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皂山下 第14章 进展神速

小说:阁皂山下 作者:徐婠 更新时间:2025-10-21 22:25:28 源网站:2k小说网
  ();

  回家洗漱完,三人便往陈家赶。为了表示诚意,肖明拿着到手的钱给他们都换上了新衣服,还买了一些他们认为不错的水果。一路上,李青山喋喋不休地规划着未来,袁守正则默默地跟在后面没说话,袁守正由衷地为肖明终于出来而且还拿回钱而高兴,但他不知道为什么心情又有说不出的沮丧,他在想一定是因为知道了父母和爷爷的死,但同时,他又发现自己会不自然地去猜测陈薇对肖明到底是出于哪种心理。

  刚拐过一个巷口,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短袖、戴着老式黑框眼镜的中年人迎面走来。此人正是肖明高中时的班主任周老师。他看到肖明,猛地停下脚步,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试探性地喊了一声:“肖明?”

  肖明抬头,满脸惊讶地喊了句:“周老师?”

  周老师疾步上前,激动地说道:“真的是你,你…你怎么在这儿?”

  听到周老师的问话,肖明头不由自主地低下去,他从家里跑出来的事情不知道老师知不知道,在学校,他非常感谢老师对他的栽培,一直以来周老师都对他寄予厚望,他不想让老师看到自己在做生意,其实内心深处,要不是为了**路,他哪里又不想读书做个体面人呢。

  肖明摸了摸头,也不该敢抬头看老师,嗫嚅着:“周…周老师……我......”

  肖明终归没有说出自己跟家里闹掰离家出走的事情。

  好在肖明还没来得及想好如何回答,就听周老师说道:“肖明,恭喜恭喜呀,我就说你不会让我失望的,你可是我们全校第一名,你比录取的学校足足高出100多分,现在我都后悔当初劝你保守填这个学校,你完全可以冲北大。”

  “什么?”肖明疑惑。

  “你不会还不知道吧?”周老师有些疑惑,“不对呀,录取通知书早就寄到你家了,昨天我赶集在圩上我还看到了你爷(爸),他是知道的,我还劝他说考上了省城中医学院也不错,你真是我的骄傲啊!”周老师说完还不忘拍了拍肖明的肩膀,一脸自豪。

  李青山和袁守正几乎同时惊呼出声:“省城中医学院!”

  他们的眼珠子都瞪得圆,李青山嘴巴张得足够吞下一个鸡蛋了,早就知道肖明跟他们不一样,他激动地拍了拍肖明的肩膀,说道:“兄弟,知道你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我也是跟大学生一起住过的人。”

  但袁守正竟然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有震惊,有佩服,当然其实还夹杂着一丝道不明的距离感。他知道肖明读过书,但没想到,这个一来就被骗掉所有钱财,刚刚还从派出所的倒霉蛋居然是能考清北的高才生。终归他们不是一路人,这段时间的接触,于肖明而言,只是读大学前的一场经历,而于他而言,可能是他这辈子接触的读书最好的人,此刻他看向肖明的眼神都变了,嘴里小声嘟囔着:“难怪她能看上你,你果然跟别人不一样,你们才是一路人。”

  “守正,你说什么?”李青山好奇地问道。

  袁守正苦涩地笑了笑,说道:“兄弟,恭喜你呀!”

  但肖明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开心,此刻他第一反应是读书要花多少钱,这些钱从哪里来,周老师见状又问道:“你怎么在这里呀?这些是你家亲戚吗?”

