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港湾内,一艘巨舰如海上城堡般巍然矗立。这就是“圣塔克罗兹号”——葡萄牙远东舰队的新旗舰,专门为日本航线打造的贸易巨兽。在晨曦的照耀下,船体闪烁着新漆的光泽,三根主桅直指苍穹,仿佛欲与天公试比高。
安东尼奥·席尔瓦站在舷边,满意地审视着这艘造价惊人的战舰。长达四十米的船身,配备三十二门最新式佛郎机炮,既能载货五百吨,又可随时投入海战——这是葡萄牙航海技术的巅峰之作。
“全部检查完毕,船长。”大副若昂报告,“船体无渗漏,帆缆全新,火炮试射合格。”
安东尼奥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码头。苦力们正沿着跳板将一捆捆生丝和一箱箱瓷器运上船,监工大声吆喝着,生怕碰坏了这些比黄金还贵重的货物。
“特别注意那批官窑瓷,”安东尼奥叮嘱,“用软木匣单独装,填满稻壳。日本人眼睛毒得很,稍有瑕疵就压价。”
最精心的装载在底舱进行。水手长亲自监督白银的安置:一箱箱墨西哥鹰洋和日本丁银被小心地码放在压舱石中间,既保持船体平衡,又便于取用。这些白银将用于采购返程的日本铜料和漆器。
“圣塔克罗兹号”的船员阵容同样令人瞩目。一百二十名船员中,有经验丰富的葡萄牙水手,有从果阿招募的印度舵工,还有几个非洲奴隶——他们力大无穷,专门操作笨重的船帆和火炮。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随船的四位日本通译,他们都是早年流落澳门的日本基督徒后代,精通葡日双语。以及林弘仲特意安排的两位中国商人代表,他们将协助与日本方面的沟通。
“记住,”安东尼奥在船员大会上强调,“我们不是去打仗,也不是去传教,就是去做生意。但必须做好打仗的准备——这片海域的海盗比鲨鱼还多。”
战舰的武装配置堪称豪华。除了常规火炮,还配备了十支最新式转轮火枪和两门可拆卸的轻型炮,用于登陆护卫。更隐秘的是藏在货舱夹层中的二十套半身甲,必要时可武装起一支精锐小队。
航海设备更是精良。驾驶台上有来自威尼斯的最新罗盘、阿拉伯的星盘、还有葡萄牙航海学院制作的海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前往长崎的航线、洋流和潜在危险。
老舵手佩德罗**着崭新的舵轮,感慨道:“我航海四十年,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船。比起当年去印度的破船,简直是宫殿!”
然而美丽的外表下藏着残酷的现实。底舱特意加装了铁栅栏,这不是关押俘虏的,而是为预防船员叛乱——远航压力常使人疯狂。医务室里备足了柠檬和酸泡菜,用于防治坏血病,这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经验。
装载进入最后阶段时,发生了一段插曲。传教士范礼安神父带着几个中国教徒来到码头,要求随船前往日本传教。
“绝对不行!”安东尼奥断然拒绝,“日本正在禁教,带传教士等于**。”
范礼安争辩道:“主的福音应当传遍天下...”
“那你就等天下太平了再传!”安东尼奥不耐烦地打断,“我签的契约明确禁止传教士上岸。你想让我们所有人被钉在十字架上吗?”
林弘仲急忙打圆场:“神父放心,船上有随船牧师,可以在船上做弥撒。等时机成熟,再谈上岸传教不迟。”
最终达成妥协:允许带一名低阶牧师,但必须伪装成文书员,不得公开身份。
开航前夜,安东尼奥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告别宴。澳门的有头脸人物几乎都来了:葡萄牙商人、中国官员、各国代表...甚至香山县也派来了贺使。
宴席上,安东尼奥举杯致辞:“愿圣塔克罗兹号满载而归,愿澳门繁荣永续!”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但在欢乐的表象下,每个人都在暗自计算:这艘船能带回来多少白银?会影响市场价格吗?会安全返回吗?
深夜,当宾客散去,安东尼奥独自登上寂静的甲板。月光下的“圣塔克罗兹号”美得令人窒息,但也沉重得令人窒息——船上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和投资。
林弘仲悄然而至:“都安排好了。大久保派人送来密信,说长崎那边已经打点妥当。但提醒要小心九州海域的海盗。”
“还有什么没告诉我的?”安东尼奥敏锐地问。
林弘仲犹豫片刻:“广州传来消息,说荷兰人的船队最近在台湾一带活动。虽然不直接去日本,但可能会在航线上找麻烦。”
安东尼奥冷笑:“让他们来试试圣塔克罗兹号的炮火。”
黎明时分,起航的时刻终于到来。码头挤满了送行的人群:妻子告别丈夫,商人祈祷货物平安,甚至有几个暗**在向相好的水手抛飞吻。
“解缆!升帆!”安东尼奥的命令在晨风中格外清晰。
绞盘吱呀作响,巨大的船帆缓缓升起,吃住逐渐增强的海风。岸上的人群发出欢呼,乐队奏起送行曲。
“左满舵!缓慢出港!”
