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 第106章 难处(13)

小说: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 作者:夜半探窗 更新时间:2025-10-22 16:28:18 源网站:2k小说网
  想罢,吴金刚保将茶碗稍微沏了沏,喝了一口。

  旋即想到了师父吴观音佑和他说的话。

  人,要学会享福。

  不然福气就会溜走。

  他现在就在享福。

  ‘有了我的好徒儿,我就在享受福气哩!

  我以后还有更大的福气要享受呢!’

  不过在喝了一杯茶之后,吴金刚保还是走了出去。

  他看到这掌柜的站在了后院,协调着那些伙计,称量药草,装进了麻袋之中。

  见到吴金刚保出来,生药铺子的掌柜迎了过来说道:“吴班主稍等,你要的这些东西,我都给你挑选最好的。”

  吴金刚保说道:“我就看看,你们忙,你们忙!”

  吴金刚保清楚,其人对他这般的客气,当然是因为他这一会,是一个大买主。

  吴金刚保这一次要买的草药,不止是有“清凉解表”,“补气行血”的药材。

  还有大量炼制“白露丸”需要使用的药材。

  其中有补药。

  但是也有些药材,属于是“巫祝”之列。

  这些“巫祝”之药,都价值颇高。

  最为昂贵的其实还是吴金刚保列出来,为了掩人耳目所用的“巫祝之药”。

  即是那些“妖骨”。

  这“妖骨”,类似于“蟒巫山”之中的那一“水牛王”。

  “妖骨”的问题在于“妖”上面。

  就是“不正常的骨头”。

  甚至于并非是常人所理解的“骨头”。

  石头也行。

  因为石头就是“大地的骨头”。

  “泉水”就是大地的鲜血。

  不过此物难得。

  许多“炼丹炼药”之人,都需要这样的东西作为原料药材。

  更遑论是当今皇帝喜爱炼丹,偏爱道人,特别是偏爱“符箓派”道人。

  故而一些“内丹派”的道人,反倒是流于民间,更兼风气如此,故而许多官员和富商,亦都喜好拜佛、拜仙,吃药,打坐,炼丹。

  什么和尚的,道士的,民间方术地域的,都是我的!

  有的富商家中,正堂三清,侧房释迦摩尼,亦或者是侧房三清,正堂释迦摩尼,小院子之中是土教的神灵,都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情!

  但就算是除去了“妖骨”,其余的药材加起来,也是十三两左右银子的交易。

  对于这样一个县城的“生药铺子”来说,一次就能得这些银钱,就已经是少见的大生意了。

  成袋子的药材装在了板车之上。

  吴金刚保上前一包一包的探查,确定都是自己要的药材。

  不过药草好的,一些“蜜炙”、“酒炙”,乃至于几转的药材,就十分难得了,就算是此地最大的药材铺子,也没有多少。

  掌柜的连连说不是,吴金刚保也知道,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生药铺子”的掌柜的等到了吴金刚保探查之后。

  走了过来。

  他殷勤问道:“吴班主,你看这些东西,你是要叫陪我们派人送过去,还是你自己来哩?

  这一次你可是大买主,这些东西,我们伙计给你免费送了过去,不过只能在城里。

  要是在城外,我们铺子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吴金刚保说道:“叫你们的人,给我将药材送到了我宅子里。”

  掌柜的“哎”了一声说道:“好嘞,你留个地址。”

  吴金刚保说的地方,是他在此处租下来的院子

  从院子去往“青龙集”,还需要本地的“镖局”来做。

  否则的话,就算是吴金刚保,也难以将这些东西都送到山里。

  作罢了这些事情,吴金刚保辞别了掌柜。

  约定了送达时间。

  他循着整个城郭,转了起来。

  中午还在路边的饭铺子旁边吃了一顿饭。

  他牢牢记得自己和弟子发现的事情,要是大规模的阴土浮现上来,出现问题的,也不一定只是在“青龙宝山”附近。

  是“一片”地区。

  不过行到了许多地方,还未发现,但是走到了城北,已经快要黄昏,就算是吴金刚保,也不打算深入此间。

  在黄昏之下,此地更加荒凉了起来。此间地广人稀,不过行走过了一处院子的时候,吴金刚保听到了哭声。

  门前一棵树,不过树木已经有些枯死,吴金刚保还未过去,就看到这一棵树上,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乌鸦,它们无声息的站在了那里,听到了脚印的动静之后,它们不约而同的侧脸看着吴金刚保。

  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吴金刚保并不胆怯,他循着哭声过去,就看到了这一座破落院子,大门洞开。

  在这洞开的院子之中,有人躺在地上。

  看样子,已然是死了。

  这死者家中并不富裕,甚至于只有一个草席,草草的将人裹住。

  人之生死,俱为大事。

  按照本地的风俗,人死了之后,是需要由“驱鬼班子”,或者是某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前来“引魂”,随后方才放进了棺材之中,等待送葬,看这一家人的样子,大约是没有多少银钱的。

  但是吴金刚保看到了这人从草席之中出来的手,见到了这一只手之后,吴金刚保的双脚好像是钉在了原地,一动不得移动。

  那一只手上,好像是长出来了红色的“大疮”。

  这些疮,有的已经烂掉了,化作了污血,流淌在了地上。

  见到了此物,吴金刚保缓缓的后退,只是还未曾退后几步,就看到了一些穿着青色衣服之人,从他的左侧走了过去,走入了此间。

  他们看到了吴金刚保,相互对视之间,有人走了过来,看着吴金刚保,不阴不阳的说道:“吴班主,甚么风吧你吹到这里来了?

