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体是什么情况?”
听到齐卫东的疑问,瞿心妍便道出了原委:“就去年的事。我跟厂里的人出差,住招待所,当时厂里不是发了两张乙级酒票么,我们用了一张,他还想用剩下那张把我灌倒,我从小就……”
她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换了个说法,“我喝了半斤跟没事人一样,他却以为我醉了,大半夜摸进我房间……想干什么,你应该能猜到。”
齐卫东会意地点了点头。
瞿心妍接着说:“我早就觉得他心术不正,一直防着呢。我直接把招待所的服务员喊了过来……当场抓住了,他还能说什么?”
“后来就被派出所直接押回了厂里……最后的处理结果就是劳改。”
齐卫东听着,心里却犯了嘀咕,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顶多算个耍流氓未遂。
按常理说,厂领导为了名声,肯定会想办法把这事压下去,怎么会闹到劳改那么严重?
他猛然想起今天看到的那辆小轿车,心中顿时了然。
看来瞿心妍的背景不简单,家里有能说得上话的领导。
“那人被送回来后,嘴硬得很,一口咬定是自己喝多了走错门。”
瞿心妍补充道,“而且厂里有个女的,一直单方面迷恋他,压根不信厂里的通报,到处给我泼脏水,胡说八道。”
齐卫东默默听着,没有插话。
是非曲直,全凭一张嘴,他无法判断真伪。
但从今天接触下来看,他更愿意相信瞿心妍。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走回了办公室。
在厂里值班的日子,虽然人不能离开,但确实清闲得有些发慌。
瞿心妍手头没有紧急的单子要处理,其他科室也几乎没人走动,办公室里空荡荡的。
至于齐卫东,他刚来不久,业务还没上手,更是无所事事。
两人正闲聊着,办公室的门就被人推开了。
仿佛是他们的谈话招来了麻烦。
进来的是个年轻姑娘,估摸着二十出头,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眉眼间透着一股英气。
她嘴唇很薄,配上柳叶眉和高挺的鼻梁,显得有些刻薄。
她一进门,就怒气冲冲地把一个盒子“砰”地一声砸在桌上。
“你们采购科怎么做事的?买回来的东西都不检查一下吗?”
她环顾四周,没看到其他人,便质问道:“采购科的负责人呢?”
齐卫东被这阵仗弄得一愣,随即站了起来:“你好……我是采购组的,今天我值班,请问出什么事了?”
既然是采购组的锅,今天又轮到他,他自然不能躲。
谁知他这话更是火上浇油,那姑娘指着盒子质问:“出什么事了?单子上写得清清楚楚,要M8的丝锥,不是钻头!”
“丝锥和钻头你们都分不清吗?采购回来都不核对的?”
齐卫东皱了皱眉,凑过去看了一眼,盒子里嵌着两根乌黑的金属杆,大概小拇指粗细,十来厘米长,其中一半布满了螺旋状的纹路,他伸手摸了摸,刃口还挺锋利。
“瞿心妍,这事该怎么弄?要不我去找科长?”
然而,让他感到纳闷的是,自从那姑娘进来,瞿心妍就像没听见一样,低着头,装模作样地翻看手里的本子,仿佛外界的喧嚣与她毫无关系。
瞿心妍的视线终于从文件中移开,她淡漠地瞥了一眼,语气毫无波澜地对齐卫东说:“每个经手人都有登记本,上面清楚记录着采购时间和经办人。你自己去翻一下不就清楚了。”
见齐卫东还是一脸不知所措,她终究是看不下去,叹了口气站起身。
她没有理会旁边那个新来的女孩,只是从盒子边上抽过单据扫了一眼,便径直走向邓诗诗的办公桌,从一堆本子里抽出了采购记录。
她迅速翻了几页,眉头微微一蹙,又从另一个文件夹里抽出一张底单对照着看。
片刻后,她将两个本子推到齐卫东面前,指着上面的记录说:“你看,发起订单登记的是孙亮,可签收办结,完成采购的人,是你师父邓诗诗。”
齐卫东看着本子上两个不同的签名,虽然不明白其中缘由,但也意识到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
他当即有了决断:“这事得找我师父问清楚,我这就去找她。”
他转向一旁的女孩,问道:“同志,还没请教,你是哪个科室的?怎么称呼?”
