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招娣不高兴,她不想带着黎东珠。
可看见黎东珠带着笑脸看过来,她还是开口道:“好,好啊。”
于是,林招娣和黎东珠二人一起坐在了马车里,宋子谦则坐在前面负责赶车。
童生试算是科举的入门考试,一般都是各个县城自行组织考试,由本县县令出题以及阅卷,所以出结果的时间全看县令什么时候阅完卷子。
这不,今年出童生试结果的日子,比往年都要晚。
估计是县令大人实在有点忙吧。
榜已经张贴了出来,上面却极有仪式感地挂了一层红绸,一旁有穿着官府衙役衣裳的人,手里拿着铜锣,只等吉时一到,立刻就敲响铜锣,揭开红绸。
此时等着看榜的人早已人山人海,有相熟的三三两两都在宽慰鼓励对方,说着对方的家人定能考中之类的话。
“哐——”
铜锣声一响,衙役高喊:“吉时已到,揭榜!”
红绸揭开的瞬间,所有人齐齐往上涌。
黎东珠站在人群外,歪着脑袋道:“明明只是个童生试,倒是被义通县令整得有模有样,与别处还真不一样。”
义通县令坐在后衙,品着茶,怡然自得。
本县的童生,本县令自己宠,别人给不了的仪式感,他给。
“中了!”
林招娣一眼找到了宋子询的名字。
她激动地抓住宋子谦的胳膊,声音都忍不住激动道:“子询中了,咱们子询真的考中了童生!”
宋子谦也一样高兴,他张着嘴,笑得像是个**:“真的没想到,老二真的这么有本事,我……我从前竟然都没有想过要让他去读书。”
高兴之余,宋子谦对严清溪的感激更多了,要不是严大娘,老二岂不就被他耽误了。
“咱们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娘,要是早知道今天放榜,就该让子询亲自过来。”林招娣说着,又开始盘算起,得买点什么菜回去庆祝一番了:“子询爱吃大肘子,得给他买一个,上次买的卤花生他也爱吃,再买点给他,对了子谦,你说咱们是不是得给郭老先生准备点谢礼?”
“应该的,子询能考上童生,郭老先生功不可没,是得好好谢谢他。”宋子谦道。
“行,那我再买点红枣白糖。”
林招娣一边念叨一边催着宋子谦赶车,往市场去。
“怎么还不走?一会儿市场人太多了,车不好赶。”林招娣道。
宋子谦目光四处搜寻,疑惑道:“黎姑娘怎么不见了?刚刚不是还站在那儿吗?”
“诶?对啊,她人呢?”
林招娣刚刚一高兴,直接把黎东珠这个人给忘了,此时才想起来。
可二人四处看了半天,都没见到黎东珠的身影。
好好的一个大活人,不会丢了吧?
“快找找!”
林招娣有点慌了,虽说她不太喜欢这个会跟别人家相公回家的女人,可对方毕竟是个娇滴滴的黄花大闺女,若是遇见什么危险,她也良心不安。
县衙门口转了几圈,也没找到人,正当林招娣焦急地想要不回去纺织厂喊人帮忙时,突然看见黎东珠从县衙里面出来了。
身后送她的人,竟还是堂堂县令大人。
这……
“世伯您回去吧,我这几日先歇在燕家五姑**纺织厂,您放心好了,您看,我朋友都在这儿等我呢。”
黎东珠朝着县令大人盈盈一礼。
县令大人看了宋子谦和林招娣一眼,目光在林招娣的身上停顿片刻,随即微微一笑:“好,若有什么事儿,记得来找我。”
马车上,林招娣忍不住问:“黎姑娘,您还认识县令大人啊?”
不自觉地,林招娣已经用上了敬语。
黎东珠正通过车窗往外看,看见什么都是满眼新奇。
她开口道:“我也是第一次见,但他和我舅舅是好朋友,我经常听我舅舅提起,这次正好到了义通县,自然该去拜访一番。”
林招娣默默地记下了,黎东珠的舅舅很厉害。
“招娣姐姐,你能不能带我去纺织厂里面看看呀,我昨天还没看见呢。”
马车从城里走出来,周围没了什么热闹,黎东珠关上车窗,朝着林招娣眨了眨眼睛,语气莫名带着几分撒娇。
“啊,好啊!”
回到纺织厂,林招娣带着黎东珠一起往车间里面走去。
刚进大门,就听见了织娘们说话热火朝天的声音。
“昨个我不是休了两天假吗,我刚到家,我爹娘就问我纺织厂是不是要倒闭了,问我这个月的工钱还能不能发,我的天呐,他们到底都是从哪儿听来的谣言?”