  吃饭了没有?要是没有,就回去吃饭罢!

  不要忘记了城里的规矩。”

  吴金刚保对于“死人”,是没有甚么怨气值得说的。

  他问道:“这里头怎么了?”

  那人说道:“这里头的事情,就无须的吴班主操心了,我们过来,也是做一场度亡法事罢了。”

  吴金刚保闻言,点了点头,转身就离开了。

  毫不犹豫。

  只是离开的远了一点之后,他听到身后传出来了鞭子还有“炮仗”的声音,回头看了过去,吴金刚保看到那树上的乌鸦,都被惊的飞了起来,但是就算是飞了起来,它们也不离开。

  默然无声的在树边开始了盘桓!

  像是压低下来的云。

  那几个青衣的“汤道人”的弟子看着这些乌鸦,一时之间,有人一个颤抖,低声的说道:“师兄,你看,这些乌鸦像不像是一张脸?”

  师兄没说话,他将一张“符箓”拿了出来,低着头说道:“甚么脸,我看不到。”

  但是实际上,他已经看到了。

  一张脸,一张空洞眼睛,张大嘴巴的脸,出现在了天上,就好像是一张“死不瞑目”的怨气大脸,出现在了此间!

  但是想到了师父的可怕,这几个青衣的“道人”还是上前,不由分说就将“符水”撒在了尸体和旁边的娘俩身上。

  旋即拿出来了烈酒,看其样子,是要想了办法,就地焚烧了他们!

  只不过就是他们动手的时候,他们没有发现,在他们的背后,莫名的出现了“鲜血”。

  这些“鲜血”从他们的道袍之中所生,旋即缓缓的在他们的衣袍背后,生长出来了一张“死人”的脸庞。

  仿佛是那两位死去的师兄,再度回来,以另外一种情形,陪伴在了他们身边!

  ……

  吴金刚保脚下生风,离开了此地之后,回到了宅邸。

  他片刻不停,烧了热汤,沐浴之后,还拿了艾草的叶子在身上擦洗。

  都作罢之后,他则是开始自己一个人,驱傩疫鬼!

  一场小的“驱鬼傩”作罢之后。

  吴金刚保方才松了一口气。

  他独自一个人坐在了屋舍之中,知道这一番是坏事了。

  “坏事了,这祸端怎么比我想象的还要早哩?县城的事情不太对劲。”

  吴金刚保想到了县城万一发生了瘟疫,外头填土再来千人。

  ——“其灾瘟瘟,其祸乱乱。”

  吴观音佑在此时说话了。

  吴金刚保询问了师父是否看到了前头的事情,吴观音佑缓缓说道:“我也看不清楚是甚么。

  只是不管是什么情况,接下来的年景,谁都不好处置。

  你也在忠平过了这么多年,可有门路?”

  吴金刚保说道:“我明日请了县衙的书办,问问情况。”

  吴观音佑问道:“该问什么,你心里有数罢?”

  吴金刚保说道:“师父放心,我心里有数。”

  吴观音佑不说话了。

  不过这般的商议,不止是出现在了吴金刚保的身上。

  还出现在了堂尊的后院。

  今晚,堂尊设宴,里外只有四个人,忠平县城的这位名义上的“百里侯”坐在主位,他的两位幕友,坐在身边,汤主簿,坐在了更远处。

  热汤,热酒,热菜不停,堂尊看着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停下了筷子,立刻,其余人也都停下了筷子,看着堂尊。

  汤主簿也是如此。

  县官老爷缓缓说道:“我这里,这一番有了一个好消息,老汤啊,说起来,这件事情还对你有利。”

  汤主簿立刻灵醒的说道:“老爷——难道是朝廷那边有甚么好消息出来?”

  县官老爷点头说道:“是啊,朝廷这一番,在我们忠平附近,设置了税关,这是不是好事,且先两说。

  更加要紧的是,朝廷这一次,又开了大捐!这一次的大捐,分为三种!

  一种是为监生,为期三个月,须得捐粮纳马,也还要有身份台阶。

  一种,则是吏员义官,这一种,老汤你也不需要。

  但是还有一种,却是老汤你正需要的,就是为了你这样的小官而做,这一次,朝廷开了县令的空缺,面对的就是老汤你这样的官员,只要你使够了钱,就也能做一县之主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