  在老师关切的目光和同伴震惊的注视下,肖明最终只是艰难地吐出几个字:“周老师,他们是我朋友,我…最近有点事,没回家…”此刻在家里受的所有的委屈都化作了这含糊的几个字。考上大学这件事情对他而言就是的起点,他在家里终于可以抬起头来做人了。

  “没事没事,出来玩玩也挺好的,不过你玩差不多了,你就要早点回去做好准备了,别漏拿了东西,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周老师非常的热情。

  肖明点点头,周老师因为有事,又提醒了几句肖明读大学需要注意的事情便走了。他们因为肖明考上省城医学院这一消息,去陈薇家的路上心境完全变了,李青山是真的为肖明高兴,同时也是直言不讳,他本来想跟着肖明做吴茱萸生意的,没想到壮志勃勃大干一场的想法就被他考上大学给改变了,但他也是真心希望肖明好,生意人在他们看来终归不是体面人。

  几人很快就到了陈薇家院门外,这可是厂长的家,是几天前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人家,他们推推让让、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李青山上前,叩响了门环。

  陈薇回家后就仔细梳洗打扮,并给原本还在厂里的爸爸打电话,让他务必回家吃完饭,随后就一直在家翘首盼望。往常这时候她多半静心看书,今天却半个字也读不进,一会儿望望门外,一会儿瞅瞅电话,满心满脑都是肖明今天在派出所前那英勇威武,勇敢担当的影子。

  这一切,早被母亲李惠兰看在了眼里。

  “今儿是怎么了?魂不守舍的,不是那个救你的人放出来要来我们家感谢你爸爸嘛,你这着急忙慌的干嘛呀?”李惠兰有些不高兴,本来听说他们要来,她还有些不开心,帮忙是可以,算是还人情,但是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跟没读书的年轻人交往过甚。“薇薇,我跟你说哈,你现在不一样了,是大学生了,是要去省城读书工作的人。”

  陈薇明白李蕙兰的意思,但她不爱听,慌得转身就要躲回屋。可还没迈出两步,就听见门外传来清晰的敲门声。李惠兰还没来得及起身,陈薇跑出去开门了。

  “我去开!”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雀跃。

  “老陈,我早就说了,不要那些人来家里,你看看薇薇这孩子,怕是以后跟这伙子人越走越近,不是什么好事。”李惠兰微蹙着眉,对一旁正专注读报的陈树荣说道。

  “哎呀,孩子这么大了,交友的事情我们就不要管了,她也会有自己的判断。”陈树荣说完又低下了头看报纸。

  “判断什么呀,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跟一群没读书的人混在一起,都会学坏。”李蕙兰没好气地走进了厨房,但是嘴里却念叨着,“不行,待会儿人来了我要说清楚,这个坏人我来做。”

  门“吱呀”一声被拉开。那一瞬,陈薇一眼就看见站在最前面的肖明,他今天格外不同,换了件干净整齐的白衬衫,头发也仔细梳过,更显得眉眼清秀。四目相对的一刹那,陈薇只觉得脸颊发热,慌忙垂下眼,手指无意识地抓着衣角,少女的娇羞藏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里。肖明也只抬头看了她一眼,就迅速低下头,耳根微微泛红,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时候旁观者是最清楚的,李青山见状,悄悄用手肘碰了肖明一下,他才恍然回过神,赶忙递上一路上小心提来的水果,说道:“哦,这是我们买的水果,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吃。”

  “你留着钱做生意嘛,花这钱干嘛呀。”陈薇轻声回应,用手把前面的碎发往耳后捋了捋。

  袁守正默默看着这一幕,看着陈薇那双自开门起就几乎没离开过肖明的眼睛,袁守正也是彻底明白自己以前对陈薇的一些想法是自取其辱,他清楚,肖明和陈薇都是要进大学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良配,想到这里,他反而释然了。

  肖明也知道为什么,只看见到陈薇就很慌张,说话也结巴,很多想说的话又说不出口,他也知道这样很失礼,或许是因为从小都很自卑导致的,就光站在这门口,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该干嘛,最后嘴里只冒出一句:“水果你们拿去吃,要不,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啊?”这句话一出,不光是陈薇干懵了,李青山和袁守正都蒙圈了,毕竟原本就是说好来拜访陈树荣的,怎么人到门口还走了。当然,此刻只有袁守正才能明白肖明心中的慌乱。

