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人?”

  徐卫国一听就乐了,他大手一挥,豪气干云。

  “这算个屁的事!”

  “有我爹在,你还怕他们受欺负不成?!”

  “不过你那个小侄女也可以带过去,首都钢铁厂是什么地方?家属大院,子弟学校,职工医院,样样都是全国顶尖的!户口直接给你办成北平户口!”

  “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徐卫国这番话,算是把齐卫东所有能找的借口都给堵死了。

  他甚至还挤了挤眼睛,脸上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笑容。

  “我可听说了,北平的涮羊肉,那叫一个地道!还有全聚德的烤鸭,滋味绝了!你小子就不想去尝尝?”

  “好家伙,卫国哥,你这是连糖衣炮弹都用上了。”

  齐卫东终于绷不住,笑骂了一句。

  气氛顿时轻松下来。

  他看着徐卫国,脸上的神情重新变得郑重。

  “行。这事我应下了。”

  “不过你得给我点时间,我得把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

  “这就对了!”

  徐卫国兴奋地一拍大腿,笑得合不拢嘴。

  “我就知道你小子是个拎得清的!调令一个星期之内就会下来,你赶紧准备准备。咱们兄弟俩,去北平,再干一番大事业!”

  说完,雷厉风行的徐卫国便转身大步离去,背影里都透着一股子按捺不住的意气风发。

  ……

  齐卫东回去,就将这事儿和邻居们说了,送了一些东西作为这段时间照顾的谢礼。

  晚上,小客堂里,气氛有点怪。

  王功庆吧嗒吧嗒抽着烟,烟雾缭绕里,那张老脸满是感慨。

  “我就说吧,卫东同志就是个有出息的小伙子!”

  “到了北平,那可是首都,咱不能丢了沪城人的脸面!好好干!”

  齐卫东点点头,郑重地应下。

  王洁就坐在旁边,一直没怎么说话,手指头在腿上划拉着什么。

  她忽然站起来,回屋拿了个小盒子出来,递到齐卫东面前。

  “这个给你。”

  她的声音有点闷。

  齐卫东打开,里面是一支崭新的英雄牌钢笔,黑色的笔杆在灯下泛着温润的质感。

  “你不是要写故事吗?北平是文化人的地方,用得上。”

  王洁说完,就扭过头去,不看他。

  齐卫东捏着那支笔,入手微凉,却沉甸甸的。

  他知道,这分量不止是钢笔的重量。

  “谢谢。”

  他把笔小心地收进口袋,贴着胸口。

  就在这时,门吱呀一声开了。

  苏映雪提着公文包,踩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来,一眼就察觉到院里这不同寻常的安静。

  她好看的眉毛挑了挑,嘴角勾起一抹调侃。

  “哟,这是开什么批斗大会呢?主角还是咱们的卫东同志?”

  一句话,把沉闷的气氛戳破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齐卫东身上。

  他摸了摸鼻子,开口道:“我要去北平了。”

  苏映雪脸上的笑容顿了一下。

  也就那么一下。

  她很快就恢复了那副慵懒又明艳的样子,走到他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啧啧两声。

  “北平啊,好地方。”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凌空点了点,像是在敬酒。

  “祝你,前程似锦。”

  “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见面的。”

  那句“说不定”,像羽毛一样,轻轻搔刮着人的心。

  齐卫东迎着她的目光,重重地点了下头。

  “好。”

  第二天,齐卫东回了村。

  泥坯房里,他刚把要去北平的事一说,母亲张桂花手里的碗“哐当”一下差点掉地上。

  “你要去北平?!”

  “那么老远的地方!你这孩子好不容易在沪城安稳下来,怎么又要折腾!我不准!”

  齐有福蹲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言不发,只是那烟雾一口比一口抽得猛。

  齐卫东早就料到会是这个反应。

  他蹲到母亲身边,耐着性子解释。

  “妈,不是我折腾,是首都钢铁厂点名要我过去,挂工程师的衔,这是大好事!”

  “最要紧的是,能把小丫的户口也迁过去,让她上北平的学校!那可是首都!全国最好的地方!”

  “以后小丫就是北平人了,您二老脸上多有光!”

  张桂花不说话了,只是眼圈有点红。

  齐有福猛地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站起身来。

  “孩子大了,翅膀硬了,想飞,你还能把他拴在裤腰带上?”

  “去吧。”

  “但是你得给我记牢了,逢年过节,必须回来!不然我打断你的腿!”

  齐卫东心里一酸,用力点头。

  “爸,妈,您放心!”

  ……

  他又找到正在村口忙活的陈春生和齐建设。

  两人一听他要走,那刚因为进城当上工人而咧开的嘴,又耷拉了下来。

  “卫东,你……你真要走啊?”陈春生搓着手,满脸都是不舍。

  齐建设更是急得抓耳挠腮:“卫东哥,你走了我们可咋办啊!”

  齐卫东一人给了一拳,捶在他们结实的肩膀上。

  “瞧你们那点出息!我走了,天还能塌下来?”

  他神色一正。

  “我不在家,我爸妈就拜托你们俩多照应了。”

  “谁要是敢欺负他们,你们知道该怎么做。”

  陈春生和齐建设一听这话,腰杆瞬间挺得笔直。

  “放心吧卫东!有福叔和婶子,以后就是我亲爹亲妈!谁敢动他们一根汗毛,我陈春生第一个跟他拼命!”

  “没错!我齐建设也是!”

  临走的前一天,齐卫东提着那个钧瓷碗,还有些从城里带来的糕点,登了徐家的门。

  开门的是赵敏。

  她一见齐卫东,脸上立刻堆满了慈爱的笑。

  “是卫东啊,快进来快进来!”

  她热情地把齐卫东拉进屋,又是倒茶又是拿水果。

  “阿姨听说了,你要和卫国一起去北平了?好啊,年轻人就该出去闯闯!”

  她絮絮叨叨地念着:“北平风大天干,你这孩子要记得多喝水,厚衣服一定要带够,别冻着了……”

  那份关切,让齐卫东心里暖洋洋的。

  不多时,徐光荣也从书房出来了。

  他背着手,步伐沉稳,目光落在齐卫东身上,审视中带着满意。

  “小子,不错。”

  “到了北平,天高皇帝远,但规矩不能忘。脑子要活,眼睛要亮,记住,少说话,多做事。”

  这寥寥几句,字字千金,是官场老油条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