“我也是!”
“我真服了,都要忙死了,我说昨天晚上做梦都在织布,我爹还特意托人过来问我是不是没活干了,他是不知道啊,我白天干,晚上做梦还在干。”
“哈哈哈哈哈……”
忙是真的忙,织娘们两班倒,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织布,都这样了,韩管事还说不够,还要她们加油。
她们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外面到处都在传她们纺织厂的虚假谣言。
外面也同样不知道,她们里面已经忙成了什么狗样子。
就连宋子谦,作为严清溪的家人,也是昨日才知晓真相。
和他一样被蒙在鼓里的,还有苗宁。
这天晚上,为了庆祝宋子询考中童生,严清溪一家人都回去了。
苗宁见到严清溪立刻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张纸递到了她的面前。
“什么?”
严清溪疑惑着接过来。
却在看清上面的内容后,一阵瞳孔地震。
她先是惊讶于苗宁竟然会写字,随后看清上面的内容更让她合不上嘴。
“这,是真的吗?”严清溪有些而不敢置信。
苗宁一阵点头:“阿巴阿巴。”
严清溪做梦都没有想到,苗宁竟然会有这么一条人脉,在遥远的青州地界,有个宁家商行是专门经营棉花以及一应制品的,虽然地址偏远了一点,东西却物美价廉。
而且,早在十日前,苗宁就已经用自己的零花钱送了一封信去青州,今天正好拿到了青州好友的回信。
他将回信一并打开给严清溪看。
信中所言,应好友苗安之请,他已发了第一批货物,从水路而走。
严清溪捏着纸张,一股名为感动的情绪彻底将她袭击了。
她忍不住失态了,一把抱住了苗宁。
“谢谢!”
在他的后背重重拍了两下,严清溪松开他,大步往外走。
今天晚上给宋子询庆祝完,明日一早就得返回纺织厂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燕凝。
如果第一批货的成色够好,他们纺织厂就能拥有一个物美价廉的供应商了!
苗宁可真的给了她一个大惊喜啊!
望着严清溪走远的背影,苗宁在原地站了许久。
有多久了呢,有多久没有被当**来对待了呢?
林招娣不高兴,她不想带着黎东珠。
可看见黎东珠带着笑脸看过来,她还是开口道:“好,好啊。”
于是,林招娣和黎东珠二人一起坐在了马车里,宋子谦则坐在前面负责赶车。
童生试算是科举的入门考试,一般都是各个县城自行组织考试,由本县县令出题以及阅卷,所以出结果的时间全看县令什么时候阅完卷子。
这不,今年出童生试结果的日子,比往年都要晚。
估计是县令大人实在有点忙吧。
榜已经张贴了出来,上面却极有仪式感地挂了一层红绸,一旁有穿着官府衙役衣裳的人,手里拿着铜锣,只等吉时一到,立刻就敲响铜锣,揭开红绸。
此时等着看榜的人早已人山人海,有相熟的三三两两都在宽慰鼓励对方,说着对方的家人定能考中之类的话。
“哐——”
铜锣声一响,衙役高喊:“吉时已到,揭榜!”
红绸揭开的瞬间,所有人齐齐往上涌。
黎东珠站在人群外,歪着脑袋道:“明明只是个童生试,倒是被义通县令整得有模有样,与别处还真不一样。”
义通县令坐在后衙,品着茶,怡然自得。
本县的童生,本县令自己宠,别人给不了的仪式感,他给。
“中了!”
林招娣一眼找到了宋子询的名字。
她激动地抓住宋子谦的胳膊,声音都忍不住激动道:“子询中了,咱们子询真的考中了童生!”
宋子谦也一样高兴,他张着嘴,笑得像是个**:“真的没想到,老二真的这么有本事,我……我从前竟然都没有想过要让他去读书。”
高兴之余,宋子谦对严清溪的感激更多了,要不是严大娘,老二岂不就被他耽误了。
“咱们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娘,要是早知道今天放榜,就该让子询亲自过来。”林招娣说着,又开始盘算起,得买点什么菜回去庆祝一番了:“子询爱吃大肘子,得给他买一个,上次买的卤花生他也爱吃,再买点给他,对了子谦,你说咱们是不是得给郭老先生准备点谢礼?”