“圣塔克罗兹号”如苏醒的巨兽,缓缓驶出澳门港湾。安东尼奥站在舰桥上,最后一次回望这片给予他财富与机遇的土地。他不知道,这次航行将创下利润纪录;不知道船上有林弘仲安排的秘密信使,携带着给日本大名的密信;更不知道,底舱某个货箱里藏着一套精美的天主教圣器——是某个传教士偷偷塞进去的。
“全帆前进!”安东尼奥高声下令,目光转向东方海平面。
巨舰劈波斩浪,驶向蔚蓝的远方。帆缆在风中呼啸,船首破开白色浪花,留下长长的航迹。
若昂走过来:“预计二十天后抵达长崎,如果顺风的话。”
“没有如果,”安东尼奥目光坚定,“必须顺风。我们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澳门的未来。”
水手们开始唱起古老的航海歌谣,歌声在海风中飘荡。测量官放出计程绳,导航官举起象限仪,炮手再次检查火炮固定——远航的例行公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圣塔克罗兹号”逐渐变成海平面上的一个黑点,最终消失在天际。码头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只有几个人仍久久伫立。
其中就有林弘仲。他望着空荡的海面,轻声自语:“愿妈祖和圣母共同保佑你们。”
潮起潮落,海浪依旧。但这一次,海浪推送的不再是探索的冒险家,而是成熟的贸易使者。东西方之间最赚钱的航线已经开通,而“圣塔克罗兹号”正是这条白银之路上的王者。
没有人知道,这次航行将遭遇什么;没有人知道,船底悄悄附着的船蛆正在啃噬木材;更没有人知道,远东的海上格局即将因这艘船而改变。
此刻的“圣塔克罗兹号”,只是满载着希望与贪婪,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她的命运,将如同她的名字一样,与东西方的交流史紧紧相连。
澳门港湾内,一艘巨舰如海上城堡般巍然矗立。这就是“圣塔克罗兹号”——葡萄牙远东舰队的新旗舰,专门为日本航线打造的贸易巨兽。在晨曦的照耀下,船体闪烁着新漆的光泽,三根主桅直指苍穹,仿佛欲与天公试比高。
安东尼奥·席尔瓦站在舷边,满意地审视着这艘造价惊人的战舰。长达四十米的船身,配备三十二门最新式佛郎机炮,既能载货五百吨,又可随时投入海战——这是葡萄牙航海技术的巅峰之作。
“全部检查完毕,船长。”大副若昂报告,“船体无渗漏,帆缆全新,火炮试射合格。”
安东尼奥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码头。苦力们正沿着跳板将一捆捆生丝和一箱箱瓷器运上船,监工大声吆喝着,生怕碰坏了这些比黄金还贵重的货物。
“特别注意那批官窑瓷,”安东尼奥叮嘱,“用软木匣单独装,填满稻壳。日本人眼睛毒得很,稍有瑕疵就压价。”
最精心的装载在底舱进行。水手长亲自监督白银的安置:一箱箱墨西哥鹰洋和日本丁银被小心地码放在压舱石中间,既保持船体平衡,又便于取用。这些白银将用于采购返程的日本铜料和漆器。
“圣塔克罗兹号”的船员阵容同样令人瞩目。一百二十名船员中,有经验丰富的葡萄牙水手,有从果阿招募的印度舵工,还有几个非洲奴隶——他们力大无穷,专门操作笨重的船帆和火炮。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随船的四位日本通译,他们都是早年流落澳门的日本基督徒后代,精通葡日双语。以及林弘仲特意安排的两位中国商人代表,他们将协助与日本方面的沟通。
“记住,”安东尼奥在船员大会上强调,“我们不是去打仗,也不是去传教,就是去做生意。但必须做好打仗的准备——这片海域的海盗比鲨鱼还多。”
战舰的武装配置堪称豪华。除了常规火炮,还配备了十支最新式转轮火枪和两门可拆卸的轻型炮,用于登陆护卫。更隐秘的是藏在货舱夹层中的二十套半身甲,必要时可武装起一支精锐小队。
航海设备更是精良。驾驶台上有来自威尼斯的最新罗盘、阿拉伯的星盘、还有葡萄牙航海学院制作的海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前往长崎的航线、洋流和潜在危险。
老舵手佩德罗**着崭新的舵轮,感慨道:“我航海四十年,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船。比起当年去印度的破船,简直是宫殿!”
