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长,淡水和食物只够维持十天了。”若昂报告坏消息,“是否返回马六甲?”
安东尼奥站在海图前,眉头紧锁。返回马六甲意味着承认失败,他无法接受这个结局。
“不,我们去广东。”他突然说。
所有军官都愣住了。广东?那里是明朝水师最强的地方,屯门之战的惨败记忆犹新。
“我知道这很冒险,”安东尼奥解释,“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绝不会想到我们敢去。而且...”他指着海图上的一个点,“记得那个中国通事林弘仲说过吗?广东官员其实暗中默许贸易,只要‘表示得当’。”
南海的季风推动着三艘伤痕累累的葡萄牙舰船,沿着中国海岸线小心翼翼地向南航行。安东尼奥·席尔瓦站在“圣卡塔琳娜号”的船首,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海平面。双屿港的惨败仍如噩梦般萦绕在每个幸存者的心头。
“船长,前方发现明朝水师巡逻队!”瞭望哨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紧张。
所有人心头一紧。安东尼奥迅速举起望远镜,看到三艘中国战船正在远处巡航。但与往日不同,这些战船没有立即冲过来拦截,反而调整帆向,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
“他们看到我们了,但没有进攻。”大副若昂疑惑地说。
安东尼奥眉头紧锁。这很不寻常。自从屯门之战后,广东水师对葡萄牙船只向来是见即攻击,绝不手软。
“保持航向,但做好战斗准备。”他下令道,手不自觉地按在剑柄上。
令人意外的是,中国战船只是远远跟着,仿佛在护送他们一般。更奇怪的是,其中一艘战船甚至升起了一面奇怪的信号旗——不是作战信号,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编码。
“他们在打信号,”航海长佩德罗说,“但不是战斗警告...更像是...引导?”
安东尼奥心中警铃大作。这是陷阱吗?引导他们进入埋伏圈?但眼下别无选择,他们的淡水和食物即将耗尽,船体也需要维修。
“跟着他们。”他终于做出决定,“但所有火炮保持待发状态。”
在三艘中国战船的“护送”下,葡萄牙船队驶向一个陌生的海湾。这里不是屯门,也不是任何已知的港口,而是一个偏远的、被众多岛屿环抱的隐蔽水域。
中国战船在湾口停下,示意他们继续前进。安东尼奥犹豫片刻,还是下令驶入海湾。
湾内水面平静如镜,四周山峦环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最令人惊讶的是,湾内已经停泊着几艘外国商船——一艘阿拉伯三角帆船,两艘暹罗商船,甚至还有一艘日本朱印船。
“这里是什么地方?”若昂惊讶地问,“从未在海图上见过这个港湾。”
安东尼奥摇头,同样困惑。就在这时,他们熟悉的中式帆船出现了——林弘仲站在船头,正向他们招手。
“欢迎来到浪白澳,”林弘仲登上“圣卡塔琳娜号”,笑容可掬,“广东沿海最后的自由贸易点,官府的‘盲眼区’。”
通过林弘仲的解释,安东尼奥才了解到,双屿港陷落后,沿海贸易并未完全停止,而是转入了更隐蔽的地点。浪白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地理位置偏僻,官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几个有背景的中国海商家族控制。
“感谢上帝!你们还活着!”林弘仲登上“圣卡塔琳娜号”,激动地说,“双屿港陷落后,我以为你们都...”
他解释说,王直投降后成为明朝官员,但他暗中保全了一些旧部。林弘仲利用王直的关系,获得了一艘船和特殊许可,正在寻找幸存的合作伙伴。
“我有一个好消息,”林弘仲压低声音,“广东方面正在寻找龙涎香,皇上急需此物。谁能提供,谁就能获得贸易特权。”
安东尼奥眼中重燃希望之火。龙涎香?他的船舱里正好有少量从马六甲带来的库存!
“但这不够,”林弘仲摇头,“需要稳定供应。我知道哪里可以找到更多——南洋的香料群岛。如果你们能搞到大量龙涎香,我就能说服广东官员允许你们暂住澳门。”
机遇与风险并存。安东尼奥立即做出决定:若昂带两艘船南下寻找龙涎香,他亲自随林弘仲去广东试探虚实。
几天后,广州城外一处隐秘的港湾,汪鋐秘密会见了安东尼奥和林弘仲。这是东西方代表的又一次重要会面,气氛却与屯门之战时截然不同。
“佛郎机人,你们的前科累累,”汪鋐开门见山,“本官为何要信你们?”
