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联手试探
那时的她眨巴着眼睛,嗓音清脆:“可是咱们王府这么厉害,怎么会需要机关来保命呢?”
宁王摇头道:“爹爹也希望永远不会有这一天。”
而她虽年幼,却嗓音坚定:“咱们忠君爱国,若是遭难,肯定是外敌打进来了!女儿虽是巾帼之身,可若无半策匡时难,却愿拼死报君王,绝不会用到它的!”
七岁的她绝不会想到,国家未曾遭逢危难,王府也没有覆灭。
可她,却是以一种如此不堪的身份,用看起来非常可笑的原因,进入这条曾以为永远不会踏入的暗道。
孕肚沉甸甸的她走了几步却累了,却不敢停歇,也不敢耽误宁王争取来的宝贵时间。
疲惫将她拉入现实之中,不禁疑惑起来。
宁王让她进入暗道,是想把她赐死,或者是又给她几枚毒药,让她找个时间服毒自尽?
不,绝非如此。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话,就不用让她进入暗道,而是直接把毒药给他就行了。
可是,他又说他要帮她,眼下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她?
让她沿着这条暗道逃跑?
那就更加可笑了,哪怕成功逃跑,那她也是进入宁王的房间之后才失踪的,从此之后沈景煜与王府怕是会彻底闹僵。
就在这时眼前出现光亮。
暗道的底端是一扇玄铁浇筑的大门,此刻这扇大门却没有关紧。
沈薇带着疑惑进门,却在里头看到了一位面容和善的女子。
那人身着黑衣,虽然看着和气,眼中也带着温柔怜悯,却透出贵不可言的气质。
她微微一怔,随即心中警铃大作,立刻跪地叩首:“罪女沈薇,见过皇后娘娘!”
竟是皇后亲自来此!
皇后温言道:“你怀着孕,就不必行此大礼了!”
“罪女不敢!”沈薇背后冷汗直冒。
以宁王的性格,就算真的有心帮她,也绝对不可能请动皇后大驾,更不可能把王府这条保命的暗道给说出去。
因为,前者会让家中丑事直接暴露于圣上面前,后者即使是主动说出,也会显得王府一直在提防皇家。
这一点也是她在长大之后才慢慢反应过来的。
让王府覆灭的大事,除了外敌入侵之外,更大的可能是惹怒皇家。
王府因为真假千金案本就不讨皇家喜欢,若是又在皇家面前表露出丑事与防备,那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所以,当皇后来此专门见她时,就说明不仅她和沈景煜之事和这条暗道都已经败露,而且还是皇室派出的探子探出来的!
而皇后的人是谁?
她立刻就联想到了前段时间无故失踪的小梅。
除了小梅,没准还有更多!
难怪宁王不惜以自己被刺杀为由,换取她进入这条暗道的机会。
原来是整个王府都遭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皇后见她虽然身子孱弱,却如此识相机警,嗓音没有那日金殿上的严厉,反而轻柔:“好孩子,想当**在我殿中据理力争,绝境求生,我本以为,你虽不得父母宠爱,却有兄长护佑,是能有个好前程的,哪知道……”
“娘娘!”沈薇见她没把自己打成和兄长苟且的**妇,语气已带了哽咽,“是罪女无能,枉受皇家教导多年,担了这么多年郡主之名,却落到如此境地!”
皇后道:“自古一死报国容易,要活却难,特别是女子,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境遇是他们给你的,并不是你的错。”
沈薇又磕了一个头。
有皇后体恤,起码就算是皇家清算处置宁王府,甚至将此事公之于众,那她也不会被冠以恶名了,她心中是感激的。
这时,皇后又开口了。
“你们的事情,我也是偶然发觉不对,才查清楚的,是沈景煜霸道专横,才欺负了你,这样的恶事,又怎么是你能承担的呢?”
皇后亲手将她扶起,怜悯道:“好孩子,你守着自己的气节,已经不容易了。”
可沈薇听到这里,虽眨了眨眼,泪如雨下,心中却并未放下防备,神经反而更加紧绷。
这件事情有古怪!
