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卫东心里一盘算,邓诗诗他们吃了闭门羹,十有八九是回工具厂了。
他立刻调转方向,原路返回。
这一来一回的折腾,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当他赶到工具厂时,日头已经升得老高,快十一点。
刚到工具厂附近,一阵腹痛袭来,他看见路边的公共厕所,便一头钻了进去。
这厕所是水泥砌的,空间倒是不小,可里头的卫生状况实在堪忧。
即便是大冬天,那股熏人的氨水味也直冲脑门,让人几乎窒息。
可以想象,要是到了夏天,这地方的味道该有多么恐怖。
外沿是一条小便池,里头是四排长长的蹲坑,中间有水泥隔断,总算保留了点最后的体面。
他早上出门就憋着,这会儿是真忍不住了。
他强忍着恶臭,在里头挑了个相对“顺眼”的坑位解决了内急。
冰冷的水泥冻得人**生疼。
他速战速决,一刻也不想多待,方便完立刻就从里面出来了。
刚一出厕所,齐卫东就迎面撞上了一个熟人,正是夹着一叠文件走出来的王科长。
“王科长?”
他试探着喊了一声。
王科长看见他,眉梢不易察觉地挑了一下,随即脸上挂起客套的笑容:“怎么又是你们?我昨天就说得很清楚了,厂里确实没有业务能分给你们。”
“这也是领导的决定,我们做下属的也没辙啊!”
他一边说,一边迈开步子,径直朝办公大楼的方向走去,显然不打算多谈。
齐卫东哪肯放过这个机会,连忙几步跟了上去。
他脑中念头急转,索性心一横,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王科长,我跟您打听个事,你们厂里……是不是藏着特务?”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让王科长猛地停下脚步,愕然地转过身来盯着他:“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年代,“特务”两个字的分量非同小可。
齐卫东见状,故意装作神秘兮兮地朝四周扫了一眼,压低声音笑道:“我刚才在里头上厕所,无意中听见两个半大孩子在隔壁嘀咕,他们说的话,我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你快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王科长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
自解放以来,清查潜伏分子始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个话题极其敏感。
尽管王科长还不清楚具体情况,但由不得他不重视。
这类事情,虽然常常闹出乌龙,可也确实有过顺藤摸瓜抓到真家伙的先例。
齐卫东摆出一副既困惑又觉得发现了大秘密的样子,说道:“我就听那俩小子在小声议论,说你们厂里有个人特别古怪,讲究得过分。”
“看书翻页要用镊子夹,自己写了画了的东西,从不乱扔,而是用一个专门的小炉子烧成灰,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您说,这要不是特务,还能是什么?”
他刻意模仿着乡下人谈论“阶级敌人”时那种既紧张又兴奋的语气,嘀嘀咕咕地说着。
当然,这些细节并非他凭空捏造,后世有相关解谜的资料。
王科长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这话是哪两个孩子说的?他们提到的那个人叫什么?”
“这我哪知道,我隔着板子在里头蹲着呢,又看不见人,就是觉得他们说的事儿稀奇。”
齐卫东一脸无辜地摊摊手,“至于名字,我也没听真切,老人家不是教导我们,要提高警惕,保卫胜利果实嘛。”
“王科长,我跟您说,现在的坏分子藏得可隐蔽了。”
王科长的眉毛微微一动。
这样古怪的人,他略有耳闻。
他们科室与妇联偶有工作往来,记忆中似乎确有这么一位人物。
心里有了数,他便点了下头:“行,这事我记下了,回头会去核实。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们单位目前确实没有订单指标,这事没得商量。”
齐卫东不作正面回答,只是笑了笑,搓着手道:“科长,外面风大,咱们还是赶紧回屋吧。”
听到这个台阶,王科长顺势点头,两人并肩走向办公楼。
到了办公室门前,王科长别有深意地感叹了一句:“到底是从京城来的,这警觉性就是不一样。”
随即他恢复了公事公办的语气:“行了,你反映的情况,无论真假,我们都会按流程去查证。”
齐卫东客套地应着:“那您先忙,我回去了。”
王科长点头后推门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
王科长一进门,脑子里还在回味齐卫东刚才那番话。
他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喂,是老李吗?我这儿有个情况,你那边帮忙核实一下……”
他言简意赅地将齐卫东提供的信息复述了一遍,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
看着办公室的门关上,齐卫东的目光转向了旁边的接待室,一眼就瞧见了等在那里的同伴。
他刚推门进去,邓诗诗就急忙朝他招手。
齐卫东在她们身边坐下,邓诗诗压低声音问:“你干嘛去了,这么半天?”
他随口找了个借口:“刚才肚子不太舒服,去了趟厕所。”
“啊,要不要紧?”邓诗诗一听,关切地问。
“没事了。”
齐卫东摆摆手,随即凑近了些,用只有三人能听见的声音说:“王科长刚回来,咱们现在过去吗?”
