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63,我每天一个致富情报 第204章橡胶厂受挫

小说:开局1963,我每天一个致富情报 作者:天命最高 更新时间:2025-10-27 17:22:41 源网站:2k小说网
  ();

  赵明笑了笑:“瞿心妍他们不是说了吗!是齐卫东帮那个厂子抓了特务,人家为了感谢才给的订单!”

  “谁知道真假呢!”

  孙亮嘟囔了一句,正想再说什么,听见门口有了动静,立刻闭上了嘴。

  “快把东西拿给我看看!”

  门口传来了齐卫东催促瞿心妍的声音。

  紧接着是瞿心妍的笑声:“好啦!回去就拿给你看。”

  孙亮朝赵明递过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哎,你觉不觉得这两人之间有点情况?”

  说完,他便转身走开了。

  只留下赵明一人坐在那里,神情古怪地思索着。

  等他们回来,也没人再多说什么。

  瞿心妍一回到座位,就从桌子底下拿出一个布袋递给了齐卫东。

  “你小心点看,别弄坏了,这可是我跟别人借来的!”

  齐卫东接过袋子,打开一看,瞬间眼前一亮。

  里面是一双老式的直排轮滑鞋,看样式像是三十年代老美的产品。

  他对整体造型只是扫了一眼,目光立刻就锁在了底下的轮子上。

  太合适了。

  这个尺寸简直是绝配。

  只要再加一个小型的固定架,就堪称完美。

  不过这种轮子是铁芯外包塑料,有点像自行车的滚轴。

  他觉得似乎没必要这么复杂。

  端详了片刻,他抬头问道:“那个……心妍,这东西我能拿走用一下吗?我想带去给橡胶厂那边的人看看,保证不弄坏。”

  “行啊!你先拿去用吧。”

  齐卫东笑着把东西收好。

  这东西虽然有些旧,但在眼下可是个稀罕物。

  “哎,卫东,快去把你的假条给销了。”

  邓诗诗拿着手里的单子,提醒了齐卫东一句。

  齐卫东点了点头,找出自己的假条,准备过去**。

  齐卫东办妥事务回到科室,瞿心妍和邓诗诗早已等候在那儿。

  “底单给你,收好。”邓诗诗把一张单据递了过来。

  齐卫东顺手接过,紧接着问:“对了,邓姐,你之前提的那个橡胶厂,具体在什么位置?”

  “雨田村嘛!怎么,你想去?正好,我马上要去一趟钢铁局下采购单,从阜成门坐车刚好顺路。要不要一块儿?”邓诗诗爽快地发出邀请。

  齐卫东正愁路线不熟,立刻点头:“行啊,你什么时候动身?”

  “就现在!”邓诗诗麻利地收拾着手边的文件,“早点把事情敲定,厂里也能早点开工。要是下午再去,天黑前都不知道回不回得来。”

  “好,那我们一起走。”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齐卫东拎上装着滑轮的布袋,一道出了门。

  到了阜成门,他们登上了前往橡胶一厂方向的公交车。

  路程不长,大约二十多分钟后,齐卫东在橡胶厂高大的门牌下下了车,邓诗诗则继续乘车前往钢铁局。

  一抬头,高耸的烟囱正向天空吐着黑烟,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刺鼻气味。

  他拿着工作证,径直走向传达室。

  “同志你好,我来找供销科的记寒科长,有点采购上的事。”

  这个名字是邓诗诗告诉他的。

  首钢作为橡胶厂的老客户,双方自然有熟人对接。

  传达室的人核对过证件,便挥手放行了。

  齐卫东在厂区里边走边问,总算摸到了供销科的办公室,见到了记寒本人。

  记寒一听是配件厂来谈采购的,立马热情地将他迎了进去。

  如今这年头,有活干就是好事。

  “你们需要点什么?单子给我,我这就安排人去库房查查。”

  齐卫东没递单子,而是从布袋里掏出那个小玩意儿:“记科长,您给瞧瞧,我们想要类似这种的轮子,厂里能做吗?”

  记寒疑惑地接过去,翻来覆去地看:“这是个啥?看着倒有点像鞋底下的东西?”

  “嗯,这是国外的旱冰鞋,能在水泥地上滑着走。”齐卫东简单解释后,又重申道,“我就是想要它上面这个轮子,你们看能不能生产?”

  “这个……你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这个嘛……”齐卫东一时语塞,只能模糊地描述,“就是要结实耐磨,还得带点弹性。”

  记寒听完,眉头就皱起来了:“你的意思是,这东西不是标准件?而且连具体参数都没有?你们这是打算做什么用?”

  “是这样,我们厂里有个新产品,准备拿去参加广交会的,所以领导派我来咨询一下。”

  记寒面露难色:“你这……没规格,没图纸,就一句‘跟这个差不多’,连用什么料都不清楚,我们怎么下手?”

  “再说了,生产这玩意儿得先开模具,这都是成本。而且你看,这东西不光是橡胶,里头还有轴承,这我们可生产不了。”

  “你们得先去轴承厂把轴承定下来,我们才能根据轴承的尺寸,在外面给它包上一层橡胶。”

  一番话听得齐卫东眉头紧锁。

  他原以为只是个小轮子,没想到工序如此繁琐。

  他思索片刻,换了个问法:“那行,我先回去研究研究。咱们厂里有没有那种比较硬、耐磨、又稍微带点弹性的橡胶料?大概什么价位?”

  记寒看了看他手里的轮子,点了点头:“这种料是有的,在橡胶里头掺入炭黑,就能增加硬度和耐磨性。”

  “至于价格,用料其实不多,主要是工艺费。我估摸着一个怎么也得三毛钱左右。”

  “当然,这只是个大概,没经过精确核算,人工成本也算在里头了。”

  齐卫东心里有了数,便起身告辞:“行,那我先回去合计合计,有需要再过来麻烦您。”

  看来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之前满脑子都是拉杆,竟忽略了这小小的滑轮才是最麻烦的。

  “好,你先回去研究透了再说!”

  记寒客气地送他出门,心里却觉得这事儿有点悬。

  齐卫东离开橡胶厂,在门口等到回城的公交车,一路都在琢磨轮子的事。

  他对北平里的各个单位不熟,一时间也想不出还有哪里能做这种东西。

  他脑子里甚至闪过一个念头:实在不行,就干脆用最原始的木头轮子,好歹能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