉得她不太正常。”

  “何出此言?”

  “你看呐。”严清溪把自己的椅子往前挪了挪,开始分析:“她一个官家小姐,遭遇山匪后,不想着去投奔自己熟悉的亲人,反倒跟着子谦一个陌生男子来了义通,这正常吗?”

  燕凝摇头:“不正常。”

  “你才刚打算开个绣坊,刚想好名字,她就突然捷足先登,还用了个与你想的那么相似的名字,她莫不是有什么先见之明,知道绣坊一定能挣钱吗?”

  燕凝闻言,露出沉思:“其实我刚刚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却实在想不通,我还没有跟任何人说过想取名为‘燕云阁’的事儿,她不应该提前知道,可、可这真的是太巧合了。”

  “再者,”严清溪顿了顿,望着燕凝,问道:“你有没有觉得她看我的眼神不太对?”

  “这我倒是没有发现。”

  燕凝歪了歪脑袋:“我倒是觉得,你看她的眼神一直都不太对。”

  “咳咳。”

  严清溪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

  她表现的这么明显吗?

  严清溪编了个理由:“我这不是好奇吗?”

  黎东珠现下种种的行为,都让严清溪产生了幻觉,她总该不会和自己一样,都是穿书的吧?

  因为熟知剧情,知道燕凝会靠绣坊闯出一片天地,所以想先燕凝一步,自己代替她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商?

  下次见了,试试她。

  严清溪心中暗暗下了决定。

  因为绣坊被人先一步抢了,燕凝一时半会儿也没有找到更合适的铺面,开绣坊的事儿暂时搁置了下来。

  严清溪也一直都没有机会单独和黎东珠见面,一晃,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月。

  这天正赶上义通书院放假,宋子言、白扶淮、宋子谦和林招娣四人都已经搬着板凳围坐在桌前等了很久了。

  按理说,两刻钟前宋子询就应该回来了。

  可现在还没看见人影。

  没一会儿,门口来了个书院的同窗,与严清溪打了声招呼,说道:“严大娘晚上好啊,宋子询让我过来跟您说一声,他不想回来教家里这群气死人不偿命的学生了,所以让我骗您说他被先生留下补功课呢,这次假就不回来了。”

  这话叫他传的。

  若是被宋子询知道了,估计要被气得一蹦三尺高。

  当然,宋子询是不会知道的。

  他把李晓旭当好同窗好朋友。

  却不知道从他进入义通书院读书的那天起,李旭晓就被严清溪用半两银子收买了。

  这不,今天的宋子询就被出卖得彻彻底底了。

  桌前众人齐齐瞪大了眼睛。

  什么叫气死人不偿命的学生?

  说谁呢?

  “肯定不是说我,夫子们都夸我一点即通,聪明着呢。”白扶淮扬起小脑袋,很有自信地开口。

  宋子言也清了清嗓子:“我二哥肯定不会嫌弃我。”

  剩下的林招娣和宋子谦夫妻俩对视一眼,略显尴尬。

  他们俩没去过学堂,一直以来学的所有东西,都是靠着宋子询留下的笔记和书本自学的。

  从前在摘云岭的时候严清溪还有时间能教他们,到了义通城,严清溪忙得根本没时间管他们,他们就只能一直等到宋子询回来时候去请教他。

  严清溪也给宋子询布置了教书的任务,每七天休一天假,他都得从早到晚,盯着自家大哥和大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才多久啊,宋子询这位免费的家庭夫子就想罢工了?

  严清溪起身来到门口,把一串铜钱塞到了来报信儿的书院学生手中。

  “多想晓旭你特意跑一趟了,拿去买炭火炙肉吃,往后再有什么消息,再来跟大娘说,大娘还请你吃炙肉。”

  李晓旭笑得见牙不见眼,把钱袋子往怀里一揣,对着严清溪深深鞠了一躬:“这都是晚辈分内之事。”

  他直起身子,不忘提醒道:“对了严大娘,子询兄平日喜好在书院北门外的假山温书,哪儿背风且安静。”

  “多谢。”

  严清溪笑着道谢,转头冲着宋子谦招手:“套车,去书院。”

  义通书院北门假山处,宋子询果然在此。

  今日书院放假,学生们几乎都回家去了,他一个人形单影只在背书。

  一抬头看见了严清溪,吓得手里书差点掉了。

  “大、大娘?我不是叫人回去通知您了,我今日被先生留堂就不回去了。”宋子询赶紧开口解释。

  严清溪眯了眯眼睛:“是吗?那位先生啊?请出来我问一问,我们家子询这么优秀,怎么还能被留堂?”

  “这……这……”

  “行了,赶紧回去,今天你过生日,大娘和你大嫂给你准备了一桌子你爱吃的。”宋子谦上前,长臂一揽,将自家弟弟搂进了怀里。

  宋子询的表情瞬间一惊,满目惊喜。

  “我,我生日?”

  “是啊,十月初八,你忘了?”

  是啊,今天是十月初八,是他生辰。

  他从来都没有过过生辰,也从未特意记过日子,可严大娘记得,大嫂也记得……

  宋子询突然想给自己一巴掌。

  他竟然还嫌教家里人读书识字麻烦,他真不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