  “诶,走啥呀!”袁守正拉住肖明。由于有了之前与陈树荣接触的经历,他也知道陈树荣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吓人,反而是有些和蔼,他顺势看向陈薇,说道,“他下午一直**张,别怪他,何况总不能是你考上了大学,就不顾我们的死活吧,你不做生意了,我们还想做吴茱萸的生意呢,这么好的机会,肯定要进去问问陈厂长那吴茱萸的事儿嘛。”

  “对啊,对呀!你想啥呢?”李青山也赶紧呼应道,“今天说好了打听清楚的,你是见色忘义呀?”

  肖明被他们一说的,更加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脸比猴子**海虹,他那里见过这种场面,这不是直接把他的那点小心当着陈薇的面点破嘛。但此刻陈薇根本没注意到这些,而是立刻问道:“你也考上大学了?”

  “对啊!而且跟你考到了同一所学校,你们到时候开学可以一起去。”

  袁守正刚刚就是故意当着陈薇的面说出来,昨天知道了陈薇考大学的事情,也问了下学校,得不到就成全,他也懂得这个道理的。

  “真的!”陈薇此刻满脸的不可置信,她没想到有些事情缘分就是那么的妙不可言。

  这时,在屋内久候动静的李惠兰走了出来,她第一眼就打量了肖明他们,虽然看着精神小伙,但是没读书在她眼里都是“混混”。

  她没好气地对着微微说道:“薇薇,外面那么热,还不赶紧叫客人进来。”

  陈薇看到母亲一脸激动,小声说道:“他跟我考上了同一所大学。”

  李蕙兰一脸懵,说道:“什么呀?女孩子家家的要注意下样子。”

  此刻陈薇高兴的已经顾不上跟他们客气了,赶紧朝着袁守正他们说道:“我爸爸就在家等你们,你们赶紧进来当面问问他吧?”

  李青山反应最快,赶紧上前一步,礼貌地答话:“阿姨好。”

  李惠兰目光扫过几个面容青涩的年轻人,最后落在女儿微红的脸上,她笑着招呼道:“都别在门外站着了,快进来坐吧,外面日头晒。”

  陈树荣看到进来的三个大小伙子赶紧放下了手中的报纸,站起来迎接他们。

  只见肖明微微红着脸,紧张又不失礼貌地伸手握手,说道:“陈厂长,您好,我是肖明。”

  李青山则满脸堆笑,大大咧咧地走上前:“陈厂长,我是李青山,在药材码头专攻‘生态防治’领域,简称卖老鼠药的。”这番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袁守正是已经见到陈树荣的,还是像往常一样,老老实实跟在后面,也没抢大家的风头,只是喊了一句“陈厂长”就没再说话。陈树荣点了点头,随后又特意打量了一下肖明,笑着说道:“原来你就是肖明,久闻大名,欢迎欢迎!”

  众人随即坐下,肖明打量了一下陈薇家的客厅很大,非常标准的一条长沙发和两个对应摆放的一人坐沙发。这都是他在书上看到的,从未坐过沙发,几人都是小心翼翼,李青山甚至拍了拍裤子才敢坐下。李蕙兰看着他们这群乡巴佬的样子,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回厨房了。

  刚坐下李青山就把话题转到了吴茱萸上,迫不及待地提出关于出口价格和品质要求的问题,眼神中满是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对陈树荣权威的信任。陈树荣耐心解答,肯定了陈薇之前透露的信息,还补充了国际市场对道地药材的严格标准与未来前景。

  这时,陈树荣转向肖明问道:“小肖,你很想知道你为什么凭借着一张报纸的信息,就对吴茱萸未来会升值的想法?”

