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卫东最终还是决定要去。
既然干了这份工作,以后免不了要天南地北地跑,总得适应。
周芝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说完,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笑着补充道:“我给您弄张肉票,您看行不行?”
肉票对他来说不是难事,在科里匀一张出来就行。
他自己的那份留给小丫,再弄一张给周芝,也算是一份心意。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人情。
周芝本来就存了心要答应,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
不过是多添一双筷子的事,粮食肯定也是齐卫东自己出。
更何况,要不是他,自家明天那顿肉恐怕都吃不上。
“不用不用!”她连忙摆手,“今天的事我还没谢你呢!要不是你,我哪能拿到肉票啊!”
齐卫东闻言一怔:“您拿到餐券了?”
这东西全名叫餐券,但大伙儿都习惯叫它肉票。
“是啊!今天下午我们主任亲自给我送来一张。这事儿真得谢谢你!不然郝厂长哪会为我说话。”
齐卫东“哦”了一声,心里已然有数。
这事八成是郝副厂长发了话。
否则,周芝不可能拿到。
要是她有别的门路,也不至于去找主任。
巧就巧在,郝副厂长下午刚知道这事,肉票就立马到位了,除了他还能有谁?
不过他自己跟郝厂长其实并不熟,总共也就见过几面。
他没点破,只是顺着话笑道:“那敢情好,这是大好事啊。”
“可不是嘛,大好事!”周芝喜滋滋地应着,随即又笑道:“你放心出差去吧,小丫多一口吃的算什么。”
“我家兰兰性子内向,不爱跟院里孩子玩,偏偏跟你家小丫能玩到一块去。”
听她这么说,齐卫东心里一阵畅快:“那太好了,就这么说定了,麻烦您了!我回头再跟小丫说说。”
他知道兰兰那孩子确实有些内向,不怎么合群,就爱跟小丫待着。
真不知道自家这活泼好动的小丫头是怎么跟她玩到一起的。
“好说!”周芝满口答应下来。
说完,两人便各自忙着手里的晚饭。
只是,一边锅里煮的是金黄的玉米糊糊,而另一边锅里,却是卧着荷包蛋的雪白面条。
晚饭的香味从屋里飘了出来,齐卫东扬声朝里屋喊道:“小丫,开饭了。”
话音刚落,一个小小的身影就迈着轻快的步子跑了出来。
两人在桌前坐下,今晚吃的是鸡蛋面,没有旁的小菜,但雪白的面条上卧着金黄的鸡蛋,还淋足了喷香的猪油,分量给得十足。
看着小丫吃得小脸红扑扑的,齐卫东酝酿了一下,开口道:“小丫,我要去外地一趟,大概一个星期。”
“这几天你中午在学校吃,晚上就去兰兰姐家吃,好不好?”
小丫果然停下了吸溜面条的动作,抬起小脑袋看着他:“要去那么久?”
“一个星期左右就回来。”
听到这个时间,小丫又点了点头,没什么所谓地说道:“行,你去吧。我跟兰兰姐一起上学放学就行。”
“晚上一个人睡觉不害怕?”
“不怕。”
小丫说完,便又埋头专心对付碗里的面条。
他还是不放心地追问了一句:“那我可真走了?”
“你走你的嘛,放心吧。”
见小丫头确实没有表现出难过和不舍,齐卫东心里松了口气,脸上露出微笑:“行,那我尽快办完事回来。等会儿我把粮食送去给周芝阿姨,你晚上就在她家吃饭。”
“嗯,好。”
小丫头乖巧地应下,两人便继续吃饭。
饭后,齐卫东端着一袋粮食去了隔壁。
夜幕已经降临,周芝家堂屋里亮着灯,她正带着两个孩子吃饭。
“周姐,吃着呢?”
“是卫东啊,快坐。”周芝看见他,热情地招呼着,顺手把旁边一个小马扎递了过去。
齐卫东坐下后,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饭桌。
母子三人面前各放着一碗稀薄的玉米糊糊,桌子中间的小碗里是些许大酱,旁边碟子里零星几根榨菜。
两个孩子碗里也各有一小根,都是小心地啃一小口,再吃一大口糊糊,显然是舍不得一下吃完。
齐卫东收回视线,将带来的东西放在地上:“周姐,我得出趟差,小丫这几天的晚饭就麻烦您了。”
“这里是五斤白面,您看着给她做,一顿半斤。要是不够了,您跟小丫说,她知道粮票在哪。”
“一顿……半斤白面?”周芝的声音都变了调。
天哪,这哪是吃饭,这是吃金子啊!
