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少雄被人押了下去,主殿之内随之陷入了一片空前的沉寂。

  一位大人物就这么收场了。

  众人全都盯着丁修,等候丁修接下来的举动。

  丁修察觉到大家的视线,嘴角微扬,扫了下萧天王背后的儒家与兵家来使。

  又笑了笑,让那两人通体一抖,察觉到丁修要针对他们两人了。

  “萧天王,你接着来。”丁修朝着萧天王说道。

  “没问题!”萧天王点头答应,丁修的暗示很明白,即是处理他后面的两个人。

  没等他有所动作,儒家代表就猛然跨出一步,压根没瞧萧天王。

  他们和萧天王的交情算不上特别深厚,如果不是为了联手应付丁修这回的登场。

  他们断然不会同萧天王联手。

  因此萧天王抛下他们儒家是必然的。

  望着丁修,说道:“本人是儒家的大贤,儒家在诸子百家中排在第一。”

  讲着,又望向旁边的回天王朝,出声道:“我们同回天王朝的交情非同一般。”

  “嗯?”这话才说完,就让边上的回天王朝皇族人员皱起了眉头。

  这是准备要我伸手相助吗?

  还没等他插话,就见儒家代表接着讲:“我还是儒家的王阶大贤,这趟只是遵照儒家巨子的命令来这里查探儒家贤者遇害的案子。”

  讲着,眼神明亮地注视着丁修。

  丁修听完,平静地望着儒家代表,笑了笑,果然是儒家出来的人。

  推卸责任的本事玩得真溜。

  亮背景,提醒自己儒家是诸子百家中最厉害的,别去招惹,得罪了最厉害的没好果子吃。

  拉关系,把回天王朝拖下水,好让自己有所顾忌。

  亮明地位,自己的辈分不寻常,在儒家内部位置不低。

  摆出姿态,自己到此只是为了查清儒家贤者的死因。

  可以。

  确实可以。

  出声道:“这么说,你的言下之意是在恐吓我吗?”

  “没有。”儒家代表一听,惊慌失措。

  赶紧说:“并非恐吓,只是说明原委,我们儒家没有和帝主作对的念头。”

  “因此不能动我。”儒家代表干脆利落,讲明了意图。

  铺垫已经做了,再多说恐怕会招致丁修的厌恶。

  面对丁修,儒家代表表现得还是非常谨慎的。

  丁修神色稍稍一顿,火候把握得挺好。

  萧翰林同样出身儒家,看来儒家的人都挺擅长迎合君主。

  望向萧翰林,说:“翰林王,你来解释下,为何要处置他?”

  “萧翰林是哪位?”

  “先前儒家派驻周天的使者,据说已经叛出了儒家,因此儒家才紧急从周边调派了另一位大贤来稳住局面。”

  “也就是周天的翰林王,他那座翰林城里头全是儒家的人。”

  …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哦?”萧翰林闻言,错愕地望着丁修。

  叫自己站出来,这是什么意图?

  尽管不明白丁修的盘算,可眼下起码有一点能够确认。

  那便是自己表态后,就等于是丁修这边的人,萧天王也没法再为难自己。

  兴奋地站起身。

  使得旁边的儒家代表惊惧地瞪着翰林王,眼神里甚至带着点恐吓的意味。

  翰林王毫不在意,微微笑了笑,在大家不解的注视之下。

  镇定自如地讲:“罪行便是放任儒家门人阻拦帝主去路,这是大不敬之罪,理应处死。”

  “你……”儒家代表听完,脸色灰败,愤恨地瞪着翰林王。

  “张口就要了儒家代表的命。”

  “好歹过去也当过儒家代表吧。”

  “没错,这反叛得也太彻底了。”

  …

  大家议论不休,对翰林王的举动表示相当鄙夷。

  可是翰林王仿佛压根没听见似的,得意十足地立在原处没动。

  丁修平静地瞧着翰林王的表现,嘴角微扬。

  就欣赏翰林王这副不知廉耻的嘴脸。

  慌乱的儒家代表听见周围的讨论声,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点。

  急急忙忙地喊:“发生拦截那会儿,你仍然是儒家的代表,该死的人是你。”

  “没错,当时还轮不到他。”

  “那时候是翰林王在任,是翰林王监管不力。”

  “说的是,说的是。”

  …

  大家又讨论起来。

  丁修笑了笑,不由自主地望向翰林王,看翰林王怎么解这个围。

  翰林王听了,眉头一皱。

  这老家伙居然想拖自己下水。

  哪有这么便宜?

  严厉地喝道:“儒家贤者闯的祸,象征的是整个儒家,现在我早已不是儒家代表了。”

  “你才是儒家代表,你自个儿说明白,要是说得过去,帝主当然就放过了,要是说不过去,你就替儒家领罚。”

  翰林王不知廉耻地又补了一句,惹得儒家代表神情大变。

  旁边的人们也有些瞧不过眼了,刚想开口。

  可是没等他们出声,翰林王就盯住了儒家代表。

  接着说:“你总不该明明清楚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却不去搞清楚状况吧。”

  “那你来做什么?单单是查探贤者们的遇害缘由?”

  “压根没把帝主当回事?不准备给帝主一个说法?”

  “那你今日到这儿来是图什么?”

  “莫非你还想跑来这里要帝主给你个交代不成?”

  翰林王摆出一副虚伪的嘴脸反过来质问儒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