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砰!砰!砰!”

  郑科长猛地用手掌捶打桌面,发出沉闷的巨响。

  “我跟你强调过多少遍了?采购之前,必须核对申购单!一个字都不能错!你为什么就是不看!”

  “我……我接手的时候,孙亮已经弄了一半了,我以为……”

  “你以为就不用看了?”

  郑科长怒不可遏,吼道:“你知道这批货是给谁的吗?2562厂!那是军工厂!军工产品,是能随便耽误的吗?”

  他喘着粗气,胸口剧烈起伏。

  这话一出,邓诗诗彻底不敢吱声了。

  她当然知道2562厂的分量,那是个保密单位。

  虽然他们厂供应的并非核心部件,泄密风险不大,但这批丝锥恰好是2562厂的订单急需的,耽误了工期,后果不堪设想。

  郑科长重重地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疲惫和无奈:“我去找人问问看吧,希望能借到,哎……”

  说完,他大步流星地走进了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很快,里面就传出他打电话的声音:“喂,麻烦您,帮我转接一下一机厂……”

  大厅里,邓诗诗见邓科长进去了,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懈,她赶紧抬手飞快地抹掉眼角的泪水。

  齐卫东的目光从邓诗诗泛红的眼圈上移开,落在了自己掌心那截报废的丝锥上,陷入了沉思。

  办公室的门终于开了,郑科长一脸凝重地从里面踱了出来。

  那紧锁的眉头,几乎瞬间就让邓诗诗的心沉了下去。

  可她还是不死心,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迎上去:“科长,有结果了吗?”

  郑科长看了她一眼,沉声说:“问了几家兄弟单位,他们手头上的备件也不富裕。倒不是不能借,主要是这东西金贵,万一再出点差池,他们也怕担责任,说要开会研究研究。”

  邓诗诗的肩膀垮了下来,心凉了半截。

  要是国产的零件,调剂一下也就过去了。

  偏偏这是进口货,动辄几百外汇,哪个厂子敢囤积太多?

  钱是次要的,要命的是外汇。

  眼下国家正勒紧裤腰带还“老大哥”的账,每一笔外汇都得精打细算,多少工厂连外汇配额都申请不下来。

  而且审批流程又长又复杂,远水解不了近渴。

  瞧着邓诗诗失魂落魄的样子,郑科长也跟着叹了口气:“行了,咱们科室面子不够大,借不来,不等于厂里没办法。”

  “明天我让厂办直接和轻工业部联系,申请调拨两根过来,生产任务耽误不得。”

  他话锋一转,严肃地盯着邓诗诗:“不过小邓,你得有个心理准备。这事一旦捅到厂里,全厂通报批评是免不了的。”

  邓诗诗闻言,脸色更白了。

  她当然明白,偌大的北平城不可能找不到两根丝锥,关键是这个流程对她个人的影响。

  惊动了厂部,意味着她今年的先进、奖金、各项补贴全都泡了汤。

  更严重的是,这会成为档案里的一个污点,对未来评职称、提干都是一道坎。

  厂里有老师傅就因为早年犯过错,熬了五六年都没能晋一级。

  “对不起,科长,是我不好,给您和科里添麻烦了。”

  邓诗诗低着头,声音里带着一丝愧疚。

  她知道,这事不仅是她个人的处分,科室和郑科长本人也会被牵连,至少在领导那里会留下一个管理不严的印象。

  “行了,你是我手下的人,我还能不管?”郑科长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了些,“以后做事多长个心眼,特别是这种牵扯到外汇的要紧事,务必慎之又慎。”

  邓诗诗用力点了点头,垂着眼帘不再说话。

  郑科长见状,也不再多说,只道:“快下班了,先这样吧。等明天看看那几家单位怎么回复,今天他们管事的都不在,也说不准。”

  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了。科室里剩下几人听了,也都默不作声。

  郑科长交代完,扫了众人一眼,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科里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他显然也没心思准点下班了。

  瞿心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目光从郑科长的背影上移开,又落到齐卫东他们身上,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将刚才发生的一切都默默记在了心里。

  下班铃声响起,大家收拾好东西,三三两两地离开了。

  齐卫东没和同事们一道,他跨上自己的自行车,一路骑回了家所在的大院。

  “哎哟,卫东,你这车子哪淘换来的?崭新锃亮的!”

  人刚进院门,眼尖的秦大妈就嚷嚷开了。

  齐卫东笑着把车撑好,应道:“秦大妈,您看走眼了,这是我卫国哥帮我弄的旧车,哪买得起新的。现在一辆凤凰牌没票都炒到三百多了,我这点工资可不够。”

  “旧的也不赖啊!”秦大妈咂了咂嘴,“看着就得花不少钱吧?”

  “我哥说他战友的,给了三十块钱。”

  “三十?”秦大妈眼睛一亮,“那可真是捡着了!太值了!”

  齐卫东跟秦大妈又寒暄了两句,一回头,瞧见齐小丫正站在不远处,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车子看,便朝她招了招手,示意她该回家了。

  一进家门,小丫的眼睛就直了,她围着那辆自行车,满脸都是不敢相信的神色:“小叔,这……这是卫国叔给你置办的?”

  齐卫东含糊地应了一声,目光落在屋外正咕嘟冒着热气的炉子上,随口问:“火生上了?”

  齐小丫“嗯”了一声,又把注意力转回自行车上,小声地担忧道:“卫国叔对你真好,这么大一笔钱呢。”

  听到这话,齐卫东心里觉得好笑。

  “这事儿你自个儿知道就行,别到处说,懂吗?”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向了灶台,中午和好的面还放着,正好现在煮了吃。

  齐小丫懵懵懂懂地应了声,也跟着他走出了房间。

  院子里炊烟四起,锅碗瓢盆的声响和饭菜的香气混杂在一起,今天不上工也不上学,家家户户都开饭得早。

  “周姐,朱大姐,都忙着呢?”齐卫东端着盆子出来,跟左右邻居打了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