瞿心妍的视线在接待室里其他几拨人身上扫过,又与邓诗诗交换了一个眼神,最后几不可察地轻轻颔首。
然而她们还没来得及起身,接待室里就有人眼尖地发现了王科长的身影,立刻招呼同伴冲了出去。
这一下如同点燃了引线,屋里剩下的人瞬间反应过来,纷纷跟着涌向了王科长的办公室。
瞿心妍看着这乱糟糟的场面,不由得叹了口气:“本来还想等个没人的机会单独谈,这下倒好,全堵一块儿去了,猴年马月才轮到我们。”
话虽如此,三人还是跟着人群出了门。
只见王科长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人,而他正一脸疲惫地重复着昨天那套说辞。
齐卫东心里一盘算,邓诗诗他们吃了闭门羹,十有八九是回工具厂了。
他立刻调转方向,原路返回。
这一来一回的折腾,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当他赶到工具厂时,日头已经升得老高,快十一点。
刚到工具厂附近,一阵腹痛袭来,他看见路边的公共厕所,便一头钻了进去。
这厕所是水泥砌的,空间倒是不小,可里头的卫生状况实在堪忧。
即便是大冬天,那股熏人的氨水味也直冲脑门,让人几乎窒息。
可以想象,要是到了夏天,这地方的味道该有多么恐怖。
外沿是一条小便池,里头是四排长长的蹲坑,中间有水泥隔断,总算保留了点最后的体面。
他早上出门就憋着,这会儿是真忍不住了。
他强忍着恶臭,在里头挑了个相对“顺眼”的坑位解决了内急。
冰冷的水泥冻得人**生疼。
他速战速决,一刻也不想多待,方便完立刻就从里面出来了。
刚一出厕所,齐卫东就迎面撞上了一个熟人,正是夹着一叠文件走出来的王科长。
“王科长?”
他试探着喊了一声。
王科长看见他,眉梢不易察觉地挑了一下,随即脸上挂起客套的笑容:“怎么又是你们?我昨天就说得很清楚了,厂里确实没有业务能分给你们。”
“这也是领导的决定,我们做下属的也没辙啊!”
他一边说,一边迈开步子,径直朝办公大楼的方向走去,显然不打算多谈。
齐卫东哪肯放过这个机会,连忙几步跟了上去。
他脑中念头急转,索性心一横,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王科长,我跟您打听个事,你们厂里……是不是藏着特务?”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让王科长猛地停下脚步,愕然地转过身来盯着他:“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年代,“特务”两个字的分量非同小可。
齐卫东见状,故意装作神秘兮兮地朝四周扫了一眼,压低声音笑道:“我刚才在里头上厕所,无意中听见两个半大孩子在隔壁嘀咕,他们说的话,我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你快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王科长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
自解放以来,清查潜伏分子始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个话题极其敏感。
尽管王科长还不清楚具体情况,但由不得他不重视。
这类事情,虽然常常闹出乌龙,可也确实有过顺藤摸瓜抓到真家伙的先例。
齐卫东摆出一副既困惑又觉得发现了大秘密的样子,说道:“我就听那俩小子在小声议论,说你们厂里有个人特别古怪,讲究得过分。”
“看书翻页要用镊子夹,自己写了画了的东西,从不乱扔,而是用一个专门的小炉子烧成灰,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您说,这要不是特务,还能是什么?”
他刻意模仿着乡下人谈论“阶级敌人”时那种既紧张又兴奋的语气,嘀嘀咕咕地说着。
当然,这些细节并非他凭空捏造,后世有相关解谜的资料。
王科长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这话是哪两个孩子说的?他们提到的那个人叫什么?”
“这我哪知道,我隔着板子在里头蹲着呢,又看不见人,就是觉得他们说的事儿稀奇。”
齐卫东一脸无辜地摊摊手,“至于名字,我也没听真切,老人家不是教导我们,要提高警惕,保卫胜利果实嘛。”
“王科长,我跟您说,现在的坏分子藏得可隐蔽了。”
王科长的眉毛微微一动。
这样古怪的人,他略有耳闻。
他们科室与妇联偶有工作往来,记忆中似乎确有这么一位人物。
心里有了数,他便点了下头:“行,这事我记下了,回头会去核实。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们单位目前确实没有订单指标,这事没得商量。”
齐卫东不作正面回答,只是笑了笑,搓着手道:“科长,外面风大,咱们还是赶紧回屋吧。”
听到这个台阶,王科长顺势点头,两人并肩走向办公楼。
到了办公室门前,王科长别有深意地感叹了一句:“到底是从京城来的,这警觉性就是不一样。”
随即他恢复了公事公办的语气:“行了,你反映的情况,无论真假,我们都会按流程去查证。”
齐卫东客套地应着:“那您先忙,我回去了。”
王科长点头后推门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
王科长一进门,脑子里还在回味齐卫东刚才那番话。
他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喂,是老李吗?我这儿有个情况,你那边帮忙核实一下……”
他言简意赅地将齐卫东提供的信息复述了一遍,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
看着办公室的门关上,齐卫东的目光转向了旁边的接待室,一眼就瞧见了等在那里的同伴。
他刚推门进去,邓诗诗就急忙朝他招手。
齐卫东在她们身边坐下,邓诗诗压低声音问:“你干嘛去了,这么半天?”
他随口找了个借口:“刚才肚子不太舒服,去了趟厕所。”
“啊,要不要紧?”邓诗诗一听,关切地问。
“没事了。”
齐卫东摆摆手,随即凑近了些,用只有三人能听见的声音说:“王科长刚回来,咱们现在过去吗?”
瞿心妍的视线在接待室里其他几拨人身上扫过,又与邓诗诗交换了一个眼神,最后几不可察地轻轻颔首。
然而她们还没来得及起身,接待室里就有人眼尖地发现了王科长的身影,立刻招呼同伴冲了出去。
这一下如同点燃了引线,屋里剩下的人瞬间反应过来,纷纷跟着涌向了王科长的办公室。
瞿心妍看着这乱糟糟的场面,不由得叹了口气:“本来还想等个没人的机会单独谈,这下倒好,全堵一块儿去了,猴年马月才轮到我们。”
话虽如此,三人还是跟着人群出了门。
只见王科长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人,而他正一脸疲惫地重复着昨天那套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