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释梵天的心口。
他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叫本就不属于我?那是我前世苦修万载,舍身坐化留下的道果!是我!我的!
这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属于我的东西吗?
他想咆哮,想辩解,可在了尘方丈那平静的目光下,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大人面前撒泼打滚,哭诉玩具被抢走的小孩,而这个大人,非但不安慰他,反而说这玩具本就不该是他的。
这股憋屈,让他英俊的面庞涨成了猪肝色。
姚曦灵在一旁看着,心头莫名地感到一阵快意。她虽不喜秦修的行事风格,但对这个自以为是,视众生为蝼蚁的释梵天,更是没有半分好感。
秦命则懒得去管这些弯弯绕绕,他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个老和尚说话还挺中听,不像那个秃驴一样咋咋呼呼。
秦修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心中暗笑。
这老和尚,是个明白人。他知道东西肯定是被自己拿了,但他更看重佛心与禅理。释梵天越是愤怒,越是执着于“我”的道果,在了尘看来,就越是落了下乘,离佛越远。
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有缘人”的身份,坐得更实一些。
他叹了口气,主动将手腕上的“菩提渡厄珠”展示出来,一脸诚恳地对释梵天说道:“这位大师,我不知你说的菩萨本源是什么。但这串念珠,确实是我在地摊上所购,当时只觉得与它有缘,戴上后,心中一片宁静,许多修行上的困惑,都豁然开朗。”
他顿了顿,看向了尘方丈,目光清澈,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偶得机缘的幸运儿。
“方丈大师佛法高深,想必能看出此物不凡。若此物真与贵寺有缘,晚辈愿将它交由方丈处置,只求能解开晚辈与这位大师之间的误会。”
他说着,竟真的做出要将念珠撸下来的姿态。
这一手,叫以退为进。
他断定了尘不敢接。
果然,了尘的目光微微一凝。
他是什么人?佛法通玄的大能。他能感觉到,那股浩瀚的菩萨本源,已经与秦修腕上的珠子,以及秦修本人,产生了一种近乎完美的,水**融的“缘法”。
这是一种道与理的契合,而非外力强夺。
如果他此刻强行索要,那就不是“物归原主”,而是“横夺他人机缘”。这对一位得道高僧而言,是足以动摇自身佛心的。
“阿弥陀佛。”了尘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制止了秦修的动作。
“施主不必如此。万法随缘,缘起缘灭,皆是定数。此珠与你有缘,那便是你的。贫僧方才所言,共品禅茶,并非虚言。只是看施主尘缘未了,身旁似有魔气萦绕,故想请施主入寺一叙,为你讲一段《清心咒》,化解些许戾气。”
老和尚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秦修台阶,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我不抢你的珠子,但你这个人,我要带回去看看。
你弟弟身上的魔气,我注意到了。
释梵天听到这话,差点又是一口血喷出来。
完了。
住持师伯不仅不帮自己夺回道果,还要请这个小偷去寺里喝茶听经?
这叫什么事啊!
秦修心中明镜似的。这老和尚,是盯上自己了。这杯“禅茶”,怕是不好喝。
但他脸上却是一副惊喜的表情:“能得方丈大师亲自讲经,晚辈荣幸之至!求之不得!”
开玩笑,不去?
不去才说明心虚。
要去,不但要去,还要大摇大摆地去。把金光寺这潭水搅得越混,自己才越有机会拿到净世佛莲。
“善。”
了尘方丈点了点头,枯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笑意。
他转身,向着梵天城的方向,缓缓走去。他没有驾驭佛光,也没有施展任何神通,就那么一步一步地走着,每一步落下,脚下都仿佛有无形的涟ziapp缩地成寸,速度却快得不可思议。
秦修拉着秦命和姚曦灵,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秦命传音道:“哥,这老和尚神神叨叨的,不会有诈吧?”