皇后不是来问罪的,那就是要让她招供宁王府与沈景煜的罪行?
可是,如果真是这样,她就不应该出现在暗道里,而是应该如同上次真假千金案一样,出现在金殿之上啊。
宁王在她进入暗道之前说要帮她,但也不可能是帮她对付自己的亲生儿子!
皇后,宁王,都在假装好心,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这时,皇后轻细的声音响起:“沈景煜做出这样的事情,你恨他吗?”
这次,连沈薇也有些头痛了。
既然宁王府和皇后并没有决裂,那么皇后肯定不会在此时针对沈景煜。
问这一句恨不恨,莫非是假借伸张正义的名头来试探她往后会不会真心对待沈景煜。
此事沈薇确实看过类似的例子,若是按照这样的走向,她回答恨,就会被喂下慢性毒药,又或者在她孕期的饭菜动手脚,生产之时子活母亡。
若是说不恨,就能活得一条性命。
因此,她含泪看向皇后:“恨,当然恨,若有机会我一定要杀了他!”
看见她眼中浓厚的恨意,皇后流露出几分同情:“可是,他不能死。”
“为什么?”沈薇只当她在试探自己,情急之下抓住她的手,几乎是泣血锥心般的说道,“娘娘,是他欺侮了我,还败坏了王府的门楣,请娘娘将此事禀告圣上,替我伸张公道,给整个王府治罪!”
皇后为难道:“他是难得的将才,圣上又宽仁,怎么可能会为了你而处置王府呢?”
沈薇如今已然对生死无所谓,难得有发泄恨意的机会,正要再装,又听她道:“不过说到底,若不是因为和亲当年在路边捡了你,要和亲的恐怕就是我的女儿,而你可能也不会遭此恶事。”
沈薇垂泪道:“若只是和亲,我愿意的。”
皇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听你父亲说,你得知这暗道之时才七岁,却能说出可若无半策匡时难,却愿拼死报君王这样的话,可见你与这府中的其他人不一样。”
她顿了顿,道:“我想帮你逃离这王府。”
那时的她眨巴着眼睛,嗓音清脆:“可是咱们王府这么厉害,怎么会需要机关来保命呢?”
宁王摇头道:“爹爹也希望永远不会有这一天。”
而她虽年幼,却嗓音坚定:“咱们忠君爱国,若是遭难,肯定是外敌打进来了!女儿虽是巾帼之身,可若无半策匡时难,却愿拼死报君王,绝不会用到它的!”
七岁的她绝不会想到,国家未曾遭逢危难,王府也没有覆灭。
可她,却是以一种如此不堪的身份,用看起来非常可笑的原因,进入这条曾以为永远不会踏入的暗道。
孕肚沉甸甸的她走了几步却累了,却不敢停歇,也不敢耽误宁王争取来的宝贵时间。
疲惫将她拉入现实之中,不禁疑惑起来。
宁王让她进入暗道,是想把她赐死,或者是又给她几枚毒药,让她找个时间服毒自尽?
不,绝非如此。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话,就不用让她进入暗道,而是直接把毒药给他就行了。
可是,他又说他要帮她,眼下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她?
让她沿着这条暗道逃跑?
那就更加可笑了,哪怕成功逃跑,那她也是进入宁王的房间之后才失踪的,从此之后沈景煜与王府怕是会彻底闹僵。
就在这时眼前出现光亮。
暗道的底端是一扇玄铁浇筑的大门,此刻这扇大门却没有关紧。
沈薇带着疑惑进门,却在里头看到了一位面容和善的女子。
那人身着黑衣,虽然看着和气,眼中也带着温柔怜悯,却透出贵不可言的气质。
她微微一怔,随即心中警铃大作,立刻跪地叩首:“罪女沈薇,见过皇后娘娘!”
竟是皇后亲自来此!
皇后温言道:“你怀着孕,就不必行此大礼了!”
