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芸在电话里的哭腔像一根冰锥,瞬间刺穿了林椒的耳膜,直扎进心里。她握着话筒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但声音却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种逼人的沉静:
“张芸,别慌!人怎么样?你和小李受伤没有?”
“没、没有,”张芸**鼻子,声音还在抖,“他们是晚上来的,砸了橱窗和店门,里面挂的衣服扯坏了好多,柜台也掀了我们早上来上班才看见”。
人没事。林椒心里先松了半口气,随即怒火如同岩浆般在胸腔里翻滚。砸店!这是彻底撕破脸,用最下作、最暴力手段的恐吓和报复!
“报警了吗?”林椒问,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报了,派出所的同志刚来看过,拍了照,记录了,说会调查。”张芸的声音带着无助,“林姐,现在店里一团糟,好多街坊围着看我们怎么办啊?”
“听着,张芸,”林椒语速加快,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第一,保护好现场,除了警察,谁也别让动。第二,把被损坏的衣服、物品列个详细的清单,估算损失。第三,安抚好小李,你们俩今天先休息,工资照发,店暂时关门。我马上过去!”
放下电话,林椒站在原地,胸口剧烈起伏。阳光从玻璃窗透进来,照在总店整洁明亮的货架上,与电话里描述的洛城店的惨状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孙梅和王芳围上来,脸上写满了担忧和愤怒。
“无法无天了!光天化日,不对,是夜里敢砸店!”
“肯定是那个姓钱的指使的!太欺负人了!”
林椒没时间愤怒,她需要思考,需要应对。对方选择动洛城店,而不是本市的总店,很可能是顾忌赵科长来访后产生的影响,不敢在本地太过放肆,转而拿她在外地的薄弱环节开刀。这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试探,看她林椒会不会被吓住。
“孙姐,你看好总店,一切照常。”林椒迅速吩咐,“芳姐,你跟我去趟洛城。现在就去买车票。”
她没有丝毫犹豫。退缩?不可能。对方越是疯狂,越说明他们急了,怕了。
几个小时后,林椒和王芳站在了洛城店的门口。眼前的景象比电话里描述的更触目惊心。临街的玻璃橱窗碎了一地,像张咧开的黑洞洞的嘴。店门扭曲变形,锁被硬生生撬坏。里面更是一片狼藉,衣架东倒西歪,不少衣服被撕扯、踩踏,沾满了灰尘和碎玻璃,崭新的柜台被掀翻,里面的零钱和票据散落一地。
张芸和另一个店员小李眼睛红肿,惊魂未定地守在旁边,周围还有一些指指点点的邻居和路人。
派出所的同志还在做后续勘查。林椒走上前,表明身份,态度冷静而配合。
“同志,我们一定全力配合调查。这是我们的损失初步清单。”她把张芸刚整理好的清单递过去,“我们店在这里合法经营,按时纳税,从没跟人结过仇怨。发生这种事,我们实在想不通。”
负责的民警看了看清单,又看了看店里的惨状,眉头紧锁:“情况我们了解了,正在排查附近的目击者和监控(如果附近有的话)。你们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或者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林椒沉吟了一下,没有直接提钱副所长和刘彩凤,那缺乏证据,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她只说:“我们是做服装生意的,竞争肯定有,但都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如果非要说异常,前段时间,有人冒充我们合作厂家的人,想来行骗,被我们识破了。不知道跟这事有没有关联。”
她巧妙地把冒名者事件抛了出来,提供了一个调查方向。
民警记录了下来:“嗯,这个线索我们会留意。”
配合完警方,林椒让王芳帮着张芸她们继续清理现场,自己则走到僻静处,找了个公用电话亭。她需要把这件事,用最快的方式,传递给该知道的人。
她再次拨通了高朗留下的那个需要转接的号码。这一次,电话接通得很快。
“是我,林椒。”她的声音带着压制的急促,“洛城店昨晚被砸了,损失不小。人没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高朗骤然变得冷硬的声音:“什么时候的事?现场什么情况?”
林椒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包括派出所的初步处理和她提供的冒名者线索。
“知道了。”高朗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沉稳,但语速快了不少,“保护好员工,配合警方。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你那边,正常经营,别乱。”
他没多说,但林椒听懂了他的意思。他会介入,从另一条线去查。而她要做的,是稳住阵脚,不能自乱方寸。
“我明白。”林椒挂了电话,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高朗的介入,意味着这件事可能被提到另一个层面去审视。
回到店门口,看着工人们开始安装临时挡板,替换破碎的玻璃,林椒的眼神冰冷而坚定。
砸店?想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让她屈服?
做梦!
她非但不会退缩,还要借着这次事件,把事闹大!她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这光天化日之下,是谁在无法无天!
她对王芳低声交代:“芳姐,联系一下洛城本地的那家晚报记者,就是之前报道过咱们开店的那个。把这里的情况,‘客观’地跟他们反映一下。记住,只陈述事实,不猜测,不指责,尤其别提钱副所长。”
王芳瞬间明白了林椒的意图,用力点头:“好!我这就去!”
