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子里开了会,很快就决定将行李箱作为重点项目。
几天后,技术科的工作间里,齐卫东和瞿梦妍正围着一张桌子专心致志地讨论着。
桌面上,一个箱子被拆解成了零散的部件。
瞿梦妍手持尺子仔细测量着,嘴里也没闲着,对齐卫东分析道:“轮轴上的钢辐条得找专门的工厂定制,那样成本能压得更低。”
“等图纸最终敲定,必须马上做一份详细的成本核算。”
齐卫东听着,若有所思地附和:“我觉得这个木制框架还是有改进空间,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塑料材质?”
他脑海里浮现出前世更先进的设计,那些箱子不仅面料新颖,连骨架的材质都五花八门。
“嗯。”瞿梦妍对此表示赞同,“我得抽空去一趟箱包厂,看他们在材料上有没有什么新进展。”
齐卫东嗯了一声,随即指着安放拉杆把手的位置,提出了一个改进建议:“这个地方的凹槽得再深一些,好让把手完全收进去,这样整体能薄不少。”
“明白!这个尺寸我会重新计算,让它更贴合,还有别的要改的吗?”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图纸上的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午饭过后,他们又凑在一起,继续着上午的话题。
齐卫东把自己作为“用户”的体验感受,巧妙地转化为一条条具体的改进建议,瞿梦妍则在一旁认真记录,并从技术角度给出反馈。
一整天的时间,就在这图纸与细节的打磨中悄然流逝。
齐卫东也感觉自己对箱包设计的认知深入了不少。
……
“唉,你觉得这东西真能成吗?”齐卫东望着他们刚刚重新组装好的样品,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这东西和周颖那边的成品比起来,差距显而易见。
瞿梦妍也陷入了沉思。
“是啊,我也说不准。我自己觉得挺不错的,但就怕那些洋人不买账。”
她思索片刻,眼中忽然闪过一丝光亮,猛地说道:“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齐卫东一脸茫然:“去哪儿?”
“东交民巷!那儿使馆多,我们拿着这个去试试水!”瞿梦妍说着,脸上漾起一丝兴奋的笑容,利落地站起身,“走啊!”
齐卫东也跟着站了起来,有些迟疑:“这么去能行吗?现在就走?”
“嗨,怕什么!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东西搞定。快走了,你骑车带我!”瞿梦妍催促着,一把拉起箱子就往外走。
齐卫东见她兴致高昂,只好快步跟上。
到了楼下停车处,瞿梦妍侧身坐在后座,稳稳地抱住那个样品箱。
齐卫东蹬上自行车,载着她穿过街道,来到了广场附近的东交民巷。
这里的建筑风格迥异,充满了西洋情调。
街上行人不少,除了本地居民,不时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外国人。
“嘿,就停这儿!”瞿梦妍指着路边的台阶,轻声对他说。
齐卫东依言停下车,锁好后环顾四周,问道:“接下来怎么办?直接上去问?你会说外语吗?”
瞿梦妍摇了摇头:“不会。要不,我们找个翻译?”
齐卫东正要开口,却灵光一闪,笑着说:“不用那么麻烦,你把拉杆拉出来,拖着箱子在那些外国人面前来回走几趟。”
“他们要是感兴趣,肯定会多看几眼,根本用不着说话!你观察他们的眼神就行,好奇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瞿梦妍听完,眼睛一亮:“对哦!走,我们试试去!”
说罢,她熟练地拉出拉杆,拖着箱子,朝着不远处一个迎面走来的外国人走去。
巧的是,那人手里也提着一个不小的箱子。
他面容粗犷,看起来像个老毛子。
当瞿梦妍拖着带轮子的箱子从他身边经过时,果然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人的目光立刻被这个能滚动的箱子锁定了。
瞿梦妍心领神会,刻意放慢了脚步,装作在等后面的齐卫东。
“达瓦里希!”那个外国人主动靠近,好奇地打了个招呼。
瞿梦妍瞬间有些紧张。
主意是她出的,可真到了和外国人面对面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毫无经验,一下子就露了怯,更何况她压根不懂英文。她下意识地回头望向齐卫东。
“泥耗!”看到她的反应,对方立刻换上了生硬的中文。
瞿梦妍这才放松下来,微笑着回应:“你好!”
外国人指着她脚边的箱子,用那奇特的腔调问道:“这个箱子,你们在哪里买的?可以告诉我吗?”虽然发音古怪,但意思完全能听懂。
瞿梦妍笑了笑,解释道:“不好意思,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样品,就这一个。”
听到这个回答,对方脸上流露出明显的失望之情。
“谢谢!真不好意思,打扰了。”
他礼貌地道了声谢,便提着自己的箱子转身离开,临走前,还忍不住回头多看了两眼那个带轮子的箱子。
等人走远,瞿梦妍才长舒一口气,兴奋地对齐卫东说:“看见没?那些洋人对这东西真的很感兴趣!走,我们再找几个人试试!”
说完,她又拉着箱子,兴冲冲地走向人群。
齐卫东自然紧随其后。
接下来,他们遇到了好几个外国人,两人也渐渐放开了
虽然不是每个外国人都懂中文,但他们对这个新奇玩意儿的好奇心却是共通的。
一路上,不仅是外国人,连一些本地人也围上来好奇地询问。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两人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停车的地方。
瞿梦妍一边回味着刚才的经历,一边总结道:“你看,这东西绝对有市场!”
齐卫东点头赞同:“没错,等我们把它做得再精致些,肯定不愁卖。”
“行了,天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去吧!”