通过林弘仲的翻译,安东尼奥回应:“大人,我们渴望和平贸易,之前的冲突实属误会。若蒙准许,我们愿助大人剿灭海盗,并提供海外珍品。”他献上精心准备的礼物:玻璃器、机械钟表,以及一小块龙涎香。
汪鋐看到龙涎香时眼睛微微一亮,但很快恢复威严:“尔等番夷,不识王化。若欲居留,需守三约:一不得私筑城垒,二不得贩卖人口,三必遵大明律法。可能做到?”
安东尼奥立即答应。他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此外,需年缴地租银五百两,船税按货值抽分。”汪鋐补充道。
交易达成了。安东尼奥心中狂喜,表面却保持恭顺。他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就像林弘仲说的——“徐徐图之”。
离开会面地点后,林弘仲对安东尼奥说:“汪大人冒险给你们这个机会,一方面是因为龙涎香,另一方面也是想‘以夷制盗’。最近沿海海盗猖獗,尤其是那个叫李光头的余党...”
安东尼奥心领神会:“请转告汪大人,我们很乐意证明自己的价值。”
与此同时,在北京紫禁城内,嘉靖皇帝正在大发雷霆。各地进献的所谓“龙涎香”大多是假冒伪劣之物,有的甚至是匠人用其他材料仿制的。
“欺君!统统都是欺君!”皇帝怒吼着,“传旨,再给广东一个月时间!若再无真品,欧阳必进提头来见!”
太监们战战兢兢地记下圣旨,心中都为远在广东的官员们捏一把汗。没有人知道,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一个叫做澳门的小渔村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而在南海之上,若昂的船队正驶向香料群岛,寻找那能改变命运的珍贵香料。安东尼奥则站在船头,望向澳门的方向,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个暂时的落脚点变成永久的据点。
所有人都被无形的线牵引着,从皇帝到官员,从葡萄牙船长到中国通事,无一例外。这些线汇聚在一起,编织成历史的网,而网的中心,就是那神秘而珍贵的龙涎香。
东西方之间的又一次碰撞即将开始,但这次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谈判桌和市场上。安东尼奥不知道,这个选择将开启一个持续数百年的中西交汇时代;汪鋐也不知道,他的“以夷制盗”策略将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海洋文明交汇点。
此刻的他们,只是各自为利益和生存而努力。但历史的洪流,正是由这无数个体的选择汇聚而成。
澳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船长,淡水和食物只够维持十天了。”若昂报告坏消息,“是否返回马六甲?”
安东尼奥站在海图前,眉头紧锁。返回马六甲意味着承认失败,他无法接受这个结局。
“不,我们去广东。”他突然说。
所有军官都愣住了。广东?那里是明朝水师最强的地方,屯门之战的惨败记忆犹新。
“我知道这很冒险,”安东尼奥解释,“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绝不会想到我们敢去。而且...”他指着海图上的一个点,“记得那个中国通事林弘仲说过吗?广东官员其实暗中默许贸易,只要‘表示得当’。”
南海的季风推动着三艘伤痕累累的葡萄牙舰船,沿着中国海岸线小心翼翼地向南航行。安东尼奥·席尔瓦站在“圣卡塔琳娜号”的船首,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海平面。双屿港的惨败仍如噩梦般萦绕在每个幸存者的心头。
“船长,前方发现明朝水师巡逻队!”瞭望哨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紧张。
所有人心头一紧。安东尼奥迅速举起望远镜,看到三艘中国战船正在远处巡航。但与往日不同,这些战船没有立即冲过来拦截,反而调整帆向,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
“他们看到我们了,但没有进攻。”大副若昂疑惑地说。
安东尼奥眉头紧锁。这很不寻常。自从屯门之战后,广东水师对葡萄牙船只向来是见即攻击,绝不手软。
“保持航向,但做好战斗准备。”他下令道,手不自觉地按在剑柄上。
令人意外的是,中国战船只是远远跟着,仿佛在护送他们一般。更奇怪的是,其中一艘战船甚至升起了一面奇怪的信号旗——不是作战信号,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编码。
“他们在打信号,”航海长佩德罗说,“但不是战斗警告...更像是...引导?”