“应该的,子询能考上童生,郭老先生功不可没,是得好好谢谢他。”宋子谦道。
“行,那我再买点红枣白糖。”
林招娣一边念叨一边催着宋子谦赶车,往市场去。
“怎么还不走?一会儿市场人太多了,车不好赶。”林招娣道。
宋子谦目光四处搜寻,疑惑道:“黎姑娘怎么不见了?刚刚不是还站在那儿吗?”
“诶?对啊,她人呢?”
林招娣刚刚一高兴,直接把黎东珠这个人给忘了,此时才想起来。
可二人四处看了半天,都没见到黎东珠的身影。
好好的一个大活人,不会丢了吧?
“快找找!”
林招娣有点慌了,虽说她不太喜欢这个会跟别人家相公回家的女人,可对方毕竟是个娇滴滴的黄花大闺女,若是遇见什么危险,她也良心不安。
县衙门口转了几圈,也没找到人,正当林招娣焦急地想要不回去纺织厂喊人帮忙时,突然看见黎东珠从县衙里面出来了。
身后送她的人,竟还是堂堂县令大人。
这……
“世伯您回去吧,我这几日先歇在燕家五姑**纺织厂,您放心好了,您看,我朋友都在这儿等我呢。”
黎东珠朝着县令大人盈盈一礼。
县令大人看了宋子谦和林招娣一眼,目光在林招娣的身上停顿片刻,随即微微一笑:“好,若有什么事儿,记得来找我。”
马车上,林招娣忍不住问:“黎姑娘,您还认识县令大人啊?”
不自觉地,林招娣已经用上了敬语。
黎东珠正通过车窗往外看,看见什么都是满眼新奇。
她开口道:“我也是第一次见,但他和我舅舅是好朋友,我经常听我舅舅提起,这次正好到了义通县,自然该去拜访一番。”
林招娣默默地记下了,黎东珠的舅舅很厉害。
“招娣姐姐,你能不能带我去纺织厂里面看看呀,我昨天还没看见呢。”
马车从城里走出来,周围没了什么热闹,黎东珠关上车窗,朝着林招娣眨了眨眼睛,语气莫名带着几分撒娇。
“啊,好啊!”
回到纺织厂,林招娣带着黎东珠一起往车间里面走去。
刚进大门,就听见了织娘们说话热火朝天的声音。
“昨个我不是休了两天假吗,我刚到家,我爹娘就问我纺织厂是不是要倒闭了,问我这个月的工钱还能不能发,我的天呐,他们到底都是从哪儿听来的谣言?”
“我也是!”
“我真服了,都要忙死了,我说昨天晚上做梦都在织布,我爹还特意托人过来问我是不是没活干了,他是不知道啊,我白天干,晚上做梦还在干。”
“哈哈哈哈哈……”
忙是真的忙,织娘们两班倒,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织布,都这样了,韩管事还说不够,还要她们加油。
她们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外面到处都在传她们纺织厂的虚假谣言。
外面也同样不知道,她们里面已经忙成了什么狗样子。
就连宋子谦,作为严清溪的家人,也是昨日才知晓真相。
和他一样被蒙在鼓里的,还有苗宁。
这天晚上,为了庆祝宋子询考中童生,严清溪一家人都回去了。
苗宁见到严清溪立刻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张纸递到了她的面前。
“什么?”
严清溪疑惑着接过来。
却在看清上面的内容后,一阵瞳孔地震。
她先是惊讶于苗宁竟然会写字,随后看清上面的内容更让她合不上嘴。
“这,是真的吗?”严清溪有些而不敢置信。
苗宁一阵点头:“阿巴阿巴。”
严清溪做梦都没有想到,苗宁竟然会有这么一条人脉,在遥远的青州地界,有个宁家商行是专门经营棉花以及一应制品的,虽然地址偏远了一点,东西却物美价廉。
而且,早在十日前,苗宁就已经用自己的零花钱送了一封信去青州,今天正好拿到了青州好友的回信。
他将回信一并打开给严清溪看。
信中所言,应好友苗安之请,他已发了第一批货物,从水路而走。
严清溪捏着纸张,一股名为感动的情绪彻底将她袭击了。
她忍不住失态了,一把抱住了苗宁。
“谢谢!”
在他的后背重重拍了两下,严清溪松开他,大步往外走。
今天晚上给宋子询庆祝完,明日一早就得返回纺织厂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燕凝。
如果第一批货的成色够好,他们纺织厂就能拥有一个物美价廉的供应商了!
苗宁可真的给了她一个大惊喜啊!
望着严清溪走远的背影,苗宁在原地站了许久。
有多久了呢,有多久没有被当**来对待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