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老太太,我和儿媳一起改嫁 第154章 招工

小说:穿成老太太,我和儿媳一起改嫁 作者:夏小花 更新时间:2025-10-27 18:27:08 源网站:2k小说网
  ();

  也没生病啊,怎么说上胡话了?

  “不是,我觉得事情不太妙,是因为对方要货要得急,当时我们谈合作时,我看见我四爷了,他就在对面茶楼坐着,且我四爷的产业就在北边,我担心这是他做的局。”

  燕云蔚是燕凝的亲叔叔,如今分家,各自管着各自的产业,族中旁支却并未在燕凝的手上吃过亏,即使上次在满故城上吃了亏,他们也都认为是燕云蔚失策导致,并不会认为是他们自己不如燕凝。

  如今,燕凝手中那么大的家业,大大小小的酒楼饭馆十二家,女子纺织厂所有织娘、女工、农户上下千人,另还有裁缝铺和绣房各一间。

  偌大的家业都握在她一个女娃娃的手里,想抢想分的人,可不只是燕云蔚。

  从前他们插不上话,是因为还有个燕云蔚在,现在他们分了家,其他人的心思难免就活跃起来了。

  这些,燕凝一直以来都知道,也一直防备着。

  是以,在看见燕四老爷时,燕凝当即警惕起来。

  “你的意思是,担心他做局,找人来假意订货,实则是为了坑我们一笔大的?”严清溪疑惑道。

  “今日那人,怎么看都不像个商人。”燕凝道。

  严清溪忽地松了一口气:“希望如此。”

  “什么?”

  燕凝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耳朵都竖了起来。

  严清溪“咳”了一声,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只要不是真有什么大乱子就好,若只是商战,咱们如何都是能应对的。”

  “我主要担心的是,他们只给一笔定金,就让纺织厂加工加时地把一整批货都赶出来,毕竟他们要得急,按理说中间还要结款一次,可若是他们故意耽搁几天,等咱们把货都赶出来,他们还不给钱,咱们就亏大了。”

  燕家一直做的都是饭馆酒楼的声音,在经营工厂这方面实在没太多经验,难免有此担心。

  严清溪,想了想,道:“我有办法,这样,你去……”

  燕凝立刻眼神亮起来,不住地点头,“这样一来,怎么着都不会亏了。”

  “对了,以防万一,这些天你多囤货,希望是我想多了。”严清溪嘱咐了一声,再度踏上返回摘云岭的路。

  订货的事儿有可能是多心,可粮食涨价却是真的。

  车刚到摘云岭的村口,严清溪的骡子车就被围住了。

  “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我家媳妇呢?我家媳妇不回来秋收吗?”

  “诶?我姑娘也没回来啊。”

  “严大姐,织布机还做不做了,我好不容易把木匠活学会了,怎么说没活就没活了。”

  “对啊,我家地少,现在庄稼都收完了,我都待不住了。”

  严清溪从车上下来,立刻就被围得连路都走不了了。

  “我这趟回来,正好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如今纺织厂决定招长工,要男人,能干力气活的,大家回去商量商量,吃过晚饭后来我家院子,我再跟你们细说。”

  严清溪是这么想的,之前家里的院子都成了木匠工坊,她得先回去看一眼,收拾收拾什么的。

  可她此言一出,谁还能等得到晚上啊。

  一个两个地更不肯走了,非要跟着严清溪一起回家。

  严清溪被簇拥着、被迫着往家的方向走。

  “不是,我得收拾屋子。”

  “我们这么多人呢,还用得着您自己动手嘛。”

  “我们从城里回来还没吃饭呢。”

  “我做我做,我炖肉可老好吃了。”

  严清溪:“……那行吧。”

  反正不管她说什么,大家都不会走了。

  都想听听纺织厂招长工的事儿。

  旁边林招娣和宋子谦也同样被一群人围着,不过打听的事儿就各不相同了。

  围着林招娣的人打听的是白既,听说白既还活着,还闹了一场,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宋子谦那儿都是一群大老爷们,更直接了,一个两个给他出招,让他千万别怂,就算白既回来了也别怕,他可是正儿八经上了严清溪家户口的人,更有甚者,让他赶紧跟林招娣生个孩子。

  不管怎么样,最后也还能混个媳妇。

  宋子谦听得面红耳赤,赶紧放慢脚步,可不敢叫林招娣听见这些话。

  摘云岭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纺织厂这次招的长工,主要干的工作是搬运、打包、装车之类的体力活,所以招的是男人。

  但工作岗位有限,人数有限。

  目前定下的人数是一百二十人,需上白夜班两班倒。

  工钱一个月是一千文。

  一天管三顿饭,住在庄子里,一个月同样是两天假。

  大家心动是真的心动,可犹豫也是真的犹豫。

  一个月只能回来两天,那家里庄稼可怎么办?

  “除了长工,还有按天算钱的临时工,一天二百文,干一天算一天的钱。也管三顿饭,但往返车费就不管了,大家都听明白了吧,愿意报名的,现在就可以来了。”

  严清溪正想叫老二过来登记,抬头找了一下才想起来他在义通学院,没回来。

  看了一眼宋子谦,罢了。

  “招娣你来记一下名字。”

  “诶!”

  严清溪帮忙准备笔墨,心里默默念着,别的不说,宋子谦脱盲这事儿得提起来了,就算已经十八了,该学也得学!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摘云岭这次可是得了先机。

  报名临时工的人有二十个,报名长工的有七个。

  虽然临时工比长工少了近一半的工钱,可是上工和家里庄稼两不耽误,大家也高兴。

  家里地少人多的,自然就去干长工了。

  严清溪计划的是长工要八十人,临时工要四十人。

  结果,他们一个村就把临时工的名额占了一半。

  当天晚上,消息就传到了桂花村,不出意外,桂花村的人一来,临时工的名额就占完了。

  到了第二天中午时,一百二十人的名额已经满了。

  严清溪叫林招娣和宋子谦送走了一波一波来自大义乡十里八村的百姓。

  紧赶慢赶还来晚了的人,一顿痛心疾首,后悔自己没有长八条腿,跑得更快点。

  “诶?白青木怎么没来报名呢,他不是一直想去城里发展吗,这多好的机会啊?”有人问。

  严清溪刚抬眸看过去,就见问话的人被周围人给了一杵子。

  “说啥呢,他也配?你不知道他们家都干了啥事儿啊?就他那哥和嫂子,干的都不是人事儿。”

  “忘了忘了,哎呦,瞧我这记性。”

  “你可得了吧,你不就是想把外甥女嫁过去吗,人家说能给你们二两银子的聘礼,你们就心动了,故意在这儿给你亲家找活呢是不?我跟你说你可别糊涂,那一家子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问话的人赶紧抬头瞥了一眼严清溪,急忙摆手,撇清关系:“呸呸呸,没有的事儿,他是想娶我外甥女,那我跟我姐不是都没答应嘛。”

  说着,不忘朝严清溪挤眉弄眼地笑了笑。

  严清溪什么也没说。

  她不去报复白青云一家子,已是她宽宏大量。

  指望她给他们工作,那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