“放心。”秦修回道,“只要我们一口咬定,这珠子是捡的,是缘分,他们就拿我们没办法。佛门中人,最讲究一个‘理’字,只要我们占着理,他们就得客客气气的。”
姚曦灵走在另一侧,她看着前方那个闲庭信步的僧人背影,又看了看身边这个云淡风轻,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秦修,心中那名为“怀疑”的闸门,已经被彻底冲垮,洪水淹没了一切她过往的认知。
这个世界,在她眼中,变得越来越陌生,也越来越……有趣。
只剩下释梵天,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看着一行人远去的背影。
他的道果,他的未来,他的第九世轮回,就这么轻飘飘地,跟着一个他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的仇人,走进了他最尊敬的宗门。
而他,这个真正的主人,却像个笑话一样,被排挤在外。
“噗!”
压抑许久的怒火与憋屈,终于冲破了心防,一口鲜血,染红了身前的竹林。
……
金光寺。
坐落于梵天城之巅,并非世俗想象中的金碧辉煌,而是一座座古朴的青石庙宇,掩映在苍翠的菩提古树之间,钟声悠扬,禅意自生。
当了尘方丈带着秦修三人踏入山门的那一刻,整个金光寺都仿佛被惊动了。
无数道目光,或好奇,或审视,或惊疑,都汇聚在了他们身上。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了尘方丈竟是对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年轻人青睐有加,而他身后,还跟着一个气息邪异,隐有魔气流淌的少年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住持带回来的是什么人?竟让他老人家亲自去迎?”
“那个黑衣少年……好可怕的魔气!住持怎么会允许这种人踏入佛门净地!”
议论声四起。
了尘方丈充耳不闻,他领着秦修,直接来到了寺内最大的讲经堂。
此刻,讲经堂内早已坐满了僧人与前来观礼的各方修士,他们都是为了即将开始的“佛子论道”大会而来。
了尘方丈走到讲经堂最上方的蒲团坐下,然后指了指身旁不远处的一个位置,对秦修道:“施主,请坐。”
这一下,全场哗然。
那个位置,是首席长老才有资格坐的!
秦修也不客气,坦然坐下。他知道,这杯茶,已经开始烫嘴了。
老和尚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
果然,了尘方丈目光扫视全场,洪亮的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
“今日‘佛子论道’,因缘际会,得遇一位与我佛有大缘的施主。故而,今日论道之题,便由‘何为佛法’,改为‘何为佛缘’。”
他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叫本就不属于我?那是我前世苦修万载,舍身坐化留下的道果!是我!我的!
这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属于我的东西吗?
他想咆哮,想辩解,可在了尘方丈那平静的目光下,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大人面前撒泼打滚,哭诉玩具被抢走的小孩,而这个大人,非但不安慰他,反而说这玩具本就不该是他的。
这股憋屈,让他英俊的面庞涨成了猪肝色。
姚曦灵在一旁看着,心头莫名地感到一阵快意。她虽不喜秦修的行事风格,但对这个自以为是,视众生为蝼蚁的释梵天,更是没有半分好感。
秦命则懒得去管这些弯弯绕绕,他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个老和尚说话还挺中听,不像那个秃驴一样咋咋呼呼。
秦修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心中暗笑。
这老和尚,是个明白人。他知道东西肯定是被自己拿了,但他更看重佛心与禅理。释梵天越是愤怒,越是执着于“我”的道果,在了尘看来,就越是落了下乘,离佛越远。
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有缘人”的身份,坐得更实一些。
他叹了口气,主动将手腕上的“菩提渡厄珠”展示出来,一脸诚恳地对释梵天说道:“这位大师,我不知你说的菩萨本源是什么。但这串念珠,确实是我在地摊上所购,当时只觉得与它有缘,戴上后,心中一片宁静,许多修行上的困惑,都豁然开朗。”
他顿了顿,看向了尘方丈,目光清澈,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偶得机缘的幸运儿。
“方丈大师佛法高深,想必能看出此物不凡。若此物真与贵寺有缘,晚辈愿将它交由方丈处置,只求能解开晚辈与这位大师之间的误会。”
他说着,竟真的做出要将念珠撸下来的姿态。
这一手,叫以退为进。
他断定了尘不敢接。
果然,了尘的目光微微一凝。
他是什么人?佛法通玄的大能。他能感觉到,那股浩瀚的菩萨本源,已经与秦修腕上的珠子,以及秦修本人,产生了一种近乎完美的,水**融的“缘法”。
这是一种道与理的契合,而非外力强夺。
如果他此刻强行索要,那就不是“物归原主”,而是“横夺他人机缘”。这对一位得道高僧而言,是足以动摇自身佛心的。
“阿弥陀佛。”了尘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制止了秦修的动作。
“施主不必如此。万法随缘,缘起缘灭,皆是定数。此珠与你有缘,那便是你的。贫僧方才所言,共品禅茶,并非虚言。只是看施主尘缘未了,身旁似有魔气萦绕,故想请施主入寺一叙,为你讲一段《清心咒》,化解些许戾气。”
老和尚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秦修台阶,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我不抢你的珠子,但你这个人,我要带回去看看。
你弟弟身上的魔气,我注意到了。
释梵天听到这话,差点又是一口血喷出来。
完了。
住持师伯不仅不帮自己夺回道果,还要请这个小偷去寺里喝茶听经?