女孩答道:“技术科,我叫瞿梦妍。”
瞿梦妍?
齐卫东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瞟向瞿心妍。
果不其然,瞿心妍像是没听见这个名字一般,视线牢牢钉在自己的文件上,态度冷得像冰。
一个瞿心妍一个瞿梦妍。
再联想到瞿梦妍眉宇间与瞿心妍那若有似无的相似之处,齐卫东瞬间恍然大悟。
难怪瞿心妍从一开始就态度古怪,原来这两人是认识的,而且怕不是亲姐妹。
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但他没多问,只对瞿梦妍点了点头:“你稍等,我马上找人回来处理。”
话音未落,他便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邓诗诗家住得不近,这也是她平时中午不回家的原因。
齐卫东骑着自行车,花了大概二十分钟,才七拐八绕地进了一个老胡同。
他跟人打听了一下,终于在一个杂院里找到了邓诗诗的家。
刚进院门,就喊了一声:“师父!”
邓诗诗正抱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在院子里跟几个大妈凑在一起闲聊,看样子刚睡醒,还有些睡眼惺忪。
看到齐卫**然找上门,她很是意外:“卫东?你怎么来了?厂里出事了?”
她知道,若非急事,徒弟不会这个点跑来。
“嗯,出了点岔子。”
“什么事?”
齐卫东三言两语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邓诗诗听完,脸色立刻严肃起来。
她把怀里的孩子放到地上,说:“快去找奶奶。”
接着,她朝院里一个正在搓衣服的大妈扬声道:“妈,厂里有急事,我得回去一趟。”
那大妈闻言皱了皱眉,但还是点了点头:“行,那你快去吧,正事要紧。”
得了应允,邓诗诗立刻跟着齐卫东走出了大院。
“具体是什么情况?”
听到齐卫东的疑问,瞿心妍便道出了原委:“就去年的事。我跟厂里的人出差,住招待所,当时厂里不是发了两张乙级酒票么,我们用了一张,他还想用剩下那张把我灌倒,我从小就……”
她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换了个说法,“我喝了半斤跟没事人一样,他却以为我醉了,大半夜摸进我房间……想干什么,你应该能猜到。”
齐卫东会意地点了点头。
瞿心妍接着说:“我早就觉得他心术不正,一直防着呢。我直接把招待所的服务员喊了过来……当场抓住了,他还能说什么?”
“后来就被派出所直接押回了厂里……最后的处理结果就是劳改。”
齐卫东听着,心里却犯了嘀咕,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顶多算个耍流氓未遂。
按常理说,厂领导为了名声,肯定会想办法把这事压下去,怎么会闹到劳改那么严重?
他猛然想起今天看到的那辆小轿车,心中顿时了然。
看来瞿心妍的背景不简单,家里有能说得上话的领导。
“那人被送回来后,嘴硬得很,一口咬定是自己喝多了走错门。”
瞿心妍补充道,“而且厂里有个女的,一直单方面迷恋他,压根不信厂里的通报,到处给我泼脏水,胡说八道。”
齐卫东默默听着,没有插话。
是非曲直,全凭一张嘴,他无法判断真伪。
但从今天接触下来看,他更愿意相信瞿心妍。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走回了办公室。
在厂里值班的日子,虽然人不能离开,但确实清闲得有些发慌。
瞿心妍手头没有紧急的单子要处理,其他科室也几乎没人走动,办公室里空荡荡的。
至于齐卫东,他刚来不久,业务还没上手,更是无所事事。
两人正闲聊着,办公室的门就被人推开了。
仿佛是他们的谈话招来了麻烦。
进来的是个年轻姑娘,估摸着二十出头,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眉眼间透着一股英气。
她嘴唇很薄,配上柳叶眉和高挺的鼻梁,显得有些刻薄。
她一进门,就怒气冲冲地把一个盒子“砰”地一声砸在桌上。
“你们采购科怎么做事的?买回来的东西都不检查一下吗?”