“罪女不敢!”沈薇背后冷汗直冒。
以宁王的性格,就算真的有心帮她,也绝对不可能请动皇后大驾,更不可能把王府这条保命的暗道给说出去。
因为,前者会让家中丑事直接暴露于圣上面前,后者即使是主动说出,也会显得王府一直在提防皇家。
这一点也是她在长大之后才慢慢反应过来的。
让王府覆灭的大事,除了外敌入侵之外,更大的可能是惹怒皇家。
王府因为真假千金案本就不讨皇家喜欢,若是又在皇家面前表露出丑事与防备,那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所以,当皇后来此专门见她时,就说明不仅她和沈景煜之事和这条暗道都已经败露,而且还是皇室派出的探子探出来的!
而皇后的人是谁?
她立刻就联想到了前段时间无故失踪的小梅。
除了小梅,没准还有更多!
难怪宁王不惜以自己被刺杀为由,换取她进入这条暗道的机会。
原来是整个王府都遭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皇后见她虽然身子孱弱,却如此识相机警,嗓音没有那日金殿上的严厉,反而轻柔:“好孩子,想当**在我殿中据理力争,绝境求生,我本以为,你虽不得父母宠爱,却有兄长护佑,是能有个好前程的,哪知道……”
“娘娘!”沈薇见她没把自己打成和兄长苟且的**妇,语气已带了哽咽,“是罪女无能,枉受皇家教导多年,担了这么多年郡主之名,却落到如此境地!”
皇后道:“自古一死报国容易,要活却难,特别是女子,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境遇是他们给你的,并不是你的错。”
沈薇又磕了一个头。
有皇后体恤,起码就算是皇家清算处置宁王府,甚至将此事公之于众,那她也不会被冠以恶名了,她心中是感激的。
这时,皇后又开口了。
“你们的事情,我也是偶然发觉不对,才查清楚的,是沈景煜霸道专横,才欺负了你,这样的恶事,又怎么是你能承担的呢?”
皇后亲手将她扶起,怜悯道:“好孩子,你守着自己的气节,已经不容易了。”
可沈薇听到这里,虽眨了眨眼,泪如雨下,心中却并未放下防备,神经反而更加紧绷。
这件事情有古怪!
皇后不是来问罪的,那就是要让她招供宁王府与沈景煜的罪行?
可是,如果真是这样,她就不应该出现在暗道里,而是应该如同上次真假千金案一样,出现在金殿之上啊。
宁王在她进入暗道之前说要帮她,但也不可能是帮她对付自己的亲生儿子!
皇后,宁王,都在假装好心,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这时,皇后轻细的声音响起:“沈景煜做出这样的事情,你恨他吗?”
这次,连沈薇也有些头痛了。
既然宁王府和皇后并没有决裂,那么皇后肯定不会在此时针对沈景煜。
问这一句恨不恨,莫非是假借伸张正义的名头来试探她往后会不会真心对待沈景煜。
此事沈薇确实看过类似的例子,若是按照这样的走向,她回答恨,就会被喂下慢性毒药,又或者在她孕期的饭菜动手脚,生产之时子活母亡。
若是说不恨,就能活得一条性命。
因此,她含泪看向皇后:“恨,当然恨,若有机会我一定要杀了他!”
看见她眼中浓厚的恨意,皇后流露出几分同情:“可是,他不能死。”
“为什么?”沈薇只当她在试探自己,情急之下抓住她的手,几乎是泣血锥心般的说道,“娘娘,是他欺侮了我,还败坏了王府的门楣,请娘娘将此事禀告圣上,替我伸张公道,给整个王府治罪!”
皇后为难道:“他是难得的将才,圣上又宽仁,怎么可能会为了你而处置王府呢?”
沈薇如今已然对生死无所谓,难得有发泄恨意的机会,正要再装,又听她道:“不过说到底,若不是因为和亲当年在路边捡了你,要和亲的恐怕就是我的女儿,而你可能也不会遭此恶事。”
沈薇垂泪道:“若只是和亲,我愿意的。”
皇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听你父亲说,你得知这暗道之时才七岁,却能说出可若无半策匡时难,却愿拼死报君王这样的话,可见你与这府中的其他人不一样。”
她顿了顿,道:“我想帮你逃离这王府。”