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昭缓步走入殿内时,正对上孟氏的视线——

  那张曾经明艳动人的脸上此刻血色尽失,双目空洞无神,仿佛一具被抽去灵魂的华丽木偶。

  趴伏在地的太子强撑着支起身子,叩首时背上伤口崩裂,在锦袍上洇开更深色的血痕:“父皇息怒,此事……确有内情,容儿臣细禀。”

  皇帝面色阴沉,显然不愿多听。

  “陛下,快消消气,仔细龙体。”柔妃适时递上一盏温茶,嗓音柔得能滴出水来。

  皇帝竟真的接过茶盏啜饮一口。

  他抬起眼,目光落在云昭身上,朝她招了招手:“你,过来。”语气不容置疑,“替她诊脉。”

  云昭依言上前,宫人早已在孟氏腕上垫好一方素白丝帕。

  指尖轻触的刹那,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浑身战栗,齿关不受控制地轻叩,发出细小的声响。

  即便不抬眼,那道淬毒般的怨恨目光也如有实质地刺在她身上。

  云昭暗忖:难道裙子是我让你脱的?床是别人逼你爬的?

  闹到这步田地,不去怪那引你入歧途的男人,反倒恨起我这个医者来了?难道会医术也是原罪不成?

  “如何?”皇帝沉声发问。

  云昭收回手,垂眸回话:“贵妃……孟嫔娘娘心跳稍快,但脉象强健有力,龙胎应当无碍。”

  她略作停顿,又道,“为稳妥起见,还是请太医院根据娘娘平日的脉案,开具适合她体质的安胎方子更为妥当。”

  皇帝的目光在云昭脸上细细打量:“你方才不是才给柔妃开了几道药膳?怎么到了她这儿,反倒推给太医院了?”

  云昭神色未变,语气平静:“陛下可曾听闻前几日,柔妃娘娘因误食燕窝而见红的事?民女当时……”

  “什么?!”皇帝脸色骤变,眼底闪过一丝惊慌。

  他先看向柔妃,继而扫视殿内众人:“此事为何无人禀报朕?”

  柔妃连忙柔声解释:“陛下莫急,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见了些许红。当时姜小姐就为臣妾诊过了,龙胎安好无恙。”

  皇帝眉头紧皱:“误食燕窝?朕记得你从前最不喜燕窝,总说有一股子口水味。”说到此处,他唇角不自觉微微扬起,眼神柔和了几分。

  云昭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下微诧:都说柔妃是皇帝新宠,可瞧这眼神,倒像是动了真情?

  柔妃羞涩垂眸,轻抚小腹:“臣妾也不知怎么了,那日瞧见孟嫔姐姐食用金丝黄燕,忽然就馋得很。”她语带娇憨,“许是龙胎想吃呢。说不定是位小公主,从小就知道爱美。”

  皇帝神色愈发柔和:“是公主也好,像你。”

  他沉吟片刻,目光渐冷,“金丝黄燕窝……”视线转向阶下伤痕累累的太子,“朕记得,孟嫔宫里的金丝黄燕,是你进献的。”

  太子慌忙叩首:“正是。也正因此事,孟嫔娘娘这几日对儿臣颇为疏远。”

  他抬起头,脸上写满惶恐,“父皇明鉴!儿臣绝无陷害孟嫔娘娘之心,更无私情!今日之事,绝不是众人眼中看到的那样,求父皇明察啊!”

  皇帝凝视太子片刻,眼底情绪晦暗难明。

  今日听闻太子居然敢擅作主张与安王府联姻,皇帝早就心头恼怒。

  他本就有意敲打太子,更不喜孟氏吃了十年绝嗣散居然还会怀孕,此刻虽知此事或有隐情,却仍冷声道:“回你的东宫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宫门半步!”

  随后,又挥手命令宫人,“将孟氏送回披香殿,太医院派人随行诊视。”

  殿内顿时清净下来。

  皇帝并未让柔妃回避,而是直视云昭:“朕听闻,是你识破了南华郡主身上的桃花煞。

  你很是机敏,当众道破其中利害,引得京中其他女眷交出桃花符、同心符两样邪咒,将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云昭垂眸恭谨回应:“闻空大师比民女更早看出端倪。民女才疏学浅,性子又急,这才当场说了出来。”

  她始终记得传旨太监的话——

  皇帝不愿让人知道南华郡主是因咒术发疯,只说让太医院好生诊治。

  这意味着,南华郡主注定要一直“休养”下去。即便桃花煞一事哪日真有转机,也无人能够出手了。

  安王妃将太子视作危难中的浮木,殊不知,正是太子的贪欲引起了天子忌惮!

  而南华郡主,注定只能成为这场**博弈的牺牲品。

  安王妃的自作聪明,反倒将最疼爱的女儿送上了绝路。

  皇帝端详云昭良久,忽然点评道:“脾气是大了点,也不爱笑。”

  他侧眸看向一旁正在吃零嘴儿的柔妃,“爱妃觉得呢?”