她环顾四周,没看到其他人,便质问道:“采购科的负责人呢?”
齐卫东被这阵仗弄得一愣,随即站了起来:“你好……我是采购组的,今天我值班,请问出什么事了?”
既然是采购组的锅,今天又轮到他,他自然不能躲。
谁知他这话更是火上浇油,那姑娘指着盒子质问:“出什么事了?单子上写得清清楚楚,要M8的丝锥,不是钻头!”
“丝锥和钻头你们都分不清吗?采购回来都不核对的?”
齐卫东皱了皱眉,凑过去看了一眼,盒子里嵌着两根乌黑的金属杆,大概小拇指粗细,十来厘米长,其中一半布满了螺旋状的纹路,他伸手摸了摸,刃口还挺锋利。
“瞿心妍,这事该怎么弄?要不我去找科长?”
然而,让他感到纳闷的是,自从那姑娘进来,瞿心妍就像没听见一样,低着头,装模作样地翻看手里的本子,仿佛外界的喧嚣与她毫无关系。
瞿心妍的视线终于从文件中移开,她淡漠地瞥了一眼,语气毫无波澜地对齐卫东说:“每个经手人都有登记本,上面清楚记录着采购时间和经办人。你自己去翻一下不就清楚了。”
见齐卫东还是一脸不知所措,她终究是看不下去,叹了口气站起身。
她没有理会旁边那个新来的女孩,只是从盒子边上抽过单据扫了一眼,便径直走向邓诗诗的办公桌,从一堆本子里抽出了采购记录。
她迅速翻了几页,眉头微微一蹙,又从另一个文件夹里抽出一张底单对照着看。
片刻后,她将两个本子推到齐卫东面前,指着上面的记录说:“你看,发起订单登记的是孙亮,可签收办结,完成采购的人,是你师父邓诗诗。”
齐卫东看着本子上两个不同的签名,虽然不明白其中缘由,但也意识到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
他当即有了决断:“这事得找我师父问清楚,我这就去找她。”
他转向一旁的女孩,问道:“同志,还没请教,你是哪个科室的?怎么称呼?”
女孩答道:“技术科,我叫瞿梦妍。”
瞿梦妍?
齐卫东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瞟向瞿心妍。
果不其然,瞿心妍像是没听见这个名字一般,视线牢牢钉在自己的文件上,态度冷得像冰。
一个瞿心妍一个瞿梦妍。
再联想到瞿梦妍眉宇间与瞿心妍那若有似无的相似之处,齐卫东瞬间恍然大悟。
难怪瞿心妍从一开始就态度古怪,原来这两人是认识的,而且怕不是亲姐妹。
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但他没多问,只对瞿梦妍点了点头:“你稍等,我马上找人回来处理。”
话音未落,他便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邓诗诗家住得不近,这也是她平时中午不回家的原因。
齐卫东骑着自行车,花了大概二十分钟,才七拐八绕地进了一个老胡同。
他跟人打听了一下,终于在一个杂院里找到了邓诗诗的家。
刚进院门,就喊了一声:“师父!”
邓诗诗正抱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在院子里跟几个大妈凑在一起闲聊,看样子刚睡醒,还有些睡眼惺忪。
看到齐卫**然找上门,她很是意外:“卫东?你怎么来了?厂里出事了?”
她知道,若非急事,徒弟不会这个点跑来。
“嗯,出了点岔子。”
“什么事?”
齐卫东三言两语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邓诗诗听完,脸色立刻严肃起来。
她把怀里的孩子放到地上,说:“快去找奶奶。”
接着,她朝院里一个正在搓衣服的大妈扬声道:“妈,厂里有急事,我得回去一趟。”
那大妈闻言皱了皱眉,但还是点了点头:“行,那你快去吧,正事要紧。”
得了应允,邓诗诗立刻跟着齐卫东走出了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