  肖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从刚才的窘迫中镇定下来。面对专业问题,他眼神重新变得清亮。他条理清晰地分析道:“陈厂长,书上记载,吴茱萸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效力,以粒小、饱满、色绿、香气浓烈为上品。我们这边的阁皂山气候土壤得天独厚,所产吴茱萸远超其他地方。而且......”他引经据典,结合实地观察,分析得深入浅出,甚至指出了当前市场上一些加工不当导致药效流失的弊端。

  陈树荣听着频频点头,眼中欣赏的表情溢于言表,就连李青山都能感觉到露出了笑容,最后忍不住拍案赞道:“好,不错,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如此精到,难怪能在那本《本草纲目》上留下那些批注,刚开始我还想着是不是更年老的人写的,现在看来那些批注果然出自你的手笔,真是意料之外呀,给我带了惊喜。”

  陈薇一直安静地坐在一旁,明亮的眼睛在父亲和肖明之间来回转动。看到父亲如此盛赞,她心中一动更加笃定了,赶紧说道:“爸,肖明他今天带来的惊喜还不止这些呢,你知道嘛,他跟我居然是一届的高中,而且还跟我考上了同一所大学。”

  陈树荣闻言,明显落到了肖明身上,笑着说道:“还有这样的巧合的事情呀。”

  李蕙兰听到肖明考上了大学,原本做饭的也从厨房跑了出来。

  “谁考上大学了?”

  “阿姨,肖明不但考上了省城中医大学,而且还是搞出了一百多分,说是他们县里的状元,今天不是他老师说,我们都不知道,他藏的可够深的,有内才,就是不外漏而已。”李青山是最懂李蕙兰这种人的想法的,所以趁着机会赶紧把肖明的所有都托盘而出,毕竟在他们这些人眼中,人与人还是有等级的。只是同学还不够,肖明要比陈薇更加优秀,他们才能看上。

  “这样啊!”李蕙兰眉毛飞起,“那你读书不错呀,对了,你是哪里人呀?家里还有谁,父母是做什么的?”

  李蕙兰突然这么一问,搞得肖明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了,他也确实没想好如何说,但他不想骗人。

  李青山想先肖明说了他是丰城人,家里有一个结婚了的姐姐和一个弟弟,也没提母亲死了,是继母的事情。

  “挺好挺好,那正好,我还担心薇薇一个人在学校孤单呢,正好你可以帮助照顾一下她,薇薇从小被我们宠坏了。”李蕙兰越说越起劲,甚至都脱下围裙坐了下来,说完还又打量了一番肖明,这时候看的分外顺眼。

  “哈哈哈!好!好!好!”陈树荣连说三个好字,开怀大笑,“这可真是缘分!小肖,到了学校,你们要互相督促好好学习,中医药的未来,在你们年轻人肩上。”

  现场氛围一下子因为肖明考上大学变得不一样了,活像是家长见面会,而李青山和袁守正像个外人。李青山看着袁守正一直沉默不语,他最清楚自己这个兄弟一心想要进制药厂,但是他脸皮薄,肯定不会说出来,这么好的机会,眼见着陈薇父母似乎都已经认可了肖明,那袁守正这事情不是更近了一步。

  “陈厂长,肖明特别优秀,说起来,他来清江后,守正可以没少帮忙。其实守正也是有才华的,虽然没不像肖明那般会读书,但是他可是炮制技艺可是了得,而且还是家族传承的,不是一般人。”李青山说完还拉了一下袁守正,示意他赶紧介绍自己的家事。

  袁守正没告诉他们自己已经知道了父母的经历,更不知道他早就当着陈厂长的面说了自己的情况,所以他根本不打算多做解释,作为旁观者,他能很快知道肖明自卑,不懂得表达,那是因为他也是这样的人。

  肖明也明白李青山的意思,赶紧说道:“是啊,守正特别优秀,之前那个吴茱萸还有陈皮有问题,都是他看出来炮制技艺有问题,其实他的愿望一直是想进你们制药厂的炮制车间。”

  “这样啊,但是好像招工,尤其是技术和管理岗位,有严格的学历要求和分配制度。想进厂,最正规、也最有前途的路子,就是通过高考考上大学,由国家分配进来。”李蕙兰现在最重要肖明,他说完赶紧解释。

  这番话虽没直接拒绝袁守正,但是可他心理已经很清楚了,这个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到的“社会青年”,凭什么进国营大厂?

