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总部来的指战员惊讶的指着刚刚抵达的一车新麦子疑惑道。

  “是啊,苏远同志,我刚刚在外面的时候,就已经很奇怪了。”

  “按理说,晋西北地区小麦的收割时间,应该是在五六月份才对的。”

  “可是刚刚路过外面农田的时候,我却分明看到了根据地的百姓们,正在忙着收麦。”

  “你能给我解释解释吗?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

  另一名指战员紧接着补充道。

  两人这么一问,顿时也是引起了其他总部指战员的纷纷点头。

  确实,苏远的根据地,大家是越看越感动不错,但是貌似也是越看越困惑。

  就比如这粮食这一块来说吧。

  十月份收小麦,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值得疑惑的事情,江南地区以及华北地区,基本上都是会在十月份进行收割。

  但是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问题在于现在这里是在晋西北地区。

  小麦的收割期,明明是在五六月份,现在倒好,苏远的晋西北根据地居然在这个时候,还有小麦可以割,这已经明显超出了众人的理解范畴。

  很难再给出一个合理的推断了。

  “哦,是这样的,副总指挥,政委。”

  “我们这里的小麦种植,自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尝试两季种植了。”

  “五六月份收割的那一拨是春小麦,现在这一拨收割的是秋小麦!”

  “两季种植?那不是最南边的阳光条件才能满足的种植模式吗?”

  苏远的话音刚刚落地,一名来自于粤省的指战员便忍不住开口道。

  两季种植,这个名词大家伙自然是听过的。

  因为这本身也不是什么新鲜词汇,或者至少在见多识广,东征西讨的一众指战员面前,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

  首先,大家伙所知道的,就有粤闽多地,是采用两季种植的。

  由于那两个省,在纬度上更靠近北纬三十度方向,阳光充足,雨水充沛。

  所以这两个省,在种植水稻这一类产品的时候,往往能够做到一年两熟,将粮食的产量,推进到最大化。

  但是,这样的情况,从目前这个年代来看,貌似也只局限在南方沿海一带。

  像是晋西北这种地方,纬度又高,雨水又少。

  典型的黄土高坡地貌特征。

  这样的地方,别说一年两熟了,一年一熟,能有个两三百斤的亩产,就已经算是丰年了。

  现在好了,苏远居然说自己的根据地范围内,小麦已经做到了一年两熟。

  而且看这产量,貌似还远远超出了一亩两三百斤的常规丰年产量。

  明显的超出了在场所有总部指战员的想象范畴。

  “这你们就不知道吧,是俺们旅长,找了很多农业专家,弄出来的新种子。”

  “这些新种子不光一年能够种两季,每一季的亩产,还能到六百斤呢!”

  眼看着总部的指战员们都被眼前的丰收景象给镇住了。

  魏和尚这个时候则忍不住站了出来,嘴巴一瞥,十分自豪的就朝众人解释道。

  “什么?每一季的亩产,能到六百斤?这怎么可能?”

  魏和尚的话刚刚说完,之前那名总部的指战员便忍不住惊呼起来。

  不得不说,魏和尚这话说的也确实是多少有点嘚瑟了。

  因为就按目前大家伙的认知来说的话,这个年代,小麦的亩产能达到了两百斤,就已经达到了平均水平。

  能到三百斤,则属于是丰年的象征。

  但是如果像魏和尚说的那样,一下子飙升到了六百斤的亩产量,而且还是单季的亩产。

  这就明显有些非同寻常了,这就意味着眼前这晋西北根据地。

  一亩地一年就能产出一千两百斤粮食!

  那根据地现在有十几个县,如此之多的耕地,总体的产量岂不是成了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

  “苏远同志,这位同志刚刚说的都是真的吗?”

  “一亩地,真的单季可以生产出六百斤的粮食?”

  “那要是照这个标准计算的话,晋西北的百姓们,应该已经普遍能吃饱饭了啊!”

  “苏远同志,能不能带我们去这里的老百姓家里看看。”

  “不是我们不相信你,确实是刚刚这位同志说的太不可思议了,我们没有亲眼见到,实在是很难相信呐!”

  .......

  由于所见的场景,实在是超出了太多人的想象范畴。

  因此总部指战员们这一次的考察也是完全没有按照之前既定的路线来走。

  从食品厂出来之后,副总指挥便让苏远带着大家伙,随即开始先在城里找百姓们聊天。

  感觉到城里的百姓身上穿的用的,戴的全部都是浑然一新之后。

  副总指挥又在一众指战员的建议之下,让苏远干脆还是带上大家伙,去往了根据地的另外一个县,也就是之前被小鬼子和国府晋绥军来回占领过几次的隆昌县。

  这个县的体量比宁武县要小了不少。

  原先的居民生活水平也一直不怎么滴。

  加之县城周边有大量的农村人口。

  因此,总部觉得,在这里应该能够看到整个根据地发展的最低水平。

  当然了,总部要看最低水平并不是质疑苏远。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队伍是一支为了百姓,为了人民的队伍。

  不仅仅要看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更要考量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农户的生活生平。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看清楚根据地的发展全貌。

  “农民是我们的根基,农民兄弟们过得好,我们的根基就越稳固。”

  “苏远同志,你的成绩我们现在已经相信了。”

  “期待后面的考察,能够进一步得到验证。”

  “如果每个农户,每餐饭都能吃上两个馒头,就上一份咸菜。”

  “那回去之后,我一定会向总部建议,整个总部的辖区范围内,集体开始学习晋西北根据地生产经验。”

  一路上,副总指挥言辞恳切的同苏远说道。

  是的,在他的心中,如果连当地的农民也能够纷纷吃上一口饱饭。

  那苏远所建设的晋西北根据地,就无异于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繁荣旺盛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