一顿就半斤,不是一天。
齐卫东不想在吃食上委屈了小丫,在他看来,一顿半斤面不算什么。
“嗯,是的。”
但这标准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对别人家而言,就太奢侈了。
周芝咂了咂嘴,最终还是应了下来:“行,我知道了,你放心去吧。”
见她答应,齐卫东笑着从兜里摸出两颗大白兔奶糖,放在桌上,推到两个孩子面前。
“兰兰,以后上学放学,你带上小丫妹妹一起走,好吗?”
两个孩子的目光顿时被奶糖吸引了,眼馋地盯着,却不敢伸手,齐齐望向自己的母亲。
周芝略一思忖,便笑着对孩子们说:“拿着吧,快谢谢叔叔。”
“谢谢叔叔”。
“那行,周姐,你们先吃,我们回去了。”
“好,你快去忙你的。”
第二天一早,齐卫东把小丫送走再赶到办公室,已经有些晚了,科室里的人一个不落都到了。
大家伙儿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厂部为新产品征集意见并设下奖励的事。
他刚在自己的位置上坐稳,邓诗诗就凑了过来。
“卫东,你可算来了。去出差的事定下了吗?你要是去不了我得赶紧跟科长说,下午我还得去换粮票呢。”
齐卫东笑着应下:“嗯,去,家里都安排妥了。”
邓诗诗脸上露出笑意:“那行,我带你出去长长见识。粮票油票都带上,待会儿拿批条去换成全国通用的。”
“这次出门估计一个礼拜,最多不超过十天,你带个六斤粮票就够,厂里每天还给补四两。”
“都带了!”齐卫东再次点头。
邓诗诗嗯了一声:“好,我这就去跟科长报备一下。”话音落下,她便转身进了里间的办公室。
齐卫东最终还是决定要去。
既然干了这份工作,以后免不了要天南地北地跑,总得适应。
周芝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说完,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笑着补充道:“我给您弄张肉票,您看行不行?”
肉票对他来说不是难事,在科里匀一张出来就行。
他自己的那份留给小丫,再弄一张给周芝,也算是一份心意。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人情。
周芝本来就存了心要答应,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
不过是多添一双筷子的事,粮食肯定也是齐卫东自己出。
更何况,要不是他,自家明天那顿肉恐怕都吃不上。
“不用不用!”她连忙摆手,“今天的事我还没谢你呢!要不是你,我哪能拿到肉票啊!”
齐卫东闻言一怔:“您拿到餐券了?”
这东西全名叫餐券,但大伙儿都习惯叫它肉票。
“是啊!今天下午我们主任亲自给我送来一张。这事儿真得谢谢你!不然郝厂长哪会为我说话。”
齐卫东“哦”了一声,心里已然有数。
这事八成是郝副厂长发了话。
否则,周芝不可能拿到。
要是她有别的门路,也不至于去找主任。
巧就巧在,郝副厂长下午刚知道这事,肉票就立马到位了,除了他还能有谁?
不过他自己跟郝厂长其实并不熟,总共也就见过几面。
他没点破,只是顺着话笑道:“那敢情好,这是大好事啊。”
“可不是嘛,大好事!”周芝喜滋滋地应着,随即又笑道:“你放心出差去吧,小丫多一口吃的算什么。”
“我家兰兰性子内向,不爱跟院里孩子玩,偏偏跟你家小丫能玩到一块去。”
听她这么说,齐卫东心里一阵畅快:“那太好了,就这么说定了,麻烦您了!我回头再跟小丫说说。”
他知道兰兰那孩子确实有些内向,不怎么合群,就爱跟小丫待着。
真不知道自家这活泼好动的小丫头是怎么跟她玩到一起的。
“好说!”周芝满口答应下来。
说完,两人便各自忙着手里的晚饭。
只是,一边锅里煮的是金黄的玉米糊糊,而另一边锅里,却是卧着荷包蛋的雪白面条。
晚饭的香味从屋里飘了出来,齐卫东扬声朝里屋喊道:“小丫,开饭了。”
话音刚落,一个小小的身影就迈着轻快的步子跑了出来。
两人在桌前坐下,今晚吃的是鸡蛋面,没有旁的小菜,但雪白的面条上卧着金黄的鸡蛋,还淋足了喷香的猪油,分量给得十足。
看着小丫吃得小脸红扑扑的,齐卫东酝酿了一下,开口道:“小丫,我要去外地一趟,大概一个星期。”
“这几天你中午在学校吃,晚上就去兰兰姐家吃,好不好?”