  袁守正只是低下了头,没说话。

  李青山知道袁守正的短板,但是买指标的事情他也怕袁守正被骗,像趁机问下,但是李青山刚想说话,袁守正就拦下了,他知道李青山想问什么,但他觉得花钱买指标的想法丢人。

  陈树荣的目光落到了袁守正身上,他仔细端详着袁守正局促不安的脸,微微扬起眉,说道:“其实,炮制车间招人也不是控制的那么死,像那种有本身炮制技艺好的也是可以特招的,前几年我们就找了一批外面的炮制工,没有学历要求,只要技术好。”

  袁守正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惊愕:“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用人本身就应该是挖掘个人特长,我们不能让一个个考上大学但是什么都不会的大学生去炮制工车间,还是要老手,有技能的。”

  陈树荣故意引导说,“想当年,咱们清江一带炮制药材就有一个姓袁的人家,那可是一把好手,尤其是一手‘九蒸九晒’熟地黄的绝活,无人能及,倒是跟你同姓,他好像叫袁承志吧。”陈树荣说完特意喝了口水,但却默默地观察着袁守正。

  “袁承志那可是守正的爷爷,他小时候就是跟着他爷爷学了一些,你看看他这手上…是做炮制留下的茧子。”李青山比袁守正还激动,他知道袁守正是个老实人,不太敢说,拉着袁守正就要证明他的身份,“其实守正一直在默默地坚持他家的手艺,之前还跟着余大师学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在药房干过几年学徒,他一心想要进制药厂,听说有花钱可以买名额,才从药房出来,去煤矿上赚钱凑指标钱。”

  陈树荣看着袁守正那双布满老茧、指节粗大的手,眼中满是欣慰,但却依旧没提认识他父母,而是说道:“指标钱?这个我都没听说过。”

  袁守正心底彻底凉了半截。

  “不过,按照厂里技术工种继承的原则,特别是稀缺的传统炮制技艺传承人,可以特殊留用。但也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你可以去试试看。”

  袁守正被突然的话语都愣住了,肖明看明白了意思,赶紧拍了拍袁守正的手说道:“守正,一定要去试试看,是一个好机会。”

  “不过,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你以后要是有机会进了厂,千万要记住这句话,不能丢了你们袁家的规矩。”

  袁守正点点头,激动地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李青山也是激动不已,他猛地一拍大腿,不再犹豫,转向陈树荣,语气从未有过的急切:“陈厂长,我李青山没什么大本事,但有力气,肯吃苦,您刚才说阁皂山的吴茱萸好,本来还想着跟着肖兄弟卖吴茱萸的,现在肖兄弟也要去读大学了,眼见着守正也要准备去考试了,我老家就在阁皂山,我回去就回来家种吴茱萸,按您说的标准,好好敢,以后…以后就指着您厂里给条活路了!”他就是有做生意的活泛,这是在说想要把吴茱萸卖到厂里。

  “好,只要质量有保证,自然是不怕没销路的。”

  陈树荣的话,让所有人都松下了口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傍晚,陈树荣顺理成章地邀请众人留在家里用了顿便饭。饭桌上虽只是家常菜肴,却因气氛热烈而显得格外美味。

  李蕙兰自从知道肖明是他们县里的状元后,那可是就跟看未来女婿一样,那是越看越顺眼,席间,还主动提出让陈薇明天就约大家一起去爬阁皂山,顺便帮着李青山计划种植吴茱萸的事情。现场大家自然都欣然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