这叫什么事啊!
秦修心中明镜似的。这老和尚,是盯上自己了。这杯“禅茶”,怕是不好喝。
但他脸上却是一副惊喜的表情:“能得方丈大师亲自讲经,晚辈荣幸之至!求之不得!”
开玩笑,不去?
不去才说明心虚。
要去,不但要去,还要大摇大摆地去。把金光寺这潭水搅得越混,自己才越有机会拿到净世佛莲。
“善。”
了尘方丈点了点头,枯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笑意。
他转身,向着梵天城的方向,缓缓走去。他没有驾驭佛光,也没有施展任何神通,就那么一步一步地走着,每一步落下,脚下都仿佛有无形的涟ziapp缩地成寸,速度却快得不可思议。
秦修拉着秦命和姚曦灵,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秦命传音道:“哥,这老和尚神神叨叨的,不会有诈吧?”
“放心。”秦修回道,“只要我们一口咬定,这珠子是捡的,是缘分,他们就拿我们没办法。佛门中人,最讲究一个‘理’字,只要我们占着理,他们就得客客气气的。”
姚曦灵走在另一侧,她看着前方那个闲庭信步的僧人背影,又看了看身边这个云淡风轻,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秦修,心中那名为“怀疑”的闸门,已经被彻底冲垮,洪水淹没了一切她过往的认知。
这个世界,在她眼中,变得越来越陌生,也越来越……有趣。
只剩下释梵天,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看着一行人远去的背影。
他的道果,他的未来,他的第九世轮回,就这么轻飘飘地,跟着一个他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的仇人,走进了他最尊敬的宗门。
而他,这个真正的主人,却像个笑话一样,被排挤在外。
“噗!”
压抑许久的怒火与憋屈,终于冲破了心防,一口鲜血,染红了身前的竹林。
……
金光寺。
坐落于梵天城之巅,并非世俗想象中的金碧辉煌,而是一座座古朴的青石庙宇,掩映在苍翠的菩提古树之间,钟声悠扬,禅意自生。
当了尘方丈带着秦修三人踏入山门的那一刻,整个金光寺都仿佛被惊动了。
无数道目光,或好奇,或审视,或惊疑,都汇聚在了他们身上。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了尘方丈竟是对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年轻人青睐有加,而他身后,还跟着一个气息邪异,隐有魔气流淌的少年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住持带回来的是什么人?竟让他老人家亲自去迎?”
“那个黑衣少年……好可怕的魔气!住持怎么会允许这种人踏入佛门净地!”
议论声四起。
了尘方丈充耳不闻,他领着秦修,直接来到了寺内最大的讲经堂。
此刻,讲经堂内早已坐满了僧人与前来观礼的各方修士,他们都是为了即将开始的“佛子论道”大会而来。
了尘方丈走到讲经堂最上方的蒲团坐下,然后指了指身旁不远处的一个位置,对秦修道:“施主,请坐。”
这一下,全场哗然。
那个位置,是首席长老才有资格坐的!
秦修也不客气,坦然坐下。他知道,这杯茶,已经开始烫嘴了。
老和尚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
果然,了尘方丈目光扫视全场,洪亮的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
“今日‘佛子论道’,因缘际会,得遇一位与我佛有大缘的施主。故而,今日论道之题,便由‘何为佛法’,改为‘何为佛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