小丫果然停下了吸溜面条的动作,抬起小脑袋看着他:“要去那么久?”
“一个星期左右就回来。”
听到这个时间,小丫又点了点头,没什么所谓地说道:“行,你去吧。我跟兰兰姐一起上学放学就行。”
“晚上一个人睡觉不害怕?”
“不怕。”
小丫说完,便又埋头专心对付碗里的面条。
他还是不放心地追问了一句:“那我可真走了?”
“你走你的嘛,放心吧。”
见小丫头确实没有表现出难过和不舍,齐卫东心里松了口气,脸上露出微笑:“行,那我尽快办完事回来。等会儿我把粮食送去给周芝阿姨,你晚上就在她家吃饭。”
“嗯,好。”
小丫头乖巧地应下,两人便继续吃饭。
饭后,齐卫东端着一袋粮食去了隔壁。
夜幕已经降临,周芝家堂屋里亮着灯,她正带着两个孩子吃饭。
“周姐,吃着呢?”
“是卫东啊,快坐。”周芝看见他,热情地招呼着,顺手把旁边一个小马扎递了过去。
齐卫东坐下后,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饭桌。
母子三人面前各放着一碗稀薄的玉米糊糊,桌子中间的小碗里是些许大酱,旁边碟子里零星几根榨菜。
两个孩子碗里也各有一小根,都是小心地啃一小口,再吃一大口糊糊,显然是舍不得一下吃完。
齐卫东收回视线,将带来的东西放在地上:“周姐,我得出趟差,小丫这几天的晚饭就麻烦您了。”
“这里是五斤白面,您看着给她做,一顿半斤。要是不够了,您跟小丫说,她知道粮票在哪。”
“一顿……半斤白面?”周芝的声音都变了调。
天哪,这哪是吃饭,这是吃金子啊!
一顿就半斤,不是一天。
齐卫东不想在吃食上委屈了小丫,在他看来,一顿半斤面不算什么。
“嗯,是的。”
但这标准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对别人家而言,就太奢侈了。
周芝咂了咂嘴,最终还是应了下来:“行,我知道了,你放心去吧。”
见她答应,齐卫东笑着从兜里摸出两颗大白兔奶糖,放在桌上,推到两个孩子面前。
“兰兰,以后上学放学,你带上小丫妹妹一起走,好吗?”
两个孩子的目光顿时被奶糖吸引了,眼馋地盯着,却不敢伸手,齐齐望向自己的母亲。
周芝略一思忖,便笑着对孩子们说:“拿着吧,快谢谢叔叔。”
“谢谢叔叔”。
“那行,周姐,你们先吃,我们回去了。”
“好,你快去忙你的。”
第二天一早,齐卫东把小丫送走再赶到办公室,已经有些晚了,科室里的人一个不落都到了。
大家伙儿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厂部为新产品征集意见并设下奖励的事。
他刚在自己的位置上坐稳,邓诗诗就凑了过来。
“卫东,你可算来了。去出差的事定下了吗?你要是去不了我得赶紧跟科长说,下午我还得去换粮票呢。”
齐卫东笑着应下:“嗯,去,家里都安排妥了。”
邓诗诗脸上露出笑意:“那行,我带你出去长长见识。粮票油票都带上,待会儿拿批条去换成全国通用的。”
“这次出门估计一个礼拜,最多不超过十天,你带个六斤粮票就够,厂里每天还给补四两。”
“都带了!”齐卫东再次点头。
邓诗诗嗯了一声:“好,我这就去跟科长报备一下。”话音落下,她便转身进了里间的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