瞿梦妍笑着点头,跳上车后座,两人一路返回了厂里技术科。
一到地方,他们又一头扎进了研究中,直到临近下班才停了下来,齐卫东这才回到自己的科室。
厂子里开了会,很快就决定将行李箱作为重点项目。
几天后,技术科的工作间里,齐卫东和瞿梦妍正围着一张桌子专心致志地讨论着。
桌面上,一个箱子被拆解成了零散的部件。
瞿梦妍手持尺子仔细测量着,嘴里也没闲着,对齐卫东分析道:“轮轴上的钢辐条得找专门的工厂定制,那样成本能压得更低。”
“等图纸最终敲定,必须马上做一份详细的成本核算。”
齐卫东听着,若有所思地附和:“我觉得这个木制框架还是有改进空间,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塑料材质?”
他脑海里浮现出前世更先进的设计,那些箱子不仅面料新颖,连骨架的材质都五花八门。
“嗯。”瞿梦妍对此表示赞同,“我得抽空去一趟箱包厂,看他们在材料上有没有什么新进展。”
齐卫东嗯了一声,随即指着安放拉杆把手的位置,提出了一个改进建议:“这个地方的凹槽得再深一些,好让把手完全收进去,这样整体能薄不少。”
“明白!这个尺寸我会重新计算,让它更贴合,还有别的要改的吗?”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图纸上的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午饭过后,他们又凑在一起,继续着上午的话题。
齐卫东把自己作为“用户”的体验感受,巧妙地转化为一条条具体的改进建议,瞿梦妍则在一旁认真记录,并从技术角度给出反馈。
一整天的时间,就在这图纸与细节的打磨中悄然流逝。
齐卫东也感觉自己对箱包设计的认知深入了不少。
……
“唉,你觉得这东西真能成吗?”齐卫东望着他们刚刚重新组装好的样品,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这东西和周颖那边的成品比起来,差距显而易见。
瞿梦妍也陷入了沉思。
“是啊,我也说不准。我自己觉得挺不错的,但就怕那些洋人不买账。”
她思索片刻,眼中忽然闪过一丝光亮,猛地说道:“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齐卫东一脸茫然:“去哪儿?”
“东交民巷!那儿使馆多,我们拿着这个去试试水!”瞿梦妍说着,脸上漾起一丝兴奋的笑容,利落地站起身,“走啊!”
齐卫东也跟着站了起来,有些迟疑:“这么去能行吗?现在就走?”
“嗨,怕什么!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东西搞定。快走了,你骑车带我!”瞿梦妍催促着,一把拉起箱子就往外走。
齐卫东见她兴致高昂,只好快步跟上。
到了楼下停车处,瞿梦妍侧身坐在后座,稳稳地抱住那个样品箱。
齐卫东蹬上自行车,载着她穿过街道,来到了广场附近的东交民巷。
这里的建筑风格迥异,充满了西洋情调。
街上行人不少,除了本地居民,不时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外国人。
“嘿,就停这儿!”瞿梦妍指着路边的台阶,轻声对他说。
齐卫东依言停下车,锁好后环顾四周,问道:“接下来怎么办?直接上去问?你会说外语吗?”
瞿梦妍摇了摇头:“不会。要不,我们找个翻译?”
齐卫东正要开口,却灵光一闪,笑着说:“不用那么麻烦,你把拉杆拉出来,拖着箱子在那些外国人面前来回走几趟。”
“他们要是感兴趣,肯定会多看几眼,根本用不着说话!你观察他们的眼神就行,好奇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瞿梦妍听完,眼睛一亮:“对哦!走,我们试试去!”
说罢,她熟练地拉出拉杆,拖着箱子,朝着不远处一个迎面走来的外国人走去。
巧的是,那人手里也提着一个不小的箱子。
他面容粗犷,看起来像个老毛子。
当瞿梦妍拖着带轮子的箱子从他身边经过时,果然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人的目光立刻被这个能滚动的箱子锁定了。
瞿梦妍心领神会,刻意放慢了脚步,装作在等后面的齐卫东。
“达瓦里希!”那个外国人主动靠近,好奇地打了个招呼。
瞿梦妍瞬间有些紧张。
主意是她出的,可真到了和外国人面对面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毫无经验,一下子就露了怯,更何况她压根不懂英文。她下意识地回头望向齐卫东。
“泥耗!”看到她的反应,对方立刻换上了生硬的中文。
瞿梦妍这才放松下来,微笑着回应:“你好!”
外国人指着她脚边的箱子,用那奇特的腔调问道:“这个箱子,你们在哪里买的?可以告诉我吗?”虽然发音古怪,但意思完全能听懂。
瞿梦妍笑了笑,解释道:“不好意思,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样品,就这一个。”
听到这个回答,对方脸上流露出明显的失望之情。
“谢谢!真不好意思,打扰了。”
他礼貌地道了声谢,便提着自己的箱子转身离开,临走前,还忍不住回头多看了两眼那个带轮子的箱子。
等人走远,瞿梦妍才长舒一口气,兴奋地对齐卫东说:“看见没?那些洋人对这东西真的很感兴趣!走,我们再找几个人试试!”
说完,她又拉着箱子,兴冲冲地走向人群。
齐卫东自然紧随其后。
接下来,他们遇到了好几个外国人,两人也渐渐放开了
虽然不是每个外国人都懂中文,但他们对这个新奇玩意儿的好奇心却是共通的。
一路上,不仅是外国人,连一些本地人也围上来好奇地询问。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两人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停车的地方。
瞿梦妍一边回味着刚才的经历,一边总结道:“你看,这东西绝对有市场!”
齐卫东点头赞同:“没错,等我们把它做得再精致些,肯定不愁卖。”
“行了,天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去吧!”
瞿梦妍笑着点头,跳上车后座,两人一路返回了厂里技术科。
一到地方,他们又一头扎进了研究中,直到临近下班才停了下来,齐卫东这才回到自己的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