  柔妃睁大一双明眸:“嫔妾觉得姜小姐人很好,性子爽利,有一说一。自入宫以来,姜小姐还是嫔妾交的第一个朋友呢。”

  皇帝不由失笑,神色也缓和许多。

  他在御座坐下,对云昭正色道:“桃花煞一案,朕已命宁远世子继续追查。若有线索,你需全力相助,不得藏私。”

  此事正合云昭心意。

  无论是为萧启解咒,还是查明邪师来历,都是她接下来本就要做的事。

  她朝皇帝行了一礼:“民女谨遵陛下旨意。”

  皇帝话锋一转,语气随意却不容忽视:“朕有意为你和秦王赐婚。姜云昭,你意下如何?”

  云昭蓦然抬首,难掩惊诧。

  一旁的赵悉更是直接失声叫道:“啊——?”

  皇帝瞥他一眼:“嘴张得能塞进鸡蛋了。怎么,这事很让你吃惊?”

  赵悉哭丧着脸:“没、没什么。”

  他那还未说出口就已夭折的相思!

  幸好情根未深,及时抽身还来得及。

  皇帝见云昭迟迟不语,眼底兴味更浓:“你不愿意?”

  云昭沉默片刻,方谨慎回道:“臣女多谢陛下与秦王殿下厚爱。只是此事……臣女确实未曾想过。”

  皇帝摆了摆手:“那便回去好生想一想。去吧。”

  他转头吩咐常公公,“你亲自送姜小姐回府。另赐玉如意一对,东海明珠十斛,云锦十匹,以嘉奖她协助京兆府破案之功。”

  云昭躬身领命,缓步退出大殿。

  *

  常公公随行在侧,笑容满面:“杂家在此,先恭贺姜小姐了。”

  云昭神色平静:“陛下尚未下旨,此事未必成真……”

  常公公诧异地侧目,见云昭眉宇间确是真切的困惑,不由失笑:“哎呦,我的大小姐!陛下若是无意,根本不会开这个口!

  方才让您回去想想,可不是真让您考虑。”他压低声音,“那是让您回去好生准备,等着接旨呢!”

  云昭:“……多谢公公解惑。”

  或许是因那道安眠符,又或许是因云昭即将成为秦王妃,常公公这一路格外健谈,细细讲解了许多宫中规矩。

  云昭认真聆听,一一记在心里。

  临下马车时,她特意多说了一句:“公公,那道安眠符若用着好,一月后可告知秦王,他会替我转交新的给您。”

  常公公笑逐颜开:“好,多谢姜小姐盛情。”

  说话间,车驾已行至姜府朱漆大门前。

  只见府门紧闭,门前冷落,连个应门的小厮都未见踪影,唯有两只石狮默然矗立,平添几分肃杀。

  常公公正自蹙眉诧异,角门处忽传来一声凄厉尖叫:

  “姜云昭——!你这毒妇还敢回来!还我娘亲命来!”

  云昭倏然转身,只见姜绾宁自角门内疯魔般冲出,鬓发散乱,双目赤红如血,手中一柄寒光凛冽的**直刺而来!

  云昭指尖已触到腰间银鞭,却见身侧常公公袍袖无风自动,身形如鬼魅般倏忽上前,一记凌厉腿风扫出——

  “砰”的一声闷响!

  姜绾宁如断线风筝般倒飞出去,后背重重撞上廊柱,当即喷出一口鲜血,手中**"哐当"落地。

  “大胆狂徒!”常公公尖细的嗓音此刻淬着冰碴,手中拂尘一指,“天子脚下,尚书府门前,竟敢持械行凶!姜尚书治家如此,杂家今日可算开了眼!”

  他环视四周,扬声道:“尚书府的人都死绝了不成?由得这疯妇在此撒野?!”

  姜绾宁挣扎欲起,却在抬眼瞬间猛地僵住——

  常公公一袭紫衫,腰间玉带悬着内侍省金符,分明是正三品大总管的服制!

  她虽未进过宫,却也听母亲说过,能穿这等服色的,皆是御前得脸的大珰!

  这时一个满脸泪痕的少年跟着冲出角门,约莫十岁出头,一双与姜绾宁极为相似的眼睛死死瞪着云昭,满是刻骨恨意——正是二房此前一直在白鹿书院读书的姜珏。

  常公公气得脸色发青,厉声吩咐身后侍卫:“把这俩不知死活的东西给杂家拦住了!再去几个人,给杂家砸门!”

  侍卫领命上前,铜环重击朱门之声震耳欲聋。

  不过片刻,大门“吱呀”洞开。

  姜世安领着众家丁疾步而出,目光掠过云昭时尽是阴鸷,却在触及常公公衣饰的刹那骤然亮起,忙不迭躬身行礼:

  “不知常公公大驾光临,实在有失远迎,万望公公海涵!”

  他姿态谦卑至极,转向云昭时却瞬间变脸,厉声呵斥:“孽障!当众顶撞安王妃,对南华郡主见死不救,更在碧云寺开罪太子殿下!我姜家世代清誉,都要毁在你这个不孝女手里!”

  他越说越激动,额角青筋暴起:“安王府何等门第,太子殿下何等尊贵!你却不知天高地厚,屡屡冒犯,如今被陛下召进宫去训斥,竟还有脸回来?还不跪下认罪!”

  常公公被这番劈头盖脸的斥骂说得一愣,半晌才缓缓回神。

  他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却让在场所有人都脊背发凉:

  “罪人?谁说姜小姐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