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一科内部又细分为物料采购和生活物资采购。

  科里设科长一名,姓郑,底下总共六个人。

  其中五个人是采购员,负责厂里的生产原材料和职工的生活物资。

  科里还有个小办公室,里头只有一个人,是赵干事。

  他负责对接厂里各个部门,处理单据和申报材料,还兼管科室的考勤,大小事务一把抓,算是科里的二号人物。

  因为人手紧张,采购科没有再设更细的小组,所以采购员们的活计也分得不那么清楚。

  除了本职的采购工作,科里一旦有事,谁都得顶上。

  忙起来的时候,互相搭把手干点杂活是常态。

  同时,由于后勤处本身下属科室很多,采购科需要办什么事,都得跟后勤处内部的其他科室打交道。

  比如后勤处有自己的会计室,管着发工资、付货款这些财务事宜,而这类对接工作,通常都落在了赵干事头上。

  齐卫东听了半天,心里有了数。

  说白了,采购科的人就是一群老黄牛,什么活都得干,具体干什么,全看科里当天的安排。

  正想着,两人到了一间办公室门口。

  办公室里是个大开间,摆着几张桌子,旁边还有两个小门。

  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人,气氛却有些凝重。

  一个四十多岁、身穿中山装的男人正板着脸训话:“一天到晚净整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让你们想办法,你们想出来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说完,他凌厉的目光扫到了门口的两人,眉头一拧:“杵那干嘛?还不进来!”

  郑国安脸上堆着笑,快步走上前:“郑科长,这是新来的同志,齐卫东。这位是郑科长。”

  “郑科长好。”齐卫东赶紧跟着喊了一声。

  办公室里其他人的目光都好奇地投了过来。

  郑科长上下打量了齐卫东一眼,眉头皱得更紧了,嘴里不轻不重地嘀咕了一句:“净知道往里塞人,老子这缺的是能干活的,给我安排的都是些什么货色。”

  这话不高不低,正好飘进齐卫东耳朵里,让他嘴角抽了抽。

  看起来,这位郑科长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主儿。

  郑国安心里直犯嘀咕,老郑这是发的哪门子邪火。

  平时说话难听就算了,今天当着新来的齐卫东也这么不留情面,实在不像话。

  郑科长可不管别人怎么想,大手一挥,直接下达命令:“都给我动起来!厂里已经给我下了死任务,说咱们年前的福利太差。”

  “月底之前,必须按厂里一人四两的标准,把鸡蛋给我弄回来!”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脸色都变了。

  一个中年人满脸苦涩地开口,正是科里的老资格王强:“郑科长,现在是什么年景您也清楚。咱们单位上上下下上万人,咱们采购一科负责一万人,那得多少鸡蛋啊,上哪儿淘换去?”

  “你跟我叫苦,我跟谁叫苦去?我要是有办法,还用得着在这儿跟你们磨嘴皮子!”

  老郑嗓门一扬,火气冲天,“现在农村副业都放开了,你们六个人,给我分头想办法,一人一百斤!”

  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敢接这个话茬,这任务实在太艰巨了。

  老郑的视线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还一脸懵懂的齐卫东身上:“你,叫什么来着?”

  “齐卫东!”

  “哦,齐卫东。”老郑上下打量他,“买东西会吗?”

  “这个……”

  “这个那个的,买东西都不会?”

  齐卫东被问得一愣,但还是很快点头:“会!”

  “会就行!进了采购科,就是我手下的兵,完不成任务就给我滚蛋!他们几个怎么干,你跟着学,也别说我给你加担子。”

  齐卫东茫然地眨了眨眼,虽然没搞懂办公室里的弯弯绕绕,但一听是买鸡蛋,他心里反而踏实了。

  别人能办到的事,自己没理由不行,于是他干脆地应了一声:“好!”

  “哎,这才像话。”郑科长满意地点了点头。

  旁边几位老同事看齐卫东的眼神却充满了古怪,心里暗道:真是个愣头青,没看见大家伙儿都僵着不吭声吗?

  科长这不明摆着是拿你这个新人来敲打我们几个老油条嘛!

  你看,新来的都答应了,你们还有什么说的?

  王强见状,眉头锁得更紧了,但还是硬着头皮问:“科长,那这次给的价钱是多少?您知道的,现在收东西,价钱不到位,人家根本不卖。”

  “要是好收,我还能被厂里领导骂?”

  郑科长没好气地顶了一句,接着说,“挂牌价是八毛二,这次特批,给你们提到一块钱一斤,能收多少就给我收多少!”

  说完,他把手一挥,总结道:“行了,别给我找理由。想当年老子在战场上,炮弹在耳边炸,冲锋号一吹,不照样往前冲?就这么定了!”

  话音一落,他背着手,迈着四方步扬长而去。

  办公室里,几个人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也就是办公室的赵干事,摇了摇头,转身回了自己的隔间。

  剩下的六个人围在一起,抱怨声四起。

  “这光景,上哪儿弄去啊!”

  “还能怎么办?跟以前一样,分片下公社去找呗!”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齐卫东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

  郑国安看气氛差不多了,拍了拍手笑道:“行了,来,介绍一下新同事。这位是齐卫东,大家刚才都听科长点过名了。”

  几个人都点了点头。许成功本来就和齐卫东认识。

  郑国安随即介绍了其他人。

  刚才一直跟郑科长搭话的老资历叫王强。

  另外还有两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许成功和潘杰,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邓诗诗。

  齐卫东连忙挨个笑着打了招呼,总算和新同事们都见了面。

  潘杰拧着眉头发话了:“你胆子可真不小,连底细都没摸清,就敢把这活儿揽下来。”

  邓诗诗一看气氛不对,赶紧打圆场:“行了,刚刚科长都把话说到那份上了,他能怎么回?”

  “别光说他,换了你,你敢说个不字?有这功夫不如想想怎么解决。”

  潘杰被她这么一说,也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