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个例子,首先来说说乙酰苯胺。

  这玩意又叫做退热冰,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是根据地最为重要的一种抗病毒药物磺胺类药物的生产原材料。

  生产磺胺类药物的时候,需要先用乙酰苯胺,经氯磺酸氯磺化,再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水解、中和等操作,才能够制备出磺胺类药物抗菌药物。

  现在没有了乙酰苯胺这种原材料,整个磺胺类抗菌药物的生产线就因此而被迫停止。

  而除了磺胺类药物之外,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产品线就是盘尼西林的产品线了。

  醋酸乙酯,就是盘尼西林生产过程当中的重要萃取剂。

  之前在提到根据地盘尼西林生产的时候说过。

  苏远是从系统里面得到的盘尼西林生产线的。

  在前世的历史上,真正的盘尼西林的大规模生产实际上已经到了1940年以后。

  甚至到了1942年1943年的时候,鹰酱才开始大批量的规模化生产。

  苏远能够提前生产这种药品,虽说是借助了系统的帮助,但是系统本身却并不能帮助他把醋酸乙酯这种萃取剂的生产线也给弄出来。

  这种东西的获取,必须要依靠苏远自己想办法。

  目前根据地的盘尼西林的生产,主要还是用的最为基础的制备方法,也就是天然青霉素的提取法。

  这种提取法主要有两个关键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菌种发酵,也就是将产黄青霉素放在培养皿中经过一系列的手段,发酵出青霉素粗制产品。

  在这个粗制产品当中,灭菌后菌类的尸体以及杂七杂八的一些副产品。

  还需要通过第二个环节,也就是提取精制的环节。

  利用醋酸乙酯通过多级逆流萃取和后面的一系列工序,将高纯度的青霉素提纯出来。

  所以,没有了醋酸乙酯,也就很自然的没办法再进行重要的萃取工序。

  无法再生产出高纯度的青霉素药品。

  “果然是好手段,真没有想到小鬼子竟然能通过控制乙酰苯胺和醋酸乙酯贸易的办法。”

  “来控制我们根据地抗菌药品的生产。”

  “好一手卡脖子的手腕!”

  听完了政委周明的详情汇报,苏远一时间也不禁被小鬼子筱冢义男师团的本事给惊到了。

  实话实说,在此之前,他还真就没有想到,小鬼子竟然还能想到这种办法来给他们晋西北根据地制造麻烦。

  这招属实是狠的可以,尽管晋西北根据地这边,通过野猪夹子和各种布雷的手段,已经在反围剿的战役当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但是伤员问题如果不解决,却也会给根据地的兵源问题带来极大的麻烦。

  处理的不好,八路军那些伤员们身上的小毛病,就有可能被拖成大毛病,继而引发严重的伤亡,甚至还有可能引发传染病之类的流行疫情。

  “老苏啊,得想个办法啊,目前不光是咱们独立师。”

  “其他三个八路军主力师也都相继遇到了伤员药品不足的情况。”

  “这样的问题时间长了,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政委周明不无焦心的同苏远说道。

  “嗯,看来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个大麻烦了。”

  “老周,你现在立刻联系一下风筝和许忠义那边,看看他们有没有办法。”

  仔细的分析了一下现在的情况,苏远立刻就想到了目前身在华北倭蝗军占领区的风筝和许忠义。

  最近这段时间,风筝和国府的戴老板走的很近,非常受戴老板的器重。

  通过他,苏远觉得,兴许可以从国府这边想想办法。

  另外呢,许忠义这边,由于长期和小鬼子的华北倭蝗军司令部打交道。

  通过他这边,苏远则认为也许可以走一走小鬼子那边的路子。

  “走小鬼子的路子?这恐怕不行吧!还是走国府这边,可能性比较大一点。”

  “据我所知,国府那边的微操大师,为了备战彭城,已经从洋鬼子那里订购了大批的磺胺类药物,虽然别的地方目前还没怎么听说过有盘尼西林生产。”

  “但是如果磺胺类药物充足的话,也能解掉咱们抗菌类药物紧缺的燃眉之急。”

  一听说苏远要从两个方向出发,想办法解决药物问题。

  政委周明当即便对从小鬼子那里获取药品的可能性打上了问号。

  “试试嘛,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告诉许忠义那边,尽一切努力,去疏通疏通,如果能够解除小鬼子对醋酸乙酯和乙酰苯胺的封锁,那是最好了。”

  “如果不能的话,就想办法搞一些磺胺类药物,多少无所谓,尽力就行。”

  “许忠义现在和大阪师团的关系不错,我相信只要大阪师团那边能够打开一条通路。”

  “咱们的困难也许会迎刃而解。”

  脑海中浮现出了大阪师团的记忆,苏远紧跟着就做出了自己最为详细的部署。

  ........

  事实证明,苏远这一招棋,还真就走对了。

  一天后,华北倭蝗军司令部外,大阪师团驻地指挥部,师团长今井清办公室。

  由于彭城会战即将开启,所以接到了上头华北倭蝗军寺内寿一司令命令的今井清,也正在准备调集麾下部队,前往彭城一线的工作事宜。

  不过,在临出发之前,他还专门约见了一下整个大阪师团一直以来,生意上的好伙伴,许忠义同志。

  当然了,这个约见不是为了别的,最主要的其实还是为了能够长久的保持住和许忠义这样的‘优秀’商人的良好关系。

  毕竟他现在马上就要开拔了,人走茶凉的事情,小鬼子也不是不懂。

  考虑到自己在华北这边的经营,很多时候,还要依靠许忠义这样的聪明人。

  所以,他就趁着出发前的短短几天的准备时间,特地约见了许忠义一次。

  正好,约见之前,许忠义也刚刚接到晋西北根据地这边的命令。

  一想到根据那边现在紧缺药品,小鬼子这边又把醋酸乙酯和乙酰苯胺的贸易渠道给断了。

  许忠义便打算冒一回险,亲自求一求这位大阪师团的师团长,来帮助根据地解决这个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