然而美丽的外表下藏着残酷的现实。底舱特意加装了铁栅栏,这不是关押俘虏的,而是为预防船员叛乱——远航压力常使人疯狂。医务室里备足了柠檬和酸泡菜,用于防治坏血病,这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经验。
装载进入最后阶段时,发生了一段插曲。传教士范礼安神父带着几个中国教徒来到码头,要求随船前往日本传教。
“绝对不行!”安东尼奥断然拒绝,“日本正在禁教,带传教士等于**。”
范礼安争辩道:“主的福音应当传遍天下...”
“那你就等天下太平了再传!”安东尼奥不耐烦地打断,“我签的契约明确禁止传教士上岸。你想让我们所有人被钉在十字架上吗?”
林弘仲急忙打圆场:“神父放心,船上有随船牧师,可以在船上做弥撒。等时机成熟,再谈上岸传教不迟。”
最终达成妥协:允许带一名低阶牧师,但必须伪装成文书员,不得公开身份。
开航前夜,安东尼奥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告别宴。澳门的有头脸人物几乎都来了:葡萄牙商人、中国官员、各国代表...甚至香山县也派来了贺使。
宴席上,安东尼奥举杯致辞:“愿圣塔克罗兹号满载而归,愿澳门繁荣永续!”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但在欢乐的表象下,每个人都在暗自计算:这艘船能带回来多少白银?会影响市场价格吗?会安全返回吗?
深夜,当宾客散去,安东尼奥独自登上寂静的甲板。月光下的“圣塔克罗兹号”美得令人窒息,但也沉重得令人窒息——船上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和投资。
林弘仲悄然而至:“都安排好了。大久保派人送来密信,说长崎那边已经打点妥当。但提醒要小心九州海域的海盗。”
“还有什么没告诉我的?”安东尼奥敏锐地问。
林弘仲犹豫片刻:“广州传来消息,说荷兰人的船队最近在台湾一带活动。虽然不直接去日本,但可能会在航线上找麻烦。”
安东尼奥冷笑:“让他们来试试圣塔克罗兹号的炮火。”
黎明时分,起航的时刻终于到来。码头挤满了送行的人群:妻子告别丈夫,商人祈祷货物平安,甚至有几个暗**在向相好的水手抛飞吻。
“解缆!升帆!”安东尼奥的命令在晨风中格外清晰。
绞盘吱呀作响,巨大的船帆缓缓升起,吃住逐渐增强的海风。岸上的人群发出欢呼,乐队奏起送行曲。
“左满舵!缓慢出港!”
“圣塔克罗兹号”如苏醒的巨兽,缓缓驶出澳门港湾。安东尼奥站在舰桥上,最后一次回望这片给予他财富与机遇的土地。他不知道,这次航行将创下利润纪录;不知道船上有林弘仲安排的秘密信使,携带着给日本大名的密信;更不知道,底舱某个货箱里藏着一套精美的天主教圣器——是某个传教士偷偷塞进去的。
“全帆前进!”安东尼奥高声下令,目光转向东方海平面。
巨舰劈波斩浪,驶向蔚蓝的远方。帆缆在风中呼啸,船首破开白色浪花,留下长长的航迹。
若昂走过来:“预计二十天后抵达长崎,如果顺风的话。”
“没有如果,”安东尼奥目光坚定,“必须顺风。我们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澳门的未来。”
水手们开始唱起古老的航海歌谣,歌声在海风中飘荡。测量官放出计程绳,导航官举起象限仪,炮手再次检查火炮固定——远航的例行公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圣塔克罗兹号”逐渐变成海平面上的一个黑点,最终消失在天际。码头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只有几个人仍久久伫立。
其中就有林弘仲。他望着空荡的海面,轻声自语:“愿妈祖和圣母共同保佑你们。”
潮起潮落,海浪依旧。但这一次,海浪推送的不再是探索的冒险家,而是成熟的贸易使者。东西方之间最赚钱的航线已经开通,而“圣塔克罗兹号”正是这条白银之路上的王者。
没有人知道,这次航行将遭遇什么;没有人知道,船底悄悄附着的船蛆正在啃噬木材;更没有人知道,远东的海上格局即将因这艘船而改变。
此刻的“圣塔克罗兹号”,只是满载着希望与贪婪,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她的命运,将如同她的名字一样,与东西方的交流史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