暴力吓不倒她,只会让她更清楚地看到对手的穷途末路,也更坚定她反击的决心。
张芸在电话里的哭腔像一根冰锥,瞬间刺穿了林椒的耳膜,直扎进心里。她握着话筒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但声音却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种逼人的沉静:
“张芸,别慌!人怎么样?你和小李受伤没有?”
“没、没有,”张芸**鼻子,声音还在抖,“他们是晚上来的,砸了橱窗和店门,里面挂的衣服扯坏了好多,柜台也掀了我们早上来上班才看见”。
人没事。林椒心里先松了半口气,随即怒火如同岩浆般在胸腔里翻滚。砸店!这是彻底撕破脸,用最下作、最暴力手段的恐吓和报复!
“报警了吗?”林椒问,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报了,派出所的同志刚来看过,拍了照,记录了,说会调查。”张芸的声音带着无助,“林姐,现在店里一团糟,好多街坊围着看我们怎么办啊?”
“听着,张芸,”林椒语速加快,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第一,保护好现场,除了警察,谁也别让动。第二,把被损坏的衣服、物品列个详细的清单,估算损失。第三,安抚好小李,你们俩今天先休息,工资照发,店暂时关门。我马上过去!”
放下电话,林椒站在原地,胸口剧烈起伏。阳光从玻璃窗透进来,照在总店整洁明亮的货架上,与电话里描述的洛城店的惨状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孙梅和王芳围上来,脸上写满了担忧和愤怒。
“无法无天了!光天化日,不对,是夜里敢砸店!”
“肯定是那个姓钱的指使的!太欺负人了!”
林椒没时间愤怒,她需要思考,需要应对。对方选择动洛城店,而不是本市的总店,很可能是顾忌赵科长来访后产生的影响,不敢在本地太过放肆,转而拿她在外地的薄弱环节开刀。这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试探,看她林椒会不会被吓住。
“孙姐,你看好总店,一切照常。”林椒迅速吩咐,“芳姐,你跟我去趟洛城。现在就去买车票。”
她没有丝毫犹豫。退缩?不可能。对方越是疯狂,越说明他们急了,怕了。
几个小时后,林椒和王芳站在了洛城店的门口。眼前的景象比电话里描述的更触目惊心。临街的玻璃橱窗碎了一地,像张咧开的黑洞洞的嘴。店门扭曲变形,锁被硬生生撬坏。里面更是一片狼藉,衣架东倒西歪,不少衣服被撕扯、踩踏,沾满了灰尘和碎玻璃,崭新的柜台被掀翻,里面的零钱和票据散落一地。
张芸和另一个店员小李眼睛红肿,惊魂未定地守在旁边,周围还有一些指指点点的邻居和路人。
派出所的同志还在做后续勘查。林椒走上前,表明身份,态度冷静而配合。
“同志,我们一定全力配合调查。这是我们的损失初步清单。”她把张芸刚整理好的清单递过去,“我们店在这里合法经营,按时纳税,从没跟人结过仇怨。发生这种事,我们实在想不通。”
负责的民警看了看清单,又看了看店里的惨状,眉头紧锁:“情况我们了解了,正在排查附近的目击者和监控(如果附近有的话)。你们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或者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林椒沉吟了一下,没有直接提钱副所长和刘彩凤,那缺乏证据,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她只说:“我们是做服装生意的,竞争肯定有,但都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如果非要说异常,前段时间,有人冒充我们合作厂家的人,想来行骗,被我们识破了。不知道跟这事有没有关联。”
她巧妙地把冒名者事件抛了出来,提供了一个调查方向。
民警记录了下来:“嗯,这个线索我们会留意。”
配合完警方,林椒让王芳帮着张芸她们继续清理现场,自己则走到僻静处,找了个公用电话亭。她需要把这件事,用最快的方式,传递给该知道的人。
她再次拨通了高朗留下的那个需要转接的号码。这一次,电话接通得很快。
“是我,林椒。”她的声音带着压制的急促,“洛城店昨晚被砸了,损失不小。人没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高朗骤然变得冷硬的声音:“什么时候的事?现场什么情况?”
林椒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包括派出所的初步处理和她提供的冒名者线索。
“知道了。”高朗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沉稳,但语速快了不少,“保护好员工,配合警方。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你那边,正常经营,别乱。”
他没多说,但林椒听懂了他的意思。他会介入,从另一条线去查。而她要做的,是稳住阵脚,不能自乱方寸。
“我明白。”林椒挂了电话,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高朗的介入,意味着这件事可能被提到另一个层面去审视。
回到店门口,看着工人们开始安装临时挡板,替换破碎的玻璃,林椒的眼神冰冷而坚定。
砸店?想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让她屈服?
做梦!
她非但不会退缩,还要借着这次事件,把事闹大!她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这光天化日之下,是谁在无法无天!
她对王芳低声交代:“芳姐,联系一下洛城本地的那家晚报记者,就是之前报道过咱们开店的那个。把这里的情况,‘客观’地跟他们反映一下。记住,只陈述事实,不猜测,不指责,尤其别提钱副所长。”
王芳瞬间明白了林椒的意图,用力点头:“好!我这就去!”
暴力吓不倒她,只会让她更清楚地看到对手的穷途末路,也更坚定她反击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