安东尼奥心中警铃大作。这是陷阱吗?引导他们进入埋伏圈?但眼下别无选择,他们的淡水和食物即将耗尽,船体也需要维修。
“跟着他们。”他终于做出决定,“但所有火炮保持待发状态。”
在三艘中国战船的“护送”下,葡萄牙船队驶向一个陌生的海湾。这里不是屯门,也不是任何已知的港口,而是一个偏远的、被众多岛屿环抱的隐蔽水域。
中国战船在湾口停下,示意他们继续前进。安东尼奥犹豫片刻,还是下令驶入海湾。
湾内水面平静如镜,四周山峦环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最令人惊讶的是,湾内已经停泊着几艘外国商船——一艘阿拉伯三角帆船,两艘暹罗商船,甚至还有一艘日本朱印船。
“这里是什么地方?”若昂惊讶地问,“从未在海图上见过这个港湾。”
安东尼奥摇头,同样困惑。就在这时,他们熟悉的中式帆船出现了——林弘仲站在船头,正向他们招手。
“欢迎来到浪白澳,”林弘仲登上“圣卡塔琳娜号”,笑容可掬,“广东沿海最后的自由贸易点,官府的‘盲眼区’。”
通过林弘仲的解释,安东尼奥才了解到,双屿港陷落后,沿海贸易并未完全停止,而是转入了更隐蔽的地点。浪白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地理位置偏僻,官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几个有背景的中国海商家族控制。
“感谢上帝!你们还活着!”林弘仲登上“圣卡塔琳娜号”,激动地说,“双屿港陷落后,我以为你们都...”
他解释说,王直投降后成为明朝官员,但他暗中保全了一些旧部。林弘仲利用王直的关系,获得了一艘船和特殊许可,正在寻找幸存的合作伙伴。
“我有一个好消息,”林弘仲压低声音,“广东方面正在寻找龙涎香,皇上急需此物。谁能提供,谁就能获得贸易特权。”
安东尼奥眼中重燃希望之火。龙涎香?他的船舱里正好有少量从马六甲带来的库存!
“但这不够,”林弘仲摇头,“需要稳定供应。我知道哪里可以找到更多——南洋的香料群岛。如果你们能搞到大量龙涎香,我就能说服广东官员允许你们暂住澳门。”
机遇与风险并存。安东尼奥立即做出决定:若昂带两艘船南下寻找龙涎香,他亲自随林弘仲去广东试探虚实。
几天后,广州城外一处隐秘的港湾,汪鋐秘密会见了安东尼奥和林弘仲。这是东西方代表的又一次重要会面,气氛却与屯门之战时截然不同。
“佛郎机人,你们的前科累累,”汪鋐开门见山,“本官为何要信你们?”
通过林弘仲的翻译,安东尼奥回应:“大人,我们渴望和平贸易,之前的冲突实属误会。若蒙准许,我们愿助大人剿灭海盗,并提供海外珍品。”他献上精心准备的礼物:玻璃器、机械钟表,以及一小块龙涎香。
汪鋐看到龙涎香时眼睛微微一亮,但很快恢复威严:“尔等番夷,不识王化。若欲居留,需守三约:一不得私筑城垒,二不得贩卖人口,三必遵大明律法。可能做到?”
安东尼奥立即答应。他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此外,需年缴地租银五百两,船税按货值抽分。”汪鋐补充道。
交易达成了。安东尼奥心中狂喜,表面却保持恭顺。他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就像林弘仲说的——“徐徐图之”。
离开会面地点后,林弘仲对安东尼奥说:“汪大人冒险给你们这个机会,一方面是因为龙涎香,另一方面也是想‘以夷制盗’。最近沿海海盗猖獗,尤其是那个叫李光头的余党...”
安东尼奥心领神会:“请转告汪大人,我们很乐意证明自己的价值。”
与此同时,在北京紫禁城内,嘉靖皇帝正在大发雷霆。各地进献的所谓“龙涎香”大多是假冒伪劣之物,有的甚至是匠人用其他材料仿制的。
“欺君!统统都是欺君!”皇帝怒吼着,“传旨,再给广东一个月时间!若再无真品,欧阳必进提头来见!”
太监们战战兢兢地记下圣旨,心中都为远在广东的官员们捏一把汗。没有人知道,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一个叫做澳门的小渔村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而在南海之上,若昂的船队正驶向香料群岛,寻找那能改变命运的珍贵香料。安东尼奥则站在船头,望向澳门的方向,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个暂时的落脚点变成永久的据点。
所有人都被无形的线牵引着,从皇帝到官员,从葡萄牙船长到中国通事,无一例外。这些线汇聚在一起,编织成历史的网,而网的中心,就是那神秘而珍贵的龙涎香。
东西方之间的又一次碰撞即将开始,但这次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谈判桌和市场上。安东尼奥不知道,这个选择将开启一个持续数百年的中西交汇时代;汪鋐也不知道,他的“以夷制盗”策略将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海洋文明交汇点。
此刻的他们,只是各自为利益和生存而努力。但历史的洪流,正是由这无数个体的选择汇聚而成。
澳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