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副所长倒台带来的震荡,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涟漪扩散开后,水面终将恢复平静,只是这平静之下,暗流已然改换了方向。“椒香”门前的街道似乎都比往日更敞亮了些,连空气都透着股松快劲儿。

  孙梅和王芳脸上的笑容真切了许多,干活时嘴里都哼着小调。店里没了那些时不时冒出来的“检查”和“关切”,运转得更加顺畅。洛城店重新装修开业那天,甚至比第一次开业时还要热闹,张芸打电话过来时,声音里的兴奋隔着听筒都能溢出来。

  林椒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但心里那根弦却没完全放松。她知道,扳倒一个钱副所长,不等于扫清了所有障碍。生意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外部压力暂时消除,正是她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她开始系统性地梳理手头所有的资源和信息。

  设计上,特区寄来的那些彩色照片成了她的宝藏。她不再仅仅模仿上面的款式,而是开始深入分析其色彩搭配、廓形结构和细节处理的逻辑,结合北方女性的身形特点和穿着习惯,进行再创造。她设计的新系列,既有南方的时髦感,又带着“椒香”独有的、更贴合日常的精致。

  生产方面,与丽新制衣的合作步入稳定期。王经理大概也听闻了这边发生的事情,后续的合作更加规范,质量也保持在高位。但林椒并未满足,她让孙梅带着小赵,开始尝试小批量地独立完成一些工艺复杂的定制款和高端成衣。她要逐步建立起“椒香”自己的高端生产线,不能永远受制于人。

  供应链的拓展也在继续。她通过不同渠道寻找更优质、更独特的面料供应商,甚至开始留意一些国产的、有潜力的新兴面料。那袋来自红星机械厂的碎布,她一直没忘。虽然里面的秘密已被高朗他们取走,但“红星机械厂”这个名字,和她记忆中偶尔闪过的、关于更精密工业设备的模糊念头,像颗种子,埋在了心底。

  这天,她在整理之前积攒的资料时,翻到了顾师傅那本泛黄的图册。再次翻阅,感受又与之前不同。除了惊叹于那些超前的设计,她更注意到图册后面几页,有一些关于服装生产流程优化、标准化测量的潦草笔记和示意图。这显然是顾师傅多年经验的结晶。

  一个念头跳了出来:能否将顾师傅的这些经验,与特区看到的流水线理念结合起来?不是完全照搬那种冰冷的流水线,而是建立一套适合“椒香”小规模、高品质生产的标准作业流程?

  她把这个想法跟孙梅商量。孙梅起初觉得“太麻烦”,但在林椒的坚持下,两人开始尝试将一件衬衫的制作过程,拆解成十几个标准步骤,明确每个步骤的工具、手法、耗时和质量要求。过程磕磕绊绊,但当小赵按照这个流程做出一件几乎挑不出毛病的衬衫时,孙梅服气了。

  “这东西是好!”孙梅摸着那件衬衫,感慨,“以后就算来个生手,照着这法子练,也能很快上手,东西还不走样!”

  林椒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但方向是对的。标准化,是规模化、品牌化的基石。

  忙碌间隙,她偶尔会想起高朗。那次雷霆行动后,他又一次消失了,像人间蒸发。没有电话,没有纸条,仿佛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从未发生。林椒心里存着感激,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空落落的感觉。但她很快就把这情绪压下去,投入到更具体的事务中。她和他,本就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这天下午,她正在绘制新的秋冬系列设计图,店门被推开,一个穿着邮局**的小伙子送来一封挂号信。

  信封很普通,没有寄件人信息。林椒疑惑地拆开,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是打印的几行字,内容却让她瞬间坐直了身体:

  “据悉,红星机械厂部分闲置设备及技术人员,或可承接小型、高精度金属配件及模具加工。若有兴趣,可前往厂办‘三产’咨询接洽。近期或将有政策鼓励工业企业技术下沉,扶持民营企业。”

  信息简短,措辞谨慎,但指向明确!红星机械厂!金属配件和模具加工!这说的难道是服装生产中用到的,比如特殊扣具、拉链模具,甚至是未来可能用到的更高级设备零件?

  她的心怦怦直跳。这封信是谁寄来的?高朗?还是他通过某种方式安排的?这不仅仅是商机,更是一个信号!一个告诉她,视野可以放得更宽,可以向上游产业链延伸的信号!

  她紧紧攥着那封信,目光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城市的建筑,看到那个曾经布满秘密、如今可能蕴藏新机会的红星机械厂。

  旧的篇章已经翻过